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香江大財閥》第193章 【黃金黃金】
   第193章 【黃金黃金】

  這一天,何方塘匆忙來到林正傑的辦公室,匯報道:“老板,倫敦黃金價格已經跌破310美金每盎司,目前報價309美金每盎司!”

  因為林正傑給何方塘說過,泰富集團準備投資黃金的,所以他自然天天關注行情。

  林正傑聞言後,高興的抬起頭,說道:“和匯豐銀行那邊的合作情況怎麽樣?”

  此次泰富集團準備投資的是倫敦金期貨,這個市場實際上是今年4月份才開始成立的,以前的倫敦金基本都是現貨交割。

  而泰富集團以前炒的‘本地倫敦金’也是現貨交割,但實際上可以讓匯豐銀行進行杠杆。

  如今不一樣了,倫敦金期貨成立,不需要銀行直接杠杠,本身就只需要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

  何方塘說道:“沒問題,我們已經將1.5億港幣的資金,存入匯豐銀行的帳戶,且已經開通了倫敦金期貨帳戶,可以隨時買進。”

  林正傑點點頭,隨後思索起來。

  今天是6月17日(星期四),黃金跌至310美金每盎司以下。而據林正傑所知,黃金在未來十五年時間,都不可能跌至260美金每盎司以下,而最近幾年300美金每盎司已經算是基本到底,最多也就短暫的280美金每盎司不得了。

  底部,林正傑已經有信心了;那麽是否會漲,林正傑又哪裡來的信心呢?
  很簡單,林正傑知道前世的‘香港謝利源金鋪’是如何倒閉的,所以他確信在今年9月份有一波大行情。正是這一波大行情,導致香港謝利源金鋪的‘紙黃金’兌現不了,只能倒閉。

  林正傑也算是匯豐銀行的投資銀行業務的老熟人了,以前合作的經理都已經調任,如今換一個經理依舊非常熱情。

  “我們馬上安排買入倫敦金期貨,你跟我去一趟匯豐銀行。”

  所以可以確定的事,黃金300美金每盎司這就是底,他在這個價位炒現貨也好,炒期貨也好,不可能虧損。

  “林先生,你放心,我們匯豐銀行是倫敦金市場的會員單位,你們泰富集團僅需要在香港,就可以順利投資倫敦金期貨,當然現貨也不是問題,一樣可以運到香港,只需要出保險費和運費。”奧蘭德高興的說道。

  倫敦金交易會員由五大金商及—些公認為有資格向五大金商購買黃金的公司、銀行或商店所組成,也就是所謂的經紀行。

  “好的”

  隨後,兩人驅車前往匯豐銀行,安排買入倫敦金期貨事宜。

  在匯豐銀行的辦公室,林正傑、何方塘見到了匯豐銀行專門負責投資銀行業務的奧蘭德。

  當然,匯豐銀行只是拿傭金,並不在乎林正傑是贏是虧。

  基於‘香港謝利源金鋪倒閉事件’,林正傑才決定做這一波黃金,什麽時候套現,自然是參考謝利源金鋪倒閉的哪一天,亦或者達到林正傑的心裡價位。

  一般來說,杠杠只要不超過互聯網時,基本都是來得及補倉。所以泰富集團的1.5億資金,想杠杆至5億港幣,不僅僅有保證金,還有備用補倉資金。

  倫敦黃金市場特殊的交易體系則有若乾不足。首先:由於各個金商報的價格都是實價,有時市場黃金價格比較混亂,連金商也不知道哪個價位的金價是合理的,隻好停止報價,倫敦金的買賣便會停止;其二是倫敦市場的客戶絕對保密,因此缺乏有效的黃金交易頭寸的統計。

  林正傑說道:“我當然相信匯豐銀行的實力和信譽,不過這次炒倫敦金期貨,我們隻買入310美金每盎司以下的單子,而且我們不是很急。”

  此次投資黃金,泰富集團在倫敦市場操作,而維港投資則在香港市場操作,規模差不多都是五億港幣。

  實際上,香港的黃金市場雖然不及倫敦黃金市場規模大、影響力大、歷史悠久,但香港的黃金市場優點更多。

  客戶保密這一點,好像應該算優點。

  “沒問題,我們可以保持溝通!購入的單子,我們匯豐銀行會出具證明。”

