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系統來大唐》第491章 捐錢攢分可擁護(第二更)
  第491章 捐錢攢分可擁護(第二更)
  “咱們大唐現在有實職官,有文散官和武散官,還有勳和爵,亂七八糟的。”

  在幾個人好奇的時候,李易說起唐朝的官員制度問題。

  勳一般給士兵用,獎勵的,爵就難了,爵需要給實際的封邑,說多少戶,就給那些戶的租。

  後期的時候,勳就能花錢買了,有榮譽,有品級。

  “不是很亂。”李成器覺得自己能分清楚。

  “所以咱們讓它更亂,不,更完善一下。增加一個商人交稅、捐錢的榮譽。

  名字隨便起,不過不能一直有,可以消耗。

  比如交一緡的稅,給一個積分,捐一緡,給一個積分。

  積分到了一定程度,給個稱呼,再多到一定程度,再給一個。”

  李易介紹著他的另一套積分體系。

  最後不還是年年有人考,招生越來越多。

  這相當於他那時的中考加分,不涉及到高考。

  無非是有錢人家的子弟拿錢換了機會,一直就沒公平過,或者說是這才是公平。

  “叔叔,積分有什麽用?”王皇后很自然地問出來。

  就怕到時候娶妾的多,認親的多。有學子自己家中不行,可以認有錢的人當爹。

  寒門出身的人不答應,家族大的官員和拿商人好處的官員要讚同。

  飯吃到快結束的時候,李成器長出口氣:“貧家子弟難嘍!”

  這個叫神火飛鴉,用來攻城,比竄天猴集群好用。

  等著到了長安,能不能考上,那就另一說了。

  李易相信,最後是以金錢來平衡的。

  “換科舉名額,地方上的鄉貢,不是學了就能來京城參加科舉,要擇優,朝廷可以……”

  有商人從外面換回來軍馬,朝廷給過賞賜。

  李易笑笑,低頭吃飯。

  科舉一樣,來吧,都考,考好了全給你們甲第。

  吃過飯,李隆基和王皇后走了,李成器帶著幾隻用竹子製作的鳥也走了。

  學習好的,不用拿積分買。

  最初的大學生可了不得,到後來即便是名校,畢業後想找個滿意的工作也難,除非出類拔萃。

  李易提起朝廷獎勵換馬商人的事情,本質上一樣。

  頭一次發現,科舉還能用來乾別的事情。

  交稅、捐錢,與那樣的商人有何不同?”

  朝廷科舉選拔人才,長安的科舉沒有錄取名額的限制。

  “給他們發額外的俸祿,按每年朝廷增加多少稅收,分出一定比例,看考評給官員。”

  還有和離的女子,帶著兒子的,要麽寡婦有兒子的,為了謀個出路。”

  開口:“不如帶回去,三個月大了。由你親自喂養,別人碰不到,你的宮中連香都不點,無處下毒。”

  “是呢。”王皇后出聲:“他們有的是背後靠家族,有的與大商人有聯絡。”

  只要錢足夠多,其他的分低一點也行,傻子不行,得有個底線。

  所有的改革都是利益分配問題。

  王皇后抿一下嘴:“這樣一來,想著逃稅的商人們,為了自己家中的子弟,也要把稅給補上。

  憑什麽不能拿到額外的好處?至於百姓理解與否,時間長了也便習慣了。

  地方上的商人家屬,或者商人本身,想要獲得進長安科舉的名額,使用積分就沒問題。

  李易說出很多學生家長的想法,萬一呢,給個機會去試一下。

  李易的一套理論說出來,單間裡的人聽懵了。

  用積分換,對於有錢又學習好的地方的學子公平。

  商人們換了積分,多少積分換那個的一分。

  李易跟著又給出個主意。

  “本來今天到莊子上問是否打仗,結果得到了另一個賺錢的好辦法。”

  那裡的考生若是換到別的地方跟其他人一起考,別的地方就完了。

  走誰的不是走,朝廷給機會,拿錢。說不定在那邊排中等,到了長安就超水平發揮了。”

  李隆基不去管后宮的事情,他笑著說起此行的收獲。

  過了十幾息,李隆基才恢復過來:“易弟,這般施為,選的還是才?”

  如他那邊,有的地方考題比別的地方難出一大截。

  一起競爭壓力大,名額少,有人在那裡的官學沒考好,還有族學想要過來,都要走門路。

  有本事一萬個人把題全答對,就全是甲第。

  “以後大唐商稅多起來,取消庸和調,貧家受惠。”李易不覺得對貧家子弟有衝擊。

  朝廷沒錢,還不得從你們種田的百姓身上拿?戰爭又不可能因為朝廷沒錢就不打。

  讓地方給生員們打分,而不是優、良什麽的,具體一點,哪一項給幾分,為什麽給。

  李隆基端起酒,略作沉吟:“即便沒有額外俸祿,朝中應允的大臣亦不會少。”

  李隆基坐在車裡,看一眼不怎麽高興的皇后。

  積分名額屬於額外名額,並不擠佔原有名額。

  李隆基直接給出條件,他已經決定要用這套方法了,什麽名字回去找宰相們商量。

  李易開始說怎麽用。

  商人的稅和捐款,算是朝廷增收,錢越多,官員拿到的越多。

  它飛的時候有弧度,能從城牆上繞過去,並且向下滑翔著落。

  真正的衝突在於官員的位置,沒有那麽多地方安排。

  “為國為民即是才,商人出錢,朝廷拿著錢給天下百姓用,為邊關將士用。

  他們在琢磨,一時間都不出聲。

  故此按照戶口所在地考試,不要亂躥,給人留個活路吧。

  “再過幾日,我把后宮梳理一番。”王皇后點下頭,笑著說梳理后宮。

  “想來朝中群臣不會輕易答應。”李成器認可了李易的辦法,擔憂的是其他人。

  他相信,事情傳開,會有一番鬥爭。

  “帶子納妾的不算,認親的五年內不算。”

  他認可李易的說法,商人出錢幫著打仗、幫種田的百姓減輕負擔。

  “越是富裕的地方越需要,富裕的地方文風鼎盛,江南那一帶,多少好學子啊。

  那鳥就是畢構來時看到的,鳥肚子裡用來裝火藥,鳥身上還會綁上兩個發射藥的噴管。

  不過那是之後要操作的事情,與他那時大學生一樣。

  李隆基等人第一次接觸這種變相的收錢賣官的事情。

  “親戚家中的孩子算不算?有的大家族,這個或許有大臣要提出來。”

  王皇后考慮世家的問題,世家需要一些人來撐台。

  “不算,他們可以拿出來錢給對方,讓親戚自己捐。”

  李隆基不想讓世家光明正大地發展起來,名義上不可以給漏洞。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