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混在三國爭天下》第384章 尋找解憂公主的後人
  第384章 尋找解憂公主的後人

  捷報傳到長安城。

  “烏孫大捷,俘獲丁兩萬余人,各牲畜二十三萬七千余頭……”

  戰利品不可謂不豐厚,畢竟大漢只出兵兩萬,死傷數百人,相比較收獲,這點損失可以忽略不計。

  首先議論起來的是長安大街上的普通百姓。

  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 概因人類的基因裡面就埋藏有征服的欲望,他們展現自己強大,壓過其他人。更何況,大漢自夏商以來就以中央文明之國稱道,周邊都是蠻夷,而蠻夷必須要臣服中央文明之國, 若有絲毫不敬,就是大罪。

  對周邊蠻夷, 每一次征服,其實都能讓大漢百姓由衷的感到自豪。

  劉宇掃滅諸侯,統一天下,結束亂世,就已經讓大漢百姓視劉宇為聖君,當劉宇又掃滅周邊眾多蠻夷,如羌、氐、南匈奴、烏桓、高句麗、鮮卑等,每一次大勝,大漢百姓又更加誠服劉宇這個天子。

  整個大漢的凝聚力,兩三百年來前所未有,劉宇一言在大漢百姓眼中便如天意,莫敢不從,劉宇的皇權威勢,比之兩百多年前的漢光武帝都要強盛數倍,畢竟劉宇不僅武功遠勝當年漢光武帝,而且他也沒有漢光武帝那麽多掣肘,不管前朝后宮, 劉宇都能完全一言而決,沒人敢也沒人有能力鉗製劉宇。

  未央宮, 大朝會上。

  劉宇先是盛讚護國公趙雲的功績,緊接著決斷烏孫俘虜,以及那二十多萬頭牛羊馬匹等戰利品的安置。

  烏孫俘虜自然是全部送往河北地區,參與開挖大運河工程,二十多萬頭牛羊馬匹則直接送到漠南、漠北大草原上放牧,同時供給營造八座郡城的部分消耗。

  又決斷了一些事情後,劉宇突然說道:“朕欲尋找當年解憂公主的後人,諸卿可在此事籌劃,朕只要結果!”

  文武百官面面相覷,解憂公主的後人?解憂公主都是西漢時期的人了,隔了兩百多年,陛下突然要找她的後人做什麽?
  劉宇卻沒有現在就向文武百官們解釋太過詳細,擺了擺手,示意內侍可以宣布退朝,劉宇便起身離開大朝會。

  從未央宮出來,文武百官還一臉懵,隨著第一個人圍住郭嘉,很快足足二十幾名文武官員圍在郭嘉周邊,稍遠一些還有其他文武百官雖然沒有圍上來,但也都駐足等候能聽到些什麽結果。

  “潁川侯,陛下為何突然要尋找當年解憂公主的後人,這都兩百多年過去了,誰知道解憂公主是不是還有後人傳世至今,況且天下之大,如何找得出來,這是一個大難題呀!”一名也有很大威望的老臣首先開口問道。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的詢問。

  最主要的是,他們搞不懂這究竟有什麽意義,陛下沒有詳細解釋就退朝了,他們不可能追到陛下的寢宮去追問陛下,那麽最好辦法自然便是問潁川侯郭嘉。

  潁川侯郭嘉不僅是陛下的結義兄弟,自陛下還在上庸時便跟隨陛下打江山,功勳卓著,足智多謀,陛下稱帝之後,更是做為內閣重臣之一,陛下但凡謀劃大事,第一個商議的便是郭嘉,論揣摩陛下心思,天下誰也比不得郭嘉。

  郭嘉苦笑的搖了搖頭,隻覺得心累呀。滿朝文武,誰都覺得他很會揣摩陛下的心思,有什麽不懂都來堵著他詢問,你不解釋給他們聽吧,這群坑貨能把他堵到天黑,你解釋給他們聽吧,一次兩次下來,反而養成他們的習慣。

