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貧道姓張,祖宗長生仙》第83章 黑白元神!道門法術
  第83章 黑白元神!道門法術

  “沒找到?”

  張玉清收到消息已是隔了一個時辰後。

  他當然不懷疑柳岱岩會說謊。

  那麽只能說曹家搗鬼,抹去了祠堂暗室的痕跡。

  “罷了,這事讓上官她們頭疼去,我操那心思幹嘛!”

  他將這份憂心放下。

  對曹家的報復他也無懼,到時候自己右手拎靈兵,左手捏符紙,誰來也能鬥上一鬥,讓其感受下被練氣士術法支配的恐懼。

  說實話,他心底倒是蠻期待曹家來人的。

  哪怕是那尊地煞武者,可用來試試金甲神人虛實?
  於是!

  張玉清又回到正常平靜的修煉生活中。

  結果讓他頗為意外,曹家竟沒來找他麻煩。

  被斬妖司搜捕後,三家替瀚嶽府上宗選拔弟子一事照常,渾然不受影響,許多年輕的江湖武者紛紛趕往。

  張玉清當然沒去。

  他不僅沒去,練氣士修為還正處於一個突破邊緣。

  希夷府的元神即將凝練成型。

  又一夜過去。

  張玉清如往常般,神遊太虛,參悟黑白元靈煉神篇,絲絲縷縷遊離於天地間的青靈之息鑽入意識希夷之地,與元神之光交練。

  陡然,一陣嗡嗡聲響起。

  偌大的希夷府輕顫。

  這片蒙蒙空間出現各種異象。

  有一道道太初雷光劃過,也時而浮現山河虛影,恍惚間又能看到一扇擁有無盡道理的門戶矗立於盡頭…

  一縷縷黑白色的元神之光在交織。

  以中心凝聚,欲成元神。

  “夫天地之有始也,一炁動蕩,虛無開合,雌雄感召,黑白交凝,有無相射,混混沌沌,衝虛至聖,包元含靈,神明變化,恍惚立報,是為太易,是為有始之始…

  始也,是謂道生一也,是曰元始。”

  張玉清入定,守心,放空心神。

  腦海間流淌過煉神篇宗旨玄妙。

  他又想到自己曾在武當老道祖師那所見一幕,陰陽為圖,黑白為魚,交互流轉,太極自生,於動靜之間,又化為無極。

  “不若以太極陰陽為元神核心,正對應於黑白之意。”

  有現成便宜不佔是王八。

  要說武當祖師張三豐最擅長什麽?
  不是什麽真武七截劍陣、也不是純陽無極功。

  而是對太極陰陽的感悟。

  後期的太極拳、太極劍皆從這裡衍生出來。

  張玉清沒打算走張三豐的路,但能從陰陽中奠定自身底蘊,沾了些祖師造化。

  想到這,張玉清存思觀想著張三豐老道師祖身下的那幅陰陽太極圖案,一縷黑白玄光環繞,首尾相接,在那團元神之光底下漸漸形成一道陰陽圖案。

  雙魚旋轉不止,化作漩渦。

  一縷縷元神之光以之為中心凝聚。

  這個過程持續了許久。

  偶聽見希夷府一聲輕鳴,才戛然而止。

  再望去,這片意識府內的情況截然不同。

  一道介於虛幻與真實的三寸小人成型,祂身披黑白道袍,盤坐陰陽圖上,雙手捧著一柄墨玉色靈兵太平刀,身前一本族譜沉浮不動。

  蒼穹之上,周天布列。

  自有股遺世而獨立感覺。

  “元神已成!”

  張玉清欣然愜意,有種微妙的變化。

  他再雙目閉闔後,意識回到元神,在不同的視角之下,能看清一些天地間的萬相本質,乃至一些青靈之息的流動。

  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皆有道韻升騰。

  地底之下有地煞。

  九天之上有天罡。

  都是武者所需攝取的天地靈氣之一。

  “元神成型後,開法眼也更清晰了。”

  張玉清接著又打開法眼。

  氣運沉浮、流動的過程更清晰無疑,只差能伸手觸摸,捭闔流動。

  另外!

  元神成型還有一個好處。

  他的神煉之法祭煉靈兵也上了一個層次,再以意念掌控靈兵太平刀時,更加得心應手。

  “約莫可以離身二十丈之間。”

  “二十丈以內,刀由心念,心神所指,靈刀所向。”

  他呢喃幾聲,動念之間。

  鏘!
  一柄墨玉色的刀器掠出,似遊龍般躥出。

  在虛空間遊動,刀柄上一抹赤金色的鳳凰紋絡綻放毫光,傳來鳳鳴之音,鏗鏘婉轉。

  “當真是好刀啊!”

  他由衷感慨,發自肺腑之言。

  …..
  神漢!

