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紫氣仙朝》第191章 立夏,諸侯滅國者二十!
   第191章 立夏,諸侯滅國者二十!
  洛邑。

  太史令辛氏府邸。

  書房桌前,淡淡昏黃的燭光下。

  太史令辛甲兩鬢微霜,枯老的手持一杆靈毫墨筆,在一方《大稷仙朝*史記》竹簡上,寫下寥寥數行。

  “大稷仙朝八千年,春,老仙帝姬喜崩。前朝神龍脫困,洛邑大地震,天降雷火,洛河泛濫成災。

  太子姬誕登基稱帝!

  諸侯王不服新帝,兼並之風盛行。

  及至立夏,

  衛國滅於有蘇、祭國滅於鄭、桐國滅於楚、介國滅於齊、葛國滅於宋。

  二十余第三流小諸侯國滅亡,戰火荼毒,遍布大稷仙朝!”

  太史令辛甲手持墨筆,望著竹簡上的一個個字跡,猶如望見無數仙城在戰火中燃燒,
  史門筆下一行寥寥字跡,卻是數十座仙城,百萬百姓、無數士卒在戰場上流血。

  “唉~”

  辛甲一聲歎息,良久無言。

  老仙帝姬喜在位時,近千年,也才滅國上百。而且,許多是因抵抗蠻國而滅,乃捍衛大稷仙朝正統。

  而今新帝姬誕登基,天子羸弱,仙朝實力一蹶不振,帝門諸侯群龍無首,大稷毫無威嚴。

  從春至夏短短月之間,滅國近二十。

  眾小諸侯國,大多被臨近的大諸侯國兼並。大諸侯王覬覦仙朝,絲毫不顧及大稷仙朝顏面。

  在大稷太史令辛甲的身旁,
  三名史門弟子,司馬遷、倪寬、胡母敬,畢恭畢敬的坐著,聆聽師尊辛甲教誨。

  “我史門,在大稷仙朝的諸子百門之中,位於前十,地位尊崇!
  文可以史治國,武可佩劍征戰沙場!
  我史門之筆,著書立言,寫盡仙朝諸侯之史,一筆可以定罪春秋,爾等下筆,務必慎重。

  從遠古神話時代,上古三皇五帝,再到大夏仙朝、大商仙朝、大稷仙朝,
  一座座仙朝都在數萬年歲月史書中漸漸灰飛煙滅。

  但是我史門之書,記載仙帝諸侯,帶著國祚氣運,卻是流傳至今,其中蘊含著不朽成聖之道!

  從遠古至今,每一部史書皆成不朽。

  史門成聖比比皆是,這是我史門最大的榮耀。”

  太史令辛甲說到此處,他沉默了一下,看著眼前三位親傳弟子,問道,“如今已經是大稷仙朝八千年末年,恐怕新朝將在諸侯王中誕生,取大稷仙朝而代之。

  為師食大稷俸祿多年,得老仙帝姬喜恩惠,故土難離,自然不能舍棄大稷而去。

  但是你等年青,尚未出仕,也不必跟隨大稷仙朝沉淪,可另尋去出。

  若是有幸,你等可以成為新仙朝的太史令,編撰新史、修撰舊史,那修行成史門新一代聖人,應該沒有問題。

  你等三人,可想好去處?”

  這個選擇很重要,史門弟子若是跟錯了諸侯王。

  諸侯國沒有什麽前途的話,那史門弟子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史門之筆、史門之書,需要國祚氣運加持,小諸侯國的太史令自然是不可能成聖,恐怕史門第七境就到頭了。

  歷朝歷代以來,只有追隨仙朝仙帝的太史令,才有機會成聖。

  而在眾多小諸侯國之中,只有魯國憑借一部魯史《春秋》,誕生過史門聖尊和史門聖典。

  “師尊!”

