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模擬人生:我為眾生開仙路》第934章 人生模擬天地隱秘 破局之法
  第934章 -人生模擬——天地隱秘 破局之法
  以道法蘊養神魂,而後神魂出竅化作陰神,陰神經歷雷劫蛻變,而後化作鬼仙之道,最後走到及至,陰極生陽,化作陽神。

  “雖然不知道這陰極生陽之道的陽神境界如何,但是這修行之道,其實對於我的鬼仙之道倒是有很大的幫助。”裴玄景心中升起了幾分的喜悅之色。

  雖然他從三寶道人那裡得到了關於鬼仙道果的凝聚,但是關於鬼仙之道的修行還是處於一個迷茫狀態,現在若是可以參考這方天地的鬼仙修行,倒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天地人神鬼五條證道真仙的道路,裴玄景現在最欠缺的就是這鬼仙之道,所以這一次的人生模擬如果能夠彌補他的道路,就可以讓他的道路完整,彌補最後一塊短板。

  當然這方天地的鬼仙境界,雖然名曰鬼仙,其實和裴玄景所認知的鬼仙完全是兩回事,在裴玄景看來這方世界的鬼仙其實應該只能是鬼仙之道的修行者,按照他已經這方天地七劫鬼仙之道的修行境界來說,他幾乎是相當於大明世界的靈境七重凝聚道基的境界。

  “按照這方世界的修行之法,這鬼仙境界的九次雷劫,其實就相當於靈境,以九次雷劫來不斷的凝練自身陰神,那傳說中的陽神境界,就應當是媲美與我所追求的真仙境界。”裴玄景心中想到。

  來到這方天地百余年的時間,以他真仙的本質,加上又是天地孕育的先天之軀,裴玄景若是想要恢復真仙境界,其實十分的簡單,不會需要這麽些年。

  而之所以會在百余年才在這南州之地開辟神霄道,那是因為裴玄景的鬼仙之道的道路是他從無到有的推演,並且還在不斷的完善自身的人仙之道。

  作為一位立志高遠的強者,裴玄景哪怕已經證道人仙,但是卻不代表他就此滿足,現在來到這方天地,有如此的道路參考擺在眼前,他怎麽會錯過。

  所以,對於南州這位異軍突起的神霄道開辟者神霄真君長生道人,其余各方只知道的是這是一位七劫鬼仙境界的強者,卻不知道這一位在武道上早已經是一位踏入千變萬化境界的武道強者,距離傳說中的粉碎虛空境界只差半步之遙。

  這方世界的武道也是十分的昌盛,雖然他們對於武道的稱呼和裴玄景的大明世界有很大的區別,但是武道修行強化自身卻是殊途同歸。

  以裴玄景對於武道人仙的道途凡武,靈武,仙武之說,他現在的境界就屬於靈武極致相當於這個世界武道的千變萬化境界,只差半步踏入所謂的粉碎虛空,也就是裴玄景推演稱呼的天地人神鬼五道中的人仙境界。

  至於這方世界武道修行中的‘人仙’境界,裴玄景卻是不認可的,所謂的仙境,不是這般,就算擁有強大的力量神通,但是卻沒有不滅的本質,其實還是差了些許。

  對於這些境界的稱呼差異,裴玄景倒是並不在意,因為這只是稱呼罷了,作為開辟者擁有的權力資格,但是不會影響這個境界的本質。

  此刻這方天地對於武道的稱呼是因為那些無數的強者所留下的,那莫要說裴玄景只是一個外來者,但是他若是有朝一日在這方天地成為當之無愧的霸主,也完全有資格將自己的道與法推行天下,然後將這些稱呼重新變革。

  這就是開辟者的特權,雖然他們與黑暗之中獨自摸索前進,沒有參考,沒有前人的經驗,但是他們卻有著強大無匹的道心和意志,這是誰也無法比擬的。

  “這方天地的水很深,並非如同表面上那般簡單,看似各方勢力的掌教只有七劫鬼仙,八劫鬼仙的樣子,甚至只有寥寥幾方大的道統是擁有九劫鬼仙坐鎮,但是我卻是不信。”裴玄景嗤笑道。

