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數風流人物》2477.第2455章 癸字卷 湧動,大潮
  第2455章 癸字卷 湧動,大潮

  “拆股上市交易?”郭正域忍不住重複問了一句。

  拆股他大略能明白意思,先前馮紫英就做了不少鋪墊。

  價值六十萬兩銀子的吳淞口船廠,一成股子就價值六萬兩,放眼整個江南,也沒有多少人拿得出來,拿得出來的人未必對這一行感興趣。

  若是一成股子拆成十股,一股就是六千兩,別說江南,就算是揚州、松江、蘇州,能拿得出來六千兩銀子的人數量也就多很多了,但仍然不夠,畢竟六千兩也不是一個小數目,相當於一個中等富戶全家資產了。

  可若是一成股子拆成一百股,甚至一千股,一股也就是六十兩或者六兩,那這能拿得出來的人就成幾何倍數增長,只要有點兒興趣,或者說沒興趣,有賭性或者有點兒閑錢的人,說不定就有些興趣了。

  六兩銀子,對尋常窮人來說,那就是小半年的生計,但對揚州、蘇州、松江這邊的田主來說,也許就是一月的零花,對一些作坊主和士人來說,就是兩月的花銷,省一省就能湊出來。

  那上市交易又是什麽意思?
  如果把吳淞口船廠的股子拆成六萬股,一股十兩銀子,面向整個揚州、蘇州和松江,甚至金陵、常州、寧波、杭州的這些田主商人士人們都可以來買,那會怎麽樣?
  馮紫英把拆股解釋清楚了,上市交易也做了一個簡明扼要的介紹。

  “若是一股六兩銀子,我琢磨著這江南幾府裡邊,能拿得出十兩百兩銀子的少說也有幾千上萬人吧?有錢有興趣的可以買上三五十股或者一百股的,沒興趣但有幾個小錢的,也可以買上十股八股試試手氣,積少成多,集腋成裘,六十萬兩銀子的股子,也就是十萬股,一人買上三五十股,其實也就輕松了,尤其是在卓家願意購買大部分股子充當大股東的情況下。”

  馮紫英介紹得很細致,他也就這個問題做了相當長時間的研究和考慮。

  “我們以吳淞口船廠為例,可以先對其三年來的營生做一個分析評判,比如從永隆九年九月到永隆十二年九月的整個京營狀況,我找人專門做了一個統計,……”

  “永隆九年到永隆十年這一年裡,共計造船十四艘,共計造價是七萬二千六百兩,盈利是一萬九千八百兩,盈利率大概接近三成,這期間接單十三艘,預計造價是七萬五千五百兩,永隆十年到永隆十一年其間,共造船出廠十六艘,共計造價是八萬八千三百兩,盈利是六千八百兩,之所以盈利大幅下滑是因為其購地和改造船塢以及改建碼頭,使得造船能力進一步提升,期間接單也大幅增長達到十八艘,預計十萬二千三百兩,……”

  馮紫英盡量把這個財務數據和體系簡單化,也幸虧郭正域也是內行,雖然有許多不明白,但是肯不恥下問,而且每個問題都要弄明白,這也讓馮紫英很是佩服。

  “所以可以看出,吳淞口船廠的造船能力穩步上升,自身資產也從永隆九年的四十九萬兩逐漸擴張到了永隆十二年的六十萬兩,這裡邊也有一些所謂商譽增值,也就是咱們通俗所說信用增值,人家更信任吳淞口船廠造出的船質量好,能按期交船,而且規模越來越大,信譽度提升,所以雖然隻投入了可能不到五萬兩的固定資產投入,但卻獲得了十一萬兩的總增值,……”

  “其盈利率大概一直保持在三成左右,沒有太大變化,但是算一算,如果哪個投入六百兩銀子,也就是總股份的千分之一,按照計算,永隆十二年盈利是二萬三千五百兩,他就該分得二十三兩半的銀子,同時船廠資產從五十四萬兩增長到六十萬兩,這六萬兩增值理論上他也可以獲得六十兩的增值收益,……,合計他就獲得了八十三兩半的總收益,……”

  略微複雜了一些,但是郭正域還是聽明白了。

  “這天下有哪家銀裝你存一千兩銀子在裡邊,每年能給你一百四十兩銀子的利息?”馮紫英反問了一句。

  “紫英,你把問題簡單化了,沒錯,按照伱這麽說,這吳淞口船廠的確值得投資,隨著海運海貿的日益繁榮,這造船業的確會有相當長的景氣期,但一來這些買股子的人,就買那麽幾百一千股,他們怎麽知道這船廠日後經營如何?如果這裡邊人裡外勾結損公肥私呢?還有這暗自做假帳明明盈利兩萬,卻說虧損了五千呢?那他們怎麽辦?”