  司馬遷猶豫了一下,說道,“有蘇王親筆書信一份,請弟子前往朝歌。.弟子在考慮,要不要去。”

  “師兄,有蘇兼並衛國,也才剛剛晉升第三流小國。為何考慮有蘇國?”

  倪寬疑惑,道,“大諸侯國之中。
    秦國變法,歷代秦王勵精圖治,一家獨佔大稷西北之地。

  齊國小白,尊王攘夷,雄才大略,為東方諸侯國之首。

  楚國雖頻頻內亂,但是版圖巨大,在南方根基穩固,為南方諸侯國之首。

  這三個大諸侯國,最有望能爭奪新仙朝天下!

  你在大稷青雲榜上排名第八,史門六境,去任何一個大諸侯國,恐怕都足以勝任太史令之之位!為何要考慮一個三流小諸侯國?”

  太史令辛甲,也好奇的看向司馬遷。

  “有蘇王倒是沒有說讓我擔任太史令。

  他只是在信中說.那晚他在洛邑,見神龍脫困,無意間拾取了一柄史門聖劍,名【春秋】。

  有蘇王並非史門,他不用此聖劍,想贈送給我。

  他問我可要去朝歌取此劍?!”

  司馬遷想了一下,道,“此物乃是大稷史門的祖聖,在鎖龍井留下的一柄聖劍,乃是史門無上聖物!

  我若取此劍,無以為報,唯有留在有蘇國出任太史令。”

  “春秋聖劍!?”

  倪寬聞言不由愕然,沉默。

  此乃大稷史門祖聖尹佚的隨身佩劍。況且,此物還蘊含大稷仙朝的國祚氣運,非同尋常。

  此物一直懸於鎖龍井上,成為四大封印之一,鎮壓前朝神龍。

  直到神龍脫困,此聖劍遺失,下落不明。

  卻沒想到,被有蘇王給拾取了。

  若是為了這柄,浸潤了大稷仙朝八千年國祚之氣的史門聖劍,倒也不是不能考慮去有蘇國。

  畢竟,史門成聖這種虛無縹緲的事情,誰也說不準。

  九十八個諸侯王裡面,那個史門弟子又敢說自己一定就能猜中,誰才是新仙朝的真龍天子?
  哪怕當年晉國之強橫,遠勝過秦、齊、楚國,如今不也分裂為魏國、趙國、韓國這三個第一流諸侯國。

  楚國極強,但如今也陷入內亂。

  押最強的諸侯,並不代表就是穩操勝券。

  押中的概率,本來就極低!
  但是,獲得一柄史門聖劍,卻是現成的巨大好處。

  “去有蘇國,也行!有蘇王贈劍給你,就是請你去擔任太史令。

  如今有蘇國有墨門墨聖和整個墨門門徒的輔佐,又得了一座稷下學宮,稷下眾多學子修士恐怕不少人都會留在有蘇國。

  在所有六十八個第三流諸侯國之中,有蘇王已經拔得頭籌,是最被看好的一國。恐怕不出多久,便能晉升二流諸侯國!
  而晉升為第一流諸侯國,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太史令辛甲撫須,讚同道,“你們二人有何打算?!”

  “既然司馬師兄選擇去有蘇國,那我去秦國吧!
  秦國乃第一流諸侯國,根基深厚。雜門門主呂聖出任太宰,主持變法圖強之後,打壓世家豪強,氣象頗新!弟子看好秦國!”

  胡母敬道。

  在座的史門師徒們,望向倪寬。

  倪寬撓了撓頭,笑道,“我再等等看吧.,實在是看不準的話,我就選一個冷門偏僻的大諸侯國巴蜀,老老實實去寫史書!
  巴蜀國偏居一隅之地,易守難攻。

  哪怕新仙朝誕生,估計它也是最後一家被滅亡!巴蜀國若亡,弟子就隱居,教私塾去!”

  連師尊大稷太史令辛甲都未成史門聖人,他又何必苛求自己要成聖。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