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混在三國爭天下》第422章 駐兵大宛國(四)
  第422章 駐兵大宛國(四)
  然而,漢軍飛龍騎全身皆是精鋼銀甲,就連坐下戰馬都披有鐵甲遮擋要害部位,康居大宛聯軍這種程度的箭矢根本不足以破甲,箭頭設在銀甲上直接被彈落,沒有一名漢軍飛龍騎墜馬。

  這一幕讓最前方的康居大宛聯軍士兵瞳孔不受控制的猛的收縮,隨後是無盡的恐懼。

  兩軍相距已不到二十米, 漢軍飛龍騎士兵迅速換上銀色馬槊,隨後衝進康居大宛聯軍之中。

  “噗!噗!噗!”一名又一名康居大宛聯軍士兵的身體被刺穿。

  幾乎每一名漢軍飛龍騎士兵手中的馬槊都穿有一名康居大宛聯軍士兵的屍體。

  鮮血濺灑在肥美的草地上,來年必讓這片草原更加肥沃。

  每一名漢軍飛龍騎士兵都如同一台殺戮機器,精鋼鍛造的銀色馬槊,兩面開刃,光是刃長就有近兩尺,總長七尺有余,刺、劈、削皆無往不利,是騎士最完美衝殺神兵。

  就算長兵器的馬槊有受限的情況, 飛龍騎士兵也可以迅速拔出腰間精鋼劍,劈砍近身敵軍。

  飛龍騎對普通漢軍都有一比十左右的戰鬥力,而當前時代,又有一漢當五胡之說,雖只有五千飛龍騎,但就算康居大宛聯軍有二十萬,飛龍騎亦敢強行衝殺。

  當然,沒有北匈奴騎兵參與,康居與大宛兩國加在一起也不到十萬兵,當下的聯軍更是不過五萬,接戰短短片刻,康居與大宛聯軍就被漢軍飛龍騎殺得大亂,死傷極其慘重。

  衝亂了康居大宛聯軍,薑維、呂臻各自以自己為犄角,身先士卒,直衝康居大宛聯軍的中軍, 尋找聯軍的兩個主將。

  薑維、呂臻皆是萬夫莫敵的猛將, 特別是呂臻,繼承了其父呂布的六七分神力,也使一杆方天畫戟,有呂布當年七分左右的實力。

  當年呂布有多強,乃天下第一的無敵猛將,他七分左右的實力已經不比趙雲差多少了。

  薑維也有比當年夏侯惇稍勝一線的實力。

  兩人身先士卒,背後又是飛龍騎這樣的無敵精銳,可想而知,康居與大宛聯軍根本無法阻攔,片刻之間就讓薑維與呂臻帶著飛龍騎衝到了中軍的聯軍主將附近。

  三萬康居大軍的主將是康居王最信任的大將軍,有多年抗擊北匈奴侵擾的經驗,是真有一些勇力的,反倒是兩萬大宛國大軍的主將出自大宛國王室,是當代大宛國王的叔父,身份上的便利讓他成為大宛國大軍的主將,自身並無什麽勇力。

  眼見薑維與呂臻帶著漢軍飛龍騎如此凶悍的殺到中軍,這位大宛國王的叔父,兩萬大宛國大軍當前的主將直接嚇得臉色發白。

  到是康居大軍主將憤怒異常,親自翻身上一匹戰馬,領著自己麾下的康居士兵迎上來廝殺。

  不過這康居大軍主將很倒霉,他迎面的正是呂臻。

  隻三回合,呂臻就將這康居大軍主將斬殺於馬下。

  周圍康居士兵無不嚇得雙腿發軟,戰心全無,紛紛潰逃。

  兵敗如山倒,幾乎所有康居士兵都在潰逃。

  大宛國方面,在康居大軍主將被斬殺落馬的那一瞬間,大宛國大軍主將就嚇得面無人色,此時康居士兵潰逃,自然而然的也連帶著大宛國士兵一同潰逃。

  導致整個還剩下四萬多人的康居大宛聯軍全軍潰敗。

  整個平原上,到處都是康居與大宛國士兵潰逃的身影。

  薑維、呂臻引飛龍騎一路追殺,整整一個白日時間,前前後後近兩萬康居與大宛國士兵被殺,另有不下兩萬康居與大宛國士兵被俘,加上潰敗前當場戰死的,康居與大宛國五萬聯軍幾乎全軍覆沒。

  慘敗的消息傳到貴山城,大宛國王簡直難以置信,還以為傳報之人膽大包天敢欺騙他。

  可當陸續有少數潰兵逃到貴山城,同時漢軍即將兵臨貴山城下,大宛國王已經不得不信。

  五萬聯軍啊,連五千漢軍都打不過嗎?

