快點來登入喔~!!
《國潮1980》第408章 不同以往
  第408章 不同以往
  1983年2月12日,除夕說來就來了。

  這一年的春節,顯然比去年更具喜慶的氣氛,老百姓也覺得更有興致。

  為什麽會這樣?

  第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今年的年貨比去年又豐富了不老少。

  這個春節,京城居民每人除了照例可以購買江米一斤,花生油四兩,魚兩斤之外。

  政府又多給配給了三斤富強粉。

  和標準麵粉比,富強粉面筋含量高,精細,雜質少。

  而且在敞開供應的東西裡,除了豬肉以外,又多了雞蛋和粳米。

  另外,由於京城的蔬菜種植面積已經擴充到了1.9萬公頃,外埠菜也大量供應京城。

  所以這一年的冬天,京城的大白菜不但供應充足,細菜也相應增多了。

  像冬筍、荸薺、韭黃這些過去價高難得的東西。

  今年京城四大菜市場的櫃台上,不但供應量變多了,價錢也實惠了不少。

  連許多普通百姓,咬咬牙也能吃得起了。

  水果方面也和蔬菜差不多。

  由於本年度京郊蘋果面積達17.2萬畝。

  這一年春節前的水果供給,已經成為橘子、蘋果、山楂、柿子交相輝映的局面。

  人們不僅有了價廉物美的水果解饞膩,也脫離了品種單調的困局。

  最後還有小食品方面。

  盡管瓜子花生的限購沒有改變,可許多風味食品卻得到了恢復。

  比如話梅、山楂、“信遠齋”的蜜餞和“通三益”的秋梨膏等。

  毫無疑問,越是充足的物質供給,才能越顯出過年的豐美來。大家夥能不精神煥發嗎?
  至於第二個讓老百姓感受到這個春節比往年更有意思的因素,還在於一種家庭歡聚的新模式從此奠定。

  由於這一年,我國電視機擁有量比起去年來實現了翻倍的迅猛增長。

  所以到了除夕夜,人們便自然而然的開始聚集到最近的電視機前,準備收看國家電視台第一次向全國現場直播的春節聯歡晚會。

  要知道,在改革開放之前,“移風易俗”就已經硬生生割裂了傳統的延續,我們春節的傳統習俗實際上幾乎消失殆盡。

  這樣一來,其實在電視時代到來的同時,許多傳統習俗也正處於恢復的過程中。

  那麽對於很多人來說,既然傳統和電視一樣都是新事物,同時接受這兩者,當然毫無阻力與違和感。

  於是恰恰從這一年開始,春晚幾乎一下子就演變成為一種民俗,成為了全國老百姓頗具一致性的過年習慣。

  從而把最重要的這個夜晚標準化了,把春節同化為一個日益失去地方特色的節目,改寫了傳統的過年模式。

  就比如說,扇兒胡同2號院吧。

  所有的人家,在年夜飯擺上桌兒的同時,就把電視機也給打開了。

  只不過在邊家發生了一點小小的不和諧。

  就在邊大媽把一整條紅燒鯉魚端上桌的同時。

  她小兒子邊建功居然在調著家裡的那天牡丹黑白電視,一個勁的抱怨。

  “媽呀,真不是我說您。您幹嘛非死抱著錢不放啊?這大過節的,咱要看上帶色的彩電多提氣?那人臉都是上過肉色的,水都是綠的,天是白的,跟電影一樣……”

  邊大媽不愛聽了。

  “行啦。就靠你爸那點退休費,我那點居委會補貼,我們倆能把你們都拉扯大就夠不容易的了。黑白電視怎麽了?咱們也是這院裡第一個買的,那還是你七六年你爸手氣好抓鬮抓住的電視機票呢。當時不管是你爸的同事,還是咱們整條胡同,誰家不羨慕咱們?還彩電?多那點顏色,得貴出多少錢去啊?值當嗎?”

