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香江大財閥》第173章 【笑看風雲】
   第173章 【笑看風雲】

  6月中旬,九巴的董事會議上,林正傑以董事長的身份,提出要將九巴位於尖沙咀的一座大廈,以及位於長沙灣的一幅車廠地皮出售。

  雷覺坤立即反對道:“尖沙咀的華源大廈每年可以為九巴創造4000多萬的租金收益,是九巴的重要物業投資,林生想出售它,怕是不太合理。”

  雷普照等董事,也有些意外的看著林正傑,認為這個方案有些突兀。

  林正傑認真的說道:“高拋低吸,才是最好的投資之道。現在是物業高峰時期,正是套現的好時期,所以我也是為全體股東謀求福利。”

  雷覺坤冷笑一聲,說道:“林生,你怎麽知道物業不會繼續上漲,你這完全是賭博式的投資,不符合股東的利益。我和你意見不一樣,我認為物業還會上漲!”

  他覺得,終於可以在董事會佔上風了!

  當然,如果林正傑強製性要求出售,憑借泰富集團持股49%九巴股權,可能董事會也很難阻止。但這樣一來,林正傑勢必會名譽掃地。

  林正傑直接說道:“好,雷生既然覺得物業還會上漲,這兩個物業就出售給你們九龍建業。我已經找仲量行估算過,華源大廈價值4億港幣、長沙灣的車廠地皮價值2.2億,總計6.2億。你們九龍建業若是買下,可以一年交付所有款項。如何?”

  雷覺坤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畢竟如此龐大的一筆交易,九龍建業哪裡有這麽大的實力吃下。

  原本,林正傑是打算留下來做‘儲備地皮’的,但自從發生‘司機罷工’事件後,林正傑決定深入掌控兩家巴士公司,同時也要為兩家巴士公司謀求發展。

  林正傑直接說道:“暫時存在銀行吃利息,分不分紅是後面的事情。”

  雷普照點點頭,說道:“林生放心,這是一件好事,也是未雨綢繆,我們管理層馬上辦。”

  由於雷覺坤的‘倒戈’,自然進展是非常的順利。

  其余董事見狀,也隨即表示讚同。

  總經理雷普照詢問道:“林生,只是售出這兩個重要的物業,九巴又該如何使用這些資金?九巴本來的現金流,就有1億多港幣。”

  所以在中巴決定售出‘北角中巴總辦事處及車廠’、‘北角七姊妹道車廠’這兩幅地皮時,還是引起新鴻基地產、富豪酒店及百利保、嘉年地產等企業的興趣。

  林正傑當即說道:“就這樣說定了,再給你優惠1000萬,作價3.9億港幣。”

  “隻買下華源大廈,倒是可以考慮!”

  但他還真對尖沙咀的華源大廈感興趣,尖沙咀是旅遊區,而華源大廈時一個綜合性商業商廈,每年的租金4000萬出頭,是一個收租的好物業。

  當然,今天若不是將華源大廈答應賣給雷覺坤,說不定也有些麻煩。

  所以兩家巴士公司都將出售價值6億以上的物業和地皮,由於是在地產高峰時套現,僅是這一功績就足以讓林正傑擁有巨大的威望。

  雷覺坤一聽還有這種好事,當即不再反對林正傑出售九巴物業的決定。

  前世新鴻基地產僅收購九巴39%股權,所以連很多決策都不能影響。如今泰富集團收購股份達49%,故林正傑的決策更容易一些通過。

  很快,董事會通過正式的決議。

  “好”

  其中最有興趣的,當然是新鴻基地產,和中巴已經進入實質性的談判階段。

  會議的最後,林正傑說道:“鑒於中巴發生的罷工影響,九巴這邊也要進行員工福利的上調,雷總經理,你要馬上制定好方案,交給董事會審批。”

  與此同時,後續這些資金可以借給一半給泰富集團,另外一半抄底地產或者買入美金,都是不錯的投資。總之,林正傑要帶領‘集團全系’發展。

  雷覺坤剛剛得到好處,也難得沒有反駁林正傑的觀點。否則又得以‘九巴福利本來就比中巴好’,來反駁林正傑的觀點了。

  地產界都知道‘泰富系’在拋售物業和地皮,但那又如何,大家都是地產界精英,又怎麽會認為林正傑的想法就是對的呢?