  郭正域也是老財計了,很快就找出了這裡邊的問題,詢問起來。

  “這些問題我也考慮到了,所以我的建議,既然是試點,比如吳淞船廠就可以邀請卓家這個一直從事這一行的來購入最多股份充當大股東,也負責經營,這樣解決了沒人主導經營的問題,另外這些小股東們可以聯合起來聘請懂財計經營的人進駐船廠,不乾別的,就隻管監督審計,甚至暗中派人悄悄應聘進去當工人來進行監督,那點兒花銷和他們的投入相比,就不值一提了,絕對劃算,……”

  這裡邊肯定還涉及到許多具體細節上的問題,馮紫英一個人也考慮不過來。

  他現在就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交給了顧登峰,讓他來幫自己綜合考慮操盤。

  顧登峰雖然不像汪文言和吳耀青這樣長期扎在自己身邊,但是卻是自己和山陝商人以及江南商人聯系最重要的臂助,基本上自己有什麽想法意圖都要通過顧登峰帶話給商人們,同樣商人們有什麽意願和考量也會通過顧登峰傳遞回來。

  這一回馮紫英心目中就是要借著處置江南這麽些生意上的資產,看看能不能以近代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籌辦成為股份製公司和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作為模版,首先在大周這邊試點搞起來。

  馮紫英有印象,如果自己前世記憶沒記錯的話,荷蘭東印度公司現在已經成立有幾年了,也就是說世界上第一家可以交易轉讓股票的股份製公司已經成立了。

  但是這家公司成立也就幾年時間,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影響力和實力暫時還說不上,但有了廣泛的社會資本支持,這樣一家殖民公司肯定會迅速發展起來,隨著荷蘭商人的步伐逐漸遍及全球,這家以亞洲為目的地的公司日後對東南亞和東亞的影響不可小覷。

  同樣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的成立也就應該是這一兩年的事情,雖然現在都還是試探摸索期,但是荷蘭走在了前面,大周絕不能落後。

  席卷而來的大航海時代即將進入極盛時期,大周絕對不能在這一波殖民全球的浪潮中落伍。

  現在這吳淞口船廠就相當於是一個類似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試點,而馮紫英也還打算在揚州或者南京成立這樣一家證券或者說是股票交易所。

  一邊推動工商企業用這種方式來把江南和北地那些土老財們藏在地窖中的銀子給吸納出來,既為他們賺取豐厚的利潤,也要讓他們逐步轉型為工商貴族,同時也要為各項產業吸納更多的產業資金來助推發展。

  郭正域努力地消化著馮紫英這一股腦兒給自己灌入腦中的新鮮東西,饒是他算是對這些方面有些見識的了,但驟然接納這麽多東西,一時間也緩不過氣來,還得要慢慢思考細細消化。

  不過馮紫英的話題顯然不止於此,他要一次把所有內容都推出來,先讓郭正域適應適應,哪怕暫時沒法消化,但有一個過程和時間來緩衝,相信郭正域就能逐步接受了。

  “除了這些,我還在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要讓這家公司的股份能自由自在地流通起來,……”

  郭正域都要暈了,“流通起來,什麽意思?”

  “也就是說,吳淞口船廠的股份會通過一種特殊製作不能仿製的方式按照一定數目份額製作出來,類似於銀票,比如一百股一張,十股一張,甚至一股一張,這種票據可以稱之為股票!……”

  “股票?!”郭正域沉吟著道:“按照你的意思是這些股票可以用來進行公開交易,那也就意味著是不署名的?那如果失竊怎麽辦?”

  “雖然不署名,但是會有編號,我的想法是官府要設立一個專門的交易管理機構,比如吳淞口船廠注冊成為股份製公司了,發行了股票,這些股票票面數量都需要在交易管理機構注冊登記,才會得到官府認可和法律保護,同樣交易一樣會在官府指定的這家機構裡進行,這樣實現了股權轉移登記才會被認可,而且交易者也必須具備一定資格,比如你不能是無名無姓的,或者囚犯,……”

  馮紫英也是一邊介紹一邊思考,甚至還需要臨時性的補充一些細節,很多東西他自己也沒有考慮成熟,但是時間太緊已經由不得他拖下去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