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混在三國爭天下》第143章 龐統投劉備
  第143章 龐統投劉備

  諸葛亮這話一出,劉備差點沒忍住激動出來,當然,他面上不顯激動,卻激動在心裡面。

  話說自從得了諸葛亮輔佐,屢屢以少數兵馬大敗曹軍,南征武陵、零陵、桂陽、長沙四郡, 又在周瑜的虎口下輕而易舉拿下江陵、襄陽等整個南郡,劉備有些飄了,好似他無敵了一般,所有敵人在他面前都將灰飛煙滅。

  劉備一副猶豫不決道:“吾稱劉宇一聲叔父,與他同出中山靖王之後,吾怎忍與他為敵。”

  諸葛亮看了劉備一眼,他從來都看穿劉備的尿性, 只不過劉備很會經營名聲,拉攏民心, 且劉備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用人不疑,加上身邊已有大將輔佐,這些都是能成大業的資本,所以諸葛亮甘願輔佐劉備,也只有劉備這樣的情況才能全顯他‘臥龍’的經天緯地之才智!
  諸葛亮笑道:“主公莫非忘了,劉璋與主公也同為漢室宗親,劉璋出自恭王之後,而恭王與中山靖王同出景帝之後,乃親兄弟,此番劉宇擅伐宗室,已是不義,而主公救援劉璋卻是大義。”

  劉備這才點頭:“軍師一語使我撥開雲霧,不過我仍有憂慮,前翻我們搶佔襄陽與江陵, 已是得罪了江東,周瑜之死恐怕孫權也會怪罪在我頭上,我若是出兵益州, 孫權趁機從江東發兵來攻,如何是好?”

  諸葛亮笑道:“周瑜在江東的聲望一定程度上比孫權更高,周瑜一死,江東必定要混亂一陣的,孫權想發兵來攻荊州短時間內並不太可能,況且江陵城防堅固,留一大將鎮守一兩個月不成問題,前後至少有兩個多月時間空檔,足矣!”

  劉備雙目一亮,這才終於激動的點頭:“如此,我立刻聚齊兵將,克日發兵。”

  “不急,稍緩幾天。”諸葛亮阻攔道。

  劉備忙問道:“軍師,這又是為何?”

  諸葛亮笑道:“秦侯劉宇麾下猛將謀士眾多,實力強大,不可小覷,此番入蜀與其作戰,勝負難料,我當為主公增添一奇才輔佐。”

  劉備一驚,能從諸葛亮口中說出奇才二字,可見此人不同尋常。劉備深知人才的重要性,有越多人才輔佐,才能真正成就大業。

  ……

  諸葛亮說的這個奇才便是號鳳雛的龐統、龐士元!

  話說,龐統與諸葛亮並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無不證明兩人之大才,以及骨子裡的驕傲,諸葛亮不屑輔佐那等已成大業,實力強勁之主,反相助劉備這般只有少許兵將,實力寡弱之主。便是因為其自持經天緯地之才,那等已成大業實力強勁之主不足以全顯他的奇才,唯有輔劉備這樣近乎一無所有的人成就大業方真正能讓他盡展奇才韜略。

  臥龍諸葛亮這般,與諸葛亮齊名的鳳雛龐統自然也相差不多。

  原本,諸葛亮輔佐一人,龐統輔佐一人,將來一人佐一半天下,兩人再分出個高下,才是兩人內心深處所盼。

  諸葛亮突然到訪,相邀共輔劉備,龐統有些吃驚,並不太願意。

  諸葛亮對龐統道:“劉玄德寬仁厚德,用人不疑,又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乃可成大業之主,必不負汝生平之才學。”

  龐統看了諸葛亮一眼,並不反駁,偽君子如果能裝一輩子,那麽與真正的君子又有多少差別,他也知劉備的情況是能佐之成大業之人,他只不過不太甘心同諸葛亮一起輔佐一個人。若將來劉備真成大業,那麽是諸葛亮的功勞大,還是他龐統的功勞大,臥龍鳳雛,憑什麽臥龍在前?
  龐統道:“天下諸侯又非劉玄德一人,周瑜已死,我可佐孫權!”

  諸葛亮搖頭道:“孫權只不過一守成之輩罷了,心中更偏向固守江東,無統一天下之野心,他不會重用汝,也展不出汝之才學。”

  龐統面不改色,但沉默不語。

  諸葛亮繼續道:“天下諸侯只剩數人,孫權、曹操、劉璋你皆不可佐,而劉宇有郭嘉、賈詡、田豐、劉曄,賢士如此之多,你佐他又能展現多少才學?唯有劉玄德,公不佐劉玄德,難道非要埋沒苦學之才?”

  “說實話,劉璋已經向劉玄德發來求援信,請求劉玄德發兵入益州相助他抵禦秦侯劉宇。曹操赤壁一戰元氣大傷後,劉宇當下已成名副其實天下最強諸侯,他麾下謀士猛將如雲,陌刀、飛龍兩大精銳令人心寒,普通士兵也身經百戰,如此強敵,我一人並無信心將他趕出益州,唯有與公聯手,方有勝算。公若肯相助劉玄德,將來如成大業,亮願居公之下。”

  龐統冷哼一聲:“我龐士元何須你諸葛孔明謙讓?誰居上誰居下,將來自有評說!”

  諸葛亮卻是笑了,他知道龐統說出這句話,便是已經動搖,遂拱手致敬道:“龐士元之才,自是不需任何人謙讓。”

  龐統也拱手回應,兩人相視一笑。

  諸葛亮最終還是說服了龐統一同輔佐劉備,臥龍鳳雛終是合流了。

  有諸葛亮的引薦,龐統立刻得到劉備的重視。

  臥龍鳳雛,龐統能與諸葛亮齊名,劉備堅信絕對也是不遜於諸葛亮的驚世奇才。有諸葛亮一人他尚且屢敗曹操,玩弄江東周瑜於股掌,現在又多了龐統,此番發兵入蜀,他也定能取勝。

  劉備越是幻想心中便越是激動,想他恨劉宇多年,自靈帝時便被劉宇欺壓一頭,明明他年齡更大,卻不得不稱劉宇一聲‘叔父’,屢被劉宇以長輩的身份斥責,若能大敗劉宇,他心之願也!
  得荊襄八郡,劉備此時已經迅速擴充到了十七萬兵力。

  經過與諸葛亮,龐統的商議,決定留魏延領八萬兵鎮守江陵保住荊州不失。

  魏延雖說勇武不如張飛、黃忠甚至比管亥都差一些,但諸葛亮和龐統都看得出魏延高超的統兵攻守才能,讓魏延鎮守江陵,擋住江東兵鋒,確保荊州最為妥當。

  而劉備則親統剩余九萬大軍,以諸葛亮、龐統為軍師,張飛、管亥、黃忠三人為大將發兵益州,同劉璋一起抗擊劉宇。

  臨行前,諸葛亮囑托魏延,若曹操趁機南征,襄陽能保則保,只要江陵不失,大半個荊州便仍在掌中。

  魏延領命。

  次日,劉備大軍西進益州,一場龍爭虎鬥已不可避免。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