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系統來大唐》第1165章 所謂大義應如是(第三更)
  第1165章 所謂大義應如是(第三更)

  “從現在起,只要家中有人生病,帶病人到衙門,衙門找郎中給看病,不要錢。”

  “今天衙門換人了,新的官員有錢,不會管大家要錢。”

  “家裡種地種不好,乾活沒有好工具,到衙門來說,縣令幫忙。”

  “找不到事情做,不知道要幹什麽活的人找縣令。”

  “以前受了委屈的、被前面的縣令害了的人,新的縣衙門在過幾天到家看的時候,偷偷和官員說。”

  “我是新縣令,我背後的靠山大,宰輔都跟我一起喝過酒。”

  “我們帶著羽林飛騎過來,羽林飛騎殺人別人管不了,只能陛下管。”

  “我們李家莊子的官員見過陛下幾面,陛下還拍過我們的肩膀呢。”

  有人念勸民書,勸百姓放心,叫百姓知道自己有多厲害。

  除了拍肩膀的情況之外,其他的他們沒說錯,比如跟宰輔一起吃飯,還有見過李隆基。

  見的已經不是幾面了,想見基本上天天能見。

  李豐說得大部分都是實話,哪怕說讓陛下拍肩膀,他要是提這個要求,李隆基真能拍一拍他的肩膀,摸摸腦袋也行。

  他比較實際,不像一些宗教吹牛逼。

  比如某某高僧,跟你們說,他那天走在路上,就突然遇到了龍卷風,當時……他跌坐在地,默念什麽經,風不可近身。

  就這麽吹,沒有視頻,你就聽著,不能說不對。

  你要說這不可能,這個教宣傳的就告訴你了。

  如果錯了,那也是高僧來承擔,你不可以說,你說就是你的不對,你要承擔這個業。

  這種情況就出現在法制的李易的那個時候的國家,很有意思。

  現在的大唐,百姓更容易被忽悠。

  李豐不忽悠,來實際的,你們有什麽問題,找我,我給你們處理。

  “我家的好幾隻雞被黃皮子給吃了,好幾年,年年吃,我報官沒有用,你們管不管?”

  有人聽人念完,大聲嚷嚷。

  “管!”李豐就站在旁邊,拿個本夾子,他不走官僚程序。

  比如說先找誰,然後回去等消息,立案,在由你提供證據,之後如何如何。

  所有的過程都繞過,這裡就是一個小縣,扯那麽多程序是真的為了維護法制?
  教條化的程序正義,本身就是問題,因為執行的是人。

  程序化的初衷是為了不使人受到傷害,是不叫執法的人針對人的時候出現問題。

  但很多時候,卻被拿來當成針對所有事情,包括與人犯罪無關的情況。

  執法的人不知道嗎?當然知道。

  為什麽不去主動呢?呵呵!有額外的好處嗎?
  沒有的話,我憑什麽幫你?萬一出事了,有人拿這個說事兒,我就倒霉了。

  李豐不怕,除了東主,無人可以收拾他,他是李家莊子的奴隸。

  “四天前就有一隻雞被黃皮子給叼了,怎麽辦?”

  這個人身體在微微顫抖,害怕,面對官員了。

  “去十個人,幫他把黃皮子一家找到,遇到小的別殺,養著,回去給東主。

  成年的殺了,皮看看能賣多少錢,給他家補償,要看窩裡有沒有痕跡。”

  李豐看向羽林飛騎,十個人站出來。

  “明府,我家在山上住,現在那裡快要塌了,我家都跑到別處,可是房子在,我們沒房子,你管不管?”

  另有人說出自己家的情況,房子之前挺好,後來雨水一衝,下面山坡出問題,房子顯然不能住了。

  如今雨水多,想去拆,又怕嘩啦一下子把人埋裡。

  這樣的事情他們以前不會說,按照笨理想,跟衙門有什麽關系?
  “周圍種上蔬菜和豆子了?”李豐來到此人面前。

  “不敢種,去年種了,今年不行,房子上的很多木頭值錢,我們不敢拆。”

  這人腿在哆嗦,他覺得自己提的要求過分了。

  “幾間房?多大的梁?我們用同樣的給你換一個房子,你那裡歸我們,好不好?”

  李豐自己就是奴隸,經歷過許多事情,明白百姓現在的想法。

  就是想把損失轉嫁出去,最好是衙門承擔。

  李豐決定衙門來承擔,因為這個百姓的損失是生活性質的損失,不是經營性質的損失。

  那個房子是百姓的家,生活必須品。

  若換成旅遊的位置,房子是營業性質,你壞就壞唄,你沒了房子就不活了?

  東主說過,民居房當救,經營房,毀便毀了。

  但借款進行經營房建設,為了獲得利益,後續應該看情況來給予其額外貸款。

  就是說百姓自己住的房子,壞了可以免費給修上。

  經營性的,壞了,那麽按照商業規則來操作,繼續貸款,還是扶持,是另一回事兒。

  現在這個屬於自己住,下大雨,房子在山上,周圍空了,不敢再住。

  以前的官府不會管,你自己的房子你找我?

  李豐要管,百姓沒辦法。

  今天百姓為了生存而不是額外的利益來求助朝廷,朝廷不管。

  那麽明天百姓當奸細出賣朝廷利益,朝廷有什麽資格去指責?大義嗎?

  這就像一個父親抱著快要餓死的孩子到衙門門口,請求給點吃的救救孩子。

  衙門的人不但不給,反而指責當父親的怎麽連口飯都不能孩子提供?

  然後孩子餓死了,衙門的人無所謂,又不是他們的孩子。

  等敵國打來的時候,孩子的父親幫著敵國引路。

  衙門此時又指責孩子的父親沒有民族大義,不對啊,你怎麽可以這樣?你要背負千古罵名啊。

  而孩子的父親背負的僅僅是一個被餓死的孩子的靈魂。

  這就是李易給李豐他們講過的事情,不要讓百姓對政權失去信任。

  人性就是你對我好,我才對你好。

  而不是你們欺負我,我還要愛你,因為大義?我怎麽那麽賤?
  別跟我提大義,政權更迭的時候什麽是大義?拳頭大才是正確的。

  李豐完全按照李易的教導來執行,對百姓好,哪怕一點點小事兒,百姓就信你了。

  你若是打個太極,你覺得你厲害,你忽悠百姓,你代表的朝廷公信力就蕩然無存了。

  百姓不是傻子,百姓只是沒有辦法,打不過你們而已。

  等有一天天下動蕩,你還指望百姓擁護你,用你宣傳的大義擁護你?

  朋友之間都是如此,何況天下?
  “真給我房子?”問出來話的人還是顫抖,他怕,怕朝廷騙他。

  “你那房子值十緡不?”李豐問。

  “沒有那麽多,五緡吧。”此人想了想,給出個不是很確定的價錢。

  “給你十緡,你拿著,不給你蓋好新房子,這十緡就是你的。”李豐直接掏錢。

   今天就三更,寫不出來了,狀態太差,其實又寫了一千多字,然後停了,不能寫,刪了一點,明天的吧。感謝兄弟姐妹們的訂閱、月票、打賞、推薦、收藏!農家鞠躬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