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秦:從戰場撿屬性開始變強長生》第145章 孤,意晉趙封為上將軍!
   第145章 孤,意晉趙封為上將軍!

  聽到嬴政這充滿憤怒的話。

  大殿內跪著的燕臣臉色一變,急忙道:“秦王在上,我燕國對大秦始終感恩,此番動兵並非我王之意,而是我燕國太子一意孤行。”

  “吾王說了,我燕國願意賠償大秦。”

  “除了賠償以外,哪怕秦王要我燕國太子的命,我燕國也絕不會有任何怨言。”

  “求秦王寬恕。”

  說著。

  燕使臣納頭一拜,充滿了惶恐。

  “吾大秦為何出兵?”

  “皆因你燕國求援,若不是我大秦,你燕國何存?”

  “燕國意圖奪我大秦戰果,此番卻是白白忙活還要賠償我大秦。”尉繚大笑著道。

  “一個月內,趙地都將歸我大秦。”嬴政威聲說道。

  “蒙武上將軍可以防守拖延轉為進攻,自北進攻代地,驟時上將軍可統帥大軍北上進攻代地,一舉滅趙。”尉繚大聲道。

  燕使臣當即一拜:“謝秦王隆恩。”

  “王相。”

  感受著嬴政那似滔天的怒意,一幅要舉兵滅燕的樣子,燕使臣徹底慌了,當即咬著牙道:“我大燕願意付出原許諾給大秦一倍開拔之資獻給大秦,還請大秦寬恕我燕國。”

  “的確如此。”

  這個燕使臣的心底也是一松,轉而期待的看向了嬴政。

  “臣等附議。”

  “我大秦此番大得,自燕國獲得的錢糧正好可以彌補幾分國庫的空缺了。”李斯也是笑道。

  “否則,孤絕不罷休。”

  如果僅僅是將進入趙國的燕軍趕走了,那或許還不能帶來太大的利益,但現在燕國的太子都落在了大秦手中了,不好好利用,那嬴政就愚蠢了。

  “臣以為,我大秦與燕國本是盟約,如今燕國既真心賠罪,我大秦理當給予一次改過之機。”

  “臣附議。”

  “擬詔。”

  “命蒙武全力進攻代地。”嬴政當即點頭應允。

  昔日藍田攻趙時,是以進攻趙地為主攻方向,蒙武十萬大軍主要還是拖延趙邊軍,如今戰局反轉了,自然是以進攻為主。

  “趙地歸秦,只剩下代地已然不是我大秦對手。”

  看到這。

  “燕使此舉可見燕國的誠意。”

  “你燕國背信棄義,還想讓孤寬恕?”嬴政仍然一臉冷漠。

  “若不是我大秦,你只怕都淪為了趙國的階下囚,安能站在孤的朝堂上說話?”

  此番不敲打一番燕國,不狠狠敲燕國一筆,嬴政自然是不會罷休了。

  “念在盟約一場,還請大王給燕國一次機會。”王綰也站了出來。

  “大王。”

  嬴政臉色稍微緩解了幾分,但並未開口。

  在一陣恭賀聲下。

  聽到這。

  待得他離開後。

  滿朝文武紛紛附議。

  “此議可定。”

  顯然。

  “退下吧。”嬴政一擺手。

  尉繚站了出來,大聲說道。

  “孤前兩日收到了奏報,上將軍已經調動藍田大營全部兵力進攻趙地諸城。”

  在群臣的“勸諫”下,嬴政臉上也露出了猶豫的神情,但最終也是一定:“念在我大秦與燕國之盟,此事就姑且作罷,但待得趙國戰事平定後,你燕國許諾我大秦的所有資源全部都要送來。”

  嬴政一抬手。

  “臣提議。”

  大殿內瞬間安靜了下來。

  “恭賀大王。”

  隨即這燕國使臣恭敬的退出了大殿。

  “全力調撥糧草供給。”嬴政又看向了王綰。

  “臣領詔。”

  尉繚與王綰同時應道。

  “滅趙。”

  “就在這一載內了。”

  “諸卿。”

  “一統天下非孤一人之力,而是需要諸卿之力。”嬴政面帶期許的看著群臣道。

  “臣等誓死效忠大王。”群臣高呼。

  “此間。”

  “孤有一事宣布。”嬴政緩緩開口道,表情卻是格外的鄭重。

  滿朝群臣都看向了高位上的嬴政。

  “孤給諸位愛卿宣讀一份戰報。”嬴政一揮手。

  身邊的趙高立刻拿起了一封早就準備好的戰報,高高捧起,對著朝堂上的大臣道。

  “趙國之戰。”

