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攻掠天下》第1522章 文官的嘴仗
  此次朝議,主議了北狄問題及今後政策方向,相當於擬定國策。

  一旦涉及到這種大方向問題,秦國朝堂一般都會展開激烈的辯論。

  今天也不例外。

  眾臣一個接一個的出列,紛紛發表著各自的意見。

  蕭煜這個小家夥瞪大著明亮的眼睛看著眾臣互噴。

  他怎麽也沒想到,這些公卿大臣們,一個個學問那麽高,平時那麽注重禮儀道德,可在朝堂上爭論國策的時候,卻是爭鋒相對,吵的面紅耳赤,噴的唾沫橫飛。

  文臣的嘴仗打的別提有多激烈了。

  但這也是蕭遠樂意看到的結果,文臣死諫,武將死戰,乃國家昌盛之象。

  朝堂的言論,歸納來說,大致分成了兩派。

  一派主張與北狄和平相處。

  其策論很明確:天下初定,陛下又調集大軍蕩平鬼族,先後收復東夷、南疆,可謂連年征戰,國家不能再這麽打,現在正是休養生息的時刻。

  另外一派主張循序漸進,從內部瓦解北狄,分化其勢力,先於政治、軍事上掌握主動權,但同樣表示,此時國家也不宜再妄動兵戈。

  還有以蘇毅為代表的純戰派,諫言直接北上用兵,並發表了一系列軍事想法和用兵方案。

  這得到了征東將軍徐榮的大力支持,因為他太渴望戰功了,做夢都在想著拿掉平東侯的頭銜,加授武字侯,以其功勞,就差那麽一點點了。

  不過此策聲音很小,亦遭到了另外兩派的集體駁斥,原因很簡單,現在就開戰,實在太扯了,先不說調兵問題,單是天天打仗,就不符合一個國家的正常發展。

  蕭遠攻滅鬼族的時候,反對聲音很小,那是因為外患必須消除,國家才能安定發展,那一戰非打不可。

  但北狄不一樣,至少現在他是一種臣服、年年上貢的狀態。

  而且草原與其他地方又不同,他們沒有固定的城池,一旦開戰,就很容易形成打不贏就跑,你一退兵他又騎馬跑回來騷擾的情況。

  所以就算要打北狄,也不是一句話就能決定的,而是需要長期的戰略準備。

  “現在鬼族除名,陛下已經從實質意義上消除了外患,正是民族複興和國家發展的大好時機,怎能再輕言用兵,至天下民生於不顧。”

  這是戶部尚書陳懷明的言論,為和平相處派。

  王之棟緊跟著附議:“陳尚書所言,乃為社稷著想,臣也以為,北狄既已稱臣,又無違逆之舉,若對其用兵,實在師出無名。”

  柳長卿出列道:“陛下率軍伐逆,早已戡平戰亂,廓清天下,如今山河歸一,四海升平,若再無端征伐,恐有窮兵黷武之嫌。”

  這話就是直臣之言。

  可丁榮抓住機會,馬上跳了出來:“大膽柳長卿!竟敢指責陛下!該當何罪!”

  柳長卿瞥了他一眼:“朝堂辯論,丁大人不要亂扣帽子!臣何敢對陛下不敬!”
    丁榮:“你竟敢說陛下窮兵黷武!以臣論君,實在是欺天之舉!罪不可赦!”

  柳長卿:“我只是在說,若連年動兵,恐國家不穩,丁大人斷章取義,實在是無恥之尤!”

  另有柳長卿得罪過的官員馬上出列,面向蕭遠,拱手說道:
  “陛下,柳長卿醜言悖逆,其狀已彰,臣懇請治罪。”

  恩,政敵多的數都數不過來。

  這時候柳長卿也慌了,連忙跪地,顫聲說道:“陛下,臣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對您不敬,這些人都是在扭曲言論啊。”

  “好了。”蕭遠聲音平淡,他當然知道柳長卿言論的本意,只不過還是狠狠瞪了其一眼:“平身吧。”

  “謝陛下。”柳長卿暗籲了口氣,要知道,在朝堂被群起攻之,是很危險的,這要是碰到個昏君,說不定當場就得玩完。

  蕭遠當然不可能因為這種莫須有的東西就辦了柳長卿,他環視一周,不輕不重道:“朝堂辯論,眾卿當言無不盡、各抒己見,就北狄一事,繼續議,此議,亦關乎今後我國對北狄的態度及策略。”

  話題落回了正事上,丁榮等人也只是抓住機會攻擊一下柳長卿而已,心裡都明白輕重。

  蘇毅還未放棄北上用兵的策略,堅持著說道:“諸位雖言鬼族已滅,但北狄同樣是一個隱患,不若盡早用兵,以使北境安寧。”

  吏部尚書李正方道:“北狄乃遊牧民族,逐草而居,若準備不充足,無尚好方略,貿然開戰,恐其四散奔走,而後,屢犯邊境,此得不償失啊。”

  蘇毅:“可火燒落日草原,驅趕殲滅。”

  “靖國公此言差矣。”禮部尚書閻明道:“遊牧民族擅長騎射,如果不能一戰殲滅,周而複始,則邊境不寧,這是至北境民生於不顧,與其如此,不如徐緩圖之。”

  姚廷玉:“臣不讚同靖國公所言,輕言戰爭,非謀國之策。”

  江儀:“現在用兵,肯定是不可行的,不僅是軍事問題,亦是政治問題。”

  王肅:“靖國公目光隻著於軍事,弊害過重,要知道,國家的昌盛才是根本,一味訴諸武力,只會造成生靈塗炭。”

  蘇毅被噎的不行,可又無上好言辭反駁。

  徐榮則是閉嘴了,偷偷瞄了瞄左右,感覺朝堂嘴仗根本不是這幫文官的對手。

  這時候,劉玉之站了出來,稍稍沉吟了一下,說道:“陛下,之前陳尚書所言國家穩定發展問題,臣是非常讚同的,但就北狄一事,也不可一味的放任、信任,還是應當做一些策略準備,譬如找準機會嘗試暗中分化他們,這對以後來說,無論用兵與否,都大有裨益。”

  丞相的言論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說到了點子上,也說到了蕭遠心裡。

  上官文若跟著道:“相國言之有理,臣也以為,草原部落眾多,勢力分布絕非鐵板一塊,可作分化之策。”

  賈攸道:“臣附議,若能使北狄草原勢力一分為二,或者一分為三,甚至四,那我國大可支持其中一人,促使其相互征伐,然後坐收漁翁之利。”

  張景瑞:“丞相謀國之言,臣深表讚同。”

  (今天冇了,調整一下狀態)(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