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混在三國爭天下》第204章 吳國危亡
  第204章 吳國危亡
  決心繼續南征彝人的同時,劉宇也派青衣衛指揮使滿寵秘密前往建業。

  滿寵見到孫權之後,對孫權說道:“秦王讓吾來告知吳王,秦王欲救東吳,然在益州南部與彝人廝殺難退,而曹操令司馬懿領十數萬魏軍反攻河北,劉備也早已領十萬楚軍防守於宜都、襄陽一線, 秦王最多只能調兵牽製劉備之十萬楚軍無動,抵擋諸葛亮之東征楚軍,還得吳王決策。”

  孫權神色一慌,道:“這,這,孤如何抵擋諸葛亮十萬楚軍啊。”

  滿寵道:“吳王勿要妄自菲薄,吳國實力猶存, 只需一謀略上能以諸葛亮抗衡一二之人領兵,打敗諸葛亮或許不易,但抵擋諸葛亮進攻,保住吳國卻並非難事。”

  孫權歎道:“孤正難於此處啊。”雖然沒有什麽軍事才能,可孫權絕對有眼光,也足夠聰明,看得清楚形勢,也知道吳國之難究竟難於何處。

  人才何處去尋,更何況是在謀略上能與諸葛亮抗衡一二之人。

  若有這樣的人,合肥之敗、交州之敗他就算不勝也不會敗得那樣慘,以至於吳國大傷元氣,更不至於諸葛亮領十萬楚軍就妄圖滅亡吳國。

  滿寵道:“吳王勿憂,秦王讓告知吳王,其實就有一不遜於昔年周瑜之大才,早已在吳王身邊,吳王若有魄力讓此人領兵,打敗諸葛亮不易, 抵擋諸葛亮進攻保住吳國卻絕無困難。”

  孫權一愣,隨即驚喜的問道:“此人是何人?”

  滿寵道:“祖父廬江太守陸康,父親九江都尉陸駿,其人陸遜也!”

  “陸遜?”孫權一驚,看來他也知陸遜此人。

  其實說起陸遜,在整個江東都很出名,他出自江東陸家,少年先喪父,後又喪祖父,以年幼之身獨力支撐陸氏門庭,至今十余年。陸遜才學過人,江東士林多有欽佩者。

  實際上,六年前陸遜二十一歲的時候,就投入孫權的幕僚府,成為孫權的幕僚之一,孫權當然知道陸遜此人。

  孫權也知陸遜才學不錯,魯肅都曾惜敗於陸遜之手。

  不過,六年時間下來,孫權從沒有重用陸遜的心思,因為孫權一直認為,陸遜此人太傲了,傲得孫權很不喜歡,也不認為陸遜真有多大的實學,隻當陸遜是紙上談兵的書生氣候罷了。

  此時此刻,驚聞秦王劉宇竟言陸遜有抵擋諸葛亮,保住東吳的才能,孫權又驚又不願意相信。

  畢竟,陸遜今年也只有二十七歲,這樣年輕,不說孫權信不過,眾將也不會服氣啊,就算孫權願意讓陸遜來領兵,陸遜又怎麽讓眾將聽令?
  連團結兵將可能都做不到,如何抗衡諸葛亮?
  孫權沒有當著滿寵的面表態,他先將滿寵送走,接著又繼續沉默,總而言之,就是下不了決心真個找陸遜來領兵。

  東吳雖危急,也還沒有真正到最危險的時候,孫權還是想先看一看,魯肅、黃蓋、蔣欽等是否能在九江郡抵擋住諸葛亮。為了增加魯肅、黃蓋、蔣欽等的實力,孫權還將呂蒙、程普、周泰、凌統、陳武、韓當等江東大將悉數調到了九江郡一帶。

  可以說九江郡集結了東吳所有大將和精銳,孫權寄希望於他這樣強大的陣營是能夠抵擋得住諸葛亮的,那樣的話他就不用繼續考慮用陸遜這等年輕傲氣的書生去統帥大軍,賭東吳國運。

  九江郡。

  這裡不僅雲集了九萬多楚軍,還有十萬吳軍精銳,且雙方大將加在一起達到十數人,這場九江之戰至關重要,諸葛亮不敢大意,東吳方面魯肅等眾將更不敢大意,雙方都拚盡了全力。

  雙方實力是相差無幾的,兵力上只差數千,基本上可以忽略,而大將方面,東吳有黃蓋、蔣欽、呂蒙、程普、周泰、凌統、陳武、韓當等八人,而楚軍方面也有張飛、黃忠、張任、劉封、陳到、張苞、李嚴等七人。