  邊建功當然不服氣,立刻回手指著家裡的電視機說。

  “哎喲,我的媽哎,您這話可千萬別外頭說去,那不得讓人笑掉大牙啊?還羨慕什麽啊!那都老黃歷了。現在黑白的早過時了。多假啊,屏幕還小,誰還不想看彩電啊?而且我跟您說,人家衛民給咱們的彩電可是進口原裝的,那幾乎是跟商店裡一個價錢的。別看兩千二百塊拿出來的,可一轉手就能掙一千多呀。這是給咱們家送錢,多少人哭著喊著想買都買不著呢。您怎麽就不明白嗎?”

  哪知道居委會主任的原則性可不是一般的強,邊大媽反倒更固執己見了。

  “嘿,那照你這麽說,就更不能買了。憑什麽咱們佔人家衛民這麽大的便宜啊?一千塊啊。你還真敢開牙。這事兒咱要幹了,那成什麽人了?”

  邊建功難以避免的感覺到了代溝的痛苦。

  “您可真是糊塗車子,我怎麽就跟您說不清楚呢?這不是衛民他有路子嘛。再說了,是他主動跟咱們打得招呼,說買彩電就找他呀。人家是怕咱們花冤枉錢,您要不找他才是辜負了人家的好意呢。別忘了,當初米家的彩電就是他幫忙買的嘛。”

  可讓他更沒想到,這些話不說還好,這麽一說,就連邊大爺都嗔嘚上他了。

  “混帳!怎麽跟你媽說話呢?多大的人,還這麽沒出息。噢,佔便宜的事兒,你就一點不拉空是不是?你跟米家就比這個啊?做人得知足。人家衛民幫咱們多少了?連你的工作都人家給的。今年又已經幫咱們買了台雙缸洗衣機了。咱欠人家的已經太多了。這還不知道怎麽還呢?你還打算佔人多少便宜才夠啊!人家主動?主動你也得推辭。”
    “哎喲,我的爸爸哎,您怎麽也跟著裹亂呀!我懂人情世故,知道什麽事都得有來有往。我也沒說佔人家便宜呀啊?這人情以後我記著來還,不就完了嘛!我可真是好心好意啊。您想啊,我可住廠裡,根本就沾不了家裡的光。要不是看廠裡的彩電覺得好,我幹嘛非攛掇家裡啊。這不就想讓您們盡早享受一下嘛。”

  邊建功本來一對一就夠頭疼了,這以一敵二登時感到了寡不敵眾,語氣委屈得不行。

  “享受?我看是燒包!哦,再買台彩色的,咱家兩台電視?作孽不作孽啊?”

  邊大爺感受到兒子的孝心,面色變得舒緩了些,可嘴裡還不肯放松。

  畢竟在這個年頭,一台彩電就跟二十年後的奔馳車差不多。

  買兩台?那是他連想都不敢想的事兒。

  可也別說,邊建功還自有一番道理。

  “瞧您說的,作什麽孽啊?買台彩電,家和萬事興難道還不好嗎?爸,您愛看京劇,我媽愛看評劇,我哥嫂呢,愛看電視劇。這家裡要有兩台電視,您們老兩口看彩色的,我哥嫂看黑白的啊。這不以後你們大家就全都有的看啦?還有我那小侄子,長大了絕對是要看《森林大帝》的,您好好琢磨琢磨?這是不是咱們家的實際需要?更何況,咱也不是打腫臉充胖子啊。自打幫衛民賣上衣裳,我和我哥,我嫂子都有外快啦。就今年,我交家也有一千塊了吧?你們再一起湊點,難道還買不了一台彩電啊?”

  看著弟弟的眼神掃過來,深怕弟弟誤會自己不肯出錢,邊建軍這個當哥的不能保持沉默了。

  “建功,我和你嫂子,得謝謝你的這心意。可反過來,我們作為親人,也得替你想啊!其實啊,家裡不買彩電,主要就是為你的終身大事考慮啊。你看,我已經結了婚,後面就該你了。我和你嫂子還合計呢,別的事兒我們也幫不上你,可怎麽也得給你湊台名牌收錄機吧。至於其他的幾大件,那恐怕還得靠你自己,和爸媽給你攢出來了。這得多少錢哪?說白了,你的婚事是咱家下面最重要的頭等大事。家裡的錢還是先緊著你結婚用,等你結了婚,其他的再說吧……”