  “趙軍據守於武安城,兵力高達三十余萬,趙將龐煖鎮守武安城,牢不可破。”

  “大秦藍田大營第四主營主將趙封,領兵為先鋒,身先士卒,一日攻破城門,殺入武安城,浴血奮戰下,攻破武安城,擊潰三十余萬趙軍,逼迫趙軍退守邯鄲。”

  “邯鄲一戰。”

  “趙封再領兵為先鋒,浴血奮戰,血戰六天六夜,斬龐煖,破趙都,席卷趙國王宮,大破趙軍,此戰終,總計斬趙軍近十萬,俘獲近二十萬。”

  “趙王逃竄,趙封攜親衛奔襲北上,斬千眾趙國禁衛軍,擒趙王以及其王公貴族上千。”

  “邯鄲定,大軍再動。”

  “燕國無義,驅兵入趙奪我大秦勝果。”

  “趙封率軍的痛擊燕軍,一戰斬燕軍兩萬余眾,擒燕國太子,攻佔趙國城邑數十座。”

  話到這。

  趙高的聲音也落定了下來。

  而群臣的目光也全部都在嬴政的身上匯聚。

  但每一個的心底也都充滿了震驚。

  這些戰報絕大多數人都並不知道的,因為這些戰報都沒有真正傳到朝堂之上來。

  “大王此番提及趙封所立下的這麽多戰功,應該是要對其封賞了。”

  “只不過,如今趙封已然是主將了,要封也只能加封爵位,不可能是晉封官職。”

  “畢竟,主將之上就是護軍都尉,是上將軍了。”王綰心底暗暗想到。

  “趙封,當真非常人啊。”

  “暴鳶,廉頗,龐煖。”

  “這些威名響徹天下的戰將都死在了他的手中。”

  “還有一個魏無忌也敗在了趙封的手中。”

  “天生的人傑,天生的戰將。”

  “憑借這些戰功,趙封至少還有晉兩級爵位,而且這些戰功都可稱得上趙封的資歷,或許他三十歲之前就可晉位護軍都尉,成為我大秦的第四位上將軍了。”

  ……

  朝堂上。

  許多朝臣心底都不由得暗想起來,如若不是大秦朝堂肅然嚴謹肅穆,此刻他們或許都會議論起來。

  “趙封之功,理當重賞。”

  尉繚當即站出來,大聲啟奏道。

  作為鬼谷弟子,作為嬴政視之為最心腹的存在,他又怎會看不明白嬴政的意思。

  此間朝堂上絕大多數人都看明白了是嬴政要重賞趙封了,畢竟這些有關於趙封立下的戰功都已經宣讀出來了,但或許沒有多少人想到嬴政此番鋪墊的是讓趙封再進一步。

  畢竟趙封太過年輕了。

  “孤,有意晉趙封為護軍都尉。”

  “諸卿覺得如何?”

  嬴政俯瞰著滿朝文武,威聲問道。

  話音落。

  這一句話就如同石破天驚。

  整個朝堂瞬間炸開了。

  無論是王綰,隗狀,又或者是其他的大臣,全部都是大驚失色的看著。

  顯然。

  他們都沒有料到這一舉。

  “大王。”

  “萬萬不可啊。”

  “這趙封將軍雖然為大秦立下了諸多戰功,但他還太過年輕,資歷尚淺。”淳於越立刻跳出來,當即反駁。

  “老臣附議。”

  “趙封將軍的確統兵能力出眾,但尚不足以承當上將軍之職啊。”

  “此位,太重了。”王綰也是立刻站出來反對。

  雖說當日扶蘇前去對趙封致歉了,但其中必然還是有所間隙的,如若讓趙封更進一步,必會更加受到其他公子拉攏,這是王綰不想看見的。

  而且。

  趙封乃是王家女婿,拉攏了趙封一人就相當於拉攏了整個王家,在掌控兵權的情況下,他們兩人就堪比大半個朝堂了。

  為了朝堂平衡,為了扶蘇。

  絕對不能讓趙封晉位,至少現在不能,能拖延多久就多久。

  “還請大王收回成命。”

  “趙封為大秦立下的戰功的確不小,但他畢竟還是太年輕,尚需多歷練幾年,待得趙封年齡再大一點,資歷再高點,未來再行晉封。”

  “如今趙將軍雖然立下了不少戰功,封爵足以。”隗狀也是立刻開口道。

  嬴政沒有說話,就是這樣就靜靜的看著朝堂上的眾臣。

  “扶蘇,你覺得呢?”嬴政看著扶蘇道。

  “兒臣以為,王相,隗相他們言之有理。”

  “趙封雖然戰功赫赫,可畢竟太年輕,還需歷練幾年為上。”

  “待得心思穩重之後,必可擔當這護軍都尉之大任。”扶蘇立刻回道。

  聽到這。

  嬴政點了點頭。

  隨後。

  一揮手,從桌子上拿起來了一封王詔。

  “宣讀吧。”嬴政沉聲道。

  趙高恭敬捧起王詔,大聲宣讀:“秦王詔諭!”

