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混在三國爭天下》第189章 兩朝廷四王並立
  第189章 兩朝廷四王並立

  孫權恥笑道:“當年曹操在漢津渡口霸佔甘夫人,天下皆知甘夫人成了曹操的姬妾。現在曹操不僅送還甘夫人,還送了自己的一個女兒給劉備為夫人,當真是姬妾與女兒共侍劉備呀。”

  曹操能送出自己的女兒,劉備更是能若無其事的仍以甘夫人為楚王妃,孫權生於江東,這裡士族儒學繁盛, 最是講究禮義廉恥,孫權自是對曹操和劉備之間這等操作極為不恥。

  想到劉備居然也稱了楚王,孫權的臉色又難看了下去。

  天下僅剩四家諸侯,曹操、劉宇、劉備先後稱了王,可他孫權仍然只是吳侯,這豈非天然比三人低了一籌?曹操和劉宇勢力強大,且一個有天子在手, 一個有皇后在手, 孫權還服氣一些,可劉備算什麽東西,無恥之輩爾,居然也稱了楚王?

  雖然孫權自己也可以自封吳王,且他早就想這麽做了。

  可曹操、劉備是許都天子名義封的,而劉宇至少也是長安城以伏皇后為名義加封的,沒有一個是自封的,他孫權如果自封,豈非不被天下萬民承認?

  這個認知令孫權頗為惱火。

  許都與江陵之間,曹劉已經成功結盟了,接下來自然是希望推動孫權也加入聯盟。

  在這件事情上,劉備先有搶佔江陵、襄陽,後又有突襲江夏,肯定是不好開口的。只能由曹操那邊開口成功率大一些。

  雖然前翻曹操才在合肥將孫權大敗,但那是孫權主動去進攻合肥才被大敗的,因不在曹操, 更怪不得曹操。

  曹操以在天子面前奏請封吳王為誘惑, 引誘孫權加入三家聯盟。

  這對孫權確實有些許誘惑, 可是前有對曹操合肥之敗,後有江夏被劉備偷襲之敗,現在卻要他和曹操、劉備聯盟?
  不說他著實咽不下這口氣,又說他為什麽要參與聯盟?

  三家聯盟為了什麽,說起來不過是為了對抗秦王劉宇,可秦王劉宇是他妹夫呀,況且秦王劉宇的疆界與他江東毫不相連,要對抗秦王劉宇也是劉備和曹操對抗,乾他江東何事?

  至於說什麽唇亡齒寒,抱歉,等劉備和曹操真的有其中一家滅了之後,秦王劉宇的勢力真的推進到江東邊界的時候再說,現在說這個還太早了,反正孫權毫無感覺!

  因此,孫權並沒有答應曹操參與三家聯盟。

  青衣衛情報強大,滿寵早已將諸葛亮、司馬懿欲推曹劉孫三家聯盟一事報給了劉宇知曉。

  看著曹操和劉備動作頻頻,為了達成聯盟,曹操不僅在天子面前奏請封了劉備楚王,還歸還了甘夫人且嫁了一個女兒給劉備,說起來現在曹操都成劉備嶽父了。

  劉宇也沒閑著,不用想也知道諸葛亮與司馬懿欲推曹劉孫三家聯盟是為了對抗他,他怎麽可能什麽都不做的乾看著。

  劉宇笑道:“諸葛亮和司馬懿想達成三家聯盟,沒那麽容易,說起來孫權還是本王舅兄呢,天然就比曹操和劉備親近,要聯盟也是跟本王聯盟。”

  遂去孫尚香處商談。

  見到孫尚香,劉宇說明來意。

  “夫君勿憂,待我書信去江東,勸說兄長與夫君結盟。”孫尚香笑道。

  她雖喜好舞劍,但內裡卻也是一個傳統的女子,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即嫁給了劉宇,自然事事以劉宇為先,她也不願意看到兄長和夫君為敵。

  劉宇隨即又入宮見伏皇后,奏請冊封孫權為吳王!
  很快,書信和詔書便通過青衣衛的渠道,秘密發到了江東建業。

  吳國太快速走入,對孫權道:“吾兒,香香是否來了書信?”

