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長生:從葫蘆劍訣開始》第4章 佛門
  第4章 佛門
  奔波一夜,四處救火,直到天色將明,這些水中精怪才重新退回了鏡湖。

  許立畢竟根基尚淺,殺了一夜,此時額頭已經微微見汗,當下就地盤坐,行功運氣,恢復法力。

  大半時辰之後,法力恢復鼎盛不說,還有不小進益。

  葫蘆劍訣雖然經過神符精煉,已經不再一味剛強,但畢竟脫胎於太白道法,乃是真正的殺伐劍訣,最適合的修煉之法,還真就是在殺伐戰鬥之中修行。

  修為又有進益,許立也是心情大好,起身一震道袍,將身上露水震散。

  此時剛好旭日東升,照得湖面之上金蛇萬道,閃爍不定。

  許立很想吟詩一首,以表胸意,醞釀了半晌,卻發現自己雖然記得唐詩八百,宋詞上千,自身卻無那般才氣,隻得暗自訕訕道:

  “赤縣神州也有文人大豪,待得以後得了長生,咱也學學那些前輩高人遊歷紅塵,研究一番這詩文,省的以後想要裝一波,心中都沒貨。”

  鏡湖深數百丈,以許立的目力也只能隱約看到湖底一片佛光普照,一個巨大的金缽罩住一座繁華的水中宮殿,具體情形卻是看不清楚。

  在湖邊掃視許久,依舊不見老和尚具體在哪,許立也不強求,轉身回返。

  回到龍王廟,只見廟中麻神醫支著一個大鼎,正在熬煮湯藥,看到了許立後,指了指旁邊的黃皮葫蘆道:
  “道友來的正好,這是老夫熬製的正氣解毒湯,請道友將其散入附近水源,為百姓們防止疫病。”

  聽是正事,許立不敢怠慢,取了葫蘆後,又馬不停蹄的離開了龍王廟。

  鏡湖上連運河,下接漢江,是一處極為要害的水路要道,因為伏蛟之事,上下遊已經封鎖了小半月,許多商船只能停在原地等待。

  漢江渡口,看著密密麻麻停在江中的商船,一個帶發修行的美貌女尼忍不住搖了搖頭,歎息了一聲。

  “阿彌陀佛。”

  其身旁一個看著六七歲的小女童,聽見師父歎息,抬起頭滿眼天真的問道:
  “師父,您餓了嗎?雪兒去化緣好不好。”

  小女童幼稚天真的語氣,衝淡了芬馱大師心中的憂慮,笑道:

  “師父不餓,只是看著明明有這麽多糧食,卻因為蛟龍作亂,運不到北方,心中為百姓難過而已。”

  與南方大豐不同,今年北方卻是大旱,糧食減產極為嚴重,河洛燕雲等地數千萬百姓,全靠南方源源不斷運送的糧食,才穩住了局面。

  如今河道封鎖,每耽擱一日,北方就有可能發生不忍言之事,芬馱大師在五台山修行,雖然不是受災中心,但也相距不遠,心中憂慮便也正常了。

  與許立前世看過的那些個小說不同,赤縣神州是真正有仙佛駐世的,但這些個真仙佛陀們,並沒有那種視凡人為螻蟻的心態,反而常常顯露大法力,庇護凡人百姓。

  即便是最為凶惡的魔道五教,也不會無緣無故殺戮凡人。

  畢竟沒了這精彩紛呈的凡俗世界,即便長生久視又有什麽意思?
  小女童赤心純真,沒有那麽多悲天憫人和多愁善感,聽到師父不餓後,只是遺憾的‘哦’了一聲,聳拉著小腦袋。

  顯然,這孩子餓了。

  芬馱大師笑著搖了搖頭,拿出一顆糖塊,放入小女童口中。

  “謝謝師父。”小女童笑的眼如彎月,極是可愛。
    “玉致,玉窈,拜見大師。”正在此時,又有二人來到。

  只見來人十六七歲,長的一模一樣,皆是眉眼如畫,肌膚如雪,好似從畫中走出來的人兒一般。

  看到來人,芬馱大師面露喜色,問道:

  “宋老殿主何時能到?”

  聽得芬馱詢問,這雙胞胎中的姐姐宋玉致抱拳答話道:
  “好叫大師知曉,爺爺在九天罡層之中尋到了一頭萬年雲獸,如今實在抽不開身,不過大師商借的太乙清靈舟,已經由我姐妹二人帶來,爺爺吩咐了,讓我二人聽從大師安排。”

  這宋家乃是散仙之中的有名人物,這宋家家主,宋老集,更是天下知名的前輩散仙,一身煉器的本事,便是以多寶著稱的紅發老祖也曾親口誇讚過。

  而這太乙清靈舟,便是這宋老集仿造上古聖皇征伐域外的戰船所煉,雖然威力遠遠不如,但用在如今卻正是合適。

  芬馱聽得宋玉致說前半句時,心中還一咯噔,待得聽完之後,卻是長長的松了一口氣,點頭道:

  “有太乙清靈舟在,北方百姓可算有救了。”

  “大師慈悲,我等佩服。”二女行了一禮,宋玉致雙手將太乙清靈舟送上。

  只見這太乙清靈舟長不過七寸,卻青光盎然,船下有一團清靈之氣托舉,一看就知道是極不凡的仙家至寶。

  芬馱大師收了太乙清靈舟,這才想起讓一旁大眼珠亂轉滿是好奇之色的小徒弟來與宋家二女見禮。

  雙方相互見禮過後,芬馱大師不再耽擱,帶著眾人一起找到了負責運河的轉運使,說明來意之後,這位朝廷大員也是大喜,這些日子運河封鎖,他也是愁白了頭髮。

  可奈何相比蛟龍走蛟所引發大水,將整個南方糜爛,只能兩害取其輕,讓北方百姓再堅持堅持。

  畢竟要是連南方這個大糧倉也被毀了,那大唐才是真的完了。

  如今聽得芬馱大師有神通能將這上千艘糧食運往京城,這位李大使差點當場就入了佛門,從此往後隻拜佛祖了。

  經過小半日協調之後,芬馱大師將貪吃的小徒兒交給宋家二女照看,自己則來到渡口放出太乙清靈舟,只見隨著芬馱法力催動,這本來七寸小舟,轉眼之間,已經長到了千丈大小。

  芬馱大師躍上靈舟,僧袍一甩,一道百丈佛光朝著下方堆滿糧食的船隻一掃,一袋袋糧食便被攝拿到了靈舟之上。

  佛光刷個不停,下方的百姓商人們見此神跡,也是個個叩拜不止,口呼‘菩薩’。

  雖然真仙佛陀們常常顯露大法力庇護世人,但這‘常常’二字,乃是放在整個歷史中去說的,換成凡俗百姓短短數十年的生命中,還是極為罕見。

  不過一會,上百艘大船的糧食就被芬馱搬上了靈舟,這美貌女尼念了一聲佛號後,催動靈舟化為一道青靈遁光朝著北方而去。

  而那些個親眼目睹其顯露神通的百姓,在此時此刻,已經成了佛門最虔誠的信徒。

  上有智公、法海兩位神僧伏蛟,下有芬馱展露佛法,為百姓為朝廷解厄,不管是不是真心慈悲,這一次,佛門是真正露了個大臉。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