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一品江山》第二七六章 傳臚 (上)
  傳臚,就是激動人心的金殿唱名。

  按說在金殿傳臚當天,才能知道進士的名次,但實際在前一日,官家就會於集英殿召見殿試前十名,俗稱‘小傳臚”其目的是為了觀察,即將出爐的三鼎甲的風儀,防止出現意外的情況……比如某位老兄是個形象猥瑣之人,或患有嚴重的佝僂病,及其它有礙觀瞻的殘障,那就算才比李杜,也不得不屈居後列了。

  因為科舉的目地是選出代表朝廷管理百姓的官員,三鼎甲更代表朝廷的臉面,最起碼形象上不能丟人。

  小傳臚的前一天,禮部便派員通知到了前十名考生,並告訴他們應該準備好的事項。除了相應的著裝外,還要找一位同鄉官員,第二天陪同他們入宮覲見。

  陳家這邊得了報,全家人自然喜出望外,陳恪卻難以置信,他覺著自己能入二甲就很幸運了,現在竟進了前十名。莫非是老天瞎了眼?

  “我說什麽來著?”陳希亮滿臉放光,使勁拍著陳恪的肩膀,也不嫌手疼,大聲道:“你肯定行的!怎麽會不行呢?也不看是誰的兒子……”,

  便和曹氏開始緊張準備,第二天入宮的服裝佩飾,衣服還是那身白衫,佩飾主要是荷包和忠孝帶,這是從漢朝以來,流傳了千年的官場習俗。至於同鄉官員,就不勞煩別人了,陳希亮親自上陣。

  第二天一早,父子兩人便來到東華門外,不一會兒,章衡、竇卞、蘇軾、呂惠卿等人也到了,眾人都有些如墜夢裡。相互致意後,便安靜的等著召見…”越是這種人生得意的時候,他們就越是小心,以免給人留下張狂妄行的印象。

  待人到齊後,禮部官員便在東華門外的直廬中,向他們教導覲見官家時的宮廷禮儀。其實在殿試前,就已經有這方面的教導,但一方面人太多,另一方面教一次的效果也了了。

  所以在殿試時,貢士們舉止失措、醜態百出,讓負責教導他們的官員如芒在背。

  所以這會兒,抓緊覲見前的空兒,又給他們臨陣磨槍。拿一把空椅子假設是皇帝,教導他們畢恭畢敬行禮,逐個糾正他們的動作……

  把一套動作教了好幾遍,負責引導他們的官員奇怪道:“怎麽還不召見?”看看天色,按說這時,小傳臚該結束了才是。

  隻好繼續演練”…差不多到了辰時,才有內宦出來,引領他們進東華門,至集英殿門前西階下候著。官家也已從垂拱殿乘坐輿轎來到集英殿升座”…皇宮裡有許多殿堂,每個殿堂都有專門地用處,皇帝每天的任務就是在幾個殿裡搬來搬去。舉行大朝在大慶殿,接待外賓在紫袁殿,接待朝廷官員外臣在垂拱殿,而這集英殿就是專門用來接見科舉考生的。

  比起隆重之際的大傳驢,小傳臚整個過程極為安靜,沒有儀仗、沒有奏樂,也沒有大聲傳呼某人的姓名。

  在覲見前,前十名進士的名字,已經寫在綠頭簽上。禮部官員捧著綠頭簽,躬身小步走到官家禦座前,進呈給皇帝。然後按照官家的點名,依次傳召被點到名的進士覲見。引見的時間很短,只需讓官家看看相貌,回答幾個簡短的問話,如籍貫、年齡等等,就會得到官家的溫言勉勵,並賜一條玉帶,那也是覲見結束的信號。前一個退下後,官家再叫下一個,整個過程不會持續超過半時辰。

  官家拿著寫有他們名字的綠頭簽,最終確認這十人中誰拔頭籌,以及其後九人的名次。如果引見中不出意外的話,名次還是以評卷時的結果為準。~~~~~~~~~~~~~~~~~~~~~~~~~~~~~~~~~~~~~~~~~~~~~~~~~~~~~~~~~~~~~~~~~~~~~~~~~~~~~~~~~~~~~~~~~

  陳恪候在集英殿外,看著九個同年進來出去,心說,看來我八成是第十,不禁有些小失落,旋即又暗罵自己太貪心……能中前十已是邀天之幸了,難道還想中狀元不成?

  等到第九個曾鞏出來,禮部官員終於叫到了陳恪的名字。待把他送進去後,那官員又轉出來,對另外九人道:“走。”

  “還有一個沒出來呢”,…”蘇軾小聲道。

  “忘了麽?不許聒噪。”禮部官員嚴厲的瞪他一眼,小聲道:“這是官家的意思,不用等他了。”

  單獨留下陳恪作甚?眾人不禁浮想聯翩,莫非他才是真命狀元?

