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為天地一仙人》第37章 朝陽吐納,浴日洗神
  第37章 朝陽吐納,浴日洗神

  胡金花先回到了狐仙堂,牛聰聰已經在這裡修煉了,許甲跟他講解了薩滿教修持辦法,又說了怎麽煉製法器,他便在這裡忙活,用著鑿子,刻刀,斧頭,嘗試雕刻一張面具出來。

  他雖讀書讀不進去,可乾別的總是有一股子勁,還善於學習,不斷糾正之前的錯誤,雖說木製面具粗看有些粗糙醜陋,但也有鼻子有眼的。

  孤睾胡獨秀,瘸腿胡步堂,禿尾巴胡德祿三個,則念入法界,在其中修煉。

  胡金花說他們道行淺薄,都不讓他們出門,便是鞭策他們,修煉累了就種菜除草,到後山和沒成精的小狐狸們玩鬧一會。

  見他們都沒事,胡金花便松了一口氣,將猖兵歸入一個小兵馬罐,這罐子約莫巴掌大小,上面寫了符文。

  那捉來的山野精魅,乃至於牛鬼之類,則收入另外一個小罐之中,等有空閑了,才好處理乾淨。

  牛聰聰停下手中活,問道:“狐仙,昨夜怎麽樣了?可還順利?”

  胡金花變成老太太,喝了一口茶水:“順也不順,收伏了兩個巫婆神漢,一個陰姑一個趙神癲,我已經顯化通靈,告訴了他們如何做,但還需要你去指導如何立下堂口,作個方便管理。”

  “至於那劉穩婆則是有大問題,好像跟著個什麽長生教有關系,此教恐怖祭祀,犧牲嬰童,還得請示師尊。”

  小胖墩聽著什麽“長生教”,便皺眉:“聽起來倒像是邪教之流,前朝大恆便流行過黃天教,白蓮教什麽的……”

  他知道這是個隱患,立即道:“我會跟大哥說的,至於這兩個巫婆神漢,我直接叫人請他們到牛府來,我爹牛大富在本地還是能說得上話的。”

  胡金花聽他這麽處理,點點頭,勞累了一夜,也要休息休息,化作了原形,蜷縮成一團,窩在了供桌上。

  隨即念入法界,也開始修煉起來。

  ……

  另外一邊的許甲蟄眠一晚,五更天便醒來,起來的時候長吐一口氣,身體比想象中恢復的還要快一些。

  於是早晨便沒有懶洋洋的不動彈,而是開始吐納養炁。

  面朝東方太陽將出之魚肚白,先是雙目似睜非睜,盯著天光,呼吸吐納,淘洗五髒。

  隨後身形似扎馬步,但有更為愜意自然,夾臀縮肛,雙手順垂,但不能溜肩,腳抓地好似扎根,頭頂天,好像種子頂破外皮,要發出嫩芽。

  這麽一操作,就隱隱一股炁便從下丹田緩緩而升,推至胸膛,阻撓於隔膜。

  這樁法,叫做“六合樁”。

  是養煉樁法,命功的一種,所謂“六合”,是為“精與炁和,炁與神和,神與天地合。”

  講究內動外不動,即精炁神在體內流轉運作,同時呼吸之間將人體內廢炁與天地之間的清靈氣息做交換,起到淘洗五髒的效果。

  這其實是“百日築基”裡面的內容,許甲本沒有到這個地步,不過提前開始邊開始準備準備,也能還精歸腦,強身強體,只是不能過度。

  此法精髓在於面對著初陽吐納,並嘗試吞咽朝陽紫氣,壯養陽氣。

  吞咽紫氣,在於“神吞”,而非真的嘴巴吞下去了,是想象自己吞服了。

  雙目似睜微睜,看著初陽,乃是“洗目”,借日光如水,滌蕩眼中汙穢,以更好的觀炁,養雙目的靈氣,靈性。

  許甲這幾日看多了鬼啊,妖啊的,眼睛便容易存有妖性,看什麽都像是有鬼,有妖,不如嬰兒看什麽都是新奇的。

  故而養目洗眼,就是養神洗心。

  舌頂上顎,叩齒呼吸,則是模仿“雷音”模仿風雲變幻,好似下了一場雨水一般。協助滌蕩五髒。

  這麽淘洗了一陣,不到半刻鍾,便很快就感覺有股“胃脹氣”感覺,許甲也不遏製,直接嘔出一團惡寒陰炁。

  同時背上汗毛張開,微微出汗,陽光也正好在這個時候撒在身上。身體之前救回來後,還是有些體寒,如今這股惡炁吐出了一些,這冰冰涼的體溫,就漸漸回暖了。

  許甲收起駕勢,剛剛很是順利嘔出一了團前身“咽氣”的那口炁,現在已經魂與身合,五髒陰鬱之炁消彌,生機修複起來更勝從前,至少許甲已經可以恢復正常飲食了。

  小紅這才悠悠轉來,見著許甲練功,詫異問道:“少爺怎麽起這麽早了?”

