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第一太子》第648章 大餅
  第648章 齊王
  其實商人到底還算是慢的了,不說他處,京城內就有不少店鋪賣著南洋來的稀罕物,要知道因為有倭寇的緣故,三市舶司雖然還未停罷,但也沒什麽作用了。

  南洋諸國遣使團朝貢帶來了不少東西,但都是入了天子內帤的,縱然有些被賞賜給了官員們,那也只是少數,不可能多到在市面上流通。

  可見是有人通過靖海侯吳禎的水師護送了些商隊往來貿易,文官們自是沒這個體面也沒這個膽子,所以也不用多想就知道必然是武勳們了。

  這點吳禎其實也在奏報中隱晦的提過幾次,加之還有親軍都尉府的探訪,朱標倒也知曉,只是一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開國後秩序穩定,武勳們不能向原先那般肆意劫掠,收入肯定是少了不少,加之又比起了排場,鬥起了宅院姬妾,那點俸祿銀糧自然是不夠用了。

  縱是原先他們腦子愚,不曉得如何弄銀子,下面那些商人怎麽可能不知道,只是他們沒有權,只能是托關系找門路求到武勳們的頭上,最後也就是把大頭獻出去罷了,總好過沒有。

  士紳商賈對統治階級的腐化效率是很高的,武勳們的姬妾基本都出自他們家中,一來二去也就是正經的親戚了,聯手掙些銀子也不算什麽稀罕事。

  這件事肯定是要管的,但不是現在,同蒙古私下貿易,那是犯大忌諱的事情,可同南洋貿易就是兩回事了,鬧到老朱那也就是罵幾句的事情,總不可能因為這點事處置開國功勳。

  何況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也是好事,貿易就意味著文化交流,不屬大明刻意安排的商隊,也更容易緩解南洋諸國的抵觸情緒,這對以後加大交流是好事。

  當一個相對弱勢、落後的文化面對相對強勢、先進、完善的文化相接觸交流後,其被吸引崇拜同化是必然的,就如同昔日大唐時期對周邊所有國家的影響一樣…

  沒有繁多的公文需要批閱,光是看奏章倒也輕松,畢竟多數奏章的內容都是虛的,尤其是地方官員的,掃一眼心中有數便好了。

  午時的時候朱標起身吩咐道:“再有需要批閱的奏章直接送到文華殿。”

  “諾。”

  雖吃了幾塊糕點但腹中還是有些空,左右公務不算太忙了,自然是要回東宮吃午膳了,也讓關注著此處的胡惟庸安心一些。

  剛踏出謹身殿的朱標被耀眼的日光照的微微眯起了眼睛,劉瑾趕忙招手,一個太監舉著傘蓋就要替太子殿下遮陽。

  朱標微微擺手道:“好日頭,難得讓本宮也曬曬吧。”

  太子的意志自然無人敢相違抗,眾人只能簇擁著殿下向著東宮方向走去,朱標的影子映在身側,其余人的影子則融成一大團跟在後面。

  …………

  高麗西海道之北的東寧府遂安城內依舊是寒風瑟瑟,朱棣緊了緊厚實披風朝著酒肆走去,身後跟隨著十數精悍的跨刀護衛,與沿途矮小瘦弱的高麗百姓形成鮮明的對比。

  看著一個個惶恐不急避讓一旁,嘴裡念叨著不清不楚話語的高麗百姓朱棣的眉頭皺的更緊了,他到此地也有三日了,那李成桂今日才約見他,真真狂妄!
  與他原先設想的不同,他這一路水路兼程多麽辛苦不說,踏上高麗的土地後,無論是蔣思德還是李成桂亦或是那個姚廣孝都沒有遣人表態。

