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香江大財閥》第191章 【栽大跟頭】
   第191章 【栽大跟頭】

  林正傑來到山頂道1號看房,首先確實有個‘缺點’——大宅門前有大路直衝而上。一般而言,富豪們的花園式豪墅門口有一條私家馬路,這樣比較隱私。

  不過隨著車隊開進山頂道1號,林正傑也就放下心來,因為裡面還有一截路,並不是進大門就直通前院。

  大門是第一道防線,旁邊還配置有安保亭,裡面的路又有一段距離,這樣不僅安全線得到保障,也是非常隱私。

  山頂道1號是前世金庸的住宅,其1985~1996年住在這裡,也旺盛了11年;繼任人是山城‘李家成’張松橋,也是內地地產商最聰明的人,在2013年後跟著香港李家成逐漸套現內地的資產,購入不少香港和倫敦的資產。英國的房地產在2020年以後,雖然沒有升值,但是租金卻非常穩定,物業價值也很保值,所以香港富豪後來都喜歡去英國購入物業。

  所以說,山頂道1號的風水沒有問題。

  “林先生,這幢物業佔地面積是18800平方尺(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有2.3萬平方尺,別墅一共有三層,配備游泳池、草坪.”美國領事館的職員,賣力的介紹著。

  所以說,對於長沙灣車廠項目,嘉年地產已經無力支付尾款了。

  彭國珍歎了一口氣,說道:“嘉年地產確實拿不出錢,要不我再想想辦法再說,反正還有一個多月時間。”

  “我太小看林正傑了!”

  “別墅是七十年代初期建造的,房齡十年時間左右。”

  僅憑這一點,可能就是前世的幾十倍投資。

  現在是利息高,但租金收入下跌,這樣會大大的拖累整個企業。而長沙灣的車廠地皮,由於地產形勢不對,九龍建業和嘉年地產也不敢開發,只能捂在手裡,這就需要將2.2億港幣凍結。

  林正傑很滿意,花個一年時間裝修一下,就可以搬進來居住。包括香島道2號,林正傑也打算一並買下來,反正也不值錢。

  說完,雷普照盯著雷覺坤。

  重要的是,九巴那邊還不能告九龍建業,否則多多少少有些麻煩。

  只見彭國珍非常憔悴的說道:“雷生,嘉年地產目前拿不出剩余的尾款,如果九龍建業願意,我們可以將合資企業的50%股權,八折出售給你們。”

  所以一句話,嘉年地產也沒有錢。

  雷覺坤非常有失敗感的回到九龍建業,他感覺就像是被林正傑‘玩’了一把,結果就是他輸得很慘。

  雷覺坤頓時覺得很荒唐,他們九龍建業為什麽要吃下這個爛攤子。

  大家見背後的大老板出面,自然打起了精神。I·T時裝零售的名義老板是關嘉慧,馬雅文也參股了20%,而林正傑並不佔股,但大家卻明白這是‘大老板’。

  一時間大家紛紛緊張起來!

  ‘首邦市’這個項目嚴重拖累了嘉年地產,導致1977年嘉年地產才盈利440萬港幣。等到1978年,嘉年地產在香港投資地產時,長實、新鴻基、恆基等早已經抄底成功。嘉年地產在香港做了兩三年時間,開始回籠不少資金,彭國珍覺得自己又行了,便在1981年大肆投資香港的地產項目。

  至於淘化大同,剩下的資金不多,目前才六七千萬港幣,當然也要兌換成美金,僅留下需要的流動資金。

  就好比後世的美麗華酒店向置地索賠,不僅僅沒收9億的撻定,還讓置地賠償了一兩億的資金,置地只能用物業來抵債。

  其余股東自然幸災樂禍,也佩服林正傑領導的九巴公司,在這次危機中順利脫身。

  會議一開始,林正傑便問道:“雷總經理,我們九巴的現金流現在如何?”

  九龍建業在高峰時購入華源大廈和長沙灣車廠,一下子抽取了公司的大量的資金,甚至負債也增加很多。

  如果取消長沙灣車廠地皮的投資,還得和林正傑溝通,說白了就是‘求饒’!
  此時的香港,地產已經下跌不少,更重要的是已經傳出不少‘香港前途’的問題。只等一個信號,就有可能暴跌。

  大家不再有什麽異議,畢竟這是很正常的投資。

  最後,雷覺坤只能說道:“這個暫時等等,我去和嘉年地產商討一下,看看他們能不能出資。”

  會議散去後,林正傑滿意的離開九巴。

  “這個跟頭栽得有點大啊!”