  看似他是陛下的結義兄弟,有些功勳,封爵一等世襲潁川侯,可是君臣君臣,終究君是君臣是臣,哪怕親生父子,也要分君臣的,伴君如伴虎,揣摩皇帝的心思,你自己揣摩,自己知道沒事,是你自己聰明,可一旦你次次解釋給別人聽,時間久了,次數多了,親父子都得生出嫌隙,這群坑貨一直是在把他往死裡坑呀。

  要說郭嘉確實足智多謀,而且偏謀心之學,論揣摩人心,這個世上連諸葛亮都遠不如郭嘉,他當然清楚劉宇大朝會上欲尋找當年解憂公主的後人,目的究竟是為什麽。

  不過是為了徹底吞並烏孫,將烏孫真正納入大漢版圖。

  這一次出兵,為什麽沒有直接攻滅烏孫,最大的原因便是難以統治。

  烏孫三十萬左右人口,以西域地帶和遊牧民族慣例,全民皆兵,因此有多少壯丁,基本上就有多少士兵,烏孫大致有六萬左右士兵,要滅烏孫,必定要先全殲烏孫的六萬左右士兵。彼時直接將烏孫滅國的借口本就牽強,加上余下所有烏孫人皆有丈夫、兒子、兄弟死於大漢之手,他們必定抵觸大漢的統治,甚至瘋狂仇恨大漢。

  那個時候,大漢要想統治烏孫,只能駐扎重兵,消耗巨大精力長時間彈壓,而偏偏大漢現如今的精力基本上都在漠南、漠北大草原上,需要先將大草原上的八座郡城建立起來,在此之前,哪有巨大的精力浪費在烏孫身上,畢竟相比較烏孫,漠南、漠北的廣袤大草原要重要太多了。

  這樣的情形下,自然需要一個完美的籌謀,鋪通徹底吞並烏孫的道路,解憂公主的後人就是其中之關鍵。

  昔年解憂公主遠嫁烏孫給烏孫王,為大漢聯合烏孫打擊匈奴立下大功,年老之時,她思念大漢故土,得漢宣帝允許之後,便帶著其中三個孫子返回大漢,而這三個孫子在解憂公主死後也沒有再回烏孫,而是一直留在了大漢,成家立業,生育了不少子嗣。

  理論上來說,解憂公主的後人其實也是烏孫王室血脈。

  待找到解憂公主的後人。

  彼時先有這一次懲戒烏孫,消滅了烏孫三萬左右士兵,重創烏孫。下一次再找一個借口,仍以懲戒的名義攻打烏孫,消滅烏孫剩余三萬左右士兵,直接攻破赤谷城,卻仍名義上不將烏孫滅國,而扶解憂公主的後人為新的烏孫國王。

  那樣的情形下,烏孫人的仇恨程度比大漢直接將烏孫滅國小得多得多。

  有新國王,而這個新國王是解憂公主的後人,是在大漢扶持下當的新國王,烏孫只是名義上不滅國,實際上就是在大漢控制之下,大漢不用浪費太大精力就能控制烏孫,到時候著手漢化,有個幾年時間緩衝,烏孫人的仇恨淡了,也初步漢化了,而大漢也從漠南、漠北大草原騰出了精力,那時才徹底吞並烏孫,要容易得多。

  郭嘉看了一眼周身給圍得幾乎密不透風,外圍還有許多文武官員駐足看著,心知自己恐怕一個字不說,這群人今天真能把他堵到天黑。

  罷了,也不是什麽要緊的事情,而且這是最後一次,今日過後,如這幾年這麽累的生活他打死都不要再過下去了。

  郭嘉說道:“陛下尋找解憂公主的後人,其實不過是想徹底解決烏孫的問題,今日汝等就算不堵著吾逼問,待尋找到解憂公主的後人,陛下一樣會詳細解釋給諸位聽的,就這樣。”

  說罷,郭嘉鑽出人群,頭也不回的溜了。

  文武百官剛恍然大悟,還想問得更清楚一些,卻見郭嘉已經逃似的溜了。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