  若不是手中只有大哥早先派遣過來的數百府軍衛精銳,若非在高麗的親軍都尉府密探都在蔣思德手上,他早就自行去上戰場了。

  他奉了大哥的諭令而來,理應就是高麗的最高統帥,縱然是要隱藏身份,可李成桂既然已經投靠大明那麽堂堂大明的齊王到來,無論如何都應該先行表態才是。

  蔣思德更是身為大明臣子,雖然身在他處,可既然掌握著親軍都尉府的密探,何以這麽久不遣人來聯系,弄的他根本不了解現如今的局勢發展到了什麽程度。

  人生地不熟,身份還不能張揚,手中的力量也僅能護身,如何不讓他著急,他出來是要立功給大哥給父皇看的,絕不容許失敗。
    “院君大人,大明的齊王就快到了,我等到底該是如何相待?”

  長條桌子兩側跪坐著李成桂這一系的心腹將領們,李成桂已經受封完山府院君,府院君即是高麗授予外戚和功臣的一種爵位稱號,受封對象為武勳或者王妃的父親,為正一品,是異姓封君中等級最高者。

  李成桂今年才三十七歲,能坐到如此高位,即可知高麗的統治體系已經亂了,否則怎麽會給這麽年輕的臣子如此高位,基本是到了封無可封的境地了。

  李成桂伸手撫了撫下顎的黑須道:“你們覺得呢?”

  方才問話的那個黑胖將領看了看一旁的同僚們低聲道:“敬是肯定是要敬的,畢竟是大明的王爺,只是真要將兵權交給他嗎?聽說這個齊王不過是連胡子都沒長的孩子罷了。”

  “是啊,他不過是來掙些功勳的給大明大皇帝看的,送他些女人哄著他在後營呆著吧,打仗這種事還得靠大帥您帶領,下面的弟兄們才信服。”

  下面的人越說越過分,儼然沒把這個遠道而來的小王爺放在心上,畢竟天高皇帝遠,他們這輩子也沒去過大明,雖然知道大明很強大,但刀沒架在脖子上,還是不至於有多怕。

  李成桂默然不語,他心底其實也不是太在乎這所謂的齊王,高麗離著大明不遠,往來的使臣頗多,他既然要投靠,自然該打聽的都打聽清楚了。

  他臣服的是大明的皇太子,也就是大明的下一任皇帝,整個高麗的大宗主,尤其是這位太子地位穩固到幾乎不會有任何動搖了。

  否則他已經在高麗混出頭了,還真不致於去投靠他人,這個齊王他有所耳聞,是跟著皇太子北伐蒙古過的皇子。聽聞也頗受皇太子的喜愛。

  可這些還遠遠不夠讓他束手交出兵權,如若都交出去了,那他還有什麽利用的價值,往後不會是被隨手舍棄的結局。

  更何況,他仔細再三的讀過皇太子給他寫的書信,其中雖吩咐要配合這個齊王,但也沒明確的要求他唯命是從。

  而且從這位齊王踏上高麗以來,觀望的可不止他一人,蔣思德也好,那些同樣已經投靠大明的高麗貴族們也好,可都沒有派人過去。

  可見大家心中還是有些顧及,這位齊王殿下,到底是大明大皇帝派遣來的,還是大明皇太子殿下派遣來的?

  這裡面的文章可大了,從始至終與他們聯系的都是皇太子殿下,大明大皇帝雖然至尊至貴,但他們這等外臣,終究是要先忠於一個主人,然後再談其他。

  總而言之,他們就是要等這位齊王殿下忍不住向大明求助,然後再等來皇太子殿下明確的諭令再照辦不遲。

  如果齊王是大皇帝派來的,那麽就在大明皇帝面前證明了此人的無能,算是替皇太子解決了一個想摘桃子的敵人。

  如果齊王是皇太子派來的,那他們也是忠於職守,忠於皇太子殿下的諭令,到時候在按照太子的吩咐辦事,無論怎麽說都不算錯。

  齊王終究只會是齊王,他們是皇太子的人,同齊王關系越不好就越安全,越是親近就越是會惹來災殃。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