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香江大財閥》第99章 【灰色邊緣】
   第99章 【灰色邊緣】

  6月8日,星期五。

  國際黃金攀升至280美金每盎司的新高度,這個價格較年初的226美金每盎司,已經上漲24%。

  大生銀行。

  “清忠,你怎麽搞的,炒黃金虧了一千萬港幣。現在外面誰不知道,石油短缺、價格高企,勢必也會帶動黃金的上漲。你呢?居然一直沽空,我看你腦子有問題!”馬錦燦怒罵二兒子道。

  馬錦燦作為這個時代潮汕商人的代表之一,從三四十年代就開始炒黃金,最近對兒子的做法,實在很失望。

  如今,馬氏家族擁有大生地產、大生銀行兩大主要的事業,大兒子馬青偉負責大生地產,二兒子馬清忠負責大生銀行,他還能居中指揮,並培養兩個兒子接班。

  本來對兩個兒子都挺滿意的,就算不是經商天才,但至少也能守住家業,這已經讓馬錦燦感到很高興。

  畢竟,這些年他亦不能跟上香港新生財閥的腳步,那些人實在是太猛了。

  要知道,馬錦燦在50年代起,業務向多元化發展,參股於華人銀行、香港汕頭商業銀行、風行汽車、遠東保險、亞洲保險、安光企業公司等,並大量投資於物業。從1954年到1964年前後,興建樓宇三十多幢,著名的有五洲大廈、錦園花園大廈等。

  馬清忠不敢隱瞞,說道:“父親是認為我是在和林正傑鬥氣?”

  馬錦燦接著說道:“林正傑那樣‘白手起家’的人物,就是我也不敢輕視別人。你倒好,聽說僅僅是碰上第一面,就主動激別人炒黃金期貨,認為可能拿捏別人。簡直可笑,你看別人,首先是吸納黃金現貨,說明非常看好黃金的走勢。你激別人,別人就順水推舟進入黃金期貨,他的交易很有規律,很有節奏,也不追加本金,每次都是500手買賣,這樣一來,只要黃金上漲,他就穩賺不虧。更重要的是,別人穩得住,不管賺了多少,都是500手。”

  他特意找海叔調查過亞洲證券的操作手法,很快便明白兒子輸在哪裡了。

  而到了七十年代,李家成、郭德勝、鄭裕彤、李兆基、陳曾熙等,後來居上,這讓他們這些老人不服不行。

  當然,也是黃金走勢好,這是大環境,但別人恰恰就預判了大環境。

  金銀貿易場。

  馬錦燦立即說道:“我不是責怪你虧了1000萬港幣,這點錢對我們來說就是小錢;也不是責怪你預判錯形勢,畢竟誰都有失誤的時候。你知道我責怪你什麽嘛?”

  馬清忠頓時不敢啃聲,父親的話有些重了,他不敢亂說。

  馬錦燦42歲才擁有長子馬清偉,44歲才得到次子馬清忠,老來得子,可是全身心培養。而這一次馬清忠的表現讓人很失望。

  基於此,他們想的不是拚命追趕,而是要穩定發展。

  特別是年齡到了七十歲後,馬錦燦更是隻想守住一畝三分地,讓兩個兒子順利接班,並穩健發展。

  馬錦燦也是從香港金銀貿易場崛起的,深知那裡面的複雜性和投機性,比如當年滬市炒金客研發出一種密碼手勢,一度讓粵籍炒金者吃虧,最後金銀貿易場本打算干涉的,但被現任金銀貿易場主席的胡漢輝反對。總之,能在裡面生產的投機者,有著很好的本領;沒有本領的,都已經輸得傾家蕩產了。

  馬錦燦冷哼一聲,說道:“不錯!我知道你的想法,無非就是覺得大家都是二十多歲的年齡,伱又是有家族做靠山背景,為什麽會輸給林正傑。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說明你根本不成熟,也承擔不了大生銀行這份責任。”

  “父親,我一定檢討自己,重新在香港金銀貿易場爬起來。”

  林正傑對身邊的何方塘、馬雅文說道:“今天買進好了沒有?”

  馬清忠連忙點頭,說道:“是,父親。”

  可謂用心良苦!

