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年近三十,科技立業》第59章 直接對標北上廣深
  第59章 直接對標北上廣深
  “操作系統、遊戲引擎、智算中心……”張建離開後,紀弘也是在盤算著公司目前的技術和業務。

  “單單成立一個【平行世界遊戲引擎】開發部嗎?”

  公司草創的時候只是簡單的一個職責劃分,技術部門商務部門人力部門等等,非常的簡單粗暴。

  雖然時間也並不長,但是公司發展太快,這種簡單粗暴的的職責劃分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公司飛速發展的需要了。

  “陳哥,喊一下人力和行政,我有點兒事兒。”紀弘交代陳繼業,根據這些天的決定和人力行政一起草擬一個組織架構的大方案。

  ……

  “紀總,這是方案,您再最後確認一下。”

  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是現成的,該成立哪些部門這些天紀弘也都交代過,陳繼業也是個雷厲風行的,當天下午就拿來方案讓紀弘確認了。

  “嗯,可以。”紀弘仔細看了一下,確認道:
  “各部門的權責是非常清晰的,這不用多說,但人員配置這一塊兒,你和行政多配合,盡快確定。技術人員配備這一塊兒有需要可以直接跟我溝通。”

  “另外,公司所有崗位,優先內部提拔選任,包括各中心負責人,只要有人想試試,就可以給他競聘的機會。

  “各中心部門人員配備方案確認後,立即聯系各大招聘平台、獵頭機構進行人員的招聘。

  “鑒於河州互聯網與科技企業的現狀,招聘可以考慮在全國同步開展,尤其是北上廣深。

  “之前,河州沒有什麽有體量互聯網和科技企業,很多河陽人被迫漂泊在北上廣深,告訴他們,現在有機會可以回家了。

  “有人願意留在大城市,但肯定也有人想要離家近一些。我們盡最大努力給予方便,你這邊配合人力設計一個相關大城市的“返鄉招聘”活動,甚至可以直接在北上廣深設立臨時辦公區作為面試點,減少他們來往奔波的沉沒成本。

  “至於薪資,這一波組織架構調整後,將會確定技術人員的技術級別,薪資水平直接對照北上廣深一線大廠,讓人資給出一個有競爭力的方案來。

  “對了,還有內推獎勵也可以安排一下,發動我們現有員工的積極性,盡快把人才安排到位。”

  紀弘一邊看一邊按照自己的思路對方案做一些補充,這些不是陳繼業想不到,而是只能由紀弘來做決定,比如薪資標準、比如返鄉招聘這些。

  尤其是,紀弘那句:“告訴漂泊在外的河州人,可以回家了,我們能給不低於北上廣的薪資。”

  這句話差點兒沒把陳繼業這個年近四十的大男人搞得哭出來,那種感覺,非感同身受不能理解。

  他一瞬間甚至都有了士為知己者死的衝動。

  想想之前的自己——漂泊在外的人,哪有不想回家的呀,只是在外掙得錢多罷了!
  如果能夠提供比肩北上廣深的薪資水平,以卷耳智能科技現在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那是絕對不愁人才的。

  ……

  陳繼業從紀弘辦公室出來,當即穩了穩心緒,拿著簽過字的材料,又補充了一些紀弘剛剛交代的事情和細節,交代行政整理好,發全員郵件。

  就這樣,十分鍾後,卷耳智能科技所有員工都收到了這份家書,其中第一句話,就讓人熱血沸騰:

  諸位同仁:

  因為你的努力與付出,公司發展蒸蒸日上,每一個人都應享受發展帶來的利益。即日起,上調所有員工薪資標準,詳詢人力資源。

  另,為適應發展需要,公司決定對現有組織架構進行調整。

  調整後,全公司共設【財務法務中心】、【行政人力後勤中心】、【研發中心】、【商務中心】、【人工智能前沿實驗室】五大核心部門。
    【研發中心】下設四個研發部。

  研發一部負責耳語系統及私人工作助理迭代開發,原耳語UI設計組並入。

  研發二部負責平行世界遊戲引擎相關開發,原外包服務項目成員暫時劃入二部。

  研發三部負責智算中心項目研發協調、CTCA服務API後續更新迭代升級、片間互聯系統後續開發維護。

  研發四部負責公司內部項目和工具研發,機動配合其他項目的相關工作。

  【人工智能前沿實驗室】……

  ……

  行政部門根據各中心、部門工作內容需求、人員配置安排辦公區域(可分配辦公區:科創中心七號樓一至五,八至十一樓。)
  各中心、部門負責人原則上優先內部提拔選任,有意者可通過內部郵件提交競聘申請。

  同時公司開辟內推獎勵渠道,從普通員工到中心負責人,只要被推薦人成功入職,推薦人可以一次性獲得五百到一萬元的現金獎勵(隨當月工資發放)。

  內推郵件被推薦人簡歷至hr內推郵箱hr@j***r.com.cn。

  ……

  在經歷了一個多月野蠻式的發展之後,卷耳智能科技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的組織架構調整。

  這也意味著這家公司完成了從個人草創一躍到具有明確組織架構和相應權責劃分的成長型準獨角獸。

  而看到這封“家書”,所有的員工立即沸騰了——走在科創園區七號樓下的人能明顯聽到七樓集體“嗷”了一聲,就像狼哮。

  “漲工資,付哥,能漲多少?”

  卷耳智能本就是初創,最老的員工也不過入職兩個月而已,大部分都是近期招進來的,這一進來就趕上一次漲薪,怎麽也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兒。

  被叫付哥的這個人,名叫付誠,說起來他還是紀弘親自招進來的第一個人,就是公司剛成立,第一次技術招聘,紀弘問有沒有做過商業項目,然後說自己做小程序並運營的那個應屆生。

  “我剛問過人資了,”付誠滿臉都是興奮之色:“薪資標準直接對標北上廣深,我們都需要評級,不過不用擔心,哪怕評最末一級,這次也能漲10%。”

  “對標北上廣深,公司瘋了?”這個名叫楊英才,跟付誠同時進的公司,不過他當時沒有做過商業項目,是通過了三輪考試進來的。

  “這你可想錯了,”付誠大約能明白公司的思路:

  “要想成為巨頭,那首先薪資標準就得對上,巨頭對標巨頭,那就跟地區沒關系了,尤其是河州這地兒,哪怕是河州人,頂尖人才之前都不會考慮回來的——一回來只能拿三分之一的薪資甚至都不到,誰能樂意!
  “我們公司的野心很大啊,河州高校質量也很差,除了河州大學,連個211都沒有了,公司這樣,也是想吸引全國人才。

  “你看吧,公司明年的校招要求不會比BAT字節這些巨頭低,宣講估計得奔著985起步,頂多再加個本地的河州大學。

  “我們這也就是趕巧進來了,當時認為這是小公司,放棄這個Offer的,過幾天估計還得再哭。”

  他們這一批當時通過面試的有五個,只有他倆來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