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請叫我幻仙》第13章 修行不易,登樓難
  第13章 修行不易,登樓難
  “散修不易啊。”

  光鮮俊朗的外表下,殷泉也是一肚子苦水。

  與徐源長回憶當年山上的趣事,聊起捉弄同門的往事,再到修行漂零、歷險賺錢等,偶爾感慨一聲,倒一倒無處述說的苦水。

  兩人舉杯換盞,聊得很是投機。

  大部分時候,是殷泉一個人口若懸河在述說,或傳授散修心得。

  徐源長以兩世為人的經驗,能把話接住,將氣氛維持在舒服范圍,又不顯刻意。

  讓殷師兄將這些年遭遇的不公和艱險,吐出來不少塊壘。

  要不然堵在心底憋得慌。

  也知道殷泉為何一見面便將他認出。

  因四年前,殷泉不慎觸犯門規,被驅逐灰溜溜下山的途中,見到過遭人辱罵踢打的徐源長。

  那個罵不還口打不還手、可憐巴巴雙手護頭委屈窩囊樣,令殷泉印象很是深刻。

  世上怎麽還有那樣的受氣包?

  換做是殷泉,早就揮拳頭打了回去。

  打不打得過是一回事,打不打是自己的事。

  至於自身犯了甚麽門規,殷泉閉口不談,唯有長籲短歎,痛惜年少時候不懂事。

  顯然是一件不願觸碰的傷心往事。

  “哈哈,人生得一知己,痛快哉!以前怎麽沒發現,徐師弟,你也是同道中人,欸,咱們意氣相投,這朋友交得遲了。”

  “不遲不遲,就是這酒吃得遲了點。”

  “哈哈,再飲一盞。”

  一場酒吃了近兩個時辰,太陽西斜,兩人走出太白樓,殷泉已有三分酒意。

  殷泉還有事情去辦,要與一個人生路上提攜過他的貴人傍晚談事,提前有約,便在路口處分開,說好明日上午,在銜玉園見面。

  說晚上回去整理一些舊書籍,送給徐師弟,暫時將就著翻閱熟悉,不用花那冤枉靈幣去購買。

  徐源長目送殷師兄消失在人群深處後,他披一身陽光,獨自往城南方向逛去。

  以他沉穩的性子,亦忍不住嘴角翹起,流露出興奮的神情。

  有位古道熱腸的師兄給予指引,散修路上,他將少走許多彎路瞎路。

  聽殷泉說過,從出雲山走出來的散修,還有不少,提醒他要小心提防。

  往往是所謂的自己人在背後捅刀子,狠毒入骨,看樣子殷師兄曾經吃過不止一次大虧。

  在外面輕易不要透露來歷跟腳。

  合則交往,不合則遠離。

  一夜無事。

  翌日,一身清爽的徐源長輕車熟路來到銜玉園,與行禮的青衣小廝點頭微笑。

  走進閣樓廳堂,便看到身穿寶藍綢緞道袍的莊良,手持白玉山水折扇,大秋天的不時扇幾下烘托氛圍,正與兩人高談闊論,聊得很是熱鬧。

  時間尚早,廳堂裡就坐著他們三人,另有一侍女在煎茶,滿室淡淡茶香。

  “徐道友來得早啊,咱們又見面了,莊某有禮。”

  莊良收扇起身,抱拳爽朗笑道。

  給人如沐春風的舒服,似乎毫無芥蒂,昨日初次見面時候對方表現出的不信任。

  徐源長抱拳回禮:“見過莊道友,感謝指點之情,下回請您吃酒。”

  “莫要客氣,我與殷泉那小子相交莫逆,他的兄弟也就是我莊良的兄弟,今後一起吃酒。”

  莊良用一句話拉近關系,又道:“殷泉與藍道友有緊要事情,一大早出門遠行了,我剛好在街頭碰到,他與我說了幾句話,你今後遇到甚麽事,可以來找我。”

  徐源長心頭不無遺憾,不知殷泉什麽時候返回。

  答應送他的書籍,又沒著落了,拱手謝過,又朝另外兩位沒有起身的男子拱手示意。

  樓梯口走下一位白衣女子,道:“徐源長,你來樓上一趟。”

  說完,轉身又回樓上去了,沒有多余客氣。

  徐源長有些摸不著頭腦,他倒是認出對方,是昨天樓上在窗邊看書的女子,冷冷清清的,拒人於無形,殷泉沒有介紹姓甚名誰。

  莊良擠了擠眼睛,促狹低笑:“還愣著做甚麽,安仙子叫伱,快上啊。”

