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法師?法術工程師!》143.第142章 羅夏法師,我要批評你
  第142章 羅夏法師,我要批評你
  教授和臨時教工兼研究員並排在走廊前行,邊走邊說。羅夏也不好意思攔著龐加萊大師不吃飯。

  龐加萊聽完羅夏的簡述後總結:“所以你現在是兩個法陣的效果有衝突?”

  “是,我希望延續遲滯法陣的思路,找到類似可以吸取和削減嬗變塵能量的方法。後續高階的魔法被列入禁書區,希望您能替我簽發一個許可。”

  “可以。”龐加萊大法師點點頭:“你可以關注一下高階的防護系和變化系法術,雖然你現在的施法能力應該不足以支持施展,但是學習它們的思路也是有啟發性的。”

  教授說完後又補充了一下:“羅夏法師,出於我對伱初步的了解,必須指出一點。”

  這話說得挺嚴肅,從教授口中說出來或許和“我要批評你”等同了。羅夏一愣,畢竟自己的導師卡諾大法師都沒對自己說過這樣的話,羅夏是真誠地很想知道有什麽不足:“您說。”

  “你對魔法的研究欠缺一種抽象思維。”龐加萊不想直接說小子你數學一團糟:“現在你的思路還停留在從法術的應用騰挪到法陣應用上。不過這也不能怪你。”

  那能怪誰?羅夏覺得龐加萊教授經常說一些叫卡諾大師打噴嚏的話。

  兩人走著走著就走到了餐廳。“羅夏麵包,再單加一份肉湯。”龐加萊給自己點餐,羅夏則很懵,餐廳什麽時候有自己命名的菜了?還是說新來的廚師裡有和自己同名的?

  “麵包一開二夾火腿片加葉萵苣抹白醬。再來一碗牛肉清湯。”少年想點點看“羅夏麵包”是什麽玩意,但感覺叫自己的名字點餐有些羞恥。

  接著出餐,兩人拿到了一模一樣的菜品。

  “.”

  “這個吃法不錯。”龐加萊不顧及大法師的派頭,也和學徒一樣抓著麵包吃,下口前還不忘誇一下把麵包夾肉菜帶到瓦盧瓦納的當事人。

  有教授的許可,羅夏借閱到了禁書區的內容。禁書書架上的大部分都是古籍,它們沒有遵循逐漸完善的學術文章格式,更像是手稿的匯總。你甚至能看到大篇日記寫在當時價格昂貴的紙張上,從字裡行間還可以讀出作者的精神狀態一般不是很穩定。

  羅夏從第一個書架找到一本大部頭,它的封皮已經辨認不出來自什麽動物,從磨損情況判斷它被翻閱的次數很多。

  這是一本被經常借閱的書?羅夏覺得有看的必要。不過很可惜,一打開就發現書的署名被直接撕掉了。

  “阿恩育大公今天送來了一條狗魚,這條面目可憎的水獸難住了我,它太大了,我最大的鍋也無法一次性煎製,但在烹飪階段就破壞它的完整會損失靈性和折損我的修行大公,我收到你的羞辱了!我詛咒你”

  羅夏一陣無語,作者是什麽混沌大惡人。

  接著行文裡記載了一個號稱和“魔鬼”綁定的召喚陣,還把指向大貴族靈體的符寫在逆位。“象征界大滅絕”後這個惡法肯定已經失效,但並不妨礙羅夏得出結論:寫日記的果然不是什麽正經法師。

  再翻下去,偶然記錄的一個魔法引起了羅夏的注意:“這些庸才無法理解魔法最根本的動力是什麽!秩序!方向!時間!不會魔法的凡夫俗子無法逆轉這些鐵律嘿嘿,我構思了一個奇跡般的法術,但是蠢人永遠無法理解它值得被記錄.”