  他聽過林正傑的一些事情,此人在香港也有‘金融大王’的稱號,不管是在證券,還是在黃金上,都有不菲的戰績。

  以香港金銀貿易場為例,實行的事‘三天交易制度’,既可以滿足現貨交易,又可以滿足期貨交易。更重要的是,香港金銀貿易場在黃金一天暴漲80美金每盎司時,都不曾熔斷,交易依舊照常進行。

  而這個‘紙黃金’,後世也被內地人學去了,一些加盟‘華夏黃金’的金店,由於非法吸納紙黃金資金,但在‘中東動蕩’時,黃金從2000美金每盎司漲至2300美金每盎司時,這些加盟店的老板立即跑路了。

  林正傑點點頭,匯豐銀行信譽還是沒有問題的,畢竟能做這麽大。當年日佔時期的香港,匯豐銀行被逼簽署發行2億港幣,後來日本人投降後,很多人都以為手中的貨幣不能兌換,畢竟是日佔時期被逼迫發行的,結果匯豐銀行還是入帳了。

  至於商業上的背刺,這一點換做是林正傑,也是利益為上,沒得說的。

  待林正傑、何方塘離開後。

  奧蘭德一邊安排泰富集團的黃金期貨吃進,一邊向匯豐銀行大班沈弼匯報。

  雖然對客戶的信息要保密,但很顯然不包括對匯豐銀行的首腦保密,因為不是外人。

  沈弼聞言後,驚訝的說道:“他不怕黃金繼續下跌,一下子要吃進這麽多?”

  黃金從最高的600多美金每盎司,現在已經跌了一半多,僅300美金每盎司;可以說,整個市場都是悲觀的。

  奧蘭德說道:“林正傑炒黃金,是固定好價位,而且他非常鎮定自若,一點不急。看來,他的信心很大!”

  沈弼點點頭,他以前也領教過林正傑的本領,大量的黃金現貨存放在匯豐銀行,價格一天漲一個樣,林正傑從未動搖。最終,林正傑順利在高點進行套現,這顯然是本領非常高。

  一般來說,抄底能抄好,就已經是高手了;但如果你又能最高點套現,那就是傳奇了。

  沈弼感歎道:“此人非常擅長金融投資,幸虧他沒有銀行,否則便是如虎添翼。”

  奧蘭德笑著說道:“華資銀行能有幾個成事的,他們也根本不適合做銀行,因為不遵守銀行準則。”

  沈弼不置與否,至少匯豐銀行領導下的恆生銀行,如今發展真的非常快,市值一度和匯豐銀行相差不多(220~180億)。若不是地產出現調整,恆生銀行市值超過匯豐銀行也說不一定。

  布置完泰富集團的黃金期貨投資,林正傑又馬不停歇的來到亞洲證券,布置‘維港投資’的黃金期貨投資。

  目前,香港有三種黃金期貨投資渠道——香港金銀貿易場、香港期貨金市場、本地倫敦金。
    其中,香港金銀貿易場是‘三天交割制度’,所以不像期貨金交易的交割日期長,但只要你想做期貨,香港金銀貿易場一樣做。畢竟你這邊在交割,也不影響你繼續購入黃金,反正都是保證金的制度。

  同理,炒黃金期貨遇到交割日期,一樣可以繼續買進,這樣就不會受太大的影響,除非瞬間的暴漲暴跌。

  在馬雅文的辦公室,林正傑詢問道:“維港投資只有1.6億港幣的資金,你能不能操作5億港幣的黃金?”

  馬雅文說道:“就看停留310美金每盎司有幾天了,如果有個一周時間,問題不大。畢竟若是高了,伱又不會買。”

  這話倒是真的,林正傑每次都是固定投資方案,不會期間變卦。

  “那就看你了,我覺得最近一兩周可能都在300美金上下一點,畢竟很久不暴漲暴跌了,黃金算是比較平穩了。”

  馬雅文好奇的問道:“那你這次賭黃金上漲的理由是?”

  林正傑說道:“沒有理由,不過我覺得300美金每盎司是個底,所以就賭一把。”

  馬雅文來到林正傑身邊,低下頭,說道:“那就是穩贏了!亞洲證券也有點資金,我也投資一把,不過我就不和你搶渠道了,我打算去那些金鋪投資紙黃金!”

  林正傑本能的說道:“你不怕別人不認帳啊!”

  隨即他猛然想到什麽,不等馬雅文回答,便說道:“亞洲證券有多少資金?”

