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數風流人物》2508.第2486章 癸字卷 深入淺出,密織布局
  第2496章 癸字卷 首開記錄,羽翼漸豐

  “恭喜雨村兄了。”馮紫英對登門而來的賈雨村滿臉笑容,延手示意客人請進。

  “全賴賢弟你的支持了,愚兄明白,能得此機遇,賢弟可是幫了大忙。”

  賈雨村還有些疲倦之色,大概是因為連春假在路上奔波的緣故,但精神卻是格外振奮。

  雖說是走運河水路,但是連日跋涉,到京之後就要拜會內閣閣老們,加上七部尚書和都察院的左右都禦史,一個都不能少,一天都得要跑幾處,自然沒個清閑的時候。

  朝廷最終調整了安排,李邦華出任通政司通政使,而賈雨村則升任順天府尹。

  皆大歡喜,李邦華終於能脫離順天府尹這個壓得他喘不過氣來的重擔,而賈雨村也是欣然受命。

  在他看來順天府尹要比隻負責上傳下達潤色修飾公文的通政使強得多,而他本人也更喜歡處理地方上這些具體的政務,這樣讓他感覺有成就感得多。

  而且順天府可不比金陵府,就在朝廷眼皮子下邊兒,樣樣事務都牽動朝廷神經,他初來乍到,還得要好生打理。

  而馮紫英這個前任順天府丞,或者說就是“代理府尹”,當初在順天府乾得極為出色,頗受朝廷諸公的好評,自然就是最好的“導師”。

  “雨村兄太客氣了,小弟不過就是在方相和齊師以及高大人征求我的意見時如實說明了此番南征能夠迅速解決戰事以及戰事之後的局面穩定問題,金陵府首當其衝,居功至偉,揀了雨村兄幾個細節說了說罷了,準確的說,都是實話實說,也沒有添油加醋,……”

  馮紫英和賈雨村把臂同行而入。

  沒有選擇花廳,而是直接到了原來賈政的書房。

  這裡是馮紫英現在的外書房,與怡紅院也就是現在靜氣書齋的內書房遙遙相對,也是馮紫英經常見客的地方。

  賈雨村也有些感慨。

  賈家如秋風掃落葉一般黯然落地,如果不是馮紫英的庇護,賈家的情況還要更糟糕。

  無數人都欲置賈家於死地,昔日有過仇怨的人都在背後使勁兒,但馮紫英納了賈家女以及賈家姻親之女為妾,實際上也就是綁定在了一起,算是幫了賈家承擔了來自各方的壓力。

  現在聽說馮紫英還替賈家在明時坊尋了一處大宅安頓賈家人,還收了賈家子弟為學生,提攜扶持他們讀書,幫他們尋覓出路。

  從這一點來看,馮紫英做人還是非常厚道的。

  哪怕賈雨村自己就是薄情寡義之人,但並不代表他就不欣賞認同厚道人了。

  老君茶端了上來,氣氛很融洽。

  賈雨村也講了接替他擔任金陵知府的崔呈秀。

  崔呈秀從大同知府調任金陵知府,看似平調,但是誰都知道金陵知府乾上一人肯定升遷,而且稍有成績就能連升兩級,所以這也是為什麽無數人都覬覦這個位置。

  崔呈秀也花了不少心思才算是謀得這個位置,連馮紫英也都幫忙出了力。

  所以在崔呈秀去金陵接任時,馮紫英也和賈雨村打了招呼,讓其和崔呈秀好生交接,一些疑難雜症提前告知,免得崔呈秀吃暗虧。

  “閣老們都見完了?”馮紫英關心地問道。

  “見完了,諸位尚書大人和二位都禦史也見了。”賈雨村揉了揉額頭,“都得要提前投貼子,等候諸公安排時間,我才能來得及來回奔走,花了四天時間,才算是見完,心裡才踏實下來。”

  “那什麽時候走馬上任?”馮紫英笑著問,“年後?”

  “嗯,吏部同意年後正月十六上任,我也得緩口氣吧,這一路北上,到京就沒歇著。”賈雨村看了一眼馮紫英,沉吟著道:“愚兄想等到後日,邀請涵仲和秋生小酌,也請賢弟賞光,……”

  看樣子賈雨村也是做過一番了解的,府丞王洽是自己鄉人,自己不算太熟,但王洽和耿如杞十分熟稔,所以有這層淵源,關系還算不錯。

  至於傅試那就不用說了,傅試和賈雨村本來也熟悉。

  “好,兄長相招,小弟焉敢不來?涵仲我有些時間沒見了,正好還有一些事情需要交代。”馮紫英很爽快地應承下來。

  賈雨村想要盡快打開局面,首先就要把府丞王洽和治中傅試拉進靠攏,為己所用。

  他是初來乍到,如果沒有王洽和傅試的支持,很多工作就不好開展了,這對有心在順天府大乾一場乾出點兒實績來的賈雨村來說是不能接受的。

  見馮紫英答應爽快,賈雨村心中也是一喜,“賢弟,兵部的事情?”