  其實‘北角中巴總辦事處及車廠’、‘北角七姊妹道車廠’這兩幅地皮真的非常優質,總共佔地面積30萬平方尺是足夠的大,可建購物中心、住宅樓、商廈的綜合性土地。

  可以說,這兩幅地皮非常搶手,而中巴也將價格定在不低於6.5億港幣的基礎上。

  新鴻基地產購入當然不是問題,畢竟他們今年一年的盈利也有五六億港幣,就算買貴了也問題不大。

  “老板,今天恆生指數已經衝到1780點,下個禮拜要不要逐漸套現公司投資的證券?”何方塘來到林正傑的辦公室,提醒道。

  他不能不來提醒,泰富集團還有足足13億多的可套現證券。

  林正傑說道:“不急,再等一個禮拜時間再說,後面機會多的是。”

  此時已經是6月12日(星期五),維港投資已經套現的第十四天。

  這十四天的時間裡,恆生指數有一半多的時間是在1700點以上,本周五更是已經衝到1780點。

  所以下一周,維港投資和亞洲證券會繼續套現一周,泰富集團再在下下周開始逐漸套現。當然,一開始的一周,也有重合的,不過不影響太多。

  相當於,一天的交易額是8億港幣,而林正傑及公司一天套現的總額在5000多萬。

  何方塘明白,老板個人也在套現,便說道:“好的”

  他提醒老板,是擔心泰富集團的資金,如今老板有信心,他自然也不再擔心。何方塘認為,這一波牛市會持續很長時間,可能8月份才結束。

  新的一周來臨。

  在北角中巴總部辦事處及停車場,林正傑和前來的商議的新鴻基地產郭德勝,坐在了會議桌上。

  新鴻基地產有意收購中巴在北角的兩幅地皮,說實話,這兩幅地皮在新鴻基地產手中,是一點不可能虧的,畢竟只要稍微再手中放過三年時間,這兩幅地皮就是優質地盤。

  要知道,北角靠近銅鑼灣,也算是繁榮沾邊。而目前市區想找出30萬平方尺的兩幅地皮,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這兩幅地皮又是商住性質地皮,可以開發購物廣場、商業大廈、住宅為一體的商業項目。

  當然這兩幅地皮再好,林正傑也是將它們視為‘炒賣資產’,符合自身利益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林生,這兩幅地皮雖然發展前景很好,但你要價6.6億港幣確實貴了點,中巴的市值才12億多呢!”郭德勝再次喊出‘價格高’。

  任誰都知道,林正傑就是一個炒高價格的‘超級獵手’,最近高價賣出很多項目,從中大賺一筆。

  林正傑不出大家所料,堅決的說道:“6.6億的價格一點也不高,市區已經找不出這樣大面積的地皮,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優質地皮。若不是我們集團系需要調整投資方向,這幅地皮我們是絕不可能出售的。”

  郭德勝一聽,心中是絕對認可這一點。

  就沒有地產公司肯放過這樣兩幅優質的地皮,如果他是泰富集團的主導人,一定是和中巴合作,聯合開發旗下公司的土地。這樣一來,泰富集團獲利,中巴公司也獲利。開發出來的商業樓宇,還能長期收租之用。

  基本上,就沒有人會做這‘一錘子買賣’。

  “6.6億價格沒問題,不過我們希望付款方式可以是分期一年支付。”

  這已經是雙方多次接觸的談判,所以達成理所當然。

  林正傑也爽快的說道:“這個沒問題!”

  遞延支付方式,目前是非常正常的,大型物業的收購,甚至可以兩年才完成付款。就拿美麗華酒店舊翼來說,最近佳寧集團和置地在談判收購,預計8月份達成交易,但到後世1982年底尚未支付尾款。

  包括官地拍賣,一開始一年支付完畢都可能,不過最近港府修改規則,住宅性質的土地不能超過三個月時間付清。

  所以不管是中巴,還是九巴,售出的物業一年全部回款,也是來得及的。

  目前美元兌港幣,還是5.85~6的匯率;1982年底,美元兌港幣也有6.45。真正大跌的,還是在1983年。

  和新鴻基地產很快達成協議,林正傑也在心裡‘偷笑’。

  他現在是笑看風雲,看著那些高價買下他手中資產的企業和個人,心中不僅僅是賺錢的喜悅,還有看別人‘虧錢’的喜悅。

  這就是人性!
  雖然新鴻基地產實力強勁,購買這兩幅地皮也不會虧,畢竟他們現在一年盈利都是五六億港幣;但是,影響肯定還是有的,至少1982~1984年他們抄底少了一些資金。