  作為一位真仙強者,哪怕未曾可以修行天機之道,也未曾恢復真仙之道,但是作為真仙的本質不會有改變,對於許多的東西都是有冥冥之中的感應。

  尤其是在這鬼仙之道的加持下,裴玄景對於這許多的未來感應更是準確。

  更何況,只要不是傻子,翻閱這方天地的發展歷史,就會發現這方天地中對於那些曾經的上古人皇,諸子百家聖賢的記錄會有許多的模糊,尤其是在他們最後的隱退從未記載。

  “這麽多的強者,即便未曾踏入陽神境界,粉碎虛空的境界,但是九劫鬼仙應該也是輕而易舉,尤其是作為各教派的開辟者,他們的天資是古來罕見,若說一位兩位的隕落失敗還有的解釋,但是若是說他們都隕落,那簡直就是開玩笑了。”裴玄景臉上的冷笑意味更濃。

  按照這方天地的修行描述和結合自身對於天地的感知,達到九劫鬼仙的強者,他們的壽命會達到數萬載,比之曾經的大明世界未曾晉升之前的那些靈境九重的強者壽命都要長。

  那麽及至上古到如今的時間不過區區萬載的時光,這些強者怎麽會如此輕易地隕落。

  結合各個的信息,裴玄景能夠得到的結果答案就是,這些強者要麽是隱匿在了幕後主導了天地,要麽是因為一些特別的原因不能現身天地之間。

  不管是因為何等的原因,那這些強者存活在天地間卻是毫無疑問的。

  那麽這些老怪物在暗中隱匿,裴玄景哪怕是一位真仙,他也不敢有太過於肆無忌憚,畢竟他的真仙境界也就相當於這方世界的陽神,粉碎虛空境界,就算再強一些,但是如果還未徹底恢復巔峰的時候,就冒出來一堆同境界強者,也不敢說有足夠的把握。

  所以,他需要時間來觀察,了解這方天地的本來面目,然後在決定自己接下來的計劃。

  更何況,哪怕是作為外來者,但是裴玄景卻也不認為他和這些強者是天生衝突的,畢竟從某一個層面劃分來說,他們這般的強者才算是同一類人。

  如果真的有共同的利益,也不一定是需要成為對手,反而可以一起合作。

  “王朝更迭,這是那些諸子百家聖賢所制定的規則,也是對於帝皇的限制,或許可以借助這個機會,做出一些試探,順便來謀劃一些利益。”裴玄景的眼眸中閃過一絲的神芒,想到了一些事情。

  按照這一方天地的各方強者所制定的規則,王朝的壽數應當是三百年到五百年之間。

  而如今中州的那個強盛的王朝,大業王朝已經達到了三百三十載,但是卻極其的強盛,沒有一絲衰敗的跡象,這就有些耐人尋味,觸犯了一些教派的利益,令他們有些不滿。
    按照常理而言,這些凡俗的王朝到了這一個階段,哪怕是經過歷代王朝皇帝的勵精圖治,也會因為不斷壯大的利益群體,讓王朝內部變得糾紛不斷,內部積重難返,步向衰弱,道道王朝輪回之末路。

  但是這大業王朝則不同,原本的大業王朝在開國二百七十多年的時候,因為當時的大業王朝皇帝駕崩突然,未曾立下太子明確繼承人,而當時的諸位皇子各個不凡,也因此引起了劇烈的紛爭。

  對於任何王朝而言,王朝的繼承人之爭,永遠是最為關鍵的事情,若是抉擇不對,那麽很有可能因此引得王朝崩塌都不為過。

  當時這諸位皇子紛爭,大打出手爭奪皇位,在加上各方的教派宗門暗中挑撥,讓整個皇位爭奪之戰迅速升級,整個大業王朝血流成河。

  後來哪怕諸多皇子身死,由一位名不見經傳的皇子成為了漁翁得利的獲勝者,對於這位新的大業皇帝登基,各方教派並不在意,雖然他們扶持的人在這場皇位中爭奪失敗。

  但是這為大業王朝的新皇帝只是幸運,面對眼前已經國力損失不足從前萬一的大業王朝,根本無法繼續延續,將要步入王朝的陌路。

  因此各方教派開始如同曾經一般,在暗中扶持自己的人手,準備爭龍之事,重新推翻這大業王朝,建立新的王朝。

  可是有時候命運就是如此的開玩笑,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原本無數強者認為是撿漏才登上皇位的人,卻成為了大業王朝的中興之主。