  “不,準確的說是刑部的事情,不過我怕最後還得要牽扯到兵部,所以我得提醒一下涵仲,另外兄長是府尹了,恐怕一樣也要高度重視才對,李邦華溜了,兄長這副擔子可不輕。”馮紫英語氣凝重。

  賈雨村一凜,略作思索就明白過來,籲了一口氣:“白蓮教?”

  ……

  賈雨村的親自過府一拜,對馮紫英,對馮家,都可以算得上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壯舉。

  或許賈雨村和馮紫英二人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賈雨村的到來讓馮紫英的身份地位都有了一個潛在的提升。

  要知道在賈雨村之前,尚未有一個重臣,也就是正三品的官員會親自來馮紫英府上拜會,更多的都是四五品或者六七品的官員來府上。

  對於其他重臣來說,馮紫英資歷委實太淺,更多的還是馮紫英登門去拜訪他們。

  但這一次不一樣。

  賈雨村已然是三品重臣,而且還是順天府尹這個地位分量都不低的重臣。

  即便他沒有馮紫英運作舉薦,也一樣是重臣,只不過是地位相對清貴但實權略遜的通政使罷了。

  賈雨村是初登重臣之位,算是魚躍龍門,卻在拜會了內閣閣臣和七部尚書以及都察院都禦史們之後首先來馮紫英這裡過府拜會。

  無論有什麽其他原因,在外人眼中,馮紫英儼然已經不再是重臣中敬陪末座的角色了,而成為了其他重臣也要倚重正視的中堅角色了。

  賈雨村自己都沒有預料到他的這一次過府拜會會吸引如此多人的目光關注。

  在他看來,他來馮紫英府上拜會不過是順理成章之舉。

  馮紫英作為兵部侍郎是南征的主力功臣,而且又一力舉薦他從通政使改任順天府尹,兩人關系可謂更親近加深了一層。

  加之對方是前任的順天府丞,甚至在府尹吳道南基本不視事的情況下代理過順天府尹,對順天府的情況十分熟悉。

  另外現任府丞王洽與馮紫英都是山東鄉黨,治中傅試是馮紫英一手擢拔起來的親信,於情於理,於公於私,自己都需要馮紫英幫自己聯絡感情,加強合作,以便於自己能在順天府尹位置上迅速打開局面,做出一番成績來。

  馮紫英還專門提到了白蓮教的問題,也讓賈雨村很重視。

  在南京他就聽說過北地白蓮教的猖獗,便是京師城中許多富貴人家亦和白蓮教有染。

  現在馮紫英初一見面就專門和自己提及這個問題,也是怕自己在這個問題上疏忽大意,犯下大錯。

  從馮府出來,賈雨村也松了一口氣。

  拜會內閣諸公和七部尚書都察院都禦史們那都是應有之意,但真正要想迅速打開局面,離不開如馮紫英這樣的實力派人物的鼎力支持。

  馮紫英在京中多年,馮家在軍中影響力很大,京畿既是政治中心,卻又緊鄰北地邊陲,宣府、薊鎮邊軍駐扎於此,京師城中魚龍混雜,自己從未在北地任過官,在朝中亦無過得硬的有力靠山,驟入京師,還是讓他有些忐忑。

  可以說這一次原本出任通政使都是意外之喜了,沒想到馮紫英還能幫自己運作到順天府尹這一位置上,所以賈雨村也是喜出望外,鉚足心思要好好乾一番事業出來。

  他現在急需一些能夠給自己提供幫和支持的人來幫自己一把,馮紫英算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所以他不能輕慢。

  而且賈雨村也很識時務,他很清楚馮紫英現在雖然和自己同為三品重臣,但是對方升遷提拔恐怕也就是這兩年內的事情。

  縱然對方太年輕,但有功必賞,壓一壓擱一擱說得過去,但錐處囊中,其利自現,沒人能遮掩得住馮紫英的光芒。

  所以如果說明年馮紫英就左遷某部左侍郎也太正常不過,他一點都不會驚訝。

  這樣一個奧援,是自己這種初入京師的“小字輩”須得要牢牢抱住的。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考慮,馮紫英能夠幫自己從通政使挪到順天府尹位置上,也足見其在京中人脈背景厚實,齊閣老是其座師,柴侍郎與他交往甚密,還有葉方二位似乎對其也頗為認可,顧秉謙對其讚不絕口,而他又和自己有如此淵源,自己憑什麽不牢牢抓穩?

  至於說面子、資歷這些因素,現在還輪不到自己考慮這些,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達者為先,也沒說誰年齡大資歷深就該當首輔。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