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秦:從戰場撿屬性開始變強長生》第106章 全屬性破兩千!嬴政曾經之承諾!滅
  第106章 全屬性破兩千!嬴政曾經之承諾!滅趙前序!
  時間流逝!
  一個月過去了。

  這一場雪原之景逐漸的退去,隨著大雪退去,溫度也是逐漸的提高了。

  大秦境內,一切安穩。

  只不過對外,潁川郡的亂象就未曾平息過,這些也被趙國的暗探看在了眼裡。

  趙,龍台宮。

  “時機已到,開疆拓土之機已成。”

  “傳寡人詔諭,賜虎符,命龐煖將軍即刻攻燕。”

  趙偃一臉意氣風發,大聲下詔。

  隨之。

  身邊的寺人直接捧著一個裝著虎符的盒子,向著殿下走去。

  而一個老將緩步走了出來,恭敬的將虎符接了過來:“臣趙蔥,替龐煖上將軍接印。”

  “趙卿。”

  “你前往邊境之後,一定要告訴龐老愛卿,寡人期待覆滅燕國而歸。”

  “待得他凱旋,寡人一定親至城門迎接。”趙偃一臉笑容的說道。

  “臣一定將大王的話帶到。”趙蔥大聲回道。

  “啟奏大王。”

  “臣,有本奏。”

  這時。

  廉頗站了出來。

  看到廉頗,趙偃眼中就閃過一抹厭惡,但在這朝堂之上廉頗威望不小,趙偃也是沒有表現出來:“廉卿有何事啟奏?”

  “老臣以為。”

  “我大趙不可貿然對燕國動兵。”

  “一則有強秦在西,如若在我大趙進攻之時,秦國忽然發兵攻我大趙,那可就大事不好,二則如若我大趙對燕國用兵,師出無名,將會為諸國所棄。”

  “故而,老臣請大王收回成命。”廉頗大聲啟奏道。

  此話一落。

  趙偃眉頭一皺,冷冷的看向了廉頗。

  為了這一次對燕國動兵,趙偃已然做了近一年的準備,只要能夠滅燕,開疆拓土,那他就是趙國的開疆拓土之君,民間乃至於朝堂之上的一切議論都會煙消雲散,他趙偃將成為明君。

  可眼下這個廉頗竟然又要壞自己好事,趙偃心底自是無比厭惡。