  邊建軍的話是掏心窩子的,邊建功也不禁心生溫暖。

  只是對這個問題,他還是無法認同家人的打算。

  “哥啊,我也謝謝你和嫂子的一番好意。不過要這麽說的話,咱家更得買彩電了。你們想啊,我要交女朋友總得往家帶吧?可人要一看咱家電視黑白的,那沒準就黃了。”

  “你們不清楚,現在的姑娘啊,可和頭幾年不一樣了。什麽都沒有都行,可彩電必須得有。那是結婚的必要前提。可按道理來說,連你們都看不上彩電,就更輪不到我了啊?是不是這理兒?”

  “人家可不知道咱家攢錢不花,沒準還以為欠外面多少債呢。所以聽我的吧,盡快買一台。只有你們買了彩電,我才有可能找著對象,才能跟單位開口要房子。我們單位現在就在蓋樓,不是幹部的,只有雙職工才能申請。你們說,為了我的幸福,是不是更該買這彩電啊?”

  還真別說,這番酷似歪理的道理,居然也能講得通。

  於是邊家的全家人,一下子全沒話了,都被邊建功給說愣怔了。

  而眼瞅著爹媽和哥嫂面面相覷的樣子。

  邊建功“噗嗤”一笑,忍不住得意洋洋起來。

  他索性還順杆兒爬,又拿自己的媽打起鑔來了。

  “不過,我還真沒想到。咱們家老太太是真抖起來了。今兒回家過年,簡直嚇我一跳。我做夢也想不到,也有咱媽收禮的時候。瞧這麽多罐頭、水果、點心、茶葉的,快把副食店搬來了吧?就衝咱媽這本事,我估計要今天帶女朋友回來。哪怕家裡沒彩電,事也能成。人家肯定以為我媽是多大的官兒呢,都能搞不正之風了……”

  確實,他說的這些,也是邊家今年和過去大不一樣的地方。

  敢情邊大媽負責的縫紉社直接關系到附近個體戶們的生計。

  所以老太太也成了有金身的財神奶奶了。

  個體戶們為了明年多掙錢,都趁著過節來巴結,來燒香。

  就這兩天,送來的年貨多了去了。

  不要都不行,有的人怕拒收,乾脆把東西一放家門口,敲了門之後掉頭就跑。

  這落在鄰居們眼裡成什麽樣子啊。

  不用說,邊大媽這兩天是又上火又著急,心裡一直都沒法踏實。

  老太太一輩子可都是清清白白啊,哪兒能願意就這麽毀了。

  可怎麽還回去啊?也是一件愁事啊!

  偏偏誰都沒想到,早上還在發愁的邊大媽,此時倒是出乎意料,顯出鎮定自若來了。

  “嗨,還甭跟你媽耍貧嘴。我現在可是一點不著急了,有解決辦法了。要說你媽呀,那權力還真是不小,一句話批出去的就是成千上百的貨。怎麽也能頂個小廠的廠長了。可你媽豈能是能輕易被腐蝕的人?糖衣炮彈,哼,媽能把糖衣吃了,讓炮彈徹底失效。”

  邊建功當然不信,“喲呵,媽,您這口氣大了點吧?”

  其實還別說他了,就連其他人也是一樣的心思,邊大爺都以為老伴這是強裝鎮定呢。

  “我口氣大嗎?一點也不。”

  眼瞅著大家詫異的神情,邊大媽這下可真是樂壞了。

  就像剛才的邊建功,她同樣也帶著點顯擺的神氣,終於揭露了謎底。

  “不瞞你們說,剛才呀,我見著民子了。他可是給我出了個好主意。”

  “說讓我過年後啊,就把這些東西都拿到居委會和縫紉社。然後召集大家坐在一起開個茶話會,讓居委會和縫紉社的所有人一起分了,吃了。”

  “你們說說。這還能說是不正之風嗎?就那幫小子,也不瞅瞅,跟誰動心眼呢。就憑他們?在老太太我這兒,全白費。”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