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混在三國爭天下》第237章 圖謀洛陽
  第237章 圖謀洛陽
  馬超威震西域,西域諸國包括烏孫在內,都噤若寒蟬,不敢再生什麽小心思,完全臣服於都護府的管轄之下。

  商隊終於放心出玉門關進入西域。

  有馬超剛剛大勝鮮卑騎兵,射殺鮮卑連和單於威懾,加上商隊也有千人, 護衛不少,沒有人敢打商隊的主意。商隊一路過焉蓍國、龜茲國、疏勒國,進入大宛國。

  不提那些可有可無的小國與城邦,大宛國西與北是康居,南是貴霜王朝,西南是安息帝國。

  說起來,貴霜王朝和安息帝國都走到了王朝末期,將在未來二十年之內, 先後滅亡。當前貴霜王朝和安息帝國境內都非常腐敗,叛亂頻發。

  另值得一提的是,康居之北,是當年西遷的北匈奴人,經過多年休養生息,北匈奴人又擁有了較強的實力,勢力范圍已至鹹海與裡海北部一帶,正不斷往西發展,康居時常遭遇北匈奴侵襲,以至於康居當前的疆域只剩鼎盛時期的一半了。

  為了安全起見,商隊將大宛國做為最後一站,而不再繼續西行。

  大宛國王很高興,因為這必將吸引來無數來自貴霜王朝和安息帝國的商人進入大宛國,大宛國將從中得到巨大的利益。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大宛國王親自安排商隊住處,並給了商隊諸多特權。

  絲綢的魅力毋庸置疑,畢竟絲綢之路都因此得名, 商隊帶來了上萬匹的絲綢,吸引來了無數貴霜王朝與安息帝國的商人, 要知道,因大漢內亂,絲綢之路中斷,不說更極西的羅馬帝國,貴霜王朝與安息帝國境內絲綢也成了有價無市的奇缺品,哪怕商隊以中原絲綢幾十倍的價格販賣,也依舊在極短的時間內銷售一空。

  除了絲綢,還有許多上品茶葉,同樣賣出了昂貴的價格。

  這是一筆巨額的財富,只要商隊再能將這筆財富帶回中原,那麽絲綢之路重啟便大獲成功,絲綢之路也算是真正穩定了,今後每年劉宇都能從這條絲綢之路賺取一定數額的利潤。

  當然,絲綢之路絕不僅僅只是劉宇自己組織的商隊,大漢其他商人,貴霜王朝、安息帝國、康居、大宛國,甚至羅馬帝國的商人都會跟著絲綢之路來往大漢經商,他們帶來自己的特產,帶回大漢的特產,或是將大漢的特產帶出去,帶回域外的特產。劉宇還能從關卡收取這些商人的稅,又是一筆驚人的利潤。

  隨著絲綢之路經濟的不斷發展,將來很有可能劉宇只靠絲綢之路經濟的收入,就不下於一個大州的歲入。

  錢糧足夠就能支撐不斷征戰的消耗,推動劉宇一統天下的步伐。

  錢財方面有絲綢之路的成功。

  糧食方面,劉宇統治區域,今年秋收比去年足足多收了四成多的糧食,這都得益於穿牛鼻帶來的巨大效率增長。

  原本南征之後,劉宇至少需要積蓄兩年,才能再行征戰。但今年秋收一下多出來四成多的糧食,各地糧倉近乎都滿了,完全足夠支撐一場大戰。

  與此同時,給所有戰馬釘馬掌,換上鐵製馬鐙,也基本完成,騎兵的戰鬥力得到飛躍式的提升。

  更主要的是,曹操、劉備、諸葛亮、司馬懿等都不知道劉宇麾下騎兵戰鬥力得到飛躍式提升的事情,這是劉宇的殺手鐧,用好了,劉宇完全能更早數年統一天下。

  劉宇現在便是在謀劃如何從中取利,一擊命中,他與眾謀士一起商議,郭嘉、賈詡、田豐、陳宮、法正、徐庶,以及劉曄、呂虔,八大精乾謀士或文臣都在。

  徐庶是一個月前才到的長安,劉宇準備過一段時間,再讓他仍回河北做為趙雲、張遼的軍師,配合趙雲、張遼繼續威懾青州的魏軍。

  徐庶提出建議道:“大王應再等大半年,彼時大王可多數萬士兵出征,而趕在秋收之前大約一個月,曹操存糧稀缺,新糧未曾收割之際,大軍以雷霆之勢突然而動,曹操必定招架困難。”

  劉宇點了點頭,這個想法不錯。

  郭嘉笑道:“曹操麾下如今只有司馬懿可堪一謀,青州乃扼守脆弱的黃河防線,曹操絕不容有失。可先在平原郡出十萬大軍,曹操必派司馬懿前往迎戰。接著東出攻佔弘農郡,直取洛陽。攻佔洛陽,則豫州、兗州便一馬平川,隻待少日便可再取。”

  劉宇點了點頭,郭嘉這個戰略堪稱當下最佳,他本來也意屬接下來首先攻佔洛陽。

  劉宇對眾人道:“接下來一戰,孤將殺手鐧盡出,不僅要攻佔洛陽,甚至陳留、潁川兩個大郡,更要斬曹操至少兩員大將,崩潰曹操二十萬左右大軍。如此,曹操必將一蹶不振,淪為比劉備還弱的存在。”

  隨後,陳宮、法正、賈詡、劉曄等也都提出自己建議。

  劉宇慢慢完善了一個戰略,隻待時機一到便行出兵。

  定好了戰略,後面大半年劉宇便全力備戰。

  大軍征戰,除了兵員,不外乎糧草與軍械,糧草方面無疑是足夠的,至於軍械,用標準化、流水作業生產,生產的速度與產量是驚人的。

  保守估計,劉宇當下軍備庫儲存有至少千萬支箭矢,弓弩,兵器,甲衣等足夠再裝備數十萬大軍,可以說只要兵員足夠,糧草足夠,軍械更加不是問題。

  釘了馬掌的戰馬在馳騁,不斷有大軍在來回調動。

  劉宇的動作不小,劉備、曹操不可能沒有察覺,他們都清楚劉宇統治范圍今年秋收因比他們提早一年穿牛鼻增加巨大效率,而比去年增產了超過四成糧食,劉宇要發動大戰,他們並不意外。

  曹操與劉備亦召集文武商議應對之策,同時不斷調動自己的大軍,部署防禦,做好開戰的準備。

  司馬懿對曹操分析道:“劉宇解決了雲南之境的百蠻族,重設西域都護府,周邊匈奴、羌、氐、烏恆皆滅,外患全無,其能動用之兵,將超三十萬,或圖青州,或圖洛陽。”

  曹操沉吟了片刻道:“劉備應能牽製部分秦兵,劉宇能攻吾之兵,將在二十萬左右,仲達可有妙策?”

  司馬懿笑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妙策暫無,但臣有信心挫敗秦兵。”

  江陵。

  劉備同樣與諸葛亮商議。

  諸葛亮道:“劉宇實力日漸龐大,估計此番能動三十萬大軍,若放任其攻曹操,則曹操必不能擋,大王當決心助曹操牽製一部分秦兵。”

  劉備點了點頭,兩家唇亡齒寒,曹操若亡,他也好不了,他自不會誤了大事。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