  孫權道:“母親,妹子確實來了信。”

  吳國太道:“快給我看看。”

  孫權隻得將書信遞給吳國太。

  吳國太看完,義正言辭的說道:“吾兒,曹操、劉備皆小人,而秦王才是真君子,他與你是妹婿關系,且不可棄親而就小人,要聯盟也是與婿聯盟,如此方可保我東吳大業。”

  孫權點頭道:“母親,孩兒知道。不過此等國家大事,也需先與將臣們商議過後定,母親勿再操勞此事。”

  做為合格的政治家,這種事情,孫權還需深思一番,不會匆忙做決定。

  確實,孫權心裡更偏向和劉宇結盟,而非曹操和劉備。

  不只是因為他恥於劉備小人,也咽不下合肥之敗,更主要的是考慮今後的發展,與曹操、劉備聯盟,除了遏製劉宇,將來曹操能反攻河北,而劉備能圖益州、漢中等,他孫權能圖什麽?
  不如和劉宇聯盟,將來圖荊州可,圖淮南郡,甚至徐州、豫州也可。

  深思一番後,孫權逐漸堅定下來。

  更何況,曹操拿請封吳王來作為條件,而劉宇直接把封吳王的詔書送到了建業,沒有許都天子,卻有長安城伏皇后,他照樣不用自立也可成為名正言順的吳王。

  想罷,又召集文武商議了一番。

  最終,孫權接受長安城伏皇后名義發來的詔書稱王,同時回書劉宇接受兩家聯盟。

  許都。

  曹操得知消息大怒:“孫權小兒不識抬舉,他竟接受長安城偽朝廷的詔書而稱吳王?伏壽廢後,且定與劉世民有苟且之賤婢爾,豈可代行天子之權?孫權小兒這是擺明了拒絕本王與劉備,而選擇長安劉世民!”

  在曹操看來,長安城就是不合規矩的偽朝廷,劉宇借廢後伏壽為名義而立偽朝廷,實乃為行天子之權。天子正在他的許都呢,只有他曹操代行天子之權才是合法合理的。

  本來,長安城偽朝廷只是有些許公信力,現如今孫權接受長安城冊封,長安城偽朝廷相當於得到六成以上天下認可,公信力大增,真就幾乎壓過了有真正天子的許都朝廷。

  難以容忍!

  “仲達,本王欲伐孫權小兒,汝以為如何?”曹操又問司馬懿道。任何時候,曹操的口氣都是大的,給人霸氣的感覺,這不開口就要直接滅了孫權。

  司馬懿諫道:“大王先有赤壁之敗,又新失河北並、冀、幽三州,元氣遠未曾恢復,又有劉宇虎視眈眈,現在並非攻伐江東良機,可容先往後推一段時日,待時機來臨,再滅之不遲。”

  曹操也就叫囂兩句提振氣勢,也知當前無力討伐孫權,司馬懿這般勸諫,他便借坡下驢,點頭道:“就聽仲達所言,先容忍孫權小兒一段時日。”

  頓了頓,司馬懿繼續道:“大王,長安城偽朝廷絕不能放任其公信力日益增大,可令天子出宮,於萬民面前斥責廢後伏壽和劉宇,有天子親口,定可令天下萬民質疑長安城偽朝廷,讓天下萬民知擁有真正天子坐鎮的許都朝廷才是真正合理合法的朝廷。”

  不管願不願意承認,許都、長安城皆封二王,許都朝廷有天子以及魏王曹操、楚王劉備支持。而長安城朝廷也有伏皇后以及秦王劉宇、吳王孫權支持,兩個朝廷都擁有一定的公信力。

  當前,劉宇一年時間內,連征益州、河北並、幽州、冀三州,消耗巨大,短時內內難再動兵。而曹操先有赤壁之敗,又失了河北並、幽、冀三州,同樣大傷元氣,短時間內難再動兵。至於劉備和孫權方面,一個益州之戰大敗,征上庸三郡未達目的,損耗同樣巨大。一個從赤壁之戰後,先是被諸葛亮黃雀在後搶佔了江陵、襄陽、接下來周瑜死了,征江陵失敗,征合肥失敗,連戰連敗,消耗更大。

  四方都有些竭力,都需要一段時間來恢復。

  戰端短時間內是不易開啟的,那麽只能先口頭上爭大義,看看到底擁有天子的許都朝廷更有公信力,還是擁有伏皇后的長安城朝廷更有公信力,是兩個朝廷之爭,也是曹操和劉宇的大義之爭。

  曹操點頭道:“仲達所言極是。”

  遂開啟了與長安城朝廷之間很長一段時間的對罵,這場對罵乃為爭天下大義之罵,曹操派出了麾下口才極好的王朗起草書寫。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