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香江大財閥》第168章 【翻臉無情】
  第168章 【翻臉無情】

  4月中旬,香港媒體紛紛報道永安集團斥資24.35億港幣拿下聯邦大廈和國際大廈。

  媒體形容,這兩座大廈在一年的時間,轉手了三次,價格分別是10億港幣(卓見發展)、20.01億港幣(寰宇發展)、永安集團24.35億港幣。

  價格的變化,讓人瞠目結舌。

  當然市民們津津樂道的還有就是林正傑的炒風凌厲,堪稱商界的經典。林正傑炒著兩幢樓,足足賺了9億港幣,不比原來的業主聯邦地產賺得少。

  此時的張玉良,剛剛獲得和二嫂崔秀英的官司勝利,正在邀請十幾位大律師在他的金枝玉葉號遊艇上慶祝。

  為了打贏這場官司,張玉良將全港擁有大律師的律師事務所承包,讓自己的二嫂沒有大律師可用;辛虧崔秀英的女婿羅承德是律師家族出身,才不至於連個律師都請不到。

  就算如此,英籍法官柏嘉還是判張玉良獲得勝利。

  “張生,聽說聯邦大廈和國際大廈再次交易,價格達到24億多呢!”一名大律師哪壺不開提哪壺的說道。

  他並不知道這裡面的貓膩,所以只是單純的拿這件事出來講講。

  話音剛落,張玉良差點暴跳如雷,幸虧知道大律師都是不好惹的,隻得壓住火氣的說道:“這兩幢大廈說起來還有些事情,我給大家拿合同來,大家幫我看看,能不能幫我挽回些損失?”

  說完,他講提前準備好的合同複印件,遞給在場的律師。

  “張生,你的訴求是什麽?”

  張玉良說道:“這兩幢大廈在第一次交易時,並未通知聯邦地產,便已經達成交易。我認為20.01億的價格有壓價的嫌疑,當時價格至少值22億。”

  在場的律師紛紛討論起來!
  “當時價值22億,是否有買家購入的意向?”

  “對啊,這個很關鍵。”

  張玉良道:“永安集團當時上面談判過,就有22.35億價格的意向。”

  “是否有書面形式的證據?”

  張玉良道:“這個沒有,事後永安集團想從我們聯邦地產手中購買,所以交易終止。”

  一時間,各大律師也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無非就是張玉良想做局,吞掉泰富集團的5億資金。不過林正傑也不是吃素的,直接以個人投資企業的名義斥資20億買下兩座大廈。

  張玉良怎麽也沒有想到,林正傑可以在短時間湊集20億的現金。

  “怎麽樣?誰能幫我打贏這場官司,就可以獲得差價三成的傭金。”

  有律師蠢蠢欲動的說道:“除非永安集團出來作證,不過沒有書面形式的談判記錄,也非常難獲勝。”

  “是啊,最重要的是這合同上有一條:卓見發展投資由泰富集團主導,對兩座大廈的交易有決定權。”

  “對,沒有這一條的話,事情便大有可為。”

  “因為是對賭合約,泰富集團的法務也做足了準備,好像就在我們中間吧。”

  一時間,張玉良搞得火大,事情再次沒有結果。

  他可以選擇訴訟,但是肯定要產生高額的訴訟費,所以在一點把握沒有的情況下,聯邦地產是不會發起訴訟的。

  張玉良的心在滴血,如果他不算計別人,聯邦地產至少也可以多賺1億多。

  廣播道81號。

  林正傑帶著葉紹良等人,來到亞視大廈,這裡已經是亞視的第三代總部。

  第一代總部(1957年-1959年)位於軍器廠街、軒尼詩道之交界;第二代總部(1959年-1968年)位於灣仔告士打道麗的呼聲大廈。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眾人來到一間會議室和英國麗的呼聲公司代表們,進行談判。

  簡單的寒暄後,雙方坐在了談判席上。

  麗的呼聲的代表哈裡斯,率先說道:“林先生,貴公司想收購麗的電視台的想法,我們是沒有問題的,原則上只是價格的問題。對於你們的報價,現在已經有其它財團表示感興趣,所以希望你們拿出更多的誠意來。畢竟此時的亞視,在收視率上,已經能和TVB打一下擂台。”

  一連給出很多的‘優勢’,目的就是想得到更多的資金。

  泰富集團的報價是1.2億港幣,拿下麗的呼聲60%香港麗的電視台股權。

  這個價格是合理的價格!

