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醉吟江山》517.第515章 春闈來到
  第515章 春闈來到
  數日後,唐國終於迎來了春闈。

  春初寒風吹過了南唐貢院,在門口,天剛蒙蒙亮,已經聚集了大量的讀書人,他們帶著乾糧、水壺和草稿紙、筆墨等,在秦淮河邊貢院外翹首等待。

  秦淮河上,有不少船舶,富家子弟或乘船、坐車過來,而寒門士子、太學生則是徒步過來。

  蘇宸是坐馬車過來的,隨行來的,還有彭箐箐、楊靈兒、周嘉敏三女,本來永寧公主也想過來湊熱鬧,但是,因為身份敏感,倒是不好過來。

  否則,萬一事後走漏風聲,反而給蘇宸添麻煩。會被一些眼紅的人,說成公主來給蘇宸泄密送考題,到時候,反而有口難辯了。

  “吱呀!”

  貢院大門開啟,門外早就翹首以盼的考生,直接魚貫而入。

  “快點快點!”

  “別擠別擠,讓一讓!”

  許多考生打算盡快找到自己的考場和座位,這樣研磨備考,做好充分準備。

  蘇宸倒是沒有心急,目光掃了車廂內的三位嬌豔欲滴的女孩子,微笑道:“我要進貢院考場了。”

  “蘇宸哥哥,你肯定能進考中。”

  “宸哥,金榜題名!”

  三女都給蘇宸加油打氣,說一些有彩頭的話。

  蘇宸微微一笑,下了車,望了一眼貢院的牌匾,心中還是有一點小緊張。

  朝中黨派之爭愈演愈烈,幾個派系的官員,都在盯著他,在等他這一次春闈,是否還能一鳴驚人,才冠驚華,寫出曠世名篇;還是會落榜不第。

  在去年各州秋闈的時候,蘇宸一首《嶽陽樓記》已經名動江南,目前在宋國、越國、北漢、西北藩府、南漢、大理等國,都已經流傳。

  有人把蘇宸的《嶽陽樓記》,與莊子的《逍遙遊》、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司馬遷的《鴻門宴》、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劉禹錫的《陋室銘》相提並論起來,稱之為七大傳世散文了。

  江左蘇郎的才名,已經不局限於江南,在天下各地諸侯國,都有了名氣。

  加上他的武俠小說,戲曲話本,長短詞的流傳,蘇宸儼然已經成為這個時代,明星級才子了。

  有華人的地方,開始有他的書迷詞迷。

  所以,這一次,蘇宸參加春闈,吸引了全天下的關注。

  南唐的達官貴人,甚至皇宮內的皇族,也在等看這次蘇宸,又會寫出什麽傳世文章來。

  有人期待他高中狀元,寫出千古文章,增添色彩。

  也有人希望他馬失前蹄,發揮失常,科舉落地。

  一些金陵讀書人,更是背著一股銳氣,想要跟江左蘇郎一拚高下。

  “也不知這次金陵太學院的才子陳君集,能否高中狀元,壓住蘇宸的風頭!”

  “難啊,不過,聽說洪州解元前幾日做了一首《蝶戀花》名動京城,說不定他有望奪得狀元。”

  “信州的解元崔東升,據說寫的一手上等錦繡文章,連韓熙載大人也曾稱讚過,或許他有望中前三甲,爭一爭狀元郎。”

  外圍不少觀看熱鬧的人,在議論紛紛,他們也都好奇一年一度的春闈大事件,過來要親眼目睹。

  不得不說,古代娛樂項目太少,許多人在家閑得蛋疼,都來湊熱鬧了。

  蘇宸緊了緊襴衫衣領,防止倒春寒的風鑽入脖領子,然後閑庭信步,走向了貢院內。

  但很快,就有人把他認了出來。

  “看,那個人就是江左蘇郎!”

  “江左蘇郎?他在哪裡?”

  “誰,誰是江左蘇郎?”

  “就在那!”有人指向蘇宸的身影。

  “他就是江左蘇郎,我是他的武俠迷——”

  “我喜歡江左蘇郎的詩詞——”

  “我鍾愛他的話本!”

  許多人衝向了蘇宸的身體,看樣子,就好比瘋狂的粉絲和愛豆,終於近距離看到了自己仰慕的明星,衝過去索要簽名一樣。

  這股熱情,把蘇宸嚇了一跳,他趕緊撒腿就跑,不再從容邁步了。

  因為這群人像是瘋了一般衝過來,肯定會把他撲倒不可,到時候,壓個骨折,就沒法春闈考試了。

  再說了,萬一裡面有人心懷不軌地使壞,或是隱藏了刺客,對他下死手,他可就在冤命在貢院門外了。

  “嗖!”

  蘇宸畢竟有功夫在身,靜如處子,動如脫兔,撒腿飛奔,直接衝進了貢院門口。

  有一些考生躲閃不及時,被後面湧上來的人群撲倒,頓時亂成一團。

  “不要擁擠,不要鬧事!”

  有禮部維持秩序的侍衛過來,驅散人群,這才阻止了亂局鬧大。

  蘇宸已經有驚無險進入院內,找到了自己的考場和位置,坐下來,也開始準備了。

  過了片刻,聖旨至,春鑼鳴。

  一年一度的唐國春闈會試,正式拉開帷幕。

  監考的官差大人,開始陸續發試卷了。

  蘇宸深吸一口氣,接過來試卷,心中不斷祈禱,題目一定不要難,最好自己背過類似題目的文章。

  當試卷被攤開之後,他看到上面有三道題。

  第一道,要寫一首七言絕句古詩,描寫一座山。

  這個不難,蘇宸腦海裡記著的宋詩,還有一些。

  第二道,要寫一首長短句,也就是詞,要求是觸景懷古,志存高遠。

  蘇宸想了想,這個似乎也不難,越是要求籠統,不說具體限制,那麽他就越好發揮
  第三道題,要寫一篇有韻的散文漢賦文章,不低於五百字數,主題可為遊記,可為詠志。

  蘇宸看完,心中大安,甚至狂喜,不是駢文就好,因為駢文比較古老一些,他背的不多,除了古代第一駢文《滕王閣序》他熟悉,其余駢文他背下來的少。

  駢文本就起源於漢末,形成並盛行於南北朝。唐代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之後,駢文首遭一挫;韓、柳去世之後,影響又起,李商隱、溫庭筠、段成式皆此中好手,三人皆排行第十六,故世稱“三十六體”。

  但這些人,基本都是宋代之前的,蘇宸不具備時間差優勢,他知道的,未必有那些考生熟呢!

  入宋之後,在歐陽修等人率領之下,古文運動掀起第二輪高潮,促使散文大家迭出,而駢文自此漸衰。到了明清八股文,就是駢文的一個升級變種,更多要求,但是,純粹應試作文,沒有什麽名篇值得稱道。

  蘇宸松了一口氣,這三個考題,可以說,並沒有很具體,看來韓熙載發揮了作用,影響了李煜的出題,這種朦朧的題,更適合他套用自己背的宋詩詞和散文了。

  這次的春闈狀元,蘇宸志在必得!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