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香江大財閥》第197章 【英資華資】
   第197章 【英資華資】

  鴨脷洲發電廠。

  林正傑、布魯加正在陪同加拿大赫斯基公司的總裁布萊爾(Mr·Blair)考察,港燈和赫斯基準備合作,而林正傑也需要認識加拿大的商業人物。

  當然,林正傑也認識一些加拿大的省官員,這些人主動見林正傑,目的就是希望林正傑去加拿大投資。

  加拿大地多人稀,對於吸納移民和投資是非常積極的,排在美國、澳大利亞之前,是香港人最理想的移民地。

  在考察時,布萊爾感歎道:“港燈在發電、輸配電及售電的業務上表現卓越,達世界級水平,管理水平和效率非常的高。很高興林先生和布魯加總裁邀請我來考察,我們赫斯基非常希望和你們達成合作”。

  他說的是真實,港燈在各方面都具備世界先進水平,別看它只是一個城市的電力公司,但是已經具備向海外發展的巨大潛力。這也是接下來港燈的發展策略,一步步向海外擴張。

  林正傑真誠的說道:“布萊爾先生說的是,港燈是一家偉大的企業,為香港經濟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意,赫斯基也是加拿大能源領域的佼佼者,我也非常看好雙方之間的首次合作。”

  他看重的不是港燈和赫斯基的合作,畢竟就是一個買賣關系而已,更何況石油這幾年一直下跌趨勢,所以不會貴。

  林正傑看重的是布萊爾這個人,赫斯基能源公司是加拿大化學製品及氣體運輸集團Nova Corp的子公司,而布萊爾雖然只是一個高級打工仔,但將來說不定能成為引進港燈入主赫斯基的關鍵人物。

  昨天赫斯基一行已經在考察,不過當時是港燈總裁布魯加陪同,布萊爾私下詢問了一些關於林正傑的事情,便已經大吃一驚。

  眾人談笑風生,林正傑和布萊爾也建立起初步的友情。在林正傑的身上,有一種吸引人的‘人格魅力’,他總是很自信,讓人想和他多談談。這樣的感覺,是林正傑從好幾個人嘴裡聽到過的,林正傑本人是相信的,可能是上天也給他點滿了魅力值。

  由於是以低於市場九折的價格出售(原本900,現在折合下來不到800),所以吸引了不少剛需者前來購房。

  諸多謀劃後,能不能搶在李家成之前收購赫斯基,那麽只能靠天意了。

  當然,Nova Corp公司得想出售赫斯基才有可能,而一旦石油價格跌至十幾美元一桶時,那便是時機到了。

  林正傑客氣的說道:“我們華夏人有句古話——叫做‘小富由儉,大富由天’,所以我覺得自己是的運氣非常好,是上天幫助了我。”

  另外,林正傑這幾年也得去加拿大投資一下,和加拿大的政要、商界人士打好關系。

  如此實力,就算不如香港的英美六大石油公司,也足以在港燈的牽引下,在香港市場分一杯羹。而以加拿大和英國的關系,自然港府那邊也不會為難,畢竟加拿大今年才真正的完全獨立。就關系而言,加拿大就是英國的親兒子,在1982年以前還只是英國的自治領。

  考察完畢後,林正傑又邀請大家一起會宴,非常隆重的接待客人。

  林正傑笑著點點頭,說道:“會的,加拿大一直是我喜歡的地方,我相信很快就會來加拿大投資。”

  7月24日這一天,國際城市集團發售‘城市花園’的兩幢住宅樓,總計498個住宅單元,面積在474~1274平方尺不等。

  等到明年9月後,他就實現‘資金自由’,投資一下子就可以放眼世界。

  這個是實話,沒有上天幫助他穿越,林正傑也只是一個年入二十多萬的普通人,做過最大的生意就是開過一家小吃店,股市資金最多的時候也就十萬。

  赫斯基在加拿大擁有5000余口石油及天然氣的生產井的開采權,還持有重油精煉廠,以及350家加油站。

  布魯加也說道:“歡迎赫斯基進入香港的能源市場,加拿大是產油大國,赫斯基是加拿大主要的獨立能源公司之一,我看好雙方之間的合作可能。”