  在李家成、郭德勝、李兆基等尚未真正發達時,馬錦燦已經是香港地產界的重要人物之一,和霍英棟、陳德泰、馮國珍等,是那個時代的地產嬌子,開啟香港地產發展的元老人物。

  馬錦燦說道:“炒黃金只是我們的一個分支業務,大生銀行主業是商業銀行。不過我認為炒黃金主要是可以鍛煉你的心智、判斷能力,所以才讓你主持一下。我再給你一段時間,希望你認真一點,到時候不管結果如何,你都會大生銀行上班。”

  馬清忠頓時無地自容,他隻得說道:“父親,是我預判錯形勢,我一定深刻吸取教訓!”

  而那個年輕人,同意有著一個‘專屬’的操作手法,讓人一看就知道不簡單。

  何方塘說道:“已經買進了3200萬港幣的黃金,全部完畢。”

  林正傑點點頭,說道:“下周套現這批黃金,存入匯豐銀行吧!”

  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泰富集團炒期貨黃金已經大賺1200多萬港幣,現貨黃金也有400萬港幣的增值,相當於賺了1600多萬港幣。

  相當的奈斯!
  馬雅文好奇的說道:“這麽好的機會,怎麽不多賺一點?”

  林正傑說道:“炒期貨黃金太消耗我的時間,也消耗公司的精力,所以我不想炒了。而且,這個也不是正途,不宜成為上市公司的生財之道。”

  確實,他最近感覺自己總是需要花精力關注炒黃金期貨,這已經影響到林正傑的工作節奏。所以說,哪怕是可以多賺大幾千萬,林正傑也不會繼續下去的。

  而炒黃金現貨和股票則不同,買進之後,林正傑不需要關注,畢竟他知道結局。

  馬雅文、何方塘頓時露出佩服的神情,換做是其他人,如此賺錢,怎麽又會嫌麻煩呢?

  唯有林正傑,冷靜的處理這些事情,在‘取舍’之間異於常人的冷靜。

  接下來。

  林正傑和馬雅文正準備打道回府時,碰到似乎心情不佳的馬清忠,和他忠實的‘老仆人’。

  “林生、馬小姐,今天又來督戰了?”馬清忠僵硬的笑道。

  雖然他和林正傑在金銀貿易場‘鬥法’,但畢竟沒有撕破臉,而是有著默契。

  林正傑說道:“嗯,最近黃金走勢不錯,我們來看看這裡熱鬧的場景。”

  馬清忠頓時一改往昔,說道:“林生說得很有道理,黃金受外圍因素的影響,前景真的不錯。所以我最近也打算看好後市!”

  林正傑則不感興趣的說道:“喔,那恭喜馬生了!”

  隨即,帶著馬雅文離開。

  馬清忠頓感一通拳,打到了棉花上,隻得恨恨的說道:“小人得志!”

  海叔心裡搖搖頭,這個二公子並沒有太大的長進。很明顯,別人根本不把二公子放在眼裡,自始至終都沒有‘鬥法’的意思。

  事實也是如此,林正傑是香港上市企業的主席,白手起家的人物,又怎麽會把二公子這樣剛出茅廬不久的人放在眼裡。
    然而,就是這樣的事情,現在已經在金銀貿易場傳開了。

  林正傑的是‘炒金高手’,馬清忠是‘不成才的二代’。

  跟著馬雅文回到亞洲證券的辦公室,林正傑直接坐在她的辦公位上,至於馬雅文只能坐在辦公桌上,吊著一雙大長腿。

  “股市這邊有什麽想法?”馬雅文問道。

  自從5月21日恆生指數達到568點後,隨後便是橫盤,從568點下滑至552點。到底會漲上去呢,還是會下跌呢?
  “再看看吧!泰安發展已經擁有9500萬港幣的資金,距離1個億已經不遠,所以從不從股市賺,已經無所謂了,大不了大家再集資,把帳務還清。”

  債務還清,泰安發展便只剩下一座鐵行大廈,接下來考慮‘注入泰富集團’。

  “你認為多少點可以買進?”

  “530多點就行!屆時只需要買進6000萬的和記黃埔股票,其余資金我有用途!”

  泰安發展一直在炒賣‘泰富集團’,其目的是造成交易活躍,抬高股價。

  說不了,就是在做‘假交易量’、‘造市’。

  正應為如此,目前泰富集團的市值已經突破2.8億港幣,增長不少!

  當然,這裡面也有上次狙擊‘金牡置業’的後續影響,以及林正傑的影響力。

  隨後,林正傑說道:“將我們泰富集團炒黃金大賺2000萬的消息,泄露出去,記得是泄露,不是透露!”