  敗得這樣淒慘,幾乎全軍覆沒!
  當薑維、呂臻與漢軍飛龍騎帶著俘虜的不下兩萬康居大宛聯軍真正兵臨貴山城下,大宛國王已經嚇得面無人色,恐懼萬分。但他卻不敢直接下令打開城門投降,因為他怕死,他覺得漢軍或許能放過所有人,但一定不會放過他這個大宛國王。

  城上的大宛貴山城守軍士兵也嚇得面無人色,毫無戰心。

  五萬聯軍都敗了,漢軍這般凶殘,而現在他們城中守軍不過兩千出頭,怎麽守得住!
  薑維有統帥之才,很會把握戰機,他一看貴山城上守軍的反應,便知道破貴山城就在頃刻之間,他遂與呂臻商議幾句之後,下令飛龍騎,以騎兵為步卒,用攜帶的少量簡易雲梯悍然開始攻城。

  “殺!”先是一部分飛龍騎飛馬至城下朝城上射箭,射殺膽敢暴露的任何貴山城守軍士兵。

  緊接著,下了戰馬以騎兵為步卒的數百飛龍騎士兵扛著只有區區六架簡易雲梯開始攀登城牆。

  由於貴山城守軍士兵早已經嚇得士氣全無,亂成一亂,飛龍騎士兵輕易從簡易雲梯攀登到城上,開始與城上貴山城守軍短兵廝殺!

  雖然放棄了戰馬,放棄了馬槊,但飛龍騎士兵仍有精鋼劍與身上的鋼製魚鱗甲,哪怕第一時間攀登到城上的只有區區五六人,可卻也如上百人一般,殺得城上貴山城守軍節節潰退,死傷慘重。

  當數十名飛龍騎士兵攀登到城上,貴山城守軍已然不可能抵擋,全線潰退。

  飛龍騎士兵遂追殺著潰退的貴山城守軍到城下,打開貴山城門,頓時數千飛龍騎飛馬入城,薑維與呂臻一人負責直取王宮,一人負責清剿城內殘余貴山城守軍。

  當日,漢軍攻陷貴山城,俘虜大宛國王及其王室貴族等上千人。

  捷報歷時半個多月傳到長安,同時詢問如何處置大宛國王等一應事宜。

  劉宇經過一番考慮,決定還是不吞並大宛國將之劃入大漢疆域,而是隻駐軍控制,但另立新王,仍舊保留其國體,讓大宛國以大漢附屬國的身份存在。

  大宛國終究對於大漢來說,居高臨下進攻容易,防守成本卻極大。

  當前時代,局限於信息傳遞,後勤等,所謂統一世界是絕對沒有一絲一毫可能的,大漢能維持現有疆域,以及劉宇之後的後代也能維持現有疆域就已經是很困難的了,還得仰仗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帕米爾高原、雪域高原等屏障,長久佔領天山山脈之外的大宛國真的非常不現實。

  最重要的是,若滅掉大宛國,將其劃入大漢疆域,那麽要不要施行大漢的郡縣製,要不要漢化大宛人,還有大一統思想等問題,劉宇絲毫不希望大漢郡縣制度,與大一統思想在當前時代經大宛國蔓延到整個世界。

  當前時代,距離現代化文明還太遠了,保持大漢一域的封建郡縣制度,大一統思想就足以為漢人與漢文化在將來新時代來臨時打下無法撼動的基礎,大宛國也沒多大點地方,不佔也罷。

  在劉宇的聖旨下,由薑維主持,另立原大宛國王三歲的小兒子為新國王,同時冊立親大漢的五大輔政大臣,並且大漢在大宛國駐軍兩萬。

  隨後,大宛國五大輔政大臣共同起草國書,派使團前往長安向漢天子劉宇遞交國書,大宛國正式成為大漢附屬國,其國都貴山城懸掛漢軍戰旗!

  至此,大漢以大宛國為橋頭堡,開始劍指康居、貴霜帝國、安息帝國等。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