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仙道在上》117.第117章 116: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第117章 116: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陳留白早就知道,當施展開神識法念時的視野,所看到的事物景觀與肉眼相比,大相徑庭,完全不一樣。

  好比是宏觀與微觀的差異;又或者是皮相和法相的不同。

  不過單憑神識法念來“看”,看到的范疇頗為有限,猶如管中窺豹,相當片面。

  到了如今,開始化神,開始用“神”的角度來觀察眼前的世界。

  煉氣化神,對於環境和心境,都有著諸多講究,其中一項十分忌憚:
  怕雷!

  雷聲一響,陰神震動,猝不及防之下,會遭受創傷,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就此被震得魂飛魄散了。

  但現在,陳留白卻特意迎著春雷迸發,主要是看中了它的特性,要比其他三季弱得多。

  正好借此雷聲,來淬煉一下新生的陰神。

  這當然不會是傳統意義上的“雷劫”,最多便是聽個響,從而感受到雷霆的迅猛剛威,為日後打下堅實的基礎。

  《易經》曰: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

  當前雷霆和風雨兼備,正是化神的大好光景。

  陳留白從西山頂上走下來,一路走到紫禁城,選擇於此,順從心意。

  在這刹那,他所有的念頭都在歡欣雀躍,爭先恐後地凝聚起來,好像無數的涓流集合,最後形成了一條河。

  河流是孕育生命的搖籃,於是有陰神生於其中。

  祂如同剛誕生的嬰兒,卻已迫不及待地睜開眼睛,要好好看一看這個世界。

  然而一看之下,頓時感受到了巨大的惡意撲面而來:

  風不是風、雨不是雨、偌大京城中的萬家燈火,也並非是一片光……

  這個地方,竟恍若一個巨大的垃圾場,氣息腐敗、意味臭穢、四周陰影綽綽。

  它們不知是何等存在,潛藏在暗處,仿佛隨時會撲出來,然後吞噬掉陳留白的“陰神”。

  此際,陳留白不禁想起山中長者的諄諄教導:仙道之靈,難容身於世俗紅塵。

  以前不懂,並感到疑惑不解。

  真正的修仙者,實力手段絕對凌駕於凡俗之上,簡直碾壓性的,又怎會難以容身?

  還有什麽能對修仙者造成威脅?

  而今一下子明白了:原來如此。

  在第一境的肉身修煉階段,吃的是五谷雜糧,各種肉類菜蔬,被稱為“人間煙火”;
  而完成化神後,采服煉氣的根本法門隨之晉升,身軀生理上為之發生巨大的變化,不用再吃人間煙火了。

  是謂“辟谷”。

  辟谷之因,是因為需求躍升到新的層面,用“服氣”來代替了。

  故曰:食氣者,神明而壽。

  換句話說,到了此時,每天只需吞吐天地靈氣即可。

  問題恰恰出現在這裡:
  這座京城,乃至於整個趙國,竟是一片無靈之地。

  沒有靈氣,只有濁氣。

  濁氣滾滾,層層疊疊,形成了破不開的厚厚霧霾,這對於任何陰神而言,都是濃濃的惡意。

  莫說成長,便是生存都很成問題。

  這就是趙國仙蹤難覓的根源所在,與此同時,大妖之類,同樣無法出現。

  皆因妖族,一樣需要靈氣來維持修煉。

  只有那些低階妖魅,以及邪祟鬼物出沒,它們倒沒受到多少影響。

  還有“魔”!
  陳留白本以為“世俗凡塵”,指的是凡人生活的地方,如今發現,並非如此。

  更準確的說法,該是指被仙道遺棄之地。

  正如那些古老典籍上記載的,在以前,趙國這塊地方並不是這樣的,應該會存在靈氣,也有人在修仙。

  只是天地動蕩,洞天福地在不斷崩塌……

  趙國,以及相鄰的其他小國,在千年以前,它們本來隸屬於某個洞天福地,但後來遭受侵蝕,就此廢棄了。

  如同房屋崩塌後的樣子,對於仙道中人,這裡就變成了失去價值的廢墟,不再值得留戀。

  陳留白發現了這一點,等於揭曉了某個秘辛。

  之前他上山,是被神秘道人帶著飛去的;然後一直待在山上,不是操持雜務,就是勤學苦修;要下山了,同樣是被道人帶著飛下來的,直送到世俗地界的邊緣。

  飛來飛去,中間的經歷過程幾乎沒有,又如何能知曉其中的情況?

  直到化神,才算是揭開了這一層神秘的面紗。

  但並沒有太大的意外。

  他忽又想到,雖然遺棄之地充滿了汙穢,早已不適合修仙者生存,不過這裡也是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的,所以才會有天書殘卷遺落於此。

  那麽,山門長者把自己打發回來,是不是就打著這麽一個主意?
  借自己的手和際遇,把那些殘卷收集起來,最後再送回去……

  轟隆!

