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官仙》第一千二百一十四-五章
  為什麽每次幫人,都要幫到我自己淚流滿面呢?好好的事情,居然能發展到這個地步,這官場中的變數,實在也太多了一點吧?

  陳太忠回到酒桌之後,心裡還在悻悻地嘀咕:要是每人做事都不是個人利益當頭、瞻前顧後的話,政斧的辦事效率,起碼能提高一半還多吧?

  當然,這嘀咕也僅僅是嘀咕而已,陳某人做事,還不是一樣的?要不然他真的直接把錢借給支光明好了,豈不是省去了很多麻煩?

  但是很遺憾,他不能那麽做,太容易被人詬病引發事端了!一個合格的政斧官員,不能兩次摔倒在同一個地方。

  沒錯,眼下天南是有蒙藝在罩著他呢,他真的這麽做了估計也不會引起什麽後果,但是別人會怎麽看他呢?有意囂張?抑或是政治智商欠缺?

  這兩個評價,都是陳太忠不想要的,所以,他的鬱悶就難免了。

  他的情緒不高,馬上就被大家注意到了,安道忠隻當是他還在為科委的人事變動而惱火,說不得端個酒杯過來,低聲勸他,“行了,馬區長都跟你道歉了,太忠,你給我個面子啦。”

  敢情,下午的時候,陳太忠見了馬區長之後,少不得就耿主任被調動一事歪歪嘴——不是不讓你動人,不過,你動人之前,跟我們市科委打個招呼成不成?

  馬區長可是不想白戴上這個帽子,少不得就要強調一下:陳主任,這件事呢,我們陰平有不對的地方,不過那個啥……我是管政斧事務的,這幹部的事情,不關我的事兒啊。

  陳太忠當然聽得出,馬區長是在影射靳書記,人家說了,你要真有情緒,找靳湖生去啊,雖然那是副廳高配的區委書記,不過以你小陳的實力和人脈,找他討個公道,倒也未嘗不可。

  顯然,這陰平區的區委書記和區長之間,有點那啥……起碼不是一個很團結的班子。

  可是眼下的陳太忠,又怎麽可能被這種很初級的激將法激怒?那個啥,你倆有啥恩怨,別想著利用我啊,這種鬥爭形式很低俗,你知道不知道啊?

  耿主任去職已經成為了定局,他再說什麽都無濟於事了,這是人家班子的決定,陳某人再大能,也不可能推翻一個班子的決定吧?

  既然說啥都沒用了,他吃得撐著了,跳出去招惹靳湖生?他不怕惹人,但是對那個自己都不是很感冒的耿主任,他還真沒啥出頭的欲望——要換了楊新剛,他還真的敢打上門去質問。

  總之,馬區長態度很和藹,陳某人找不到發泄的理由,也就只有作罷了,眼下不過是安主任心憂自家老板,隨意猜測的。

  “我是有點別的事兒,跟陰平無關,”陳太忠笑著搖搖頭,“想在素波投資點項目,大家有什麽好的建議沒有?”

  蓋倫的賈總搶著發言了,她的廠子即將試車了,所以挺興奮的,不過,她倒也沒什麽廢話,“資金上億的話,那肯定是搞房地產啦,眼下這是熱門……別人要跑關系,這些對太忠你來說,還算個事兒嗎?”

  一邊說著,她的眼睛就一邊衝他發一道電光出來,“陳主任有興趣的話,我參一股,多了沒有,一噸兩噸的,還是不成問題。”

  賈總現在這個氧化鋁廠,就從邱朝暉的的創新基金弄了小四千萬出來,不過,要是有人認為賈總手上沒錢了,那就大錯特錯了。

  想要快速擴張,必須借雞生蛋,這是目前比較流行的理念,當初賈總甚至想六千萬全部由科委出呢,死活說自己沒錢,不過邱主任一點面子都不給她,就算你是章堯東介紹過來的,也要守我們科委的規矩。

  我想的是花錢,陳太忠有點欲哭無淚的感覺,才要說話,安道忠接口了,“何必去素波呢?我們陰平可作的事情也不少啊。”

  陰平除了有鋁礦,還有其他鐵礦、銻礦、磷礦之類的,其中鐵礦跟鋁礦屬於同一片礦床,分布也相當廣泛,這種情況是很常見的地質構成,由於鐵鋁比重不同,通常是鋁礦在上,鐵礦在下,中間或者還有共生礦石。

  不過,陰平的鐵礦是貧礦中的貧礦,發展得不怎麽樣,又由於有臨鋁這種大塊頭在支援鋁礦發展,所以鐵礦資源一直都是被人忽視了,甚至連鳳凰鋼鐵廠都不怎麽待見這裡的礦石。

  “鐵礦真的有搞頭,”馬區長也笑著點點頭,“現在小選礦廠已經有不少了,不過還是處於很原始的狀態,沒有上規模的廠子,連上兩百萬的都沒有,工藝也極端落後。”

  “這個鐵礦,暫時不予考慮,”陳太忠搖搖頭,心說投資在陰平,那可也是鳳凰的招商任務,再說了,這鐵礦又跟高科技企業有什麽沾邊的了?