  雖然東吳方面沒有張飛、黃忠這樣的猛將,不過東吳八人基本上都能算張任差不多級別的,比楚軍的劉封、陳到、張苞、李嚴等都強一些,綜合雙方大將方面其實也差不多。

  兵將皆相差無幾,楚軍是進攻方,天然劣勢,而東吳是防守方,則天然優勢,區別只在於諸葛亮的謀略能夠抵消楚軍的劣勢,反超東吳的優勢。

  雙方在距離九江郡城五十余裡處展開第一場大戰。

  周泰、呂蒙圍攻張飛,黃蓋、蔣欽圍攻黃忠,凌統對張任、程普、韓當、陳武對劉封、張苞、李岩、陳到等楚軍年輕將領。

  十五員大將殺得難解難分,雙方數萬士兵也大規模廝殺,真真無比壯觀的一場大戰。

  剛開始的時候,雙方呈現勢均力敵,可惜戰不到一炷香時間,諸葛亮就開始陸續用計了,除了用計,諸葛亮的臨戰指揮能力也極為強悍,很快楚軍便慢慢佔據上風,將東吳方面壓製。

  相比較諸葛亮的淡然和遊刃有余,魯肅面對越來越混亂的戰局,卻是束手無策,不知如何扭轉頹勢獲取勝利。

  終於,諸葛亮又使一計,且趁吳軍一個破綻截斷部分吳軍,終將吳軍一舉擊潰。

  魯肅、黃蓋等吳軍眾將不得不帶著吳軍退守九江郡城,楚軍九江郡之戰,首戰大捷,以死傷不到八千的代價,殺傷兩萬四千余吳軍。

  吳軍依托九江郡城下寨,而楚軍則在距離吳軍十五裡處下寨。

  吳軍營寨。

  黃蓋將頭盔擲於地上,喪氣道:“諸葛亮詭計多端,且臨戰指揮猶如鬼才,抓住吾等任何破綻,吾等面對諸葛亮,當真束手無策,難以破局呀。”

  魯肅也歎道:“當年便知諸葛亮之才,公瑾都曾言不如諸葛亮。論謀略,吾等皆不是諸葛亮敵手,為今之計,只有緊守不出,方可保九江郡不失。”

  只要九江郡還在,江東便無危亡之憂,吳國便可保住,待拖得楚軍銳氣盡失,糧草耗盡,諸葛亮自然會帶著楚軍退去。

  ……

  不僅魯肅、黃蓋等寄希望於緊守不出來擋住諸葛亮,孫權同樣將希望寄托在緊守不出就能擋住諸葛亮。

  在孫權看來,我不主動出戰,你諸葛亮再有謀略也施展不開。

  可惜,魯肅、黃蓋等眾吳將和孫權都錯了,小看了諸葛亮。

  楚軍營寨。

  諸葛亮知吳軍依托九江郡城,結寨緊守不出,他只是看著地圖皺眉了半刻鍾,便笑了,諸葛亮一笑便是有了成算。

  九江郡城中,陸遜在此任屯田校尉,並不是什麽大的官職,隻與縣令平級。跟在孫權身邊六年,隻混了個跟縣令平級的官職,從這也可以看出,孫權確實一直不願意重用陸遜,到底陸遜平時毫不掩飾的‘傲’,太令孫權不爽了。

  此番楚吳雙方在九江郡大戰,這一戰對雙方而言,都極為重要。

  陸遜做為吳國官員,也一直想在吳國有一番做為,此機遇,他自是不會只在家中乾坐,也上城樓,或者跟隨運糧出城觀察。

  看著吳軍營寨形勢,陸遜搖了搖頭。

  做為只是一介與縣令平級的官員,甚至實權比縣令都差遠了的人,陸遜想見魯肅、黃蓋、呂蒙等眾吳國文武頂層,自是不容易的,他也沒資格進入魯肅等人的中軍議事大帳之中發言。

  無奈,陸遜隻托人在魯肅、黃蓋、呂蒙等眾人議事之時,讓帶了話進去。

  自身沒資格進帳,但帶一句話問題卻不大。

  “眾位將軍,有一名為陸遜者,他讓帶一句話給眾位將軍,言成為相結營寨有致命破綻,其最危險為中偏南韓當將軍所部營寨,若不移防,必遭諸葛亮令楚軍襲破!”

