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眾神世界》654.第三卷感言。
  第三卷感言。

  一,先說第三卷的內容。

  其實我從一開始就在鋪墊,有些書友應該從一開始覺察到歐幾裡德的特別之處。

  即便我用這一整卷的內容,也無法體現歐幾裡德的偉大。

  無論是在現實還是魔法的世界,歐幾裡德的偉大程度都超乎想像。

  同樣,亞裡士多德的偉大也是如此,泰勒斯、畢達哥拉斯、歐多克斯等等同樣偉大。

  嗯……我知道有關希臘的歷史有一些爭議,但這不重要,我甚至隻把那些人物當成一種符號,他們只是“先賢智慧的代表”,重要的是,先賢們的智慧是存在的,他們推動了世界的發展,讓我們每個人都受益。

  他們,讓人類超越動物,讓人類成為更好的人。

  細處就不說了,我還沒從這段情節中緩過來,不細說。

  二,之前總是說,有些話要在第三卷或結束說,現在終於可以說一些了。

  關於這本《眾神世界》的選擇,之前說過,本來想寫東方加西方宗教類的,但最終意識到,在很多東西不能寫的時代,那種類型是不可能寫的,然後,轉寫本書。

  那為什麽我用這種方式寫這本書呢?

  我後來思索總結過,大概有三個主要原因。

  第一,喜歡。

  雖然這麽說有些任性,但我堅持認為,一個作者只有寫自己真正喜歡、真正相信的內容,才能寫出優秀的作品。

  第二,因為有讀者說,看了上本的《儒道至聖》看了很多遍,甚至還有說超過十遍的。

  這讓我有些惶恐,我覺得,我並沒有達到讀者說的那種程度。所以,我要更努力,寫值得讓人看十遍的內容。

  或者說,我要寫我認為價值最大的東西。

  我這麽想的,也是這麽做的。

  第三,我一直有個疑問。

  所有我看過的網絡小說,包括那些知識性極強的小說,都只是在寫一些表象。嗯,點到為止,因為沒有惡意,避免誤會,所以不深說。

  打個直觀的比方就是,所有的網絡小說都在寫主角從山腳登到山頂,小說之中,寫風景啊,寫主角流汗啊,寫主角咬著牙堅持啊,寫主角不放棄啊等等等等……

  但是,但是,但是,所有的這些小說,都沒有觸及一個特別重要的東西,行為的方法,思考的方法,以及方法的方法。

  我覺得,我可以寫寫試試。

  然後,就有了《眾神世界》。

  嗯……

  至於全文的總結,現在不能說。

  能說的是,我第一卷寫的吃力,第二卷各種糾結,但從第三卷開始,越寫越穩如老狗。

  不是覺得自己行了飄了,而是這的的確確是我想寫和我喜歡的內容。

  我承認,我要寫的東西,其實超出了我的寫作能力,但,這重要嗎?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相信我喜歡,我行動我嘗試。

  我試著站在人生的盡頭問自己,寫這本《眾神世界》值不值得?

  人生盡頭的回答是,值得。

  三,許多讀者並不接受這種方式的網文。

  但,網文是一個多元化多樣性的世界,現實世界的規矩已經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了,在網文的世界如果非得遵循什麽舊有的鐵律,那是不是太累了呢?

  就好比有的讀者說本書說教太多。

  我不反對,不過,我們用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就是正常的說明和議論,是小說中組成的一部分。

  只不過,問題在於,我沒有能以“大眾讀者喜歡的方式”來寫出這些東西。

  所以,我接受讀者的批評,不反對。

  所以,下本書我肯定會著重在這方面做出提高。

  另一方面,我得解釋一下。

  我寫的內容,要麽是最頂尖的大佬用一輩子總結提煉出來的,要麽是我自己從大佬身上書裡琢磨出來的,任何單一點,都能洋洋灑灑寫一本專著。

  別說我,歷史上任何文學家,都無法把這麽多東西用“大眾讀者喜歡的方式”寫出,就算寫出來,也沒幾個人能看懂。

  如果作家文學家能寫好那些東西,要哲學家科學家做什麽?