  “藍田主將趙封,滅趙有功,乃我大秦戰將之楷模,鎮守渭城,避免吾大秦疆土有失,進攻趙國,斬廉頗,殺龐煖,擒趙王,戰功赫赫。”

  “待得滅趙之後,晉趙封為護軍都尉,稱上將軍。”
    “並賜爵晉二級。”

  待得趙高宣讀的聲音落下。

  整個朝堂一片寂靜。

  所有人都明白了。

  嬴政提出此事根本不是與他們商議的,而是已經做出了決定,王詔都已經擬定好了。

  哪怕群臣反對也無用,因為這是王意。

  待得滅趙之後,趙封就將晉升為上將軍,大秦最年輕的上將軍。

  他日。

  甚至有可能問鼎國尉,如同當年的白起一樣,統領大秦全軍。

  而剛剛反對的眾多大臣臉色也都難看起來。

  “大王。”

  “趙封資歷不足,如今晉上將軍只怕會引全軍將士不服啊。”王綰硬著頭皮開口道。

  “全軍將士不服?”

  “王相這話說的好生奇怪?”

  尉繚站了出來,帶著幾分好笑的語氣。

  “難道王相不知軍中銳士個個以趙封將軍為目標,個個以趙封將軍為標杆嗎?”尉繚笑著說道。

  “不僅如此。”

  “王相說趙將軍晉上將軍會讓軍中不服?”

  “難道王相不知我大秦以軍功製為先?對於大秦銳士而言,軍功製就是晉升之本。”

  “憑趙將軍之功,軍中銳士誰敢質疑?”

  “敢問王相。”

  “趙將軍所立之功,放眼天下誰能做到?”

  “誰能斬廉頗?誰能斬龐煖?”

  “誰人能以微末兵力擊潰魏無忌?”

  “誰人能夠在六日時間攻破三十萬大軍駐守的邯鄲城?”

  韓非也立刻站了出來,為趙封說話。

  “內史言之有理。”

  “王相,你倒是可以說說看是誰不服?”

  “怎麽聽王相的語氣是王相不服啊?”李斯也當即站出來落井下石。

  面對三人的連連發問。

  王綰老臉上也閃過一抹惱怒之色,可他也無言以對。

  “終究趙封太過年輕。”

  “上將軍統領大營,兵力動則數十萬。”

  “老臣提議還需再行思慮一番。”王綰也說不出道理來,再次用年輕二字來反對。

  “如若一個年輕二字就阻了我大秦一個有能力的將領晉升,那未免也太過了。”尉繚沉聲道。

  這時!

  嬴政一抬手。

  朝堂爭論之聲頓時就停下了。

  “如若以年齡二字來阻礙我大秦戰將晉升,傳出會會讓我大秦百萬銳士對軍功製失望。”

  “年齡,的確有關於人的心性。”

  “但趙封此人,孤親眼所見。”

  “他心性穩重,性格老成,足可擔此重任。”

  “孤相信他能夠擔任好上將軍之位。”嬴政緩緩開口道。

  隨著他的話落下,這件事也徹底一錘定音。

  再無人可以改變了。

  除非趙封自己作死叛國,否則這上將軍之位就是徹底屬於他的了。

  “老臣明白了。”

  王綰見此也知道,不可改變了。

  “尉卿。”

  “傳詔給王翦,讓他命趙封將燕丹給放了。”

  “並告訴他,徹定趙地之後,北上代地,最好在入冬之前滅趙,否則入冬之後,一切就不好辦了。”嬴政沉聲道。

  “臣領詔。”尉繚當即領命。

  ……

  “趙封。”

  “此子徹底壓不住了。”

  “護軍都尉,一國的上將軍。”

  “此子如今還不到二十歲,竟然就成了。”

  “唉。”

  “又是一個白起。”王綰歎了一口氣,老臉上帶著一種沉重。

  或許是因為之前針對,此番趙封上位,王綰的心底有著一種很強烈的不安感。

  “盡可能與之交好吧。”

  “只要他不投入其他公子之下,那我們也無需太過針對,可他如若真的選擇與我們作對,那以後還是要壓一壓。”

  “成了上將軍,他日主要還是在鹹陽朝堂之上,這可不似軍中那般了。”隗狀緩緩開口道。

  這時!