  “可以搞一下收購吧?”支光明隨口答他一句,“有些有前景的社會公共資源,可以早早地布局。”

  “什麽叫有前景的社會公共資源?”安道忠對這個挺感興趣,“又該怎麽布局?歡迎支總給大家上課,快鼓掌啊……”

  看到滿桌人都開始鼓掌,起哄架秧子,支光明笑著搖搖頭,“其實挺簡單的,比如說吧,我們陸海,就老高他們老家那兒,有兩個區,有線資源本來是屬於私人的,老高,還是你來講吧……”

  高強當然知道得更詳細一點,敢情,那倆區以前算是近郊,市裡在發展有線電視的時候,由於資金不足,優先發展的是鬧市區,結果那倆區裡有工廠牽頭,自己給區裡的住戶扯線。

  不過,公家做事的效率,那也不需要多說了,反正這營業收入也不過是堪堪地能保住整個電視網的維護費用,投資都不好收回來。

  到了後來,出了一家私人公司,掛靠在工廠下,買斷了有線的網絡,然後就是私人公司接手這一攤了,居然能在加大投資的前提,做到微利,不得不說是個奇跡。

  這幾年,市裡的電視台以其沒有運營資質來刁難,想罰沒其搭建的網絡,怎奈人家投得起這點錢,當然有自己的關系,不但找人壓,又加了幾分力氣在台裡公關,軟硬兼施之下,這買賣就這麽半死不活地做著。

  事實證明,這家公司是頗有眼光的,現在電視台已經籌到了相應的資金,但是由於有這麽個存在,這倆地區放不了多少用戶出去,只能找到該公司,協商購買其網絡事宜。

  結果,兩個區的有線網絡,被這家公司硬生生地賣出去六千萬,說到這裡,高強不禁搖頭感慨,“那都是亂七八糟扯的線,投資有三千萬就了不得啦,人家就賣出去了六千萬,真厲害。”

  “玩的還都是銀行貸款,”支光明跟著補充一句,又笑著搖搖頭,“這就是經營理念的問題了,你看人家這眼光,早早就料定,這幾年內,有線會發展到這種程度,提前佔據了社會公共資源,那就能賣個好價錢。”

  “那也得有那本事呢,”賈總聽了,笑著搖搖頭,大家都被高強說的這個案例迷住了,倒是她最早地反應了過來,“這個公司,要不是有本事吃住電視台,被罰沒的時候,那就等著哭好了。”

  她原本就是吃關系飯的,考慮問題大多也從這一點著眼,所以一眼就看到了要點。

  “沒本事的話,他又何必做這個?”高強笑著接口了,有意無意地看一眼安道忠,“再說,關系也都是處出來的,像安主任……我們以前也沒見過面,現在不是也配合得挺好?”

  他這麽說話自然有套近乎的意思,碳素廠既然在陰平落地了,那就不能再牛逼哄哄,無視區裡的相關領導了,正是所謂的形勢比人強,不過,他卻也不合適拿這話去說馬區長,因為——那樣又難免影射之嫌。

  生活在社會中,有些東西,真的是不得考慮的,否則一不小心惹了人,死都不知道是怎麽死的,就像陳太忠因為照個相,就能莫名其妙地惹了李勇生——尤為可笑的是,當時陳太忠還覺得自己做得挺對。

  “這個啊……”很難得地,衛明德發話了,“陳主任,我有點想法,回頭咱倆交流一下吧?”

  “成啊,”陳太忠笑嘻嘻地點點頭,他對衛明德的印象一直不錯,不過,自打衛明德投靠到高強門下,一直在幫著盛小薇打理碳素廠,兩人之間來往少多了。

  高強聽到這話,看衛明德一眼,“小衛,我待你還行吧?有想法不跟我說,找陳主任,這可是不好啊。”

  “賺個點子錢,”衛明德笑嘻嘻地答他,他是碳素廠的總工,算是高級管理人員了,“這錢也就是陳主任能賺了,別人賺不了。”

  “衛總你說一說嘛,”盛小薇可是不管這個,女人叫起真來,那還真是會有點不可理喻,“就能跟陳主任說?大家都聽一聽嘛。”

  衛明德有點哭笑不得地看著她,又看看高強,高強倒是明白,笑著搖搖頭,“算了,小薇,明德要賺的是點子錢,你逼著他說也沒啥意思嘛。”

  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衛明德的點子陳太忠也被衛明德這欲言又止的態度吸引了,不管怎麽說,人家都豁出去讓盛小薇不快了,也不肯當眾說,這點子肯定是值得聽一聽的。

  所以,在酒席散後,他扯住了衛明德,身邊隻留了張愛國在,“明德,到底啥點子,說來聽聽?”

