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數風流人物》2432.第2410章 癸字卷大樹未倒,猢猻先跳
  第2410章 癸字卷大樹未倒,猢猻先跳
  丁德義和丁中禎父子倆現在的確沒有多少精神去理睬在一旁和家人說話的甄寶琛,他們的心思都放在了即將到來的談判上了。

  沒錯,就是談判。

  前段時間丁德義跑了一趟南昌,見了自己兄長丁德居,商談了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風暴。

  沒錯,的確是風暴將至。

  很多人都以為解決了江南三鎮的問題,似乎朝廷就要把心思放在朝綱上去了,但是哪有那麽簡單。

  朝廷虧空一千多萬兩銀子,而且在大軍南下江南的時候又借了二百萬兩銀子,都以為只要漕運打通,江南回歸,就一切萬事大吉了。

  可江南賦稅有多少?前兩年都被南京花費一空了,能再收一遍麽?那恐怕整個江南士紳民眾就要民怨沸騰,又要鬧出一場民變了。

  如果不能的話,單靠今年那點兒賦稅,杯水車薪,朝廷怎麽養活龐大的邊軍和官吏?

  拿回江南投入了二百萬兩軍費,結果卻是一無所獲,那這一場仗打的意義何在?

  想明白這個道理,就該知道江南肯定要掀起一場腥風血雨軒然大波了。

  也許所有人都覺得甄家失去了存在價值,可以取代了。

  只有朱顧二位離開甄家是知道的,但甄應嘉歷來和朱顧二位關系不佳,尤其是那顧天峻傲岸不群,和甄應嘉經常爭吵甚至謾罵,所以要讓甄應嘉去歡送他們倆,他做不到。

  幾十年辛辛苦苦的奮鬥,丁家才有了如此境地,無論是誰都不能讓丁家重新淪落,這是丁德義和兄長丁德居共同的意願。

  丁德義心中冷笑,這甄應嘉還在妄自尊大,還覺得誰能保甄家過關一般。

  也辛虧兄長在江西任官多年,總算是結下了一些香火緣,通過劉一燝搭上了葉相的線,這才保留了幾分被拿下的可能。

  誰能逃得掉?那就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但是有些人是注定逃不掉的。

  “德義兄,這麽多年的交情,而且我們兩家也是姻親,難道還有什麽不好開口的麽?”甄應嘉自我解嘲地笑了笑,“如果我猜的沒錯的話,大概是和現在江南這邊糟糕的局面相關吧?怎麽,徽州那邊也有覺察了?這麽快?”

  丁德義尷尬地搓了搓手,見低垂著眼瞼一言不發的兒子,無奈之下也只能點點頭:“應嘉兄,明人不說暗話,當下局面堪憂,甄家這邊難道沒有感覺,沒有對策?”

  而且現在還得要快,要搶在朝廷尚未正式對甄家動手之前與甄家劃清界限,否則一旦被甄家拖住,那朝中再是有人相助,那也難以脫身了。

  江南三鎮也還在,雙方還有大把的時間來慢慢磨合,大家談談條件,討價還價一番,達成一種新的共生關系。

  踏入堂內之後,下人送上茶,整個堂內就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中。

  現在要做的就是和甄家切割,雖然丁德義也知道這很殘酷,也很不道義,但奈何現實如此,如果不切割的話,那丁家勢必被拖下水,丁家數百口人也會被打落塵埃,淪為賤民。

  “德義兄,別來無恙?”甄應嘉有了一些不好的預感,但是表面上還是要保持著彬彬有禮的姿態。

  “應嘉兄,甄家可能要做最壞的打算才是,而不是這樣成日坐等。”丁德義平靜地道:“這樣下去,甄家的結果恐怕不忍言,……”

  抬手示意,邀請二人入內,甄應嘉深吸了一口氣,他意識到自己恐怕不得不面臨著一場苦澀的背叛了。

  現在唐家正在通過起另外一個姻親董家使勁兒,但結果如何,不太好說,反正京師那邊消息不看好。

  看到甄氏兄弟嚴肅的表情,丁德義心中反而放下了,這說明對方兄弟倆應該有一些預感和心理準備了,這就好。

  丁德義輕言細語,但是每一句卻都是直戳甄氏兄弟心窩。

  這樣明顯的冷淡,難道還不足以引起警惕?