  又一聲雷鳴。

  陳留白心頭一驚,很快清醒過來。
    剛才一瞬,在沒有任何的防備之下,他就陷入了妄想之中。

  正是心魔作祟,引導著他的精神思想,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山門長者的立場和出發點,從而產生出懷疑和猜忌。

  但這種猜疑又是非常合理,而且順其自然的。

  再加上每一次的收獲,都像是事先就寫好的劇本,這如何不叫人多心?
  而事實上,陳留白的仙道之門之所以能夠被打開,都是拜長者所賜,即使給予回報,也是本份。

  可人心變幻,當真正得到了好東西,又心甘情願交出去的,能有幾人?

  心魔因此而生,可以說是見縫插針,落地生根。

  特別在陰神初生之際,更容易顯露出破綻來。

  好在陳留白終非常人,迅速把持住了自己的意志,不會輕易被妄想左右。

  發現整個趙國都是無靈之地後,他亦未失望。

  沒有靈氣,就意味著無法進行真正的仙道修行。

  不但如此,達成第二境的修者如果選擇居住於此,日夜遭受濁氣侵蝕,等時間久了,陰神便會受到損害,導致萎縮不振,甚至變得畸形。

  到了那時,仙道斷絕了,還可能走火入魔,化身為魔。

  這就是“同流合汙”的下場。

  不過陳留白一直的信念和計劃,都是要離開,找到回到山上的路。

  不管趙國無靈,而或有靈。

  他回山的道心都不會改變……

  陰神初生,不宜顯露太久,尤其在惡意環顧的情況之下。

  所以一會之後,念頭一動,陰神歸位,藏於泥丸宮內,由無數的法念簇擁著。

  下一刻,陳留白手中多了一柄油紙傘,細雨落在傘面上,隨後再流淌而下。

  嘶嘶嘶……

  風雨聲中,突然夾雜著異響,仿佛是無數毒蛇出洞。

  但見一縷縷的黑氣從下方不斷地升騰而起,逐漸彌漫開來。

  這副景象,就像大片的宮殿失火了,但不見明火,只有黑煙翻滾,慢慢覆蓋住了整座紫禁城。

  如斯變化,很快被守在外面的各方勢力人員看到了,為之嘩然。

  這些人等在城外,主要是等一個音信,然而左等右等,都要到響午了,紫禁城的大門始終緊閉著,沒有絲毫動靜。

  眾人煩躁不已。

  當看到大片的黑氣冒起,開始也以為是失火,不過隨即發現了端倪:
  這黑氣不簡單!
  它們似乎具備著某種自主意識,越是彌漫,越是濃黑,最後竟漆黑如墨,化成了成片的烏雲狀,並且不受風的吹動。

  見狀,眾人瞠目結舌,不知發生了什麽事。

  得得得!
  快馬馳騁的聲音,領首者,赫然是一身甲胄的趙格兒,腰佩長劍,顯得有幾分颯爽英姿。

  她帶著兵甲闖進皇城,是要城裡的皇親貴族,還有大臣家眷們立刻撤退出城:

  “妖僧願空已成魔,其盤踞住了紫禁城,陷落宮中的眾人,包括四皇子殿下、文武大臣、武者宗師等皆已遇害……”

  趙格兒知道事實另有內情,但這個時候,把所有的罪名推到國師頭上,才是最合適的,也最容易為人接受。

  這個消息傳揚開來,立刻激發了驚濤駭浪,震驚的、不信的、憤怒的……

  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使得局面形勢一下子變得無比複雜起來。

  全亂套了。

  也正是在這般時刻,趙格兒更清楚地看到自己與四哥趙斌之間的差距。

  不僅是性別上的不同;在底蘊根基,以及威望上,更遠遠無法相提並論。

  要坐上那個位置,根本不可能。

  哪怕有陳留白的鼎力支持也不行,總不能把所有反對的人都殺掉,殺得血流成河,又有什麽意義?
  更何況,陳留白也不可能去做那些事的。

  是以趙格兒第一時間,便是去趙斌的府邸上,把他的嫡子,今年剛十歲的趙明釗接了出來。

  她要保護住趙氏的血脈,也是為自己的未來著想。

  看當前的局勢,明顯已失控了,如果不能迅速地穩定下來,那就不是趙氏內部的統治傳承之爭,而是徹底的改朝換代,趙國很可能會就此改名,不再姓趙,而變成其他的什麽國。

  王朝的興衰更迭,從來都不是新鮮事。

  一夜之間,趙格兒這位公主殿下變得成熟了許多。

  國師成魔,廟堂崩塌,這等事稱得上“天崩”了,一時間很多的人都不敢相信。

  直到他們看到整座紫禁城都快要被如墨的黑氣所籠罩住了。

  那不是黑氣,而是魔氣。

  魔氣洶湧,還在源源而生,頗有繼續向外擴張的勢頭。

  就在這時,有眼尖的人看到了站在太和殿上的陳留白。

  其屹然而立,恰好站在滔滔的魔氣之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