  所以,問題根本在於,不是我的寫法不對,是我選擇了“不夠大眾的寫作方向”。

  實際上,我有兩種寫作方法。

  一種是像現在這樣,把一些點用說明議論的方式,詳細解釋清楚。

  這樣的好處是,大家只要認真看,都能明白,至於做不做是另外一件事。

  但壞處是,破壞了一定的閱讀感受,不夠那麽爽了。

  第二種呢,就是正常寫法,把知識和道理寫成純故事。

  但我可以保證,真的,我真的可以保證,如果我不解釋說明,除了我自己,誰都看不出我想要表達什麽。

  誰敢說《紅樓夢》不牛,誰敢說各種名著不牛?但為什麽那麽多作品的解釋五花八門?

  自古至今,無論是四書五經,唐宋詩詞,還是明清小說,各種賞析各種分析,哪怕是那些以此為生的學者,他們真能讀懂作者本人的意圖嗎?

  讀不懂!真的讀不懂。

  比如,我看到最讓我崩潰的詩詞賞析,其中賞析李白的那句“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說李白嘲笑孔子,還有人說什麽李白對官場失望,徹底跟黑暗的朝廷劃清界限。

  百度一下,大部分都是這個調調。

  我真想叫那些人大哥,首先李白引用的典故中,楚狂人不是“嘲笑”孔子,人是這麽說的:“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矣。”

  用大白話解釋就是,楚狂人大聲喊道:孔子大大啊,您可是人中龍鳳啊,為什麽要來楚國這種破地方當官呢?您這是鳳凰鑽進泥窪裡,逼格大降啊!過去的事改不了,現在懸崖勒馬還來得及,別當官了。現在好好做官的人,太危險了,您趕緊回去吧。

  所以說,楚狂人是孔子的支持者,他不是嘲笑是惋惜,是敬佩。

  李白用這個典故,到底是什麽意思呢?

  大白話翻譯一下就是:我李白啊,那是眼高於頂,心高氣傲,我應該是像楚狂人一樣,拒絕做官。我應該像仙人一樣瀟灑。但實際上呢,我的一生,基本上像孔丘一樣,是在求官。我希望自己真能像楚狂人一樣看得開。

  說白了,李白是同時自比楚狂人和孔子,一點沒嘲笑孔子的意思,反而是自嘲的意味。

  另外,大家不應該都知道麽,詩人詞人為了押韻,為了裝嗶,什麽喪心病狂的語句寫不出來?

  這兩句詩,就是李白的人生歷程寫照:一開始像孔子一樣求官,後來像孔子一樣不斷碰壁,最後自己像楚狂人惋惜孔子一樣,自己惋惜自己,最後的最後是希望自己像孔子一樣放下求官的心態,遊戲天地間,成為真仙人。

  兩個人不同的是,孔子的確做過實權高官。

  兩人相同的是,都在另一個領域超越了自我,達到人生的巔峰,即自我實現。

  整首詩和李白整個人生,都帶著遺憾和矛盾,根本不是什麽跟黑暗朝廷如何如何巴拉巴拉。

  所以,我……我不是自比李白啊。

  李白曹雪芹都寫不出讓有專業素養的人讀懂的文字,我區區永恆之火,憑什麽敢把那麽深的東西寫成純故事然後讓讀者讀懂?

  所以,我選擇了解釋性和說明性過多的寫作方式。

  突然發現,網文作者甩鍋水平真高!

  至於說我在說教的,在完本後會具體解釋一下。

  現在能說的就是,我們怎麽定義,我們就會得到什麽。

  我們相信什麽,我們就會得到什麽。

  咳咳,談正事。

  到了第三卷,蘇業已經完全度過成長期,說明性內容會減少,後期我會更加克制自我表達。

  蘇業獲得優秀的思維,擁有明確的目標,掌握正確的方法,那麽,這一切都會形成巨大的動力,推動他不斷前行。

  接下來,蘇業要做的,就是努力與堅持,在思維的指導下,向目標的方向,利用正確的方法,一步一步走下去,不斷進步。

  其實還有一些東西想說,但不太適合,等全書完結後,我會認真說說。

  第三卷正式結束,今天主要寫感言,同時一整天思考第四卷和之後的劇情,所以今天無正文更新。

  明天開啟第四卷。

  最後,小火感謝每一位看到這裡的讀者!

  。

  求個月票!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