  等到下個月,中巴的4億多現金流,也該兌換成美金了。

  雷覺坤馬上說道:“胡說,這樣我們豈不是白白損失4000萬港幣的撻定,更有可能因此吃官司!”

  更何況,大家都在討論——今年英國要和華夏談判‘香港問題’,屆時非常未知,是很可怕的。

  有董事埋怨道:“雷生,你怎麽也是林正傑的合夥人,他是怎麽做的,你是一點沒有學到,反倒是逆向投資,這真是跟著別人都學不到好。”

  雷覺坤感覺事情有些頭大了,他忍不住再次強調道:“如果拿不出尾款,我們的撻定就沒有了!”

  一時間,掌聲雷動,大家都被林正傑的魄力征服。

  林正傑說道:“對,裡根政府的施政方案是這樣發展的,所以為了避免資產損失,我們存入美元更加保險。”

  重要的是,資金肯定很大一部分都是貸款,所以利息又是大頭。

  這個也確實有道理,一旦買下長沙灣車廠地皮,那麽以目前的地產形勢,開發出來賣給誰?可能到最後,損失了建築費。

  雷覺坤頓時臉都綠了,不過這次他確實栽了大跟頭,只能硬著頭皮說道:“請大家來,是一起想辦法的,而不是來推卸責任的。若說責任,當初購入華源大廈和長沙灣車廠地皮時,大家都是一口同意了的,當時大家還覺得投資非常的劃算,今天倒是責怪我一個人來了,難道我能越過董事會做這種大決定?”

  幾位董事頓時熄聲,畢竟當初在大家看來,這卻是很好的投資。哪知道地產形勢變化如此快,一下子讓九龍建業陷入困境。

  “彭生,如果我們拿不出尾款,不僅要損失8000萬的撻定,還有可能吃官司!”

  在合資企業中,雙方已經各出4000萬港幣,彭國珍願意損失2成,以此來挽回一些損失。

  有董事建議道:“我建議取消長沙灣車廠的投資,避免遭受更大的損失!”

  “房齡有多少年?”

  4月26日,星期一。

  雷覺坤找到嘉年地產的彭國珍,商討支付長沙灣車廠地皮時,被嚇了一跳。

  林正傑來到尖沙咀的‘九龍巴士’總部,開董事局高層會議。

  眾人不搭這個話,回調算是理所當然,就怕這個回調時間長;

  雖然大家都姓雷,而且兩家也是合作多家的世交。

  至少,目前香港已經沒有那個地產商敢拿地了,都是在觀望當中。

  兩筆投資高達6.1億港幣,如今地皮已經下跌超20%,物業也下跌在15%左右,可見九龍建業虧得有多慘。

  現在的處境,似乎只允許九龍建業保住華源大廈,而放棄長沙灣車廠地皮。這樣一來,九龍建業要損失4000的撻定。

  但生意就是生意,不可能講究關系的。

  而如今,1981年投資的地產項目,紛紛成為‘接盤俠’,導致現在的嘉年地產已經岌岌可危。

  眾人紛紛意外起來,雷普照馬上詢問道:“林生是覺得美元會繼續升值?”

  九龍建業召開高層會議,商議當前的處境。

  林正傑這時候說道:“好雷董事,我希望準時受到尾款。另外,雷總經理,將我們帳戶上的1.2億兌換成美元,存入美元帳戶。即將收攏的資金,也是兌換成美元,存入美元帳戶。直接存定期一年。”

  如果他們拒絕支付尾款,九巴是有權向九龍建業和嘉年地產索賠的。

  彭國珍見雷覺坤沒有想買的意思,只能說道:“嘉年地產現在遇到了一些小麻煩,確實拿不出6000萬的資金,你也知道現在銀行都在收緊銀根。我們旗下的財務公司和保險公司也狀況不佳,所以這個項目要不你們想辦法買走我們的股份。”

  I·T時裝零售一開始籌備的規模,就遠高於前世沈佳偉的I·T,投資也是非常巨大的,初始投資預計是1000萬港幣。

  另外一邊。

  林正傑來到中環的一處寫字樓,這裡是I·T時裝的總部。

  就拿山頂道1號來說,價格是2850萬港幣,但這樣一幢別墅到了2017年,價值應該是10億港幣,價值可以翻30倍。同理,香港住宅的目前在1000港幣每平方尺不到,未來也差不多是30倍的升幅。

  林正傑也是當仁不讓的說道:“I·T時裝零售的管理層和各部門職員,算是已經招募得差不多了,接下來便是正式的籌備階段。我今天來開會,是想給大家傳遞一個信心,要做就要做到服裝零售領域的最好。香港進入八十年代,市民的消費水平已經大大提高,對於時尚更加的追求,這就是I·T成立的初衷——成為時尚追逐者和眾多明星必到的潮流聖地。也意味著,我們要和明星、唱片騎師等聯動,同時又要和雜志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最後當然是在選擇服裝品牌上要有眼光。”

  雷覺坤只能無奈的離開!