  因心情舒暢,許甲便調笑道:“我讀書的時候,起得比現在還早呢,你做丫鬟的,起得比我還晚,是什麽道理。”

  小紅羞惱:“我又不是你家的雞啊狗啊的,也不是牛啊馬啊的。”卻轉頭忙去幫忙準備早餐了。

  卻是委屈上了,不該多這麽一嘴。

  許甲笑笑:“這妮子!”隨即又動作遲緩的打了兩套八段錦,拉升筋骨,運化起血。

  八段錦的呼吸技巧,乃是升時吸氣,降時吐炁,出時吸氣,收時呼氣,起時吸氣,蹲時呼氣。

  許甲打了兩套,微微出汗,身體安泰舒爽。兩套八段錦不過一刻鍾的時間,不需要耗費多少力氣,不過打兩遍就差不多了,多打了也無益處,又沒有一個進度條可以肝。

  許甲神清氣爽,比前幾日身體厭厭的樣子利索多了,便往書房去,準備再補補知識,增長此界見聞。

  雖然許父的藏書並不算多,多是考舉人的輔導書,還有正經的儒家經典,半點歷史,雜文之流也無,但已經足夠從中聞取此界大概了。

  許甲看了兩本輔導書,強行記下來,覺得大同小異,都是套路來來回回講,便將其放下,翻起角落來,果然又翻出一口箱子,裡面都是文稿,看字跡,應該,都是許父曾經做的文章。

  許甲現在跟許父攤牌了,目前就望父成龍,希望他能考中。

  因此就先看了各種輔導書來,前日看了三本,剛剛又看了一些,同質化內容太多,已經差不多消化了,如今正好將學過的用在批判許父的文章上。

  看看許父有沒有成就“舉人”的潛力。
    神魂強大的好處,這時候體現了出來,過目不忘,悟性強大,許甲約莫一盞茶的功夫就看完了一篇許父的長篇文稿,然後微微閉目,用念頭速度,快速的回味消化。

  只是許父的文章,只能說是:老太婆的裹腳布,又臭又長,雖按照章法,但內容千篇一律,一個典故反反覆複用,實在知識匱乏。

  如此等著看了五篇之後許甲就有些味同嚼蠟了。

  這時許父才抱著一口箱子進來,見著許甲這麽早在這裡看書,露出了欣慰的笑:“伱倒是用功起來了。”

  這箱子並不大,比腦袋大一些,許父打開來,裡面有抄錄的文章,還有“大寧朝稷泰元年兩榜進士文章選”。

  新皇登基,都會開“恩科”,就不必等到四年一次考試了。

  這正是三年前的那次恩科考試,兩榜進士文章的精選。

  能考中進士,其中文章必然已得真意,自然就是最好的“輔導書”了。

  許甲被其吸引,將手中書放下,拿起進士文章來看。

  這並非原稿,但也肉眼可見的文采,許甲剛剛看到的那些舉人文章,在這裡就有些不夠看了。

  以內丹來比喻做文章的話,童蒙乃是培土,秀才是黃芽,舉人文章是黃芽煉萃,化作丹頭,進士文章則是已經“還丹點化”,是火候已足,藥力正好。

  若說驚豔,倒不像是前世的唐宋八大家散文一般,畢竟是考試文章,但螺螄殼裡做道場,能有如此錦繡,便顯得難了。

  許甲讀這種文章,就忍不住細細品味,慢上許多,腦海裡面仿佛已經有了一個進士在和自己對話,講解。

  剛剛看許父的文章好像在品老太婆的裹腳布,臭不可聞,這個就是神仙妃子,在面前翩翩起舞了。

  許甲讀完一篇,隻覺得神魂舒暢,比修行龜息蟄眠法還要舒暢。

  更為驚訝的發現,念頭運轉快上不少:“竟然可以增長智慧?”

