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唐朝貴公子》276.第273章 無恥之尤
  第273章 無恥之尤

  這日子真的沒法活了啊。

  禦史王錦有些暈船,和他同船的都是禦史台裡的官員,這數十上百艘船,雖是浩大,不過卻並不鋪張,艦船晃動,令王錦覺得頭昏腦漲。

  若只是稍稍的暈船倒也罷了,偏偏這路上吃的也是簡陋。

  陛下雖下旨不許沿途的州縣供奉,可起初的時候,這些州縣還是很殷勤的,依舊還是帶著雞鴨魚肉以及本地特產,在碼頭處迎候。

  而李世民大怒,當場就罷黜了一個縣令,責令讓人將東西退回,這才狠狠的刹住了這股歪風。

  只是歪風固然是刹住了。

  可船上的人卻不得不吃苦了,因為他們吃的,都是船上的軍糧,就幾條肉干,一些蒸餅,還有幾個白饃,偶爾……會有人送上一些白米粥來,裡頭放著桂圓等物。

  可這玩意……是人吃的嗎?

  王錦很生氣,一路都在發牢騷,同船的幾個禦醫,也大抵都是如此。

  一個老禦史吃不慣這些,他口齒不好,口裡喃喃念著:“老夫這樣老啦,還受這樣的罪,在家裡的時候,這肉羹的肉都要燉得極爛的,如此方才好下口。現在好啦,吃這樣的肉干,嚼都嚼不動,就好像是在吃石子一般,陛下這樣對待大臣,為臣的固然還得迎奉王命,可心……卻涼了。”

  王錦聽到這,也怒了,便道:“是啊,君視臣為手足,臣視君為腹心,沒有人這樣對待臣子的。”

  原本這些日子,大家對這就滿肚子的怨氣和牢騷,現在又吃了這麽多苦,有人開了這個口,其他人也七嘴八舌,一臉委屈到了極點的樣子。

  甚至有人索性將手中的蒸餅和肉干統統丟到了湍急的河水裡,那蒸餅落水,濺起水花,隨即又隨著奔湧的河水,沉入了河底。

  似這樣的事……可謂是屢禁不絕。

  李世民的船在後,總能看到前頭的船上,泛起各種吃食,李世民看在眼裡,卻也不做聲,他也吃著這肉干和蒸餅,卻甘之如飴的樣子。

  倒是張千不高興了,憑什麽陛下吃得,你們這些個做臣子的吃不得了?

  於是他忍不住對李世民低聲道:“陛下,是否提醒一下前船的人,讓他們收斂一些。”

  此時,李世民正盤膝坐著,這一次坐船,他覺得沒有這樣暈了,一面咬著肉干,一面道:“朕知道他們在抱怨什麽,嫌朕給的少而已,他們將自己當成了狼犬,想讓朕用新鮮的肉飼養。實則卻不過是土雞瓦狗之輩,不必去提醒他們,他們餓一餓,就曉得厲害了。”

  張千聽罷,點了點頭,便旋身去了。

  李世民看著那河水中翻滾的蒸餅,只是皺了皺眉,卻依舊不理會那些大臣的作為。

  果然到了夜裡,王錦船中的許多人都覺得自己熬不住了,橫豎都睡不著,餓的,只是在這船上,沒人生火,哪裡還有吃食?

  這人一餓,便輾轉也無法入睡了,隻覺得渾身沒有氣力,肚子火燒一般,腦子裡走馬燈似的,想到從前宴席上的各種美味佳肴,越想便越覺得自己的口水不爭氣的流出來。

  起初想起來的是那山珍海味,後來想到的便是那雞鴨魚肉,再到後來,發現連這個也成了奢望,便想到了丟掉的肉干和蒸餅。

  這饑餓的滋味……初次嘗試的時候,尤其是難受,時間好像過得格外的慢,一個老禦史,躲在船中唧唧哼哼,口裡說著:“死也,死也……”