  林正傑相信,澳洲幫也只能給到這個價格,所以麗的呼聲才願意坐下來繼續和泰富集團談。

  “如果哈裡斯先生伱說的是澳洲財團的話,我想他們很快就會打退堂鼓了。畢竟亞視的管理團隊是支持我們的,不會支持一個海外財團來掌握麗的電視台,因為他們不熟悉香港人的電視喜好。”

  哈裡斯等人頓時心一沉,明白這是華人聚在一起‘鬧事’,言下之意就是如果出售給外資財團,華人管理層便會集體辭職。重要的是,外資財團不會購入,畢竟別人也會提前來港調查。

  “林先生,你這是談判以外的事情,股權畢竟在外面的手裡,誰出的價格高,我們便賣給誰。我們是商人,隻考慮利益!”

  事實上並非如此,亞洲電視是香港的電視台,華人收購有著天然的優勢,就是港府那邊也會照顧本地財團。哪怕是英國本土財團來港做生意,本地華人依舊是地頭蛇。

  當然,林正傑也不想為了幾個碎銀子僵持下去,他之所以提出‘麗的管理層的意願’,是不想麗的呼聲將他當做大凱子來宰。

  所以要雙管齊下,於是林正傑說道:“好吧,為了表示誠意,我們可以再提價5%,這是我們最大的誠意。”

  1.26億港幣,收購60%股權。

  哈裡斯等人交談一番後,說道:“OK,我們選擇成全你們,也充分考慮到現在管理層們的意見。”

  在談判前,以黃錫照為首的華人管理層們,便向母公司傳達了他們的意見,並強調不希望被外資財團接手,這樣會導致整個麗的電視台發生重大損失。

  與此同時,澳洲幫也得到這樣的信息,所以他們也開始考慮得失。香港電視台不是他們必需品,他們更看重麗的呼聲其它業務。

  所以,今天基本是談判得很順利。

  當天傍晚,泰富和麗的呼聲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了交易細節。

  “泰富集團入主麗的電視台”

  “林正傑欲做電視大王,比肩邵爵士”

  翌日,香港媒體便進行了報道,引來市民們的熱議。

  “出版、漫畫、電影、院線,再加上現在的麗的電視台,泰富集團這是在做整個文化產業啊!”

  “更厲害的在於,泰富集團在出版、漫畫、電影、院線上,都做到了行業數一數二的存在。麗的電視台迎來這個厲害的東家,看來說不定有希望和TVB鬥一鬥呢!”

  “有道理,麗的電視台現在的老板是林正傑,他是香港的傳奇商人,一定有辦法讓麗的電視台更上一層樓。”
    “林正傑也算是業內人士,邵爵士做過電影大亨,林正傑也做了電影大亨,兩人從電影戰到電視,以後有得瞧了!”

  “我看還是很懸,林正傑就算再厲害,也改變了不了TVB一家獨大的事實。電視不是電影那麽簡單,拍幾部好作品就可以撐起整個企業。”

  “這倒是,這幾年亞視也算爭氣,但結果又如何,估值僅TVB的五分之一而已,沒得搞!”

  外面議論紛紛。

  林正傑則召集葉紹良到自己的辦公室,說道:“我們入主麗的電視台之後,我任董事長,你任執行董事。但我們不能馬上大舉投資麗的電視台,因為這還不是我們的全部股權。所以,我們要以商人的角度去管理麗的電視台——壓縮編制,收縮預算,推行成本控制,進行大刀闊斧的整頓。”

  葉紹良有些意外和擔心,說道:“只是這樣一來,會不會流失一些人才,導致亞視更加舉步維艱?”

  林正傑說道:“這也是沒有法子的事情,第一,泰富集團還沒有做好大舉投資電視的準備;第二,我並不鍾意黃錫照這個總經理。”

  卸磨殺驢,這是老板的通病。

  黃錫照這次帶領管理層集體支持泰富集團入主,但也讓林正傑看到黃錫照在麗的電視台影響力和團結性。

  更何況,林正傑更鍾意前佳藝電視台的總經理——周梁淑怡,這個女人更了解TVB,因為她曾經是TVB的高層。

  葉紹良瞬間明白老板的想法,心裡還補充道——恐怕也不滿其它的40%股東。

  “好,我明白老板的意思,一定配合你在亞視的工作。”

  林正傑說道:“你來做這個惡人!”

