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混在三國爭天下》第257章 曹丕新政
  第257章 曹丕新政
  聽諸葛亮之言,劉備也極為驚喜,他忙問道:“如此,那是否可以派人前往東吳商談聯盟?”

  這些年,因孫權在後背牽製,劉備著實分了許多兵力進行防范,以至於少了和劉宇對抗的力量。如果孫權能和他以及曹丕三方聯盟, 那麽他不僅不用再時時數萬大軍在東側防范孫權,反而可以得孫權的力量相助,兩全其美。

  諸葛亮搖頭道:“時機未到,現在派人前去,也無有結果。”

  劉備遺撼一歎,他完全信任諸葛亮, 既然說時機未到, 那麽就只能先等待合適的時機。

  彭城。辦完曹操的喪事,曹丕開始真正理政掌權。

  曹丕頒布了諸多新的法令, 比如不顧生產力銳減而大規模募集兵馬。

  原本整個曹魏只剩十五六萬兵馬,但曹丕法令一下,立刻又開始大規模抽丁成軍,很快就招募了十萬士兵,讓兵馬總數達到二十五六萬,雖然整個曹魏地界還有三百六十多萬人口,但這一下子又抽走了十萬青壯為軍,一瞬間整個曹魏各方面的生產力立刻便降低了整整兩成。

  雖說如同殺雞取卵,不過面對劉宇東、西、北三面的威脅,沒有足夠的兵馬守衛,曹丕半點安全感都沒有。

  除了增加兵馬,曹丕鼓勵生育,下令女子十四歲未曾出嫁,其父母便要受罰。在曹丕認為,所有適齡女子都出嫁了,才能夠受孕生子, 如此便會增加人口, 這在整個曹魏疆界引發了不小的混亂。

  曹丕還樹立自己的權威,不僅對天子劉協的威逼比曹操更甚,而且他還拿自己的幾個同胞親兄弟開刀,比如曹操生前最喜愛的曹植。

  他以曹植見王不主動參拜,乃心有野望,不服王統,意欲謀反為由,將曹植抓了起來。

  有一文臣名叫華歆,乃曹丕的心腹,他對曹丕說道:“子健有大才華,出口即成章,先王生前喜愛子健,諸多臣公亦喜愛子健,先王與臣公都曾考慮子健為繼先王位,子健心中未必沒有想法。今即有機會,何不除之,永絕後患?”

  曹丕一聽,頓時心動。

  話說曹植確有出口成章的大才華,曹操生前喜愛曹植勝過曹丕,一度考慮讓曹植代替他這個長子繼承王位,曹丕心中一直極惱恨曹植,現在掌了權利,又有機會,他自然也有弄死曹植的念頭。

  卞夫人來找曹丕,正見曹丕和華歆商談著什麽。

  曹丕和華歆一見卞夫人,兩人都是一驚。

  華歆一臉訕訕,他這剛才勸人家卞夫人的一個兒子除掉另一個兒子,也不知道卞夫人有沒有聽到。不敢繼續待下去,華歆向曹丕告退,路過卞夫人身邊,更不敢看卞夫人。

  知子莫若母,卞夫人能從曹操的妾室變為正妻,且剩下曹操最多的兒子,是一個極為聰明的女子,她本就是來為曹植求情的,卻不想撞見曹丕和華歆在商談著什麽,一看曹丕還帶著一絲冷情的情緒,她心中就咯噔了一下,哪不知曹丕竟對自己的同胞兄弟起了殺機。

  卞夫人懇求:“吾兒,植與你同出一父一母,乃世間最親的手足。他不過因先王之死,嗜酒解痛,又加有些恃才傲物,非有意蔑禮於你,吾可保植沒有下次,吾兒可否饒恕植一回?”

  曹丕道:“母親即如此說,而不敢不從!”

  面上是這樣說,可私下裡曹丕又召來華歆問詢,總而言之,曹丕就是覺得,哪怕不殺曹植,也不可能就這麽輕易放過曹植,否則他豈非增加自己的威信不成,反而還減少了自己的威信?

  華歆出策道:“人皆言子健出口成章,臣未深信。大王可召之,試其才學,若其不能出口成章,則重貶其為庶民,若其能出口成章,則輕貶其爵位,如此無論成與不成,皆可打壓子健,使其再無反抗大王之力,同時提升大王的威望。”

  曹丕從華歆之策,當殿考較曹植的才學。因為畢竟比歷史上更早了七年,曹植所犯的錯也沒有歷史上那麽大,曹丕始終沒有表露要殺曹植之意,因此曹植的心境不同,雖輕易過了曹丕的考較,但卻並沒有做出名傳千古的七步詩。

  曹丕將曹植爵位貶了一級,從郡侯貶為了縣侯。

  往後一段時間,曹丕又陸續打壓了曹彰、曹熊兩人。

  曹丕確實有才能,通過一系列新法令,加上諸番舉動,他繼任魏王之位沒多久,便徹底穩固了自己的位置,做到但有令下,無敢不從。

  ……

  關中,長安城。

  先是曹操死的消息傳來,有文武諫言,曹魏舊主逝去,新主剛力,各方面必定混亂,應趁機出兵,一舉而徹底覆滅曹魏。

  劉宇召集眾人商議。

  陳宮、法正、呂虔、劉曄等都讚成出兵。

  田豐卻反對道:“大王,先前一次大戰至今不過相隔數月,新佔之弘農、洛陽、陳留、潁川、濟南、安樂國等郡還未完全穩定,尚需諸多兵馬鎮壓。若動兵滅曹魏,最多只有三十萬大軍可供出征,且糧倉存余糧草只夠支撐征戰一個多月。曹魏雖舊主逝去,新主剛立。然新主乃曹操長子,更是曹操當著曹魏眾文武的面親自確立承位者,並無爭議。再則,曹魏當前掌兵之重要將領,乃曹仁、曹洪、曹真、夏侯淵等,幾乎都是曹氏與夏侯氏所出,這二者看似兩族,卻實為一家。他們必定完全忠於曹操的遺命,一心輔佐新主曹丕,有這些將領主要掌兵,曹魏並不會因為新主剛立而發生混亂,大王此時攻之,與曹操仍在之時攻之,並不區別。此時動兵,恐亦難一舉而滅之。不如仍行先前之策,積蓄足夠糧草兵員,不動則矣,一動定要一舉完滅曹魏。”

  劉宇覺得有理,這等滅國之戰,又有劉備、諸葛亮在荊州方向牽製,如果只動兵三十萬的話,絕對不可能一舉覆滅曹魏,甚至可能徒做無用之功,發生巨大的浪費,遂放棄立刻再出兵征伐曹魏的打算。

  過了一段時間,劉宇又得到孫權派人去彭城為曹操吊喪,並恭賀曹丕繼承魏王之位的情報,不僅皺眉了好一會不說話。他自然亦看得出來,孫權這般舉動想要表達什麽樣的態度。若孫權今後隻想固守江東,不再有任何進取之心,那麽必定難以繼續牽製劉備和曹丕,甚至有一天轉而和劉備以及曹丕聯合在一起也並非不可能。

  劉宇沉吟良久,最後冷哼一聲,他今日已佔天下近七成,就算真出現那樣的情況,他無懼。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