  王錦難受得不得了,隨即又怒火中燒,可偏偏,卻發現身在這大船之中,一切都是枉然。

  這般幾日下來,大家倒是會乖乖吃這些東西了,總不能一隻餓著等死吧,可大家的怨氣,卻越來越大。

  頗有幾分當初隋煬帝強征高句麗時,文武大臣和將士們在那天寒地凍之中苦不堪言之狀。

  在一片怨氣中,大船一路順水,行到了通濟渠。

  這裡是大運河的乾道,不過此時,自陸路卻來了一個消息,奏報先快馬送到了岸上,而後再由人送上船。

  這些快報,都是先送到杜如晦這裡,杜如晦負責處理之後,再分揀出來,拿一些重要的送給李世民。

  只是當這份奏報送到時,一旁負責協助杜如晦的文吏,禁不住手哆嗦了一下,一時瞠目結舌。

  這樣的消息,哪怕是在船隊中也是瞞不住的。

  一下子,各船都炸開了鍋。

  王錦等人的船上,有人如喪考妣的模樣,捶打著心口,痛不欲生地道:“這還了得,這還了得,這又是要滅門破家啊,越王殿下……怎麽也做這樣的事……居然明火執仗,就衝進了王氏的宅邸裡,那王氏……是何等的人家,怎麽能受這樣的屈辱呢?自漢以來,也不曾有過這樣的事啊。”

  那王錦聽聞了,也是如遭雷擊,他並非出自揚州王氏,而是源自於真正的江南,這揚州王氏只是余脈而已,平日沒什麽走動。

  可是他聽到的消息卻是,一群稅丁在越王的帶領之下,直接衝進了王氏家裡,而後開始查抄,將那帳房和府庫統統搜了一個遍,不只如此,連那王家的幾個子弟,也直接被抓了起來,關進了獄中。

  對於世族而言,破家是極嚴重的事,今日他們可以破了王氏,明日豈不是要衝著自己來?

  各船都是沸沸揚揚,都在議論著這件事,眾人破口大罵者有之,痛哭流涕的也有之。

  王錦牙都咬碎了,隻恨不得生吃了陳正泰的肉。

  這群臣們本就又累又乏,吃著這蒸餅,嘴裡寡淡,心裡正有火氣呢,再加上現在冒出這麽個消息來,真是氣得要嘔血。

  等到船將要行至揚州的時候,此時,竟有人來了,原來竟是揚州這裡的人,說要見駕。

  來人正是蘇定方,他帶著人馬到了岸邊,而後乘了小船登上了李世民的艦船,向李世民行了禮。

  李世民對蘇定方頗為熟悉,問了蘇定方為何出現在此。

  蘇定方道:“陛下,我大兄聽聞陛下率百官來此,認為這揚州的地界已到了,理應登岸,走陸路往揚州城,如此也好見識一下揚州的風土人情。”

  李世民聽罷,來了興趣,不禁微笑道:“朕正有此念,看來……正泰是早有安排了,朕倒想看看他給朕安排了什麽,既如此,傳旨下去,各船靠岸,朕與諸卿上岸。”

  李世民一聲令下,眾臣再無猶豫,紛紛下船,這腳一靠近陸地,大家總算覺得踏實了許多。

  只是眾人心裡的怨氣卻沒有散去。

  大家的心裡都想著一件事,王氏的事,不能就這樣算了。

  只是這靠岸的地方,居然一片荒蕪,放眼看去,便是殘破的景象。

  王錦在人群之中,不禁冷笑道:“看看,這揚州已成了什麽樣子了,呵……陳正泰這害民賊,真是歹毒哪。”

  眾人紛紛頷首讚同,他們見許多田地都荒蕪在此,又氣又心疼。

  要知道……這可是田哪,田裡竟無人勞作,也不見生出稻子,這樣的景象,實在讓人心驚。

  李世民見此景象,也不禁皺眉。

  他心裡也不由的有些失望起來,還以為陳正泰此時會給他看看什麽好東西呢,可是現在……這初入揚州,便察覺竟是這個樣子。

  眾人稍稍休息之後,便有飛馬而來:“陛下,前頭髮現了一個村落。”

