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混在三國爭天下》第50章 劉備白撿徐州
  第50章 劉備白撿徐州
  劉備心裡苦啊,他胸懷大志,當年招兵買馬圍剿黃巾,為朝廷立了不少功勞,可卻隻弄了個安喜縣縣尉的小官,還被上官欺壓,不得不棄官而去。

  投靠公孫瓚,前後混了將近五年,也只是從小小的平原相升到了同樣小小的平原令,雖聽上去掌一縣之地,可這個縣還不是自己的,輪不到自己治理,太慘了,看不到未來啊。

  終於,劉備忍不住了,趁著陶謙使者向公孫瓚求援的這個契機,他靠三寸不爛之舌,忽悠了公孫瓚兩千兵馬南下搭救陶謙來了。

  以劉備的話說,曹操行事殘暴,攻伐徐州之余竟然還濫殺徐州無辜百姓,不仁不義,他劉備為了天下昭昭,哪怕力量微薄,也要抗衡曹操搭救徐州,總而言之,他劉備是仁德正義的化身。

  話說,這離開公孫瓚南下徐州,可真是劉備時來運轉的契機啊。

  路過北海,正逢北海太守孔融與黃巾渠帥管亥的數萬賊寇廝殺,劉備二話不說,便與孔融一同反擊管亥。

  歷史事件還是那個歷史事件,但關羽早年就被劉宇先忽悠走了,沒了關羽斬管亥,雖也有張飛近百回合後將管亥打墜馬下,不過劉備來得及喝止張飛,沒有讓張飛把管亥殺了,隻俘虜了管亥。

  後經劉備一張三寸不爛之舌,‘曉以大義’等等,竟說得管亥淚流滿面心悅誠服,加上劉備的不殺之恩,管亥情願投降了劉備。

  收降了管亥,劉備不僅得一員大將,還順勢收降了原屬於管亥的過萬黃巾殘兵俘虜,麾下一下子竟然擁有了一萬五千兵馬,劉備自己都激動得不得了,果然離開公孫瓚是對的。

  有了兵馬,劉備底氣頓時就足了。

  正當曹操大軍猛攻徐州城之際,劉備帶著張飛、管亥和一萬五千大軍突然殺出,打了曹操一個措手不及。

  “主公,有兵馬前來搭救陶謙!”荀彧指著突然衝出來的劉備大軍道。

  曹操也不吃驚,因為他早有心裡準備,只不過他以為是袁紹,或者袁術,再次之公孫瓚,且怎麽也沒有想到是區區劉備。

  “袁紹還是袁術?”曹操不甚在意的問道。

  隨即,曹操走上車前,與荀彧一同仔細查看,竟見對方打著平原令的旗號。

  曹操這下是真的吃驚了:“平原令劉備?”

  “他哪來的這一萬多人馬,公孫瓚肯給他這麽多人馬來救陶謙?”反正曹操是不相信的,以他對公孫瓚的了解,哪怕劉備再能忽悠,能給劉備兩三千兵馬就是極限了。

  陣前,劉備兵馬已經衝破曹軍防線,接近徐州城。

  這時,曹軍一員大將領上千精兵衝了出來,阻攔劉備兵馬接近徐州城,卻是於禁。

  “何處狂徒,往哪裡去。”於禁大喝。

  “張翼德在此,鼠輩也敢攔路。”張飛直取於禁,兩馬相交,頓時大戰在了一起。

  於禁是將來曹魏五子良將之一,不過那是因為他極會帶兵,論勇猛他比不過夏侯淵、夏侯惇,也就跟曹仁差不多,怎是張飛的對手。

  戰不過十回合,於禁便感吃力,恰在這時,劉備持雙劍從旁夾擊,又有管亥殺來,於禁嚇了一大跳,臥槽,一個他都打不過,還來三個圍攻?隨即撥馬敗走。

  劉備、張飛、管亥成功領著兵馬突破曹軍,殺到了徐州城下。

  徐州城牆上,陶謙目睹劉備救援,又見劉備已殺到城下,當即激動的下令打開城門,迎劉備進城。

  陶謙太感動了,天下諸侯,他幾乎求了個遍,可沒有一人願意出兵幫助他的,唯有劉備,這劉備果不愧為傳言中的仁義之士。

  陶謙自身也是以仁德稱道以及治民,因此他心底裡最喜歡和他一樣的仁德之士,比如劉備這樣的。

  不得不說,劉備這些年在公孫瓚處,雖沒有混得什麽大的官職與地盤,不過卻想方設法將自己的‘仁義’之名傳遍了天下,人人提起劉備,除了想到他有一員能與呂布大戰上百回合的猛將外,就是他的仁義之名了。

  劉備的名聲營造是成功了,至少在陶謙這裡,劉備是大大的成功。

  入徐州城後,陶謙大禮迎接,且設宴款待,外加犒勞軍士。

  一番讚揚,交談。陶謙見劉備儀表軒昂,語言豁達,加上一直以來聽聞劉備的仁德之名,陶謙更是大喜,竟然便命麋竺取來徐州牧的牌印,就要將徐州讓給劉備。

  天知道劉備在看著相爭徐州牧牌印的時候,心裡有多麽激動,多麽想搶過來,但那樣做的話,豈不壞了他仁德的名聲,徐州又有誰會服他。

  劉備心念百轉,終隻一派愕然的連連擺手:“陶公何要如此?”

  陶謙道:“今天下擾亂,王綱不振;公乃漢室宗親,仁德大義之士,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邁無能,情願將徐州相讓,公勿推辭。謙當自寫表文,申奏朝廷。”

  還真別說,劉備越是想要推辭,陶謙便越是覺得劉備不負仁德之名,不為名利所誘惑,連一州之地都能拒絕,他便更想將徐州讓給劉備,覺得只有劉備才能夠抵擋曹操,守住徐州,安保徐州萬民。

  劉備心臟砰砰跳,臉上絲毫不顯,陶謙越是相讓,他反而慢慢鎮定了下來,大義凜然道:“我劉備雖是漢室後裔,然功德微薄,任平原令都恐不能稱職。今為昭昭大義,故才來相助。公此舉,莫非疑我劉備也有貪圖徐州之心?若我劉備真有此念,蒼天不佑!”

  陶謙越發感動,他道:“老夫句句都是真情實意,絕非疑心使君,謙當自寫表文,申奏朝廷,請使君萬萬不要推辭。”

  說起來,陶謙也是沒有辦法,曹操認定與他有殺父大仇,就算當下能擊退曹操,將來曹操也一定會再犯,既然如此,乾脆把徐州讓給他人,屆時他已不是徐州牧,曹操還有借口再攻徐州屠戮徐州無辜百姓嗎?
  因此,陶謙倒的確是真心實意想將徐州讓給劉備的。

  而當然,劉備也是剛剛看出了這一點,所以他愈發大義凜然,絲毫不著急了。

  陶謙再三相讓,劉備依舊拒絕,且道:“府君,今兵臨城下,大軍壓境,當以退兵之策要緊。”

  劉備這麽說,麋竺也感覺到劉備果然仁義,雖心向劉備,但也出來打圓場道:“是啊,府君,劉使君所言極是啊。”

  話已至此,陶謙也不好繼續相讓,隻待來日再論,便只能點了點頭:“好吧。”

  劉備頓時也笑了,他豪邁道:“我也當修書與曹操,勸其和解,曹若不允,再廝殺不遲。”

  此一幕不知如何傳到了徐州百姓耳中,徐州官民上下也都對劉備大仁大義極為敬佩,對劉備愈發誠服,隻待陶謙下次再讓,劉備再接,就絕不會再有不服者。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