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第一太子》86.第86章 北元正統
  第86章 北元正統

  第二天一早,大軍就拔營出發了,軍中不少將帥的職權再一次被調度。

  李文忠的權勢猛然膨脹起來,前左右三軍的大部分權勢都歸結到了他的手中。

  朱標的中軍由沐英執掌,後軍是朱標的自留地,無論是誰都別想插手後勤輜重。

  一路上常遇春除了面見朱標外,很少出右軍大帳,畢竟李文忠的威望還有些不足。

  往後又走了半個多月終於接近了幽州,大軍也正式的踏入了燕雲之地。

  同時朱標也接到了朝廷的消息,東甌王湯和因結黨營私貪贓枉法被剝奪了爵位,被趕到通州去治理倭寇。

  這點朱標早就猜到了,湯和的功勳本來就不足以封王,他就是朱元璋豎起來立威的工具。

  朝中政局有些紛亂,朱標和徐達已經帶走了絕大部份的勳貴,剩下的都是李善長的文官集團,他們對朱元璋來說只不過是案板上的肉而已。

  朱標不擔心朝中的局勢,開國太祖擺弄臣下輕而易舉,只是總感覺這一路有些過於平靜了,山西王保保居然也沒派輕騎騷擾。

  朱標對著一旁策馬護衛的全旭吩咐道:“你去讓藍玉領著千騎速去北平,讓宋國公馮勝來見我!”

  朱標眉頭緊皺,他都已經到了這裡,宋國公馮勝那怕不親自來,也應當派副將接應。

  而且長興侯耿炳文也沒有了消息。

  朱標自從踏進燕雲就感覺很危險,想了又想下令道:“全軍止步,讓三品以上的將帥到中軍大營。”

  隨著中軍的令旗揮舞,整個大軍才緩緩的停下腳步。

  軍中的將帥都開始向中軍集結,不一會就都到了,一群人圍在一處空地,朱標領著劉瑾走了過來。

  所以的將帥都是面色凝重,他們都是沙場老將,也已經發現不對了。

  常遇春開口說道:“馮勝沉穩持重,沒道理不派人接應大軍,恐怕是北平出事了!”

  李文忠接口說道:“元廷經過慘敗,現在能湊出十萬兵馬就不錯了,沒有二十萬人就想收復北平也太過異想天開了,”

  劉瑾在地上鋪開燕雲地圖,沐英指著地圖開口說道:“若是燕雲之地其他全部的兵力都放棄其駐守之地,來圍攻北平城呢?”

  常遇春思慮了一下說道:“那只能是元廷的偽帝或者其太子來了,否則無人可以聚攏這些割據的將領。

  一旁的劉伯溫說道:“我們北伐的意圖他們是知曉的,如果不聚攏兵力的話,只能被我們各個擊破,生死存亡之間,自然能做出取舍。”

  劉伯溫頓了一下接著說道:“他們能逃過我們的眼線,就說明他們應當是聚攏精銳趁著夜色竄入草原,然後聚攏在了一處威望甚高的人手下。”

  沐英還是有些不解:“哪怕是二十萬大軍圍攻,也不至於讓宋國公一點消息都沒有送出來,北平何其堅固,只要固守城池,完全可以挺到我們大軍來援。”

  朱標面色平靜的說道:“裡應外合,若是趁其不備打開一座城門,確實可以直接拿下北平。”

  朱標其實已經可以確定了,畢竟任何人強攻北平城,不花幾個月的時間,拿出十萬條人命墊腳別想打進去。

  那就只能是城中出了內鬼,也對,畢竟他們是撤走的,怎麽可能沒有留下暗手。

  南雄侯趙庸冷冷的說道:“拿下北平後就應該屠城三日,那些家族幾乎代代在北元朝廷任職,這麽可能跟咱們一條心。”

  朱標歎了口氣,別說是北方了,就連南方好多家族都依舊認為北元才是正統,因為他們其實並沒有民族觀念。

  後世熟知的民族觀念,只是1900年以後才被中國人逐漸知道的。到了“抗戰”時期,中華民族開始成為中國境內各個民族的統稱。

  蒙古帝國、元朝初期的“四種人”現象在元朝中後期,因為,實行“漢化政策”,例如科舉、大規模漢族官員進入,再加上元朝的經濟政策本來就比較和緩,所以被大部分世家所接受承認。

  而明朝起家是紅巾軍,是一群亂民,在南方世家眼中他們就是上不得台面的,至今都拒絕家中子弟在明朝出仕。

  實際上,儒家雖然有所謂的華夷之辨,但是其優先級遠低於君臣之義,即,儒家子弟首先要做到的是忠於君主。

  這個趨勢實際上在南北朝時期便已經顯現出來,當時的北方少數民族君主任用漢族大臣進行社會治理的情況非常普遍,而漢族大臣也都忠於少數民族君主。

  就元末的情形而言,元朝時正統的王朝,而朱元璋則是亂臣賊子,在“忠君”思想的影響下,元朝的士人,自然是要忠於正統的朝廷,而對抗作為亂臣賊子的朱元璋,這無可厚非。

  就連明朝實際統治的南方都是如此,那就更不要說已經丟失數百年的燕雲之地。

  朱標心思一定開口下令:“既然情況未明,大軍立刻收縮,所有斥候全部派出去,趙庸你領人出去找一處適合防守的地方。”

  就在這時藍玉領著幾個渾身都有血跡的男人跑了過來,那幾人看見朱標就跪下喊道:“殿下,末將黃彬,宋國公特派末將前來求援,前日夜裡臨川侯胡美叛變,夥同北平世家大族私開城門,引北元太子二十萬大軍入城,現今北平已經失守一半,宋國公正在拚死抵抗,請殿下速援!”

  這一下所有將帥們眉頭緊皺,朱標皺著眉頭心中不斷思慮。

  這個黃斌能不能信任?大軍動身到北平恐怕來不及了,還要不要去?萬一北平只是誘餌,他們真正的意圖可能是他這二十萬大軍。

  常遇春劉伯溫對視一眼,心中就有數了,絕不可以大軍馳援北平,大軍人疲馬勞,那還有能力跟同樣的二十萬大軍硬拚。

  如果朱標下錯了決定,他們倆就會勸阻,不過他們相信朱標會想明白的。

  朱標吐出一口濁氣:“大軍不可能馳援北平,藍玉沐英你們倆領著五萬騎兵去接應宋國公,讓他放棄北平保存實力!”

  ………………………

   推薦票推薦票推薦票

    還有一更得好好思慮一下,還是第一次寫戰爭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