  李世民便打起了精神,隨即吩咐百官尾隨自己,卻禁絕官兵們尾隨,隻帶著杜如晦和王錦這些人,朝著向導所指的方向,沿著田埂而去。

  他後頭,許多人議論紛紛,李世民卻是充耳不聞,等進入村中,此時恰好是正午。

  可奇怪的是,這正午的時候,這小小的村落裡,卻幾乎不見什麽炊煙。

  家家戶戶都住在那夯土的宅子,亦或者是茅草屋裡,村中的小徑,也是汙水橫流,李世民走在其中,又想起了當初在高郵縣時的景象,心裡不禁感慨。

  而百官們個個捏著鼻子,這裡實在是過於髒臭了,就好像是豬圈一般,他們生怕汙水髒了自己的靴子,走起路來,都是惦著腳尖,小心翼翼的樣子。

  本來以為上了岸,能吃一頓好的,誰曉得……這裡比在船上還要淒涼,連一隻雞都見不著。

  偶爾……那茅屋裡,傳來陣陣的咳嗽……

  李世民聽到了咳嗽聲,便到了這茅屋前駐足,推了柴門進去。

  柴門裡頭,很是陰暗潮濕,倒是可見裡頭一個人正佝僂著身子,坐在稻草上。

  後頭的人連忙給李世民掌了燈,這茅屋裡才明亮起來。

  這佝僂的人,大家此時才看清了,此人膚色黝黑,很是消瘦,最令人注目的是,面上生了麻疹一般的東西,一看就曉得有什麽皮膚方面的疾病。

  此時,他拚命地咳嗽起來,可見著許多人進來,顯得不安,卻還是連忙起身,一瘸一拐地上前,邊道:“你們是……”

  “大膽……”有人正要高呼。

  李世民猛地回頭看了那說話的人一眼,眼裡有著明顯的警告之意,於是這大臣便忙垂下頭,再不敢做聲。

  李世民隨即看著眼前這人,見他衣衫襤褸,心裡不禁感慨,上一回來這揚州,所見到的不就是如此的嗎?想不到,故地重遊,竟還是這般的模樣。

  李世民心裡竟有幾分悲涼,一口氣堵得難受。

  後頭不少大臣,此刻忍住了這茅屋裡給他們帶來的心理不適應,禁不住心中暗喜。

  李世民道:“爾乃何人?”

  這人見來的這些人,派頭都是不小,自是不敢造次,乖乖行禮道:“小民……小民劉二。”

  “有多大啦?”李世民盡量使自己親切一些。

  此時,李世民的情緒是很失望的,他以為自從陳正泰來了之後,這揚州小民們的境遇會好一些,哪裡想到……還是原來的樣子。

  李世民心裡想,哪怕好一些……好一些些也是好的啊。

  “小民三十有一。”

  “家裡有幾畝地……”

  “有……有三十畝口分田,還有二十畝永業田。”

  李世民便皺眉道:“有這麽多田,足以持家了吧?”

  這劉二聽了,遲疑地看了李世民一眼。

  李世民不禁道:“為何不說話呢?你放心,我並不加罪。”

  “我那永業田,早被人買走了。”劉二道:“那時遭了災,不賣就要餓死。至於口分田……官府將我家的田分到了二十多裡外,卻零零散散的,小民……小民就算有氣力,也無力去耕種啊。”

  李世民露出不解之色,便道:“可是我看你這村落的附近有不少荒蕪的田地,何以卻將你的田分到了數十裡外呢?”

  “這……這……”劉二似乎開始警惕起來,顯得很猶豫,可是看著眼前這些帶著不同尋常其實的人,他還是怯弱地道:“我們村這附近的田,都分給了數十裡外的人家,也是零零散散的,他們沒辦法來耕種,我們也沒辦法去數十裡外耕種,因而這地就都荒蕪了。”

  李世民聽得瞠目結舌。

  後頭的文武大臣們也是啞然。

  還有這樣的操作?

  這豈不是等於,故意將這田分在極遠的地方?

  這是要做什麽?是故意讓這田荒蕪著?

  李世民不禁大怒道:“陳正泰都督此地,難道竟敢做這樣的事?朕來問你,何故他們故意如此?”

  劉二不明白朕是什麽意思,可見李世民大怒,一時也是慌了手腳,隻聲音微弱地道:“這裡有一大戶姓盧,他們和差役們都是有勾結的……具體怎麽弄,小民也不敢說,隻曉得……隻曉得……大家的地都種不得,可是稅賦卻需要繳,到時繳不出來,這口分田就不得不請別人來租種,隨便分你一些口糧,那地裡的產出,就算是盧家的了,還不只如此,等大家沒了糧吃,便不得不去盧家那裡告貸,一旦告貸了,便永世也還不清了,最後就不得不賣身給盧家為奴,方才能立足,如若不然,便要餓死了。”

  李世民聽得怒發衝冠,不禁咒罵:“無恥之尤!”

  …………

  第四章送到,同學們,從早寫到晚上,給點月票鼓勵一下吧,另外感謝親愛的新盟主騎豬虎爺的打賞。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