  徐源長帶著疑惑上樓。
    走進鋪子,沒看到另外那位何仙子。

  白衣女子指了指櫃台上放著的一個青布包袱,道:“殷泉讓轉交給你,你拆開檢查一下。”

  徐源長心底感歎,殷師兄做事還是很靠譜的,不知他下榻客棧住處,還特意將整理出來的舊書送來銜玉園,托人轉交予他。

  這份雪中送炭的友情,實實在在。

  他記在心底了,抱拳朝走去窗邊的白衣女子道謝一聲。

  走上前,解開包袱,裡面是一個不大的黑色木盒。

  邊緣處有一圈蠟封,加蓋了戳印。

  看似大大咧咧的殷師兄,做事很顯細心。

  徐源長見幾處戳印完整,便沒有當場打開木盒,萬一裡面有書籍之外的東西露白,可不太好,將包袱背起,再次感謝一聲白衣女子。

  下樓後與熱情的莊良聊了幾句,隨口提及,殷師兄見他初來乍到一窮二白,送給他幾本舊書冊,以便打消三人疑慮,再才禮貌告辭走人。

  穿大街過小巷,觀察著沒有人跟蹤,返回城南客棧。

  關上房門,徐源長飛快打開木盒,裡面裝著一摞新舊不一的書冊。

  有兩本前人遊記,有一本修行基礎常識典籍,有一門“輕身縱躍術”,一本“法術初解”和一卷最基礎的符籙繪製,總共六本書籍,皆是入門讀物,夠他揣摩學習好一陣了。

  徐源長當先翻閱修行典籍,封皮已經舊黃殘破,不知經過多少人的手。

  從上午到傍晚,他待在房間內,廢寢忘食看書。

  幾本書按側重瀏覽一遍,又重新翻閱那本典籍,直到窗外天色煞黑,合攏書冊。

  總算是對修行的基礎常識有了些了解,不再是兩眼一抹黑。

  不管是道、儒、釋,還是其它諸子百家門派,皆是按四門十二重樓劃分境界,功法傳承不同,或有些古老的名稱沿用。

  體修和妖修則沒那麽多講究,他們是按品秩階數從低往高計算,分別對應十二重樓。

  煉精化氣階段為第一門,也稱“氣門”,分別是引氣境、固氣境、化氣境三重樓境界,之間實力、壽元相差極大。

  每一重樓境界有初期、中期和後期三階段劃分,中間有明顯束口分隔,後期心境積累足夠,隨時能開悟破關。

  也隨時會因各種不為人知緣由,陷入瓶頸卡頓。

  有些門派修士,即使心性境界提升了,也不擅長爭鬥。

  比如農修,醫修,卦師等。

  當然各有各的保命,或逃命手段。

  徐源長算了下他從尋到氣感,再到能夠繪製出第一張鎮宅符,有半年之久,他稀裡糊塗不知什麽時候開始,就那樣跨過無形門檻進入引氣境初期。

  好像也沒甚麽難的嗎?
  煉氣化神階段為第二門,也叫“魂門”,神者魂也,分別是金丹境、元嬰境、魂門境三重樓境界,“脫離凡塵,鑄造魂門”,功德圓滿,邁進下一階段。

  能夠走到第二門的修士,鳳毛麟角,無不是身懷大氣運者。

  煉神還虛階段為第三門,稱之“虛門”,分別是洞虛境、無止境、超脫境三重樓境界,脫胎換骨,神魂合一,錘煉地仙之軀,上天入地,神通廣大。

  煉虛合道階段為第四門,稱為“天門”,至此典籍中再沒有記載,空空如也。

  每一門之間,皆有不同劫數考驗。

  書中有雲:“登樓容易,破門堪比登天難。”

  有人逆天修行,有人順勢而為。

  沒有定數,也不分優劣。

  找對適合自身的仙路大道,加上機緣、氣運等,方能步步登高,走得更遠。

  昨天聽殷師兄提及過,他卡在引氣境中期有大半年,始終不得其破解之法,更別提勘悟登樓了。

  來往銜玉園的散修,有人陷入瓶頸數十年,想盡辦法,仍然不得寸進。

  這也是許多散修的宿命,不知路走岔在何處,步步艱辛。

  破關登樓,著實不易。

  而有些宗門弟子,憑著前輩指引教導,破引氣境登樓,易如反掌。

  同人不同命,同遮不同柄也。

  ……

   感謝“書友20220726102103962”的打賞鼓勵!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