  大家都是競爭對手,削弱競爭對手,林正傑自然高興。

  可惜李家成不上當,他做事太老道,這幾年長實集團和那些擁有地皮的企業合作開發——別人旗下的土地,長實只需要出點啟動資金,就可以通過售樓花來‘以戰養戰’。同時,長實還大量發行新股,去購買那些優質企業和資產。

  李家成真是把錢用到了極致的商人,若不是林正傑當初逮住他的把柄,讓他損失了點,怕是就更厲害了。

  回到泰富集團,林正傑叫來袁天凡。

  林正傑詢問道:“天凡,伱是在美國留過學是不是?”

  袁天凡點點頭,說道:“嗯,在芝加哥大學讀過經濟學。”

  林正傑說道:“你對美國的印象是什麽?”

  袁天凡毫不猶豫的說道:“發達、開放,充滿創新當然,那邊也有一些不愉快,有歧視。”

  林正傑自然也是有體會,雖然他才去過兩三次,但不是沒有遇到問題。

  “我想在美國成立一家電子遊戲研發工作室,所以找你來做這件事!”

  袁天凡有些莫名其妙,說道:“老板,美國人可不老實,你出錢研發,他們搞不好忽悠你這個老板,到時候拿不出好作品,我們反而會虧損大量研發費。電子遊戲產業屬於新產業,前景確實遠大,不過香港這邊人才匱乏。更重要的是,我們不是這個行業的人,外國研發工程師很容易忽悠研發資金,本地又沒有條件。”

  就差說,老板你別異想天開了!
  林正傑笑著讓袁天凡來自己的辦公桌旁,袁天凡好奇的走過來,看著林正傑辦公桌的一對‘剪紙’。

  “你看,這是我受到英國一個遊戲‘五格骨牌’的啟示,而想出的一個電子遊戲。這個遊戲會有七個形狀,分別是.在電子遊戲中,他們會從上面掉下來,遊戲玩家需要在下落的過程中,變換他們的方向,以此來堆砌怎麽樣,是不是很有趣?”

  袁天凡被林正傑用一堆剪紙,堆積遊戲的玩法吸引了。

  “老板是想請人研發這個遊戲,這樣至少大家有目標,我們也可以檢查研發的進度。一旦研發成功,我們便可以靠著版權收益。”袁天凡很快明白老板的想法。

  “不錯!倘若我沒有一點想法,貿然投資電子遊戲項目,自然很容易被人欺騙。但現在我們有遊戲的策劃,那麽只需要研發工程師去實現,一切都是順理其章。或許幾個月時間,就能研發成功,然後供雅達利這樣的硬件商看上。”

  袁天凡又問道:“老板是以個人的名義投資?”

  林正傑馬上否決道:“以公司的名義投資,以後電子遊戲是我們的一個投資方向。你可以先在香港注冊一家公司,再去舊金山注冊一個分公司或工作室,這個項目如果成功,我們可以繼續投資這方面的項目。”

  最近,林正傑也是在絞盡腦汁的想賺錢,特別是海外能不能有好的項目。

  結果沒想到,還真被他想到兩個項目:

  第一個,便是投資電子遊戲,雖然香港不太適合,但可以作為外企去美國投資。

  第二個,便是投資美股。

  投資美股的好處有兩個:

  第一,將港幣兌換成美金,這本來就已經是一種升值,兩年的時間有60%的利潤。

  第二,兌換成美金後,又可以投資美股,還能上漲一波。

  特別是投資IBM,目前市值350億美金,但這隻股票在1982~1983年的表現,可謂非常驚豔。

  所以,林正傑決定今年下半年嘗試投資美股IBM,當然是以維港投資的名義。

  這樣一來,雖然在港幣兌美元上,可能只是賺35%左右(即匯率5.85至7.8);但是IBM的市值,在1982~1983年漲幅可是有100%。

  等到1984年再撤回亞洲,抄底香港,亦或者轉戰日本,都可以大賺特賺。林正傑的個人財富,將成為他最大的底牌。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