  馬雅文不知道林正傑有什麽想法,嬌嗔道:“你這個大老板也真是的,有多少錢都不知道。”不待林正傑回應,她繼續說道:“首先呢,我們去年投資了3000萬美金的美股,買的是通用汽車,如今市值快4000萬美金了;其次,亞洲證券帳上還有400萬美金,以及大概600萬港幣的現金流。”

  談及亞洲證券,馬雅文總是有一種成就感。

  林正傑說道:“既然亞洲證券有不少資金,那就想辦法投資黃金吧,我預計最近幾個月,漲到420美金每盎司應該是輕輕松松。這對於目前不適合投資地產和股市來說,已經是香港最好的投資渠道了。”

  馬雅文立即高興的說道:“沒問題,那我把美金用掉沒有關系吧?”

  美金再怎麽升值,也不可能幾個月漲三四成的,這是她的觀點。

  林正傑說道:“當然沒有問題.不過,你得去做一件事,拿出600~800萬港幣去香港謝利源金鋪購入‘紙黃金’,最好是分成數筆款項投資。”

  馬雅文不解的說道:“一家金鋪投資那麽多,會不會不安全?”

  林正傑笑道:“要的就是不安全,聽我的沒錯,謝利源金鋪好歹也是百年口碑,就算破產也能還得起。要真是破產,我們可以試著投資珠寶店。”

  馬雅文有些目瞪口呆,因為在這個投資計劃中,自己男人用800萬都賭‘人性’。

  不過她沒有再多問了,便說道:“好,我來安排!”

  她知道一個道理,金錢對這個男人來說,是一種易如反掌的獲取。

  所以區區800萬,就是這個男人讓她扔進海裡,她也不會過多的懷疑。

  這次亞洲證券也參與投資黃金,不過都是準備投資現貨,3000萬港幣就買入3000萬港幣的黃金。賺個四成,也是千萬巨。

  公元1867年,大清同治六年,澳門誕生了一家“謝利源金鋪”,到1982年的時候,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店。

  謝志超是謝氏家族第三代嫡長孫,他在六十年代末,將‘謝利源金鋪’在香港發展,和澳門謝利源金鋪分開經營、財務自理,但共享‘謝利源金鋪’招牌。

  ‘謝利源金鋪’在香港也發展得如火如荼,如今擁有十來家門店。大約十年前,香港謝利源轉型做黃金金融,推出“千足黃金積存計劃”,市民只要購買一錢重的實體黃金,就可以開一個買賣黃金的帳戶,按當日金價炒賣黃金。

  根據估計,謝利源借此吸納了逾2000萬港元。其風險是,如果金價飆升,戶主要大量拋售的黃金的時候,謝利源就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

  至於謝志超吸納的資金,去做了什麽,想必是在投資地產。

  翌日,禮拜五。

  謝利源金鋪的主管譚繼德,匆忙來到謝志超的辦公室。

  “老板,今天有一個客戶投資200萬港幣的‘紙黃金’!”譚繼德急促的說道。

  他知道,老板將一些‘紙黃金’吸納的資金,都投資了地產。好消息是,這兩年黃金整體下跌,所以他們盈利不少;壞消息是,香港地產也下跌,老板虧了一些。

  謝志強聞言後,轉而一喜,說道:“這是好事啊,最近地產下跌不少,我覺得抄底肯定不錯。而黃金搞不好跌到250美金每盎司也說不一定,畢竟美元升值,黃金下跌可能性大。”

  他沒有講,更重要的是,紙黃金只要不兌現,錢就一直在他手裡。而他拿去投資地產,還能賺兩道。

  譚繼德說道:“我擔心金額大.”

  謝志超打斷道:“大什麽,才佔我們的資本額多少,無需擔憂!而且紙黃金投資越多,我們賺得越多。”

  此時的他,堅信三點:
  第一,紙黃金只要不發生擠兌,就是謝利源金鋪發行的廢紙;

  第二,黃金肯定會繼續下跌,所以他會賺一個差價;
  第三,他認為地產只是回調,肯定會繼續上漲的。

  謝志強是出國留過學的,自認為在金融領域,有著領先他人的眼光和知識。謝利源金鋪開發的紙黃金,一直在同業中算是比較知名的。

  雖然不是銀行,但卻是有著銀行相同的功能——吸納資金,而且‘紙黃金’還無需支付利息。

  “好,我明白了!”

  譚繼德知道老板是在玩火,但又無法勸醒他。謝利源的風險就是——如果金價飆升,戶主要大量拋售的黃金的時候,謝利源就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