  在修行之中,智慧大於道行,道行大於神通,神通不敵業力,業力唯有“功德”和“智慧”一並化解。

  如果許甲當初“智慧”多一點,魔考的時候不那麽想當然,將考卷給撕了,此時就已經成仙了。

  正是因為智慧不足,這才分辨不出真假。

  許甲從進士文章中得了好處,便不再抗拒讀這些經典,反而暗暗道:“看來多讀書,還是有用的,不然文盲修仙,只怕也解讀不出來一些上古秘籍,諸多功法也不是拿來就能上手的。”

  許甲本來就是法教出身,法教精髓就是東拚西湊,自圓其說,故而許甲也受其影響,一貫是拿來主義,儒家智慧,道家智慧,佛家智慧,其實都是智慧,只是側重不同。能為我所用,就是好智慧。

  於是又迫不及待拿起第二篇進士文章,仔細來解讀。

  因為是同一場考試,文章題目都是一樣的,但每個人切入點都不同,這就相當於不同的解題思路,故而文風迥異,許甲自覺比之前的什麽輔導書有用多了。

  儒家一千多年,就研究這套經典,那麽多流派,爭吵辯論,就是為了“道統”。如何不發展出許多的智慧在裡面呢?這些進士又是儒生中的佼佼者,十萬裡挑一都不為過,他們作文章,把東西嚼爛了,許甲學習起來就方便許多。

  許甲看第二篇看得更久,因為有些典故,是此界獨有的,許甲還要記下來,從典故之中,了解更多歷史細節。

  許甲看完這篇文章,之前那些輔導書上所講的內容,有些可以印證,有些則顯得過於“公式”,或者說顯得呆板,考舉人可能馬馬虎虎,考進士,則完全見不到“靈性”。

  揉揉太陽穴,許甲並沒有接著看下去。心中不免吐槽:“有這些文章學習,學得兩三分也夠考舉人了啊,怎麽寫的還是這麽臭,精髓是一點沒得。”

  不過心中想,嘴中說的卻是:“爹,這些文章,看著真是能叫人上癮,如癡如醉,不亞於吃了一餐大補的宴席。”

  “那是,我時常抄寫,可惜就是學不來,知道人家好,可好在哪裡,怎麽化為己用?卻是弄不出來。”許父歎了口氣。

  許甲暗暗笑,還有些自知之明,安慰道:“人家這是讀書讀出精義來了,乃是大家之才,我們見識短,底蘊薄,不若他們博覽群書,也無名師從小教導,文章便顯得呆板,沒有遠見,一些典故運用,來來回回就那麽幾個,若非通讀史書,必定無有策論在心,父親,這不怪你考不上舉人。”

  許父本是自嘲,結果許甲說上話了,還這麽好為人師的口氣,當下面容僵硬:怎麽?你還給我當上老師了?
  “你身體如何了?”許父沒有發作,隻問道:“我看你一天比一天精實。要不要回學堂?你考秀才,還要夫子保舉,同考聯保?你生這麽一場大病,你夫子也寫信問詢過幾次。”

  許甲搖搖頭:“先不去了,這才養了幾天,我身子經不得累,需要調養。”

  許父也隻得作罷,畢竟自家兒子,也不能再次講他身體還沒恢復就給趕出去讀書。

  “養養也好。”

  兩人又各自看了一會書,許甲又看許父原先作的文章。

  好吧!不能說“文理不通”,只能說“普普通通”,而且略有偏移題目本義,遣詞造句,贅述冗長,切題立意老套不說,還有些“指點江山”的自得味道。

  許甲隻覺得過了一座大橋,低水平到高水平,又到低水平,其中有一個巨大的落差。

  渾然看不下去了,便搖搖頭,將文章放下。

  這回許父就更不樂意了:“你看我的文章,連連搖頭作什麽?”

  許甲望父成龍,便用了一個激將法,噓聲歎氣道:“剛剛看了父親的文章,又對比了進士文章,隻歎難怪考不上舉人,原來是沒有文思。”

  “你有文思?”許父冷笑一聲:“你莫眼高手低。”

  許甲見拱火成功,當即笑道:“我如今可不同了,覺醒了宿慧,小小舉人文章,看我手拿把掐,拿筆來,我給你修改一二,爹你站著旁邊聽我講課,看看什麽是達者為師。”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