  “你還記得我以前是幹啥的嗎?”衛明德衝著他笑。

  幹啥的就琢磨啥,這話一點不假,衛明德的點子,其實來自於高強的故事,不過他想的不是有線,而是他的本行小水電設備。

  小水電發電,發了電總是要人來用的,現在一般都是村子裡或者廠子裡自用,想要並上大網,那手續不是一般的繁瑣。

  而且,供電局的大網對這些小水電是持歧視政策的,欺他們這電用不了也是浪費,結算的價錢奇低,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壟斷行業就是這樣了。

  就算強如臨河鋁業這種大廠,也是難免受點盤剝,臨鋁有電解鋁分廠這種吃電大戶,所以自己也建了自備電廠,自備電廠的電用不完,當然,這種大企業,供電局也不能卡著人家不讓並網,但是電費的結算價格,也就是保證臨鋁自備電廠不虧本,甚至微微虧損一點。

  小水電電網的管轄,按說是歸水利廳的,像眼下搞的水電農網改造就是這一塊,不過水利廳和省電業局之間也是扯不清的麻煩,總之,都是公家的攤子,相互之間扯皮是很正常的事情。

  說到這裡,衛明德的主張就昭然若揭了,人家能投資有線網絡來賺大錢,你為什麽不能投資水電的電網呢?那可也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電網搞起來的話,自己養活自己就不成問題,要是供電局想收購,那又能開出個天價來,這種買賣,能量小一點的人做不了,但是對陳太忠來說,還真不是什麽太大的問題。

  當然,陳太忠做得了的事情,天南省也有幾個人能做得了,這些人也都是有實力的,雖然人家未必能看上這種買賣,但是誰又知道會不會招來別人的注意呢?所以衛明德肯定不敢隨便亂說不是?

  咦?這倒是個好買賣,陳太忠琢磨一下,確實如此啊,而且他水利廳的關系都是現成的,根本不用去跑動,就算王浩波不怎麽能做主,可是張國俊跟他關系也不錯不是?

  水利廳也經營電網,但還是那句話,公家經營和私人經營,根本不是一回事兒,他真想搞這麽個東西的話,不但成本要低很多,而且通過在水利廳的公關,還能將比較好的地段據為己有。

  想到就做,這是陳太忠的好習慣,說不得找個沒人的地方,抬手就撥通了王浩波的手機。

  好半天,王書記才接起了電話,“不好意思啊,太忠,今天跟農行的喝酒,喝得有點多了,沒聽見……咦,這都十一點了啊。”

  “嗯嗯,臨時想起點事兒,”陳太忠笑一聲,“好事兒呢,著急找你取取經,你聽我說啊……”

  王浩波聽了幾句,馬上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於是笑一聲,“這個事情已經有人在搞了,都是那些住戶比較集中的地方,不過他們圖的都是賺電費,倒是沒聽說有人想賣電網來掙錢。”

  “有人在搞了?”陳太忠有點傻眼,看來這年頭,什麽事兒都有人惦記啊。

  “你跟他們不一樣,”王浩波笑著答他,“那些人都是在小水電附近有點辦法的,反正農網的電比城市裡的貴多了,這種錢不掙天理不容。”

  “倒是你想的這個,明顯是把這東西產業化了,有近期和遠景規劃的,”聽得出來,王書記喝得並不是太多,點評得也非常到位,“這個事情肯定可以做,不過……投資不會小了。”

  “呵呵,說別的也許不行,說錢的話,懷疑我就不對了,”陳太忠哈哈大笑,“估計多少錢就差不多了?”

  “一兩千萬不少,十來八個億不多,”王浩波打個哈欠,“太忠,真的有點困了,這事兒一時半會兒說不清楚,你要真想搞,來素波談吧,反正張國俊那一關你也繞不過去。”

  這倒是,陳太忠掛了電話,心說看來明天得去一趟素波了,可是……我怎麽總覺得,哪兒有什麽不對的地方呢?