  原本各方教派看來,大業王朝已經步入了衰敗覆滅境地,卻因為這位後來被稱為大業宣宗的皇帝,將大業王朝中興,硬生生的扭轉了衰敗的局面,讓大業王朝再次興盛起來。

  及至今日,大業王朝不但沒有了曾經的衰敗,這六十年的時間變得更加強大,王朝內部強者無數,對著周圍虎視眈眈,似乎有吞並周圍一些弱小王朝之勢。

  這就讓原本的各方教派已經有些不滿了,雖然說王朝的存續時間為三百載到五百載的時間。

  但是因為曾經發生的一些事情,他們發現若是王朝存在的時間太長,會可能出現的意外更大,因此各方一般都是默契的不願意讓這些王朝時間超過三百載的時間。

  可是眼下這大業王朝中興,越發強盛,若是不出手製止的話,恐怕都要奔著四百載的時間去了,若是這般算下來,未來接近五百載的王朝壽數都不是不可能。

  一想到曾經那些五百載的王朝,哪怕是最後覆滅,所迸發出來的實力,這些教派就有些坐不住了,因為這王朝越強大,就越發超出他們的控制范圍了。

  因此,哪怕這大業王朝依舊興盛,但是各方的教派強者已經有些坐不住了,他們開始在暗中聯合,扶持一些野心之輩,欲要顛覆大業王朝,將這一切重新的歸於他們認知的正確軌道之上來。

  “或許,這一次的大業王朝的事情,就是我插手這方天地,樹立起自己的名號的時機。”裴玄景的臉上泛起一絲的笑容。

  他所在的這一處南州之地,說是叫做州其實也不過是一片巨大的海島連並在一起的大島嶼,雖然在這上面有不少的教派王朝,但是不說比起最為繁華的中州,就是其他的幾方地域都要差上許多。

  這也是為何裴玄景能夠以七劫鬼仙的實力,佔據一處地域開創神霄道的緣故。

  畢竟這南州比起其他地域要弱一些,他這般的七劫鬼仙在修行界算是頂級的強者,除了一些隱匿的強者外,也無人可以阻止他。

  但是若是放在中州之地就不一樣了,作為此方天地最為繁華的地域,自然也是強者無數,若是裴玄景要在中州立教派,那麽阻止他的不但是那些教派,還有那大業王朝。

  畢竟眼下大業王朝為天地正統,在名義上諸多教派都要受到大業王朝的統禦,一如曾經的大明世界那些巔峰神朝統禦天地一般。

  當初的裴玄景因為為了要猥瑣發育,觀察天地局勢,因此才甘願留在這南州島嶼之地。

  但是百余年的時間已經過去,雖然說他還未曾回歸真仙境界,在這方天地不是無敵強者,但是卻也有資格進入中州,參與到這一場大事之中,成為其中的執棋者。

  一場秋雨過後,整個天地間的酷熱被消散,變得清涼起來,整個大興城中也變得更加熱鬧起來。

  大興城,作為大業王朝的都城,在這天地間都是稱得上有數的繁華之城,甚至不誇張的說,是這天下第一繁華的城池都不會有人質疑。

  大業王朝立國三百余載,睥睨八方四海,地域遼闊,人口數萬萬,甲兵數百萬,強者如雲,昌盛無比,可謂這天下間第一王朝,有了幾分上古皇朝的影子。

  如今王朝定鼎三百三十余載,原本應當走向衰敗的大業王朝,經歷宣宗皇帝的勵精圖治,如今已經變得一掃頹勢,宛如新生。

  如今,正式這位宣宗皇帝繼承者登位即將三十載,按照當初大業王朝開國太祖的祖製,每一位皇帝的在位時間不超過三十載,所以這位宣宗皇帝的繼任者,大業王朝第十一位皇帝到了快退位的時刻。

  而關於皇位的繼承者,到如今還未定下,倒也並非是這位皇帝的子嗣不成器,相反因為他的子嗣太過於傑出,各個都很優秀,所以他一時間無法抉擇出繼任者。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