  布萊爾見林正傑和布魯加如此盛情邀請,頓時非常開心。根據他這兩天的考察,港燈目前的能源消耗是非常大的,更重要的是,赫斯基也能以此將業務打入遠東,這個非常重要。

  ‘年輕’和‘白手起家’,一直是林正傑身上的標簽。

  因為布魯加本身也很佩服林正傑,特別是這次‘危機’中的‘不退反進’,一下子讓林正傑從香港諸多財閥中冒出來,成為包宇剛、李家成之後的‘商界第三人’。

  席間,布萊爾也是感歎的說道:“林先生,你比我見過的所有商人都更加的厲害,很難想象你能白手起家,在不到三十歲的年齡,打造一個如此強大的財團。”

  布萊爾見林正傑如此謙虛,就更有好感了,他說道:“你們華人有‘亞洲猶太人’的美譽,商業領域非常突出。而林先生你的成就,就是歐美猶太人都望塵莫及,我期待你來加拿大投資,將事業灑向歐美。”

  不過有一點,林正傑家族肯定會在加拿大投資一些資產,以此打造一個‘根據地’。未來時局變化無常,林正傑穿越前更是已經是戰亂生起,S3賽季苗頭出現,所以建立一個全球的商業網就非常重要了。

  國際城市集團也是誠意十足,租賃了中巴和九巴的幾十輛巴士,來回穿梭在香港各取,免費接送看房,提供免費的早餐和午餐。

  因而這一天,引起很大的轟動!
  齊國榮和白潔這對夫妻,第一時間來到售樓處,看著比他們更早的一群人,兩人興奮不已。

  “好多人來購房,看來大家都很看中這裡的房子。”

  “來對了,今天要是看得好,當天就交定金。”

  隨著,售樓人員的接待,前來看房的人很快被城市花園的房子吸引。

  “我們城市花園的地段,位於在北角繁華地段,但我們屬於大型屋邨,擁有很大的一個中央花園,以及全面的配套設施,可謂鬧中取靜。”

  “今天出售的是城市花園五座和六座,其中六座有海景房.城市花園中,還有一座四星級600個房間的城市花園酒店在建中,西邊還有在建的‘電燈中心’,哪裡以後將成為香港電燈公司的寫字樓總部。”

  整個這一片區域,都是香港電燈公司的原北角發電廠地皮。港燈出售給國際城市集團的地皮,也不是北角發電廠的全部,還留了部分地皮,用於興建‘總部寫字樓大廈’——港燈中心、以及另外一座商業大廈等。

  所以,港燈不僅僅是一個發電廠,還擁有相當豐厚的物業。

  前世,李家成在1986年分拆港燈的非電力業務上市——嘉宏,其利潤很快就突破了10億港幣(1989),可見港燈的非電力業務也是非常強悍的。

  “我們這次發售的價格只需要828港幣起,還送冷氣櫃一台,以及可以抽獎黃金,總計100個名額,相當於每五個買家中,就可以抽取到1個10兩黃金的獎品,價值2.9萬多港幣。”

  現場一片呼聲!
  最近黃金已經漲到350美金每盎司,10黃金(375克)可是價值不菲。

  “海景房是不是貴點?”

  “稍微貴點,但他絕對物超所值,可以看到維多利亞港和對面的尖沙咀和尖東。”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到來,前面的顧客終於開始紛紛下單購入。

  當天。

  北角城市花園的售樓處大排長隊,一度要安排JC前來維持秩序,一點沒有地產調整和萎靡的跡象,成為各大媒體競相報道的新聞。

  當然只有各大地產商明白,國際城市集團如此做,顯然就是看空後世,畢竟每平方尺降價高達80港幣以上,這不就是妥妥的‘頂爛市’嘛!

