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系統來大唐》第2392章 無可懷柔疆域求(第四更)
  第2392章 無可懷柔疆域求(第四更)

  遊艇突然提速,如來時一般,歸也倏忽。

  “這才是四個螺旋槳的速度,憑什麽限制我?”

  李易感受到了海風的猛烈,想到人家那麽大的航母都能超過三十節,同樣的四個螺旋槳。

  嘟囔完,李易拎著一個大籃子去找李隆基,他要推吞並新羅的進程。

  新羅不拿下,這個位置太惡心了,幹啥都費盡,海裡面突出來一塊,難道我能現在給你修運河?
  李隆基在批改奏折,現在的他很勤奮,憂慮非常小。

  以前他算計是因為他誰都信不過,如今他只要在李易附近,就啥都不擔憂。

  心思放在政治鬥爭上跟心思放在政治建設上是不一樣的,李易是他最堅強的後盾,可是徹底放心的那種。

  “易弟你等一下,我這邊很快就完事。”

  李隆基拿起最後三本奏章對李易比劃一下,繼續低頭看和寫。

  高力士親自搬來椅子,楊思勖抬小幾,宮女送上茶水。

  李易抱抱拳,坐下喝茶,不出聲。

  等李隆基那邊處理完,放下筆,身體向後靠時,李易問高力士:“高將軍,我現在讓你給我脫鞋,你脫不?”

  “因為什麽?”高力士納悶。

  “羞辱你。”李易回答。

  “脫。”高力士點頭。

  “坐,別站著,羞辱你就是羞辱我自己。人啊,當相互尊重。”

  李易確定,李白讓高力士脫靴絕對是假的。

  除非是李白喝多了,不省人事,高力士招呼人給李白安排睡覺的地方,幫忙脫一下靴子。

  “那個……李東主,你三哥那邊處理好了。”高力士不敢坐。

  “三哥在想事情呢,我也有事情,一會兒一起說,坐吧!我帶來了一堆海錐,辣炒的,分你們一些。”

  李易把籃子蓋打開,拿出一大盆辣炒海錐。

  這玩意兒就是當零嘴吃的,辣炒的時候放了很多藥材,吃完不會兩頭辣,肚子也不難受。

  大家都知道李易專門做的辣味東西對身體傷害很小,用藥,味道濃鬱,而且還不會那什麽。

  他們偷偷看李隆基,這麽大一盆,你一個人保證吃不完。

  “看我作甚,易弟拿來你們就吃,又不是吃不到。”

  李隆基閉眼睛休息,聽到李易的話,很自然地想到其他人的反應。

  “謝……”

  “三哥說了,趕緊吃。”別人猶豫,怎麽稱呼?李易接過話。

  於是大家拿走那個盆,下面還有盆,裡面放一堆亂七八糟的海鮮。

  李易端出來,到李隆基桌子旁邊,放上去。

  李隆基睜開眼睛,端盆:“去下面吃,支個小桌子,擺兩個小椅子,白酒燙上。”

  他討厭坐龍椅吃飯,不舒服。

  “三哥,咱喝黃酒唄?”李易一聽喝白酒,趕緊說。

  “聽易弟的,還未到晌午。”李隆基認同,喝多了晚上怎麽辦?
  兩個人吃麻辣海鮮,吃了幾口,李易看李隆基,李隆基也看他。

  “三哥還是你先說吧,把你的問題解決掉,我再說我的。”

  李易決定先處理簡單的,之後才是他要說的難的。

  “也罷!為兄這廂就一個事情,各府分別上奏,經總合,珠江水域今年降水過多。

  地方要求修築臨堤,怕下月雨水更豐,支主流兩岸不可承受。”

  李隆基說起地方送上來的奏章,整個珠江水域及周邊的地方,大家都很害怕。

  以前害怕沒有辦法,現在要錢,堆沙袋,並且網石固堤。

  李易開始走神,就是目光呆滯,進入狀態了。

  他在查今年珠江流域有木有問題,查縣志,整個流域的縣志。

  他查的縣志全面,不是經歷過那個動蕩時代後的縣志,那時很多都燒沒了。

  包括別人家的族譜,都硬生生扔到火堆裡燒,並且流露出特殊的快感。

  “今年沒有事情,但我的意思是,去年冬天有人偷懶了,查。”

  李易過了足足兩分鍾,才用手揉眼眶說。

  “查!”李隆基更乾脆,易弟說今年沒問題,要查去年的情況,必須查。

  因為他出錢了,他以自己的名義給地方官員福利。

  你們拿著朕的福利不給辦事情,欺負朕?
  你告訴朕你在地方勢力有多大?朕派羽林飛騎去見識下。

  李隆基相信李易說的話,說今年珠江水域沒有大的事情,就絕對不會有。

  “甚好,保證能賺到錢,之前那一片流域可沒少管朝廷要錢。”

  李易也放下心,百姓沒有大的問題,就是官員的,收拾官員唄!
  他說完開始吃海鮮、喝黃酒。

  李隆基吃了幾口:“易弟你……”

  他想起方才的事情,易弟的意思是先解決容易的。

  珠江流域出問題容易,那不容易的呢?

  “三哥,是這樣,當今陛下想念渤海大祚榮,應詔大祚榮來長安。

  咱們到泰山後回去,大祚榮的速度若快的話,也應該到地方。

  封禪其實是個儀式,封禪完之後,當地咱們得想辦法帶動經濟發展。

  渤海的大門藝在大唐學習,大武藝則野心勃勃。

  若流出大祚榮到大唐後身體狀況欠佳,命不久已的傳聞,大武藝及擁護他的人會怎麽辦?”

  李易說自己要做的事情,他通過海參崴歷史沿革,想到了一些策略。

  故此,李隆基說的事情,他查資料了,沒問題,要有問題他會處理。

  而他的運作,歷史上沒有。

  如果應該死掉的大祚榮到大唐,李易可以保證對方還能多活幾年。

  再傳出流言,大武藝著急呀!

  大門藝在大唐呢,大祚榮也過來的話,大武藝及其擁護者聽到一些消息,必然蠢蠢欲動。

  在人心不穩的時候,稍微推動一下,大武藝很可能乾出來缺心眼的事情。

  到時候大唐有大祚榮和大門藝在手,這就是戰爭的理由與借口。

  而渤海國一共才有多少人?歷史上記載他屬於本國的十萬余眾,記載的不一定真實,你又沒去人口普查過。

  大唐還有沒入籍貫的山民呢,你有數據模型修正?
  但周圍六萬多人到大唐是真的,大武藝會不會以此發動戰爭?

  就是自己當‘皇帝’了,掌權了,打周邊的人。

  大唐有理由出兵了,同時讓新羅配合,新羅配合不配合?

  換個地方李易都不會這麽乾,但那裡是東北,必須拿下,還有朝鮮半島。

  李隆基腦瓜子頓時嗡嗡的,果然,易弟親自找過來商議的事情,就是比自己處理的事情嚴重。

   今天沒有了!感謝兄弟姐妹們的訂閱、月票、推薦、打賞、收藏!農家鞠躬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