  亞洲證券公司,本來就是業內人士,有著身後的證券關系網,馬雅文做這種事,最合適。

  馬雅文作為林正傑的親密夥伴,自然明白林正傑在做什麽,泰富集團這半年的時間,或發表誘人的舉措,或‘泄露’商務機密,或透露驚人的業績,這一切都是在為了造市。

  “嗯,這個消息也算是真的,我一定給你辦好!”

  林正傑突然向前,抬起馬雅文的腿,脫掉高跟鞋,將寬松的西褲提上去,隨即一雙黑絲美腿出現在她面前。

  他一邊把玩,一邊說道:“若是我讓你去做違法的事情呢?”

  馬雅文不是傻瓜,相反非常聰明,正應為如此,她毫不猶豫的說道:“那沒有辦法了,只能做個賊婆了!”

  林正傑很滿意這個女人的答覆,畢竟一個壞蛋的身邊,怎麽少得了一個隨時可以‘頂罪’,亦或者最後的港灣,這樣一個女人呢!

  他當然不會去違法,因為沒有必要,他不是陳青松,他知道未來,明知道會贏,幹嘛挺而冒險呢?

  不過林正傑總是抽空,熟讀香港的法律法規書籍,因為有時候,總歸要沿著那條線的邊緣走。

  比如,這次他要‘泄露公司在黃金上大賺2000萬’,這不是正式文件,只是被人泄露出去,所以法律上沒有風險。如果有記者來打聽,泰富集團的發言人也只是會說‘確實賺了一筆可觀的利潤’,這樣一來,傳媒自己都會給泰富集團造勢,他們也需要流量啊。

  “賊婆都肯做,那這辦公室做不做?”

  “不做!”

  馬雅文果斷拒絕林正傑的‘更過分’要求!
  林正傑的辦公室之LOVE,頓時再次泡湯,隨後他和馬雅文一起下班,準備帶著郭茵,一起出去吃晚餐,再逛逛街。

  新的一周,果然有傳媒報道出‘泰富集團在投資黃金上,至少獲利2000萬港幣’的新聞。

  2000萬是個什麽概念,或許對於長實、新鴻基來說,大概也就是去年的六分之一利潤,預計是今年的十二分之一利潤。

  (PS:長實1978年盈利1.33億,今年盈利2.5億)
  但是對於泰富集團來說,正常利潤都很難達到2000萬港幣。但今年,前有‘狙擊金牡置業盈利1000多萬’,如今又有‘炒黃金盈利2000萬’。

  所以在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泰富集團的股價再次上漲,朝著2.5港幣奔去(總股本1.2億股)。

  泰富集團。

  林正傑掛完電話,聽到自家公司的股價上漲,他露出會心的笑容。

  如果這一波上了3億市值,他就可以實行‘下一個計劃’了!

  他的目標是:在七八月份的時間,將鐵行大廈注入泰富集團,並讓泰富集團的市值達到6億左右。

  屆時,林正傑便真正擺脫了‘資金局限性’的問題,相當於擁有了‘免死金牌’。

  從那時候起,林正傑便可以大量通過貸款、供股集資等方式,迅速湊集資金,去投資。而泰富集團的發展速度,也會再提一提。

  甚至林正傑可以說,他雖然沒有陳青松的條件(背後馬來西亞一家銀行做後盾),但林正傑一樣可以在八十年代,和陳青松同樣的閃光。

  更重要的是,林正傑可以平安著陸,而陳青松則不行!
  “老板,杏林街地塊的開工日期已經看好了,我們打算在本月(6)的27日動土。”陳偉忠走進來,匯報道。

  林正傑隨即說道:“行,是個好日子就行,各方面工作再仔細一點,不要出現紕漏。”

  陳偉忠點點頭,說道:“好的,這幅地皮我們已經拿下快半年時間了,各方面工作都準備充分,一定不會出現問題的。”

  林正傑又說道:“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學到經驗,下半年說不定還會有新的地產項目。”

  陳偉忠說道:“嗯”

  他絲毫不懷疑老板的話,因為泰富集團的發展太快了,一切都有可能。

  陳偉忠離開後,林正傑也思考起來:下半年有錢後,該發展那些產業?

  地產開發,只能適當的做做,以積累經驗為主;這是因為,必須在1981年上半年,賣掉所有的發展地產項目。

  商業地產,今年下半年也會很貴,只能作為炒賣的資產,同樣要在1981年7月之前,出售掉非核心資產。

  這樣一來,那泰富集團的核心業務,會是什麽呢?

  有待好好考慮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