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全家都是穿來的》818.第818章 想說愛你並不是很容易的事(兩
  第818章 想說愛你並不是很容易的事(兩章合一)

  許久未見,宋福生再見到楊明遠也很高興。

  他一手拍了拍楊明遠的後背,一邊示意:行啦,差不多得了,官帽都被你抱歪啦。

  楊明遠這才松開宋福生。

  望著他叔,眼裡滿是笑,一直盼著再次相聚。

  “呵呵。”

  宋福生為了讓楊明遠盡快正常些,只能再次拍了拍楊明遠的肩膀提醒:

  “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就是咱們皇朝大名鼎鼎的柳將軍。”

  楊明遠迅速神思歸位。

  在禦前行走,鎮疆幾位將軍的名諱早已多次耳聞。

  向柳將軍行禮。

  柳將軍一看來的這位欽差和宋福生很熟悉,更不端著啦。

  將馬鞭隨手給了身後副將,特意來到楊明遠近前道:“恩,早有耳聞,果然年輕有為。”

  宋福生等待這倆人說完客套話後,又指了指周同知,他的副手,“周大人。”

  楊明遠不再像對柳將軍那樣客氣了,什麽您謬讚之類的,什麽黃龍文修武備,一文一武兩位帶頭人將這裡治理的井井有條、日新月異。

  對待其他人,臉上隻帶著得體的笑容,隨著宋福生介紹,對周同知、劉守備、羅判官等十幾位官員微一點頭。

  至於其他官員,宋福生也沒再介紹。

  沒必要。

  別鬧,人家明遠是京城官,禦前行走的人。

  天子腳下那裡,有時候它不完全講究官階,講究能不能時常見到皇上。

  更何況,人家此次前來是欽差身份,別說那些小官員不足一提,就是他宋福生都得配合。

  宋福生先示意柳將軍上馬,隨後示意楊明遠上車:“請。”

  楊明遠又開始短路,別的,叔,您不上車,我上不了,您先來。

  甭管楊明遠帶來的禮儀官員還是在黃龍府各官員眼中,看到的就是宋知府和欽差大人,兩人在車前捅捅咕咕了好一會兒。

  他們等候在一邊,上車不是,不上也不是,就很尷尬。

  最後是京城來的欽差大人贏了,宋知府先一步上了車。

  今日黃龍城。

  百姓有被安排了任務,要駐足在街道兩旁迎接。

  百姓們最初挺不解的。

  他們這裡靠近邊境,以往每隔幾年到進貢那段時日,有欽差來,更有高麗使者帶著長長的隊伍經過,但和他們有啥關系啊?

  也沒這麽費事兒。

  後經官吏們挨戶敲門給組織到一起傳話講解,百姓們倒覺得與有榮焉了。

  為啥這樣講呢。

  因為人家官吏說啦:

  這叫咱們大城該有的風貌。

  滿天下也沒有幾個城池挨著邊境,我們有幸住在這片黑土地上,就要有主人翁精神。

  主人翁懂不懂是什麽意思?就是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你。

  咱們要讓欽差看看,回頭黃龍就能傳到禦前。

  咱們更要讓高麗人瞧瞧,我們隻隔一座山一條河,卻和你們那邊境不一樣,我們這裡安居樂業。

  所以說,別嫌折騰,先放放手裡的活計。

  你看看人家京城的百姓,那更是所有歡慶活動都要參與。人家抱怨了嗎?那就是住在大城池百姓該做的。

  咱們黃龍,今日先迎欽差練練手。

  趕明外國人通過就能更熟練。

  負責附近幾條街的捕頭都上樹了,在拉橫幅。

  百姓們舉著紅黃綠的各色小旗,在等著欽差的官隊進城。

  有幾名婦女在城門這裡開包子面湯鋪子的,還挨了訓斥。

  那發下去的小旗明顯變小,給衙役氣的,怎的,偷偷裁剪下去繡荷包啦?

  自從知府大人上任以來,這些百姓可不好管理啦。

  都知曉宋知府是為民做主的好官,他們這些官吏要敢像以前似的在執法中打罵,惹急眼了,這些百姓真敢聯名去告。

  車隊終於進城了。

  官吏們擺手:“揮起來!”

