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數風流人物》2487.第2465章 癸字卷 人事變動,各有所獲
  第2465章 癸字卷 人事變動,各有所獲

  但馮紫英以為自己既然去了陝西,那也就是路過,人家熱情也就是看在齊師面子上,誰曾想後邊人家的表現就讓馮紫英都不得不佩服和認可了。

  若說是去年春節來自己府上拜年所送禮物最為豐厚的是誰,一個賈雨村,一個就是這崔呈秀,當時讓自己都有些意外。

  要知道自己當時並不在京師,還在陝西平亂呢,但人家還是遣人登門送上厚禮。

  更為關鍵的是,據說連沈薛林三位過生時,崔呈秀都遣人悄悄送了禮,這份心那就真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

  賈雨村也就罷了,當時南北對峙還在談判,賈雨村肯定會不遺余力,而且也和自己關系算是有淵源。

  但崔呈秀就只有自己赴任山西時見過一面,也是齊師的淵源。

  雖然後來對方也和自己有書信往來,但沒想到人家會在春節給自己府中送一份厚禮,連帶沈薛林三位的生日都有禮物,讓自己都不得不承這份情。

  “尚書(崔呈秀字)?真沒想到。”馮紫英有些不好評價。

  蓋因這個家夥在前世歷史中臭名昭著,但在今世中算是一個能臣,只不過的確有些愛攀附,但人家人情世故做得很漂亮,自己若是沒有前世記憶,恐怕一樣要對此人相當認可。

  “呵呵,他和令師算是鄉人,而且也和道甫公交好,任大同知府也一任了,……”柴恪笑了笑。

  “可據我所知存之公對其印象不佳啊。”馮紫英也笑了笑,高攀龍不喜崔呈秀,這不是秘密。

  崔呈秀去齊師和李三才那裡都很勤,和方從哲也有些往來,足見此人的手腕水平,高攀龍哪怕是吏部尚書,也一樣擋不住對方的上進。

  “用人用其長嘛,尚書確有本事,當然有些做派不太招人喜歡,但也有人覺得他懂規矩知進退,所以嘛,有爭議,但不妨礙人家的表現嘛。”柴恪不以為意,“原本道甫公是希望他進順天府接替李邦華的,不過這一步太大,肯定過不了,所以退而求其次,到金陵府也算是進一步了。”

  “李邦華也要卸任順天府尹了,誰接替他?他又去哪兒?”馮紫英沒想到順天府尹也要空出來了,他還以為李邦華還要堅持兩年呢。

  “還沒定,不好選人,李邦華乾得也勉為其難,他自己也不想乾,老想進七部,可通政使又被賈雨村搶了先,所以很鬱悶。”柴恪也有些頭疼。

  馮紫英想了一想,“何如讓雨村去順天府尹,讓李邦華去通政司,兩全其美?”

  “考慮過,但順天府尹位置太重,也是李邦華才會願意去通政司,賈化直接接任順天府尹,內閣諸公都不放心。”柴恪搖搖頭。

  通政使和順天府尹都是正三品,理論上通政使是朝官,順天府尹是地方官員,但是順天府不一樣,所以府尹也被列入重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通政使地位更重要。

  “有什麽不放心,賈雨村這兩年在金陵府面對如此複雜形勢,不也一樣應付裕如,要我看,賈雨村就是最適合的順天府尹人選。”馮紫英心中一動,讓賈雨村接掌順天府應該是一個很不錯的安排,日後自己在京師城裡做事也要好辦得多。

  “紫英,這話你該給內閣諸公說去。”柴恪斜睨了馮紫英一眼,“雨村去通政司的事兒也是剛定下來,還沒有宣布,怎麽你想幫雨村去活動活動?雨村也想去順天府?”

  “他自己恐怕也不知道李邦華想走吧,我卻是早就知道李邦華在順天府乾得很吃力很累,七部對其也不是太滿意。”馮紫英聳聳肩,“何必非要難為人家呢?耽誤了順天府的事兒,那才是大事兒。”

  柴恪沉吟了一下,“不如你也給齊閣老去封信,我也給存之再去一封信,另外再和六吉公說一說,我也覺得李邦華不太合適順天府尹,和雨村換一換,應該對兩邊都有利。”

  “也罷,那我回去就寫信,看看趕得及不。”馮紫英說動柴恪,覺得把握又大一些。

  “克繇出任徐州知州,夢章出任廣德知州。”柴恪又道,“方叔到山東出任提刑按察使司僉事,兵備官到任之後再定。”