  不僅僅是來做這個惡人,以後麗的電視台出現問題是,葉紹良還是背鍋俠。

  當然,林正傑不會追究葉紹良的責任,他依舊是泰富集團的‘文化產業’負責人。

  “好”

  葉紹良也很果斷,老板都說得如此清楚了,他不能不馬上表態。

  兩天后。

  林正傑帶著葉紹良來到亞視大廈,參加董事會的會議。

  亞視的股東還有怡和洋行、渣打銀行、嘉道理家族、永安郭家、許愛周家族,所以這五家都派了董事前來參加;除此之外,黃錫照也是董事會成員。

  會議按照慣例,選舉了林正傑為董事局主席,葉紹良擔任執行董事。

  接下來,林正傑正式說出自己的‘施政綱要’:“麗的電視台首先要更名成亞洲電視台,這樣更有利於本地化發展,和市民接受。”

  “我附議”

  “同意”

  這個建議很快被董事會同意,畢竟這是新大股東擺脫前面影響力的一個辦法。

  接下來,林正傑又說道:“我們投資亞洲電視的初衷,想必都是因為賺錢,而不是為了其它的目的。亞視目前在收視率上,遠不是TVB的對手,只能偶爾佔據上風,整體還是不行。但我想,收視率是一個長期的改變,而我們眼下需要改變的是盈利。所以,佳藝的前車之鑒不可取,新的亞洲電視台要壓縮編制,收縮預算,推行成本控制.特別是一些差旅費等支出,要做到借鑒成本”

  這種辦法並不是‘失敗的’,比如前世美國大都會收購美國ABC後,便實行了成本控制,是有很大的效果的。

  黃錫照心一沉,他沒有想到新老板如此雷厲風行,這麽快就拿他們管理層開刀。

  他隨即說道:“林生,泰富集團剛剛入主麗的電視台,是不是需要一個循環漸進的過程,避免造成內部的動蕩。”

  林正傑馬上反駁道:“這個不需要緩慢推進,就是要趁著換新東家來實行這些策略,才會取得很好的效果。我相信各位股東也想賺錢,而不是一個長期賠錢賺吆喝的結果。更何況,我們砍掉的是成本,而不是質量。所以,我們管理層要想辦法度過這種難關,形成一個良好的帶頭作用。”

  其余董事不明白這裡面的道道,很快被林正傑忽悠到,他們似乎覺得能盈利當然很好。

  嘉道理家族派出的是米高·嘉道理,他說道:“我讚同林生的觀點,推行成本控制很有必要!”

  渣打銀行的董事查爾斯也說道:“是的,佳藝電視台的前車之鑒已經充分說明,不能光和TVB展開惡性競爭,他們有廣告商的支持,財力是我們的很多倍。更何況,TVB也非常控制成本,我們不妨先盈利再說。”

  很快,林正傑的施政綱要通過,黃錫照也只能歎了一口氣。

  他作為總經理,一旦實施這種施政綱要,他是最得罪人。

  但沒有辦法,他只是一個打工人,只能聽取董事會的。

  特別是泰富集團,表現出強勢的管理辦法,並派葉紹良常駐亞洲電視台,進行乾預管理。

  林正傑來到亞洲證券的辦公室坐坐,他將這裡視為自己的‘後花園’,有時候維港投資的事情也是在這裡決定的。

  他坐在馬雅文的辦公位上,慢慢的品著茶。

  馬雅文見林正傑在思考,也沒有打擾,搬個椅子安靜的坐在旁邊。

  突然,林正傑說道:“你是不是將剛到手的1億多資金,買進股市了?”

  馬雅文立即換上笑容說道:“你怎麽猜出來的!”

  林正傑狠狠的看了她一眼,說道:“貪心沒有好下場的!”故意嚇嚇這個女人而已。

  馬雅文不傻,直接說道:“我不是貪心,我是在借東風,等你套現的時候,我悄悄跟著套現就行了,這難道不是穩贏?”

  林正傑啞口無言,總不能說自己也會虧錢的,不過這話他自己都不信。

  於是,他只能問道:“怎麽投資的?”

  馬雅文說道:“1.2億的資金,買入了幾隻你看好的藍籌股。所以這次亞洲證券一共抄底了1.8億的資金,基本都在1300多點買入的。”

  融資了3000萬,相當於亞洲證券已經擁有1.5億以上的淨資產值。

  再過兩個月,可能就是淨資產2億了!

  這女人,還真會借東風。

  林正傑也算了一算維港投資的淨資產,預計這次套現證券後,差不多是19億多的淨資產(現金流)。

  那麽下一步自然是投資美元了!
  如今美元和港幣的匯率是5.65~5.85港幣波動,若是兩年後的高峰9~9.8計算,那可是足足60%的漲幅。

  兩年這個回報率,簡直沒得說,而且也不影響抄底地產。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