  “兩位相邦。”

  “你們說父王是不是對我很失望?”扶蘇忽然開口問道,臉上也帶著一種懷疑之色。

  聞言。

  王綰兩人大吃一驚:“公子何出此言?”

  “在我十六歲時,父王允許我入朝參政,可每每提及朝議之策,父王都不予采納,每每提及國策施行,父王更是不予理會。”

  “父王這忽遠忽近的態度,我是真的看不透了。”扶蘇歎了一口氣。

  “公子。”

  “大王是什麽人?”

  “他是一國之君,更是天下少有雄才大略之君。”

  “他的治國之策,他的馭臣之道乃是公子不及。”

  “而公子作為我大秦的長公子,先天就強於其他公子,除了公子以外,還有哪一位公子能夠入朝參政?”

  “這是大王對公子與眾不同的態度。”王綰立刻安慰道。

  作為他們選定的人,扶蘇自然是被許多朝臣,許多士族寄予厚望的。

  乃至於嬴姓宗族大部分都對扶蘇寄予厚望。

  扶蘇仁厚。

  對於他們士族而言,以後可獲得更大的好處。

  如果是一個如嬴政這樣霸氣睿智的主君,對於他們士族而言就沒有太好的機會,因為主君太聰明了。

  聽著王綰的安慰。

  扶蘇點了點頭:“或許是我想多了吧。”

  “只是,有時候我真的感覺父王對我很失望。”

  隗狀也開口道:“公子多慮了,入朝參政本就是對公子的歷練,相信公子再多歷練一些年,想必就能夠讓大王另看了。”

  “如今公子要做的就是盡量順從大王的心意,治國之策也要符合大王之心。”

  扶蘇則是有些不願:“父王乃是明君,我自然是不如父王之能的。”

  “但人非完人,在我看來父王許多治國之策也是錯的,比如重廷尉,重律法,於民苛刻,如若是我則會稍緩許多。”

  王綰道:“現在是大王掌國,但只要公子成為了太子,就有機會施行公子心中的國策,天下很大,未來也很長,公子靜待。”

  ……

  章台宮內!

  “大王今日之決策當真是震動朝堂啊。”尉繚坐在一側,笑著說道。

  “朝堂之上,一向自以資歷說事。”

  “文臣要資歷,要聲望。”

  “畢竟學識掌握在了士族之手。”

  “孤也就忍了。”

  “但武臣乃是我大秦立國強盛之本,還要談論所謂的資歷,孤可不慣著他們。”

  “孤就是要以趙封為標杆,成為吾大秦百萬將士之標杆。”嬴政淡笑了一聲,一切都盡在他掌控。

  “大王聖明。”

  “以我大秦最年輕上將軍為激勵,必可讓我大秦所有銳士振奮。”尉繚當即抱拳說道。

  “只是……”嬴政面帶幾分猶豫之色:“孤現在還在考慮,為趙封所設大營駐扎何處,兵員是以新兵為主,還是以刑徒軍為主。”

  “臣倒是覺得,到時候等趙將軍歸於鹹陽後,再行讓他與大王商議吧。”

  “現在還不急。”

  “畢竟還是先以滅趙為重。”尉繚一笑。

  “的確。”

  “孤的確是太過著急了。”嬴政也釋然的一笑。

  “原本臣以為大王要徹底殲滅三晉後才會再設大營,不曾想竟提前了。”尉繚一笑。

  “或許是趙封讓孤覺得太過出色了。”

  “如若不增設一個大營,區區主將之位如何能夠容下他為大秦立下的戰功?”嬴政笑了笑。

  “這麽多年了。”

  “臣還是第一次看到大王如此看重一個戰將。”

  “相信,趙封也不會讓大王失望的。”尉繚說道。

  “今日朝堂之上,王綰他們伱如何看?”嬴政忽然開口道。

  “思想成就,一心隻為自身利益,而且扶蘇公子已經被他們徹底把持了。”

  “他們的黨羽遍布朝堂,大王應該也要製衡一番了。”尉繚恭敬說道。

  嬴政點了點頭:“的確是要製衡一番了。”

  “扶蘇。”

  “如此下去,他日怎能為孤的繼承人?”

  聽到嬴政這話。

  尉繚也並沒有任何驚訝,他是知道嬴政的野心的。

  他不是要一世一統的天下,而是要萬世大秦。

  對於後任繼承者,嬴政自然是非常看重的。

  就憑扶蘇如今的表現,根本不足以承當如此大的重任。

  當然。

  對於儲君選擇,對於未來的儲君人選,尉繚根本不打算去開口說什麽。

  因為天下一統之後,他或許就要離開大秦了。

  他入秦,就是為了助大秦一統,開創盛世繁華,但自身榮華富貴,他卻是不在乎!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