  賀逢聖和范景文的資歷還是太淺了一些,出任一州知州,而且是南直隸的知州,算是很不錯的升遷了。

  尤其是徐州知州,這裡扼運河要隘,意義非凡,對賀逢聖也是一大考驗,這大概也是柴恪為他湖廣老鄉專門安排的。

  而方有度從刑部下放山東,也有些意外,馮紫英原本以為方有度是要到浙江或者江西的。

  “鹿友和非熊呢?”馮紫英再問。

  “紫英,你可真的是關心得夠細啊,他們有你這個同年可真的是受益不淺啊。”柴恪打趣了一句。

  不過這年頭同年、同鄉這些相互關照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馮紫英作為永隆五年這一科的頭羊,這些人不但是同年,也是青檀書院的同學,關系本來就密切,自然能幫就要幫一把。

  “嘿嘿,子舒兄,非熊和鹿友能力如何您也清楚,非熊在播州平叛中立功不小,飛白兄在給朝廷的報告中也歷數非熊的功勞,若非近期兵部沒有太多的具體戰事,我也覺得非熊可以到地方上歷練一番,我才懶得去替他操心呢,至於鹿友在香河乾得很是出色,若有機會當然好,若沒有機會,他留在香河在乾兩年也沒啥。”

  馮紫英這番話倒也實在,香河是順天府大縣,而且位置也重要,對於吳甡來說也是一個磨礪鍛煉,也不急於一時就要調整,但王應熊卻可以盡早下地方打磨一下,日後也有利於他的成長。

  在兵部乾太久,很容易讓自身被兵部事務所限制約束,思路就窄了,所以馮紫英才想要王應熊多角度鍛煉一下。

  “行了,不用解釋了,王應熊到寧波府任同知,吳甡此番考慮到香河比較重要,現在朝廷還沒有緩過氣,所以暫時沒動他,……”

  柴恪言簡意賅,“刑部那邊反饋北直和山東的白蓮教都有坐大之勢,所以才讓方叔到山東,日後若真是有事,方叔也算是對白蓮教有些了解的。”

  聽得這麽一說,馮紫英又皺起了眉頭,“若是如此,那克繇和夢章就不該動。”

  被馮紫英的話給逗樂了,柴恪瞪了他一眼,沒好氣地道:“你以為這吏部你開的不成?朝廷也有綜合的考慮,難道離了他們倆,這北直隸局面就要大壞,白蓮教無人能製了?”

  “倒也不是那麽說,可是他們二人對情況已經相當熟悉,若是白蓮教真要作亂,那應對起來肯定更為得心應手。”

  馮紫英也覺得自己有點兒誇張過分了,之前一門心思想要提賀逢聖與范景文謀升遷,現在升遷了,卻又覺得會影響北直隸那邊局面了。

  “行了,朝廷自有安排,這一輪調整,朝廷和南京這邊也商計過,同時也和刑部都察院那邊溝通過,不說是萬全之策,肯定也都考慮過。”柴恪擺擺手,“文廷壽調任河間同知,袁萬泉調任保定同知,你不是一直擔心北直這邊的白蓮教麽,這兩人既然也是經歷過陝西民亂而打拚過來的,那正好,就來應對一番,以防萬一。”

  馮紫英非常滿意。

  文廷壽和袁萬泉沒來江南是對的,這二人就在粗糲的陝西,驟然來精細的江南未必適應,但是放在北直隸卻很合適。

  同為北地,但保定和河間都是燕趙大府,民風驍悍,正需要這等鐵腕手段的同知來整治,尤其是在白蓮教也在北直隸相當猖獗的時候。

  這就基本上把馮紫英拜托全數考慮到位了。

  當然並沒有像馮紫英最初打算的讓文廷壽和袁萬泉到揚州寧波這種江南州府,但到北直隸無疑更合適。

  柴恪在這方面考慮更周全。

  “多謝子舒兄了,委實要比小弟考慮更妥帖周全一些。”馮紫英真心實意的起身作揖道謝。

  “好了,文廷壽和袁萬泉二人的履歷我也看過,的確也都是務實做事之輩,否則河間和保定這等地處京畿腹地的大府我也不敢推薦他們他倆。”柴恪捋須,“紫英,你去陝西一趟,時間雖短,但是觀人的本事卻不差,那潘汝楨、許俊陽也都是能做事的好手,也就是他們新任不久,不然我還真想把他們放在北直山西這些地方來,……”

  很顯然柴恪對當下吏部的一些安排還是不太滿意。

  高攀龍自命清高,性格清峻,喜好高談務虛,和柴恪性子並不太合拍。

  好在柴恪頗知進退,所以還算能相處,但要說有多麽默契親近,就說不上了。

  “存之公其實並不太適合吏部,禮部其實才最適合他。”馮紫英聳聳肩,很隨便地道:“或者進內閣當個大學士,也不錯,但在吏部,以瑣碎事務為主,存之公心高氣傲,未必耐得住這種日子。”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