  不到金榜傳臚,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前十名中的第幾名。

  禮部官員領著進士們離開了。集英殿中,陳恪正在向官家行禮。

  “你叫什麽名字啊?”只見官家把玩著一支綠頭簽,八成就是寫他名字的那支,頭也不抬道。

  陳恪心說這不廢話麽?就算你得了健忘,難道還不認得我了?但嘴上還得老實答道:“學生叫陳恪,耳東陳,心各恪。”

  “陳恪,知道自己考了第幾麽?”

  “不知道。

  “想知道麽?”

  “想。”

  “狀元。”

  “啊”,…”,陳恪的心登時漏跳了半拍,誰說我不在乎?只是嘴上不在乎罷了……

  “不信啊?”

  “呃,回稟官家,朝廷有慣例,有官人不能中狀元的。”

  “所以給你打到了第二。”趙禎緩緩抬起頭,眼裡戲謔道:“高興麽?”

  “呃,…”陳恪大腦有些當機道:“高興……”,

  “別高興太早。”誰知官家純粹尋他開心道:“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也是有可能的。”

  陳恪寒毛直豎,想起了這位千古仁君的無情一面…”那位大才子柳三變,不過是因為落地後一首牢騷詞,就被官家擋在進士門外,毀了一生。他連忙陪笑道:“不是說,本科不黜落麽?”怎麽說,你也是我姨夫,還能那麽絕情。

  “是啊,但凡事總有例外。”趙禎也笑道:“寡人記得,殿試條例中有明文,科舉期間犯法,或者被查出犯法者,非但不可取中,還要扭送法辦。”

  氣”陳恪咽口吐沫道:“微臣可是清白的。”

  “清白?”趙禎哂笑道:“臉皮可夠厚的,你過乾多少不法的事兒,莫非要寡人一條條念出來?”

  “微臣,確實是清白的。”陳恪心說,小、樣,詐我呢?

  “不止臉皮厚,還嘴硬。”趙禎看看胡言兌道:“念給他聽聽。”

  “喏。”胡言兌便掀開手裡的小本,出聲念道:“慶歷五年三月,於眉州青神縣橫灣村,持械刺傷大伯母侯氏,時年十歲”…”

  一聽這日期,陳恪當時就要吐血,十年前的事兒,竟也翻出來了,這皇帝老兒真把自己查到骨頭裡去了。

  “皇佑四年,夥同宋端平等人,襲擊禁軍,夜闖王府,綁架郡主,挾持王子”…”

  陳恪登時一頭白毛汗,心中瘋狂祈禱:‘乖乖隆地洞,千萬千萬別把我拐賣余靖老頭的茬兒查出來”,…,

  萬幸、幸好、好在,下一條就直接跳到了去年:“嘉佑元年五月,在剿滅無憂洞後,引起了宗室趙宗楚、趙宗漢等人的瘋狂報復,懷疑私吞贓款十萬貫以上。”

  “嘉佑二年二月,以假龍袍栽贓陷害宗室趙宗暉。”

  待**管念完,陳恪已經汗流浹背了,這絕度不是裝出來的……他原本以為,自己做得天衣無縫的那些事兒,皇帝竟然了若指掌,冷冷道:“哪一條罪名,都能讓你萬劫不複!”

  什麽進士榜眼的,全都是浮雲了,能把小、命保住了,就阿彌陀佛了。

  ‘官場太黑暗,皇帝太陰險,不玩了,不玩了……”就在他魂魄出竅之時,便聽趙禎冷冷道:“陳恪,你可知罪!”

  “微臣,微臣冤枉啊……”陳恪抹去滿臉的汗水,趕緊大聲道:“這些情報存在嚴重的歪曲、片面,不符合實際情況!”

  “你倒說說,怎麽片面了?”官家沉聲道。

  “我小時候是刺傷過嬸娘,但那是她虐打我兩個弟弟在先,我以為他們被她打死了,一時衝昏頭腦,才用她的金釵戳了他一下。”陳恪連忙辯解道。

  “不愧是才子啊。”趙禎看看胡言兌,笑道:“把刺,改成戳,嚴重程度馬上就降下來了。”

  “嗯。”胡言兌點頭附和道:“老奴真長見識了。”

  “你繼續。”趙禎示意陳恪道。

  “至於皇佑四年那次,微臣父親因為調查嶺南文武貪腐窩案,慘遭陷害,身陷圇固,命在旦夕。”陳恪道:“我冒萬死,去找當時的余文帥報信,卻被他扣押。因為擔心父親的安危,更擔心平叛大局,才鋌而走險,從他軟禁我的衙門裡逃出來,誰想到北海郡王父女竟住在隔壁,這才誤打誤撞,碰到了郡主,但絕對沒有要傷害她的意思,後來小王爺為了保護妹妹,答應以身為質,送我出城去找丁憂在家的歐陽公。官家看我們後來的關系,就知道當初絕對沒有暴力和傷害發生……”

  “那無憂洞贓款的事呢?”

  “這純屬是妄揣了。”陳恪激動道:“徵臣擊殺了他們的大龍頭,他們自然就把懷疑的目標指向了我。但此事,開封府尹包龍圖已經嚴查過了,若是有事,以他鐵面無私的性格,哪能容我參加科舉?”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