  要做就做最大的,要做就做最好的。當然以林正傑的身份,做這個生意有些大材小用,若不是她女人需要找點事情做,林正傑都不一定花時間來做。

  這場會議不歡而散,此次九龍建業可是損失不菲。

  就算那些還有僥幸心理的商人,也不敢此時投資,最多是保持現狀,期待次輪調整盡快結束。

  兩個物業總計是3350萬港幣,林正傑直接以維港投資的名義買下。

  會議室裡,林正傑、馬雅文、關嘉慧以股東的身份參與會議,其余人包括總經理邱震海、采購部經理王德贇、門市部高成根等人。

  而且,地產也在繼續下跌。

  董事馬上說道:“這就對了,這說明港幣是不是可能貶值,那麽香港地產可能還會下跌啊!”

  去年8月,香港金融實行三級跳制度,財務公司不允許吸納存款,所以嘉年地產旗下的財務公司瞬間沒有作用;而保險公司,也開始業務下跌,理賠開始增加,嘉年地產更指望不上了。

  “總比繳納剩下的6000萬(佔股一半),然後這幅地皮開發也不能開發,只能捂在手裡好吧?”

  見到其他董事時,大家紛紛熱情和林正傑打招呼,臉上洋溢著真正高興。見到雷覺坤時,他一臉衰像,再也沒有以前的桀驁不馴。

  原來,雷覺坤領導下的九龍建業,高峰是以3.9億港幣買下九龍巴士的尖沙咀華源大廈,又連同嘉年地產以2.2億港幣買下長沙灣車廠。

  如今,林正傑已經成為香港商界僅次於包玉剛、李家成的華商第三人。更是手握電視台、出版、電影的傳媒巨頭,影響力日益增大。

  當然,I·T時裝零售的產品,也不只是馬丁靴和李維斯牛仔褲,還有其它歐美一線產品。目前香港的專賣店、精品店比較多,像I·T這樣網絡歐美一線服裝品牌的連鎖零售,還是頭一個品牌,當然不包括百貨公司。

  雷普照馬上說道:“目前帳戶上只有1.2億港幣,不過九龍建業還有3億港幣的資金沒有支付完畢。按照規定,九龍建業需要在今年上半年全部支付完畢,否則九巴將收回兩處物業。”

  此時,林正傑身邊的李翠娥、關嘉慧已經是被別墅迷住,因為對她們來說實在太大了。

  回去後,林正傑立即準備安排律師,簽署購買合同。

  彭國珍覺得自己也夠倒霉的,七十年代初,他將嘉年地產上市,那個時候是他的人生巔峰;隨後沒想到遇到股災,嘉年地產也不算損失多大,彭國珍還慶幸自己高峰時上市,把握時機非常好;不過在隨後,嘉年地產去吉隆坡投資大型地產項目‘首邦市’,卻遇到石油危機,瞬間損失慘重。

  這樣一來,九巴的8億多資金,一半借給了母公司泰富集團,一半投資美元。

  有董事詢問道:“雷生,你和林正傑總算在一個公司是合夥人,那他最近有沒有什麽商業舉措?關鍵是在於,地產形勢後續該如何走,總能得到點提醒吧?”
    雷覺坤說道:“他讓九巴兌換成美元,好像是看好美元走勢。”

  雷覺坤頓時很疼苦,高峰時購入的兩處物業,目前貶值不少。加上香港租金、物業等下跌,九龍建業的資金也窘迫起來。

  這話一出,得到好幾位董事的附和。

  雷覺坤感覺自己面對林正傑時,都有一種矮人一等的感覺。

  今天大老板來開會,說明是不想有人欺負自己的女人,這些高層當然明白‘林正傑’三個字的含義。

  不過想到要收回兩處物業,他馬上說道:“我們會準時支付完畢的.地產只是調整,大家用不著緊張。再說漲了那麽多年了,回調一下也是理所當然。”說完,他擠出笑容。

  接下來,大家各抒己見。

  當然,以‘英國馬丁靴’、‘美國李維斯’這兩個品牌來打響I·T的時尚,是起步的關鍵一步,林正傑也是認真的叮囑大家。而I·T時裝的第一個代言人,林正傑也欽點張國榮來做。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