  所以,香港地產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更加搖搖欲墜。

  國際城市集團的會議上,各董事和高層正齊聚一堂。

  喬治·馬登(小馬登)是國際城市集團的董事長,雖然會德豐隻佔10%股權,所以國際城市集團被定義為‘英資公司’。

  長實、港燈各佔30%的股權,所以兩家都將國際城市集團定義為‘聯營公司’,各派兩位董事。至於南海紗廠佔了2%股權,唐翔千也是董事之一。
    小馬登滿意的說道:“這次國際城市集團順利售出500個住宅單元,回籠的資金高達2.52億港幣,大大的緩解了集團後續的資金壓力。可以說,降價出售是非常成功的。”

  別的地產商要賣掉500個住宅單元,是非常困難的,精心包裝、廣告宣傳,最終也搞不好要花上幾個月時間。

  而這一次,國際城市集團僅花了一天時間,便賣出500個住宅單元;一些沒有買到的剛需者,甚至暗暗後悔,為什麽沒有第一時間做出決定(後面該慶幸)。

  眾人紛紛看向林正傑,畢竟這次‘降價銷售’是林正傑在董事會提議的。

  林正傑說道:“我聽說這次購入者,基本沒有炒房者,看來市場依舊很嚴峻啊!”

  他的口氣當中,有著明顯的‘輕松’,在場的人都知道,林正傑早在地產高峰時,就出售掉商業地產項目,同時亦沒有發展住宅項目。

  憑借這一行為,得到了各家銀行和投資者的一致好評。

  小馬登此時也慶幸自己,對香港地產保持著戒心,會德豐集團這兩年大力發展會德豐船務,對於地產采取合作為主。(目前,世界航運還沒有達到低谷,但危機已經表面化,而1985年是最慘的一年)
  李家成坦然的說道:“既然國際城市集團已經順利銷售第一批500個住宅單元,後續按照既定計劃發展,保持著‘貨如輪轉’,一切問題不大。”

  他心中還挺高興的,畢竟林正傑看空後市,這樣不會成為國際城市的競爭者。

  而他則不然,國際城市集團的項目是逐次開發的,目前動土的只有城市花園、城市花園酒店;而荃灣的麗城花園、半山的嘉雲台等項目,都只是在計劃當中。

  所以他相信,國際城市集團是一個豐厚資產的寶貝。

  林正傑說道:“李生不愧是是地產界老行尊,在各家地產岌岌可危的時候,長實依舊保持著充足的實力。”

  他故意迷惑李家成,準備明年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國際城市集團,他是要定了!

  畢竟資產太豐厚了,所以哪怕港燈私有化國際城市集團僅可以達到50%多點的股權,也是相當的劃算。國際城市後續開發的荃灣‘麗城花園’足足6000個住宅單元,倘若在1986年開始出售,那足以帶來二三十億的利潤。還有嘉雲台等項目,這些項目都可以在1986年開始出售。

  李家成見林正傑誇自己,便說道:“林生言重了,大家只是稍微受到了波及,長實也和大家一樣,但整體來看,香港地產還是很有潛力的。”

  眾人見兩位大佬似乎在鬥法,看法也是各異,也看起了好戲。

  好在有小馬登(比李家成年齡還大)將話題轉移到國際城市集團上來,避免兩人談不相關的事情。

  “目前,我們還是要將精力放在城市花園和城市酒店的開發商,荃灣的麗城花園至少要在一年後才能正式動工。”

  林正傑馬上說道:“我同意”

  李家成也點點頭,說道:“我同意”

  隨後大家確定了後續的發展規劃,就是當前依舊不發展除‘城市花園’和‘城市花園酒店’以外的七個地產項目。本來,如果地產高峰的話,這些項目都準備開發的,但現在只有擱置,依次來發展這些項目。