  沿街的百姓們紛紛搖晃起小旗,臉上掛著主人翁般的笑容。

  在點心加工廠的馬老太,不拘著家裡乾活的小丫鬟們出去偷偷瞧熱鬧,只是她家丫鬟不參與揮舞小旗,畢竟是知府家的人。

  這不嘛,正聽兩位節氣姑娘,嘰嘰喳喳和她講城門那裡的熱鬧。

  老太太先頭聽著挺高興,後來聽著聽著忽然歎口氣。

  “阿奶,您怎麽啦?”家裡這些做點心的丫鬟們,不叫馬老太老夫人,一直叫著奶,包括她們的弟弟也是。

  老太太面上搖搖頭,心裡想的卻是:

  唉,也不知珉瑞啥時候能回來。

  這一晃,快兩年啦,她金葉子都要擦薄了。

  他們家一切都好,又想和那孩子顯擺顯擺啦。

  快回來看看吧,你未來嶽父在做大官,你奶我點心店滿哪開。

  當然了,這樣的好日子,那是因為有你在前線啊珉瑞。

  等你回來的,啊?奶甭管是不是啥恭人,奶都去城門迎你,奶親自給你揮小旗。你當之無愧。

  這麽一琢磨,馬老太心情都有點多愁善感了。

  站起身,揮手推拒丫鬟要扶她,轉身孤零零的去了辦公室。

  這兩年,老太太是愈發感慨陸珉瑞那個未來孫女婿的好。

  再沒有更可心的人選。

  以前吧,她說實話,那時候更多的還是為陸家的地位、金錢。那真是祖墳冒青煙釣回這麽一個大大大金龜,可不能讓他跑嘍的心理。

  可是眼下,隨著她這幾年見識到更多,倒看淡了那些身外的,她愈發相中的是那孩子的本質。

  位高、發達,還不吃喝嫖賭,沒花花心思,這太難了。

  那珉瑞,得是心裡多乾淨的小夥子。

  你看看她老宋家就知道,才哪到哪啊,媳婦們就慌了,怕男人家在外面找小的。

  再看看珉瑞,一直就那麽牛逼,一直就不是那亂來的人,最難得的是,那時,她兒子可啥也不是。

  外面的小子現在求親,多多少少都是衝她三兒今日是知府、明天會更好。

  但唯有珉瑞不是。

  她最近新學了個詞,記了好些遍才記住。

  馬老太正展開一張宣紙,磨墨,揮筆寫下:識於微末,難得有錢人。

  在馬老太偷偷嗑CP時,帶著“狼子野心”而來的楊明遠,正坐在馬車上掀開簾布問他叔:“我嬸兒和我妹子她們知曉我來嗎?”

  宋福生說:

  不知曉,只聽說來一位欽差,姓楊。

  沒敢往你身上聯想,總覺得你不得在禦前行走嗎?

  備不住柳將軍那麽大的官能知曉一些消息,估計京城那面有眼線,人家老丈人家也在京城。至於自己的眼線,這不是來了嘛?

  而他和柳將軍還不怎麽碰頭,他忙。

  宋福生說完,看著楊明遠笑。

  真好,沒想到這麽快又再次見面,要知道古代這裡的官員,有很多分開後一輩子再見不著。

  這也說明,這小子乾的很好,挺受重用。

  搞好了三年一滿,衝這次能被派來當欽差,皇上能給這小子安排進吏部。

  楊明遠掩飾心裡的那絲失落,不知道消息就不會出現在街頭。

  不過,能見到宋叔就已經很好。

  他緊緊地攥了攥對面宋福生的手。

  倆人相視一笑。

  又一起扭頭面帶笑容看向街頭,“叔,黃龍有你,這裡的百姓有福了。”

  “有啥福,不過是摸著石頭過河罷了,就這小旗也是第一回舉辦。

  讓掃大街,清理汙糟,拉橫幅。

  我想著等你帶隊領使者團過來時,咱這麽整整景不是有面子嗎?

  讓那些高麗人瞅瞅,別尋思咱們朝廷在打仗,百姓就好像挺困苦似的。”

  楊明遠笑的一點頭,叔離這麽遠,卻完全體會到聖意。

  同樣是做知府的,他途徑奉天老皇都,發現都差一點意思。

  他叔升遷快是有原因的。

  行與不行,高下立判。

  他出發前,皇上讓他此次前來的態度就是,我們皇朝即使內亂,你們高麗也不配做夥伴。倒是更理應:“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規規矩矩做邊境附屬國最好,別想那些不該想的。

  “叔,那幾位坐街邊的又是幹什麽的?”

  宋福生眯眼看過去,告訴楊明遠道:

  “畫師,畫下沿街一幕,等你們回來也會畫。

  我想著以後一屆一屆的,每一次使者通過都畫下,算是一種記錄和傳承。

  到時掛在府衙走廊裡,這也算是黃龍歷屆官員接待過的嘛。”

  外交嘛,就要有些儀式。

  楊明遠點頭,他回頭一定要通過帶來副官的嘴,將這些講給皇上聽。

  這天晚上,宋福生直到後半夜才回來。

  楊明遠他們到的時候就過中午了,在府衙吃頓工作餐就開始召開碰頭會議。

  要研究沿途怎麽接待,住處,人員看守維護,到底要不要讓那些高麗人在閑暇時亂走亂探查情況,怎麽交接,都由誰去。

  對於宋福生來講,還挺麻煩呢,以往是鎮守將軍和欽差到位,這回皇上還讓明遠轉話,讓他也去。

  這個會,一開就到了晚上。

  晚上不能再對付吃飯啦,閑雜人等安排進吏舍,明遠及其帶來的副官和禮部官員要安排一番啊。

  這就屬於官宴,公開應酬。

  宋福生喝的醉醺醺的,他酒量比照柳將軍他們差遠了,京城來的官員和黃龍的官員這頓觥籌交錯啊,推杯換盞。

  米壽聽到馬車進院的聲音,大半夜拎著燈籠跑出去,“姑父,你沒事兒吧?”

