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攻掠天下》第1318章 大將之風
  第1318章 大將之風
  信昌。

  此地為縣。

  縣府大廳內,靈軍眾將已經到齊了,不過卻只有寥寥十余人,與當初蔡州戰役時的場面根本沒法比。

  那時候,單是能夠參與議兵的將領都有上百位,可謂將星璀璨,謀士如雲。

  時至今日,靈國在這場戰爭中折損的將領太多了,包括跟著慕容延投降的一些。

  當然,秦國那邊也一樣,血灑疆場的將領亦是高達二十多人。

  可見秦靈決戰以來,戰爭之慘烈程度。

  時下,魏廣坐在正上方的幾案後,正眉頭緊鎖,沉默不語。

  按理說,這是議兵,己方已經駐扎信昌,這裡怎麽也得有一些沙盤和軍事地圖之類的,可現場卻並沒有這些。

  從中不難看出,魏廣對信昌的守衛,是沒有任何信心的,或者說,他已經有了走一步是一步的心態了。

  他不說話,下面的眾將不由互相看了看,接著由樊缺抱拳道:“根據軍情,蘇毅大軍正在全面推進,據此已不足四十裡了,最遲明日,即會兵臨城下,我軍如何部署,還得魏帥決斷啊。”

  魏廣看了他一眼,有氣無力道:“你覺得,憑三萬郡兵,和一萬多沒有任何士氣的部隊,在信昌有取勝的可能嗎。更何況,我們從瑞州撤退時,是輕裝急行,拋棄了一切輜重,現在不僅缺的是軍備,更缺糧草,而信昌,一縣之地,無堅城之固也。”

  “這”樊缺頓了頓,不知該如何接話。

  上將殷典則道:“無論如何,陛下令我等堅守信昌,寸步不讓,那守不住也得守!身為將領,既領君命,即便舍身報國,又有何懼!”

  他的話,說的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魏廣聞言,不由看向了他,幽幽說道:“如此說來,將軍有一戰之心?”

  “當然!”殷典斬釘截鐵。

  “好。”魏廣點了點頭,心情複雜的說道:“既如此,敢請將軍領一萬人馬,進駐岩口,與信昌呈犄角之勢。我等則領三萬郡兵,守於此城,為朝廷,為陛下爭取最後的時間。以以待援軍。”

  “我這就去!”殷典一抱拳,直接轉身,大步離去。

  看著他的背影,魏廣很想告訴他,已經不可能有什麽援軍了,更不可能有任何希望了,可面對殷典的大義凜然,這話他又無法說出口。

  等殷典走後,魏廣忍不住歎了口氣,像是極為疲憊的擺了擺手:“都各司其職吧。”

  眾人互相看看,如今局面,也都不知道說什麽好,只能是紛紛抱拳施了一禮。

  出了大廳之後,十來名靈將兩三人結伴,都在邊走邊小聲議論,其內容無需多說,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濃濃的擔憂。

  這一仗,是根本沒法打的,可魏廣身為主將,只能做出最常規的部署,因為不在岩口屯兵的話,信昌就相當於孤城,是絕對會被蘇毅大軍四麵包圍的。

  殷典是靈國上將,不僅縱橫沙場,爵位軍銜極高,對靈王的忠誠亦是無需多說的,出了縣府後,當即點齊兵馬,領兵一萬,趕往了岩口。

  翌日,蘇毅大軍逼近信昌。

  中軍大帳中,秦軍眾將齊聚,正在作戰前部署。

  徐榮率先說道:“根據我軍軍情,魏廣已令殷典進駐岩口,與信昌成犄角之勢,這支敵軍不僅在岩口切斷了交通要道,更扼製了我軍圍攻信昌的可能,因此,末將建議,趁殷典工事未備,先發製人。”

  他的話得到了另一名偏將的認可,附和道:“以敵軍目前部署,末將也認為,欲破信昌,必先拔掉岩口,否則,兩地遙相呼應,於我軍多有不利。”

  “沒錯,只要岩口一破,信昌敵軍將不戰自敗,我軍亦可隨時圍城。”

  “既對方為靈國上將,當以精銳擊之。”另有人道。

  蘇毅還在背著手看牆上的軍事地圖,並沒有馬上拍板。

  緊接著,衛慶站了出來,說道:“我還有第二個意見。”

  “哦?”蘇毅回身,稍稍伸手示意:“衛將軍請講。”

  衛慶道:“現在靈軍的兵力,總計不到五萬,這其中,有三萬是各地強征來的青壯郡兵,並無任何戰力,而岩口如此重要,對靈軍來說,此地一丟,信昌則丟,因此我料,岩口之敵軍,必為那余下的一萬多靈國正規部隊。”

  “再者,岩口曾多歷戰事,有舊時軍事防線,殷典只需稍加修築,一夜之間,即可完成工事,以壁壘不出。”

  “兩相一比較,信昌更宜攻取。”

  “同樣的,若信昌有危,殷典獨守岩口將再無意義,說不定還會迫於救援,只要他敢出岩口,那便會與我軍在野外遭遇,屆時,即可全殲之。”

  “因此,末將以為,可采取專攻信昌、監視岩口的作戰方略。”

  他話說完,蘇毅忍不住緩緩點了點頭,當即就道:“就以衛慶將軍之作戰部署,即令第一、三、七、八陣步軍,巳時整,對信昌發動進攻。”

  “第二、第四陣步軍,進軍桑林道,監視岩口靈軍。”

  “第五、六陣步軍,推進十裡,居中策應。”

  “諾!”眾將齊齊抱拳。

  在戰場上,盡管兵力佔優,局勢佔優,那也得制定最佳的作戰方案,因為統帥的任何命令,都關乎著下面士兵的傷亡。

  以蘇毅現有的兵力,隨便強攻都能打,可這樣一來,又會有多少將士無謂的犧牲。

  顯然,對於衛慶提出的作戰方案,蘇毅是非常讚同的,因為這不僅符合一個統兵將領的大局觀,更是條理清晰,分析了敵我優劣。

  等眾將都領命走後,他邊收拾帥案的竹簡,邊喃喃自語道:“衛慶者,真正的良將啊,難怪大王多有稱讚.”

  是的,秦國驍將不少,可又能打又能指揮大型戰役的,沒有幾個。

  臨敵百戰,攻城拔寨,無堅不陷,八驍將中,衛慶當之無愧的第一。

  此將,從鍾白揚州起兵時跟隨,征戰多年,功勳赫赫,無論是臨敵經驗還是統兵能力,都有大將之風。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