  熱力學第二定律?羅夏感覺作者摸到了點門道,他指出,沒有魔法干涉的世界無法逆轉時間的流逝,並且事物總是傾向於向混沌發展。可惜後面寫書的法師一轉原始的概念崇拜,開始宣揚“混沌是世界的終點”“萬事萬物都將歸於無序”等等和光明與秩序教會對著乾的言論。
    而他設想的魔法則是利用“沒有魔法干涉下現實發展的方向性”,虛構出沒有魔法干涉的“現實”。在其他法術生效時抽取它的“本質”,消耗這部分“本質”歸還到非魔法的“虛構現實”,結果就是逆轉了其他法術的效果。

  這部分被抽取的“本質”到底是什麽,羅夏反覆研讀混沌惡作者的瘋言瘋語,終於勉強把握到一點。首先它不是單純的以太,以太只是呈現它的載體。其次不會是“法術頻率”,果然到了大法師境界的前人都能發現每個法術都有對應的“旋律”,但是作者不屑一顧,宣稱“旋律”仍只是表象。

  那到底是什麽?羅夏看下去。

  “即便是最蠢笨的學徒都知道,施法要消耗體內的魔力,可惜這些庸人即便成為法師了也想不明白消耗的魔力到底用在什麽地方,還以為法師和那些文盲的職業者一樣把寶貴的體內魔力當環境魔力一樣使用.”

  作者的接下來的話又帶上了宗教或者說反宗教的意味,“獻祭”這樣的字眼頻繁出現,大致的意思是,施法者或者神恩者的思維器官消耗體內的魔力構造出某種有序性,有序性向無序性發展的過程中是通過“法術”來消解掉的,當有序性展開的時候就會得到環境中以太的回應,把有序性發散到現實世界。

  施法者和神恩者都能產出這種有序性,作者把“展開-得到回應-消散”的過程看作是向偉大存在獻祭,得到改變現實的能力。神恩者獻祭的對象當然是神,法師則是向魔法之神或別的什麽存在獻祭,這一點作者並不關心。

  作者認為,施法並不是增加了現實位面的有序性,而是在獻祭的同時抽取了象征界的“本質”釋放到現實,所以“展開”的結果才會豐富多樣,能誕生出那麽多的法術。實際上整個過程反而是加速了整個世界向混沌的墮落。

  由此法術的原理終於揭示,如果抽取沒有發散完成的“有序性”,並彌補之前的影響,還要回溯性地建構“沒有被魔法影響的現實”歸還給這個世界,建構的依據就是現實向無序發展的方向性。

  “熵增?信息熵?”羅夏在前世只是粗略了解,事實上對於“熵”,脫離了計算式沒多少人能完全明確這個概念。在原來的世界,“信息熵”會被如此命名,只是由於性質相似而作出一個類比,並不是說“信息熵”是“熵”的一種。

  但在這個有神術和魔法的世界,顯然“象征”和“現實”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那麽“信息”作為逆熵或許真的有直接逆轉現實熵增的能力,表現形式就可以是法術。施法者看似是創造不可能,實際上是讓象征界的可能性降臨,轉化為現實的確定性。

  羅夏聯系自己被德律雅茨提升到星界層的所見,對法術的實現,或者用這個作者的話說,對“有序性展開的方式”有了新想法:

  前世有一個假想:猴子在無限時間裡不斷地敲打字機,那在隨機的無盡字母排列中可能會出現一部莎士比亞全集。現在施法者就是已經知道有“著作”在無盡排列的組合中存在,並且這部“著作”的原本就在象征界,那麽施法者產出“有序性”,就如同報出書名號在象征界找到原本,暫時代替“猴子”在名為“現實”的打字機敲出莎翁全集。

  只是施法者不可能敲得一字不誤,所以同一個法術每次施法亦有差距。而神靈和強大的法師能把自己的“著作”上傳到象征界留下“原本”。

  不過按書裡的描述,顯然產出能直接影響現實的“信息”需要更大的代價,包含“象征界”的全體世界依舊是不可避免地向無序度增大的系統滑落。

  可惜作者的思想被奇葩的“混沌崇拜”蒙蔽,大段“獻祭”“讚美混沌”雲雲讓後人直接略過他的狂想,在“逆轉法術”的介紹後有一排小字,寫著後人的標注:“未找到該法術的其他記載,也無法複現,切勿向‘混沌’概念祈禱.”

  “塔靈,我要預約練習室。”羅夏就地抄錄這些瘋言瘋語,轉化成自己的語言,以及利用這個思路嘗試構造新的法術。

   這章寫得腦殼疼,所以碼了好久,還有一更,鳴謝也安排在第三更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