  宋福生摟過米壽,對準腦門啪嗒一聲就親了一口:“老兒子。”

  米壽:“……”行了,不用回答,您喝多啦。

  錢佩英披著衣服起身,揮手攆走米壽和大蔫吧,讓他們快回去睡覺。

  她接手扶住宋福生:“怎喝這麽多?”

  “你猜,誰來啦?”

  “我不猜,你口頭禪,你猜,少和我來這一套。”

  宋福生興奮道:“明遠來啦,他是這回的欽差!”

  錢佩英被氣的,想擰宋福生耳朵,“你小點聲兒,大半夜的給大夥吵醒。”

  與此同時。

  楊明遠的臉上卻像沒喝酒似的,只是身上酒氣很重。

  他慢慢脫下衣服,露出光滑白皙的脊背,望著脫衣時從懷裡掏出的信,眼神略顯迷離。

  趕路月余,終於到了地方。

  又忙活一天。

  最想說的話卻沒說,他和叔的身邊就沒斷過人。

  楊明遠靠在浴桶裡,閉著眼睛開始複習求親時預備說的話。

  這番話,是他從知曉自己將被委派為欽差,就一遍遍設想、更改、反覆假設許多岔頭,預設叔將會問他的問題,到時他該怎樣誠懇的回答。

  在心裡背著背著,楊明遠忽然睜眼,一個人在房間裡又喪氣的搖了搖頭。

  到底什麽時候開口提這件事,才是最好的時機?

  背那些又有什麽用呢,講他這兩年的變化,講他能承擔起一個家?

  越是要臨門一腳,楊明遠越緊張。

  外面天都已經快亮了,他還沒有睡意,推開黃龍客棧的窗戶,趴在窗台上望著知府後院的方向。

  他心知,要和宋叔私下深聊一回,得到做父親的首肯,才能不失禮的見到茯苓。

  在宋叔那裡,再多的草稿都沒用,唯有真心才能打動。

  第二天早上,宋知府掐了掐不適的喉嚨,從起身嗓子就疼。

  邊掐著嗓子咳嗽兩聲,邊去飯廳吃飯。

  馬老太一臉嫌棄,“你這是啥小身板呀,別人沒怎地,又你喝的裡倒歪斜吧?大半夜,我都聽見你那嗓門了,不行趕明學學怎麽用茶偷換酒吧。”

  宋福生被娘埋汰兩句也不吱聲。

  阿爺給他拿蜂蜜水,喝完了才道:“那誰,楊明遠來啦,我就不能向外推酒局啦。”

  全家人:“啊?”

  家裡以前挺窮的那位楊狀元?現在他家在京城怎樣啊,怎不問問,指定老發達了吧。

  聽富貴他們回來講,楊狀元沒輕了幫咱家忙,好像這回買船手續問題上也幫忙找人了。

  家裡的婦女們隻關心這些八卦問題,還很熱情的問:“要不要招待?”

  到了黃龍,那要來家的,關系在這裡擺著。

  宋茯苓筷子一頓,她昨日就知曉,那小子混的挺好,她在顏府聽說了,只是沒回家講。

  宋福生看向佩英:“我今天以私人名義請他來家吃飯,你看看怎麽安排。”

  “行。”

  讓錢佩英沒想到的是,幾位夫人來廠房和她說說話,正向外送客時,只看一位精精神神的小夥子正站在門前。

  第一眼沒敢認。

  這楊明遠怎感覺變樣了,身板結實了不少,這回“楊康”可真是名副其實了,不像以前那麽瘦。

  “明遠?”

  “嬸兒。”

  楊明遠接錢佩英下班來了。

  之前,他還去米壽所在的學院看過米壽。

  被那裡的先生知曉,可能是知道他曾是狀元名,還盛情邀請,非讓留下了幾個字好鼓勵學院眾學子。

  搞得他隻想消消停停看看米壽上課,都沒有多看幾眼。

  那幾位夫人,尤其周同知的夫人,知道這小夥好像就是此次皇上派來的欽差,上馬車都戀戀不舍,恨不得留下聽幾耳朵。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