  下一刻他反應過來了:這件事還真的是有問題,為什麽?因為搞電網的話,必須要私人公司出面來搞,是的,不合適用公家的名義來做,哪怕是掛了公家的名兒,由私人來經營也是不行的。

  道理在那兒擺著呢,要是公家的攤子,將來跟電業局協商起電網轉讓的事宜來,那就是公對公的事情,雙方都是有組織的,沒準會有這樣那樣的領導來施加壓力,到時候誰佔便宜誰吃虧就很難說了。

  正經是私人公司,可以不賣電業局的面子——我們開公司就是想賺錢,不是為了賠錢的,想收購我?行啊,價錢不能低了。

  當然,敢這麽訛詐電業局的,肯定也得是有大背景的人,所以就是一句話,做這件事,不能是私人掛個公家名頭來做,反倒是公家可以掛個私人名頭來艸作。

  然而,陳太忠不想把這三個億扯到私人的事情上,所以說,他這就是白高興了,主意倒是個不錯的主意,但是不合適他用啊。

  真是讓人鬱悶,想通這個關竅,年輕的副主任悻悻地撇一撇嘴,走了回去,“明德,你這點子雖然好……不過,涉及了私人公司,這個真是不好艸作,我也是體制內的人,得避嫌啊。”

  “這可是有變通的法子呢,”衛明德笑著搖搖頭,對他的擔心頗不以為然,“艸作這個項目,最大的問題是要有相應的關系,其次是資金,其他的倒都無所謂了……”

  “那該怎麽艸作,說來聽聽?”

  “這可是真的簡單,你搞個基金不就完了?慈善姓質的那種,”畢竟是做商業的出身,衛明德的點子張嘴就來,“農民用電的費用太高了啊,做為政斧工作人員,你知道為農民減負的重要姓吧?”

  “哈,你這倒是不錯的點子,”陳太忠一聽就明白了。

  弄個慈善姓質的基金,當然,必須是私人姓質的那種,然後由這個基金下屬的公司來管理小水電的電網,只要將電價控制在一定的價格下,能給農民帶去實惠,這件事就能做得理直氣壯。

  只要這基金能名正言順地建立起來,獲得相關部門的認可,科委的創新基金就能為這個基金注資——或者說拆借吧。

  總之,就是創新基金借錢給慈善基金,讓它贏利,贏利之後慈善基金還能做其他的善事,而科委的創新基金也能慢慢地收回投資和享受該得的紅利。

  陳太忠缺的不是悟姓,而是理念,衛明德一句話,馬上就讓他茅塞頓開,甚至他都想好了這個基金由誰出面來組織了——丁小寧,只能是丁小寧,小丁同學樂於慈善事業,這是杜省長都高度認可的。

  不過,這麽艸作的話,有一點還是讓陳太忠有點擔憂:這麽一來,我可是得罪了那些因為高價電費而獲得便利和利益的家夥了!

  他在東臨水村住過,雖然時間不長,卻是也知道農電的電費是個什麽樣子,不說工業用電、灌溉用電什麽的,隻說家庭用電,白鳳鄉一個鄉,電費就分好幾個檔次。

  鄉裡是八毛一度電,到了村裡就瘋長了,便宜的一塊二三,貴的一塊五六,什麽?你嫌貴?嫌貴可以不用嘛。

  農民用電,為什麽會這麽貴呢?陳太忠還真知道這個問題的由來,他在東臨水,沒事就找人聊天了,那也不是白聊的,電費貴無非是兩個原因。

  一個原因,就是農電網比城電網疏松,距離也遠,所以,農電網的建設成本比城市裡高多了,電力在輸送時的損耗也要大得多,這是客觀因素決定的,任何人都不能否認。

  但是另一個因素,就是人為的主觀因素了,由於供電所在鄉村裡的抄表員缺乏有力的監管,很多人根本就是不收電費的,比如說抄表員家及自家的親朋好友、村長支書之類的,這多出的表數,卻是要由村民分攤的。

  更有甚者,偷接了電線到磨坊或者水泵之類的地方,這電也是要分攤到農民頭上,要不說,這年頭有點權力真的是好呢?

  所以,他真的很清楚,要是電費降下來了,受損的可不止是那麽一兩個人——雖然,受益的會更多,但是受益的未必會領情,可受損的絕對會耿耿於懷。

  大家都知道,陳太忠對於被人圍攻,有種近乎於神經質的過敏,所以,一想到自己可能成為很多人的怨念目標,心裡就覺得有點不踏實。

  不過他也知道,農民們在這一點上,被盤剝得很慘,所以,困擾他的就是:為了這個,跟那些小有辦法的群體作對,劃得來劃不來呢?

  知道這種不平等的情況的人多了去了,其中不乏政斧官員,人家都不出頭,我吃撐著了,去巴巴地得罪人?

  (未完待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