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第一太子》第638章 祖訓錄
  第638章 殊恩
  酒宴近半胡惟庸等也散朝過來了,無疑是讓場面更熱鬧了許多,武氏族人也是大大的風光了一回,雖說他們在當地也已經是無人敢惹,官吏士紳也都會以禮相待。

  可畢竟還是在鄉裡務農耕種為生,能見到的官員也就那麽幾個,如何能與今日所見王侯將相做比較,這是再無知的人都明白的道理。

  胡惟庸等人輪番敬過一杯便告辭了,階層差的太多,加上他們心裡都清楚,以皇后娘娘的性子,定不會因私情就抬舉他們高官厚祿,他們只不過是太子殿下表達孝心的一種方式而已。

  隨著昔年那點兒事談完,酒宴也就進入了尾聲,朱標著人送已經喝醉的李貞回府安歇,自己則是領著依舊神情振奮的武氏族人逛了逛皇宮。

  后宮等地方自然是不能去的,不過宮內地方如此之大,便是避開也有許多建築群值得一看,到底是皇家宮苑。

  朱標拉著六舅公走在前面,身後的武氏族人不時發出驚歎,直到看見了武英殿後面的耕地糧苗才安心下來,原來住在皇宮也得種地吃喝。

  武從真抹著眼淚道:“老朽總算是沒白活這一輩子,都是拖著娘娘和殿下的福氣啊,四哥他們就沒這個好命了。”

  朱標拍手安慰道:“聽聞族裡已經開置學堂了,這是好事,過後我親自從國子監挑選幾位飽學先生遣到族學,底子打好了武氏子弟將來也好從仕為官光耀門楣。”

  武家幾位長輩連連謝恩,朱標余光掃了後面幾個躍躍欲試的青壯,他是何等眼光,自然看出他們想要什麽了。

  繼續拉著武從真的手道:“外戚驟貴是禍非福,耕讀傳家才是真正的體面人家,六舅公要明白母后這些年的一片苦心才好。”

  武從真顯然就是個明白人,轉頭狠狠的瞪了幾個後生一眼才對朱標道:“因著戰亂災荒,我等這幾輩族人都沒好好讀書的機會,也就是識得幾個大字罷了,哪裡敢有他想,如今承蒙殿下關照,往後子弟們好好讀書,還怕沒有出頭的機會嗎?”

  另一位族老也接話道:“是啊,咱們武家在趙官家的治下就耕讀傳家世代從仕,如今到了朱家天下,又是如此關系,往後兒孫更當勤勉為國效忠才是啊。”

  遊逛完畢,就要見見皇孫了,武家來的人不少,可其中也是有親疏遠近之分的,大多都被禮部官員帶回宅院安置,武六舅以及已逝的武四舅的子孫們才有這個尊榮以親眷的身份去看望皇孫。

  一行至文華殿,朱標看了看六舅公身後的兩個中年漢子道:“忠叔聚叔為人本分,外祖馬公徐王除母后外再無子嗣奉祭,若兩位舅叔有意可領徐王奉祭、祭承之職。”

  武忠是武從善的長子,武聚是武從真的長子,高官厚祿勳爵朱標不準備給,但總歸是要有些待遇,否則未免有些太過小氣,再者徐王陵寢總歸是要有人奉承的。

  兩人都是老實孝順的人,一輩子都聽著父親(叔父)的話行事,這才挺過了災荒亂世,此時都沒敢自己做主,瞧向了武從真。

  朱標沒等他說話便擺手道:“倒也不急下決定,此事父皇先前便同我商量過,等幾日舅公到了父皇母后面前說也不遲。”

  踏入文華殿落座,這裡就不好讓武從真上座了,朱標在主位落座後吩咐道:“去將兩位皇孫抱來,路上小心風寒。”