  黃巾之地。

  張玉清從此身接收記憶。

  這數月時間裡,黃巾軍依舊勢不可擋,攻城掠地,已在青州之境建立一個草台班子的義軍朝廷。

  四周皆有大漢軍圍剿而來。

  目前為止,倒是勝多敗少。

  可實際上這並非是什麽好消息。

  黃巾軍起義,初時因為做足準備,打大漢一個措手不及,近乎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推。

  如果能保持全勝,軍心不散,還有一定機會。

  可如今大漢反應過來,借著王朝底蘊穩固局勢,取得幾場勝利後,黃巾軍的弱點就暴露無疑。

  這是一群草莽、匹夫,秩序混亂的起義軍。

  只要再敗幾場,必潰敗無疑。

  另外,還有一點。
    大賢良師張角身體不佳,近日氣虛萎靡。

  不知因何緣故。

  “難道歷史依舊要重演?”張玉清沉默了。

  非神漢的平行時空裡,大賢良師因病倒塌,這是黃巾軍徹底潰敗的源頭之一。

  可他有些想不明白。

  已有驚天修為,堪比天人的張角。

  怎麽可能因病而亡?

  其中必有蹊蹺。

  “弟子拜見師尊!”

  張玉清踏入天公府邸。

  抬首便見大賢良師張角盤坐黃天神像前,長發梳直,黑發中夾雜著一根根白發,肉眼可見的氣息虛敗,臉色略顯蒼白。

  “元神已成,不錯!”

  張角雙眸開闔,微光迸射。

  目光落在張玉清身上,臉上浮現欣慰。

  “貧道原以為你至少還需要半載時間才能凝練元神,竟超乎所想。”

  張玉清啞然。

  他煉神也將近一年,才踏入第一境。

  實在沒什麽可道賀的地方。

  且在張角眼中,自己的煉神資質或許要更一般。

  這是個聽著讓人很惆悵的話。

  與自己驚人的武道天賦相比,這煉神的天賦就是一坨。

  “你既以凝練元神,可攝日月,貧道便傳你一門小法術練習一二。”張角再笑道。

  莫不是太平要術的法術神通?
  聞言,張玉清露出眼饞。

  眾所周知,大賢良師一身所學匯本成一本可通天徹地,赦神召鬼的奇書:

  太平要術!

  此書玄妙應該僅次於天書,上古仙人所撰寫的仙經,自成體系,玄妙無窮。

  不然張角又怎敢以一己之力,硬撼神漢底蘊。

  與天謀劃,逆天而行。

  敢教日月換新天,敢喚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

  就算是南華仙、左慈、於吉之流也不敢如此。

  不過讓張玉清頓時所望。

  張角所言的小法術可不是來自太平要術。

  只是真正意義上的小術。

  他袖子一拂,三卷玉竹呈現眼前,赦有道符印記。

  “師尊,我想全要!”

  張玉清咧嘴一笑,厚顏無恥的道。

  三卷法術擺在眼前,不貪婪點那是正常人?

  “哈哈哈…”張角一愣,接著撫掌大笑,“吾徒果非常人也!”

  “不過…”他話音一轉,又沒好氣道,
  “伱元神初成,道行淺薄,切忌不可因小失大。”

  “小術終是小術,農具爾,道行才是大道。”

  “待你道成,這些小術信手拈來,又何必耗費時間在它們身上。”

  張玉清微微頷首,“師尊所言甚是,弟子謹記。”

  其實也是,現如今武道才是自己立身之本。

  方士練氣,打的大大後期。

  “擇一門修行吧!”

  大賢良師張角袖子一展,將三卷法術攤開。

  張玉清以法眼望去,方能初窺玄妙。

  第一卷記載的一門法術喚作:“聚禽之術”

  雖是一門小術,可修煉到極致,亦可調動天下飛禽,聽吾號令!

  類似於豢獸的法術。

  不學、不學!
  第二卷記載的法術為“呼風之術”

  初學之境可召來微風,極致時可吐出罡風。

  易學難精,不學不學!
  張玉清停留片刻,搖搖頭,又轉而看向第三卷。

  第三卷記載的法術稱之為“印瓶之術!”

  元神為印,演化寶瓶,有攝魂奪魄之力。

  初學者祭出此法,可短暫的讓人意識昏沉迷失。

  “算是一門控制類小法術。”

  張玉清無疑更傾向於這門小法術。

  他一身戰力足夠,要是再輔以控制手段,豈不是有我無敵。

  且這短暫的讓人意識迷失,對於高手過招時,無疑是致命的,可於刹那間扭轉局勢。

  學!
  “師尊,我學這門印瓶之術。”

  張玉清當即確鑿,指向第三卷。

  “可!”

  張角袖子一拂,第三卷印瓶之術的經文從玉竹中浮現,字符躍動,鑽入張玉清意識間,一整篇經文徹底烙印於他元神間。

  一眼就無法忘卻。

  只能說天人之力匪夷所思。

  接著,張玉清又問了幾道關於修煉過程中遇上的疑難問題。

  張角一一為他解惑指點。

  過程順暢,通透,有種清爽舒適感。

  又在即將離開前,他詢問,“師尊近日身體可有不適之處?可是感染了什麽病症?”

  張角微微一笑,“貧道已煉成無垢之身,歷兩災七難,百病不侵,哪有什麽病症能害我。”

  他見張玉清擔憂,搖搖頭,“貧道無礙,只是氣運反噬爾!”

  氣運反噬啊!
  說得輕巧,實則不簡單。

  當然,張玉清也不懂其中門道,隻覺得裡面關系沒這麽簡單。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