  更為關鍵的是現在京中的消息是朝廷並無意讓太和銀莊肢解,只是想要把甄家和唐家的份額變現。

  這種情形下,丁家當然要和甄家劃清界限,丁家是丁家,從來就沒有和誰有多麽深不可斷的關系。

  義忠親王走的時候尚早,準確的說是在一種平和氣氛下悄然北行的,甚至甄家還覺得義忠親王沒準兒還要回來一趟,大家樂樂呵呵歡送。

  這才是最讓丁家膽寒的。

  誰曾想著局勢陡轉,變得這樣快。

  董家是什麽背景?
  董其昌單憑一手畫技不知道討好了京中多少達官貴人,董其昌先為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的右參政,現在是山東承宣布政使司的左參政,也算是有頭有臉的角色。

  所以明智的決定就是該下船就下船,該棄船就棄船,這個時候顧不了別人,就只能先顧自己了。

  而和甄家關系密切的幾家,也幾無幸免,丁家作為甄家姻親,而且在太和銀莊上同為大股東,關系密切,自然也在其中。

  甄應嘉眯縫起眼睛,注視著對方:“甄家當然有對策,但這需要見招拆招,不能自亂方寸,而且也需要時間,甄家幾十年屹立不倒,可不是光靠嘴皮子,自然也有我們自己的底氣。”

  “德義兄,你這話什麽意思?”甄應嘉臉上掠過一抹陰狠的紅潮,他聽出了一些言外之意。

  死道友,不死貧道。

  卻沒有想想,皇上入京至今,都沒有半點流露出招他入京的意向,這難道還不夠明顯?
  湯謬等人更是半句沒提過甄家,就好像金陵城裡就沒有這麽一個甄家,或者甄家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存在一般。

  湯謬兩位的情況也差不多,不經意間就北行了。

  甄應嘉心中一凜,不動聲色地瞅了一眼女婿,只見他眉頭深鎖,陰鬱盈面,顯然是情緒不佳。

  這一趟來和甄家談判肯定也是一場艱難的對決,從內心來說,丁家也不希望甄家垮掉完蛋,畢竟是姻親不說,而且也合作了多年,特別是太和銀莊也成為雙方利益的紐帶。

  至於理由,丁家可以認為十分充分,但是換一個角度,站在甄家那邊,恐怕就是覺得這是徹頭徹尾的背叛了。

  現在甄氏兄弟有預感和準備,就好得多。

  甄應譽勃然大怒,拍案而起:“丁德義,你這是什麽話?你什麽東西,敢在我們面前吠吠狂言?”

  從京師城傳來的秘密消息,甄家毋庸置疑要連根拔起,估計甄家另外一個姻親——唐家恐怕也很難保住。

  這對於第三大股東的余家和丁家就是天大的機遇了,接手甄家和唐家的份額,不但可以成為太和銀莊大股東,而且也討好了朝廷。

  但是他們又不得不認清現實,甄家很難活下去了,新四大家只怕都難以逃脫厄運。

  說到底,甄應嘉還是覺得雖然這些人北行了,但是他們根基還在江南,他們在京師要生存,要花費,要操辦,要運作,還不得靠江南這邊,說到底,還不得要靠自己這些人替他們支持,甄應嘉真心不覺得這幫人有什麽大不了。

  而且董家和陸家關系密切,松江士子素來同氣連枝,這等關系如果都保不住唐家,那丁家呢?

  甄家死定了,那是被內閣直接排在第一位的,幾乎是用朱筆畫了圈兒的,沒誰保得住他們。

  “應譽兄,莫要覺得我的話難聽,忠言逆耳利於行,皇上禦極多久了,可曾有過一言半語給甄家?湯謬二位入閣多久了,可曾給二位來過信?伱們又去過京師城拜會過二位閣老麽?朱顧二位臨走,你們甄家也好像冷眼旁觀,二位兄長,你們這是要做什麽?”

  丁德義一直在尋找著一個合適的切入點來啟口,但發現無論什麽說辭,都難以辯脫丁家要和甄家切割的這一事實。

  那樣突兀地提出終結雙方關系,同時切割一切原有利益,太過殘酷,在對方毫無準備的情形下,更顯得冷酷。

  “應嘉兄,應譽兄,許久不見了,此番冒昧前來,叨擾了。”丁德義也拱了拱手,丁中禎也跟著拱手,卻沒有像以往那樣叫嶽丈和叔父。

  被兄長急招到南昌,丁德義就知道必須要馬上做出果斷抉擇了。

  丁家除了兄長是進士出身的右參議,現在搭上了貴人線,可以說其他比唐家都要遜色不少,如果不及早切割,一旦被拖下去,那一樣就翻不了身了。

  “應嘉兄,問題是朝廷能給我們多少時間呢?”丁德義見甄應嘉還沒有意識到緊迫性,也就不再多說,他需要迅速和甄家了斷,哪怕一些方面快刀斬亂麻也要解除,“我覺得應嘉兄太樂觀了。”

  那邊新皇尚未登基,這邊朝廷大軍已經大舉南下,甚至一舉解決了江南三鎮,看得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然後就是整個江南地方風行草偃,宇內澄清,一下子就平定下來了。

  太快了,快得讓人都措手不及,無法做出應對舉措。

  到這個時候,甄家似乎都還有些發懵,沒有反應過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