  劉瑾應諾而去,這種自家殿下子嗣的事情,他是萬不敢輕易交由旁人的,總歸是要自己親自去才安心妥當。

  等劉瑾走後朱標開口道:“洛華奉母后懿旨執掌后宮諸事,今日有些緊要事要去處理,便不好來見過舅公了。”

  武從真趕忙道:“正事為主,我等閑散人,見與不見有何緊要,殿下萬勿客氣。”

  過了會兒劉瑾便領著兩位奶娘走了進來,一路行來都是讓太監們將她們簇擁在中間,免得有風吹到兩位皇孫。

  兩位奶娘行禮後又過了好一會兒才小心的將懷中包裹嚴實的繈褓解開,露出兩張還在酣睡中的小臉兒。

  武從善等人小心的圍過去仔細的看了起來,沒有一個敢上去伸手觸碰,只是嘴裡不斷的念叨著誇讚的話語,眼中的敬畏要大過憐愛。

  他們不過是草芥一般的人,而這兩位卻生來便是龍子鳳孫天潢貴胄,不是江山社稷之主,也必然會是親王之尊。

  對他們而言,皇帝或是王爺又能有什麽不同呢,都是一言可定舉族生死禍福的主宰,他們唯有俯首叩拜的份兒。

  武氏幾位族老都清楚,等他們幾個死了,這份殊恩也就結束了,他們到底不是姓馬的,馬家徐王的爵位不會落到他們身上,等皇后逝去皇孫長大,武氏也就泯然眾人矣了。

  見過後朱標也就讓奶娘抱著孩子去偏殿休息了,總是這麽抱來抱去也不好,等過兒他回寢宮的時候一起回去吧。

  又閑談片刻後就陷入無話可說的境地了,身份的差距使得他們的認知不同,自然也就沒什麽太多可說的,武從真自然也明白,往後多半是沒機會再見到太子殿下了。

  一國之儲君,能放下國務親自接待他們這半天已然是難能可貴,斷無再二之理,所以便撐起精神起身哀求道:“如殿下所見,武氏傳到老朽這輩兒時尚有世次字序可依,可到了武忠武聚這輩便沒了,還請殿下厚恩,賜下世次字序為武氏傳承吧。”

  朱標聞言一愣,心想此事應該去求他父皇才好,畢竟老朱同志就願意鼓搗這個,他們兄弟都是屬木,而陽兒亮兒他們的以及老二老三未來子嗣的世次字序都還在擬定中,翰林院禮部都已經編纂了數年了,可想老朱對此的重視。

  抬眼瞧了瞧拜倒一地的武氏族人,人老不死果為賊,朱標請武氏族親來的時候便想過他們會不會有異想天開之請,畢竟如此機遇實屬難得。

  可武氏在一乾族老的壓製下一隻規規矩矩,沒有任何逾製的地方,更沒求官求爵,就連那兩個徐王陵寢的官職也是朱標主動送出去的。

  沒想到是在這等他,朱標本人因著自己母后的原因,對武從善武從真等是有感激之情的,但如今也僅限於武從真這個人,而非武氏一族。

  武從真年紀也不小了,等他死後朱標還真未必會給武氏多少厚待,至於陽兒亮兒這輩兒就更不可能了,畢竟只是祖母幼年受過些許照顧,也不是什麽活命之恩。

  可如果朱標真的定下武氏的世次字序,那麽他的兒子甚至是孫子,都必須承認這份族親,於武氏總歸是要有些殊遇,每代提拔幾人是起碼的。

  朱標臉上的笑容微微收斂,恩遇是有度的,一分便少一分,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世上沒有還不完的情分,所謂久負大恩必成仇,真還不上便當成仇敵就好了。

  “六舅公可想好了,我雖貴為太子儲君,但於武氏一族還是晚輩,這般定下世次字序恐怕有些不太合適。”

  “太子儲君萬民未來之所依靠,武氏只是殿下治下百姓之一,沒有什麽不合適的,若承蒙殿下殊恩,武氏舉族感恩不盡。”

  ………………

   (((o(*▽*)o)))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