  最先反應的是魯肅,他愣了一下,做為周瑜和張昭死後,江東文臣之首,陸遜的才名他是聽說過的,不過陸遜為人之傲他也有所耳聞。

  魯肅正準備叫陸遜進來細說。

  下方,韓當謔的站了起來,怒道:“吾部營寨,背靠水,偏北靠九江郡城,左右還有呂將軍、程將軍營寨為犄角,有何破綻?楚軍要攻,也絕不會先攻吾部營寨,陸遜小兒,簡直胡言亂語。”

  魯肅沉吟,他也沒覺得成為相互連結依托的營寨有什麽破綻,還最危險處就在韓當所部營寨,他看不出來。想到往常時有人言陸遜紙上談兵,為人太傲,恐又是一個趙括,書生意氣,並無多少實才。遂忍住了,終沒有出言讓陸遜進來細說。

  韓當、黃蓋等眾將讓將呵斥之語帶去給陸遜後,便懶得理會,而繼續商議。

  中軍帳外,陸遜歎息的搖了搖頭道:“不聽吾言,今夜便見分曉。”

  是夜。

  正中陸遜所料,諸葛亮令張飛、劉封領兵沿水岸,潛到韓當所部營寨側後方。

  張飛哈哈狂笑:“依諸葛軍師之言,今夜再大敗吳軍一場,必能讓吳軍再次損失慘重,士氣皆無,不日便破九江郡,殺去建業!”

  “殺!”張飛一馬當先,領楚軍破入韓當所部吳軍營寨,一番縱火焚燒,加上張飛萬人敵,橫行直往,迅速鑿破韓當所部吳軍營寨,將韓當所部吳軍截斷,殺得韓當所部吳軍一片大亂。

  韓當被喊殺聲驚醒,匆匆披甲衝出營帳,眼見所部營寨被襲破,士兵逃竄混亂,營寨眼見難保了,韓當怒不可揭,手持寶刀,便欲收攏部分士兵反撲。

  然而,韓當走多遠,就被張飛撞見。

  張飛呼喝著朝韓當殺來,丈八蛇矛刺向韓當。

  韓當被張飛突然襲擊嚇了一大跳,匆忙迎戰,卻三回合就被張飛磕飛了手中寶刀。

  “哈哈,死去吧!”張飛大笑,黑臉加一雙銅鈴牛眼,極為嚇人,韓當背脊澈寒,想要撥馬逃走卻已經來不及了,張飛的丈八蛇矛已經刺穿了他的胸膛。

  “噗!”韓當瞪著雙目,從馬背上摔了下來,氣絕身亡!

  韓當一死,本就已經被殺得潰散的所部吳軍更是完全崩潰了,士兵們只顧逃命,楚軍一路追殺,猶如屠戮一般,四面八方,到處都是吳軍士兵的屍體,而楚軍士兵的屍體卻極少見到。

  張飛、劉飛各自帶著一隊楚軍還追著逃散的韓當所部吳軍士兵,又從相鄰的呂蒙、程普所部營寨後方趁亂猛攻。同時,黃忠、張任也陸續從正面突襲呂蒙、程普所部營寨。

  前後夾擊,呂布、程普所部營寨吳軍首尾難顧,措手不及,頃刻間就被楚軍成功殺進了營寨之中。

  呂蒙、程普所部營寨吳軍也一片大亂。

  看著這樣的亂局,呂蒙、程普束手無策,自知難以挽回,為了減少損失,呂蒙、程普隻得盡力收攏潰散的吳軍,放棄營寨,欲撤進九江郡城之中。

  城外營寨四萬吳軍,呂蒙、程普帶著欲撤進九江郡城的只剩一萬三四千人。

  諸葛亮算無遺策,自是不會讓呂蒙、程普順利撤進九江郡城的,他令張任、張苞、李嚴各領數千兵馬從臨近九江郡城門處突然殺出攔截。

  呂蒙、程普一駭,匆忙迎戰。

  本就是驚弓之鳥,士氣全無的敗兵,這番又被突然襲擊,毫無疑問,被瞬間打散。

  張任抵住呂蒙、張苞、李嚴圍攻程普,其他楚軍則肆意砍殺被打散的吳軍士兵,直殺得吳軍士兵遺屍遍地,最終呂蒙、程普奮力拚殺,也隻帶著四千多吳軍士兵退到九江郡城牆下,再由城牆上吳軍密集箭雨支援,才終於逼退楚軍,讓呂蒙、程普以及剩下的四千多吳軍殘兵終於得以退回九江郡城內。

  這又是一場大敗,四萬依托九江郡城結寨的吳軍,竟然兩日就被突破了,不僅失了三萬五千多士兵,大將韓當還被張飛斬殺,可謂損失慘重,整個九江郡城內都驚惶萬狀,不少人深夜嚎哭,好似吳國大廈將傾,擋不住諸葛亮,馬上就要被楚軍滅亡了一般。

  不止是九江郡城內,九江郡兩戰連敗十萬大軍損失過半,以及大將韓當戰死的消息傳到建業,孫權被這個噩耗刺激得一口血差點沒噴出來。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