  城市花園、城市花園酒店這兩個項目,只是佔整個國際城市集團要開發項目的25%樓面面積。

  而此次銷售的兩幢樓(2.52億),又隻佔城市花園的六、七分之一(總計14幢樓、2936個住宅單元)。

  可見國際城市集團一旦全部開發完畢,按照1981年巔峰時的行情,便是價值120億以上。當然,按照林正傑心中的預測,最終總價值是150億左右。

  而私有化國際城市集團,僅需涉及資金40億(即總市值40億),這是在1983~1984.6的行情。

  會議散後。

  林正傑來到小馬登的辦公室,閑聊起來。

  此時的辦公室,僅有兩人。通過這一次的計劃,小馬登也正式交際林正傑起來。

  而林正傑的心思也不單純,他交際小馬登可是有目的的,因為他想要從包宇剛手中搶下會德豐集團。這樣一來,李家成和包玉剛各出一份‘大禮’獻給林正傑——港燈、會德豐,那林正傑的實力就可以更進一步。

  林正傑想要會德豐集團,也是非常困難的,張玉良手持會德豐集團的30%股權,而小馬登僅持有百分之十幾的股權。林正傑想從張玉良哪裡拿下股份,已經是不可能的,因為兩人有舊,而且張玉良也不會主動售出手中的股份。

  前世,張玉良是看在小馬登沒有征詢自己的意見,便將手中的股份賣給邱德拔,憤然將自己的股份賣給李家成。不過李嘉誠已經有和記黃埔,自然又將這個人情送給了包宇剛。

  所以,林正傑將來只能從小馬登手中的股份下手,當然這兩年可以暗購一部分,但不能多,否則拉高股價不劃算。

  “林先生這次從地產全身而退,轉而購入資產豐厚、穩定的港燈,可謂商界的一個經典戰役。佩服佩服!”小馬登讚譽道。

  在所有人看來,林正傑這次收購的不僅僅是港燈,更是依次高超的資產轉移。高超地方有三個:第一,在地產高峰時套現,而且套現很徹底,這就是個人的眼光毒辣;第二,在股市調整階段,收購港燈,這是能力的體現;第三,恰逢碰到置地、佳寧自身不保,長實還在消化和記黃埔,這是時機的把握。

  所以,林正傑的收購港燈戰役,一直被並列為三大華資收購英資的戰役之一。

  是要記入商界史冊的!
  林正傑謙虛的說道:“你過獎了,和馬登先生你這樣的商界前輩比起來,我還有很多學習的地方。”

  當然是真的在謙虛,小馬登有什麽值得讓他學習的地方,顯然沒有多少。

  小馬登馬上說道:“林先生對香港的局勢怎麽看?”

  能把資產轉移玩得如此厲害,肯定對局勢有獨到的見地。

  林正傑很爽快的說道:“怕是接下來很難,畢竟針鋒對麥芒,香港經濟肯定震蕩。”

  小馬登點點頭,他也是持有這種官地,甚至更加嚴重——他對香港的前途,抱有很大的戒心。所以,從1979年開始,會德豐的航運資產從9億港幣,今年已經漲到16億港幣,增幅70%多。

  “林先生和我的想法不謀而合,香港這個地方太小了,影響又夾在兩個國家中間,一舉一動都能造成很大的破壞。”

  林正傑沒有繼續這個話題,畢竟撒切爾馬上就要來亞洲了,暴風雨還有一個多月時間,一切將揭曉。

  最後,兩人聊了一些閑話,林正傑便起身告辭。

  望著林正傑離開的身影,小馬登在辦公室感歎了一聲:“老了,這些華資一個比一個猛,怕是這香港已經沒有英國人的多大生產空間了。”

  從七十年代末,這些華資就是踩著英資上位的。不是英資願意撤離,而是這些華資‘咄咄逼人’,在香港想做一些生意,必須得和華資合夥,才有可能成功,已經成為商界公開的秘密。

  香港的英資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

  當然,接下來的中英談判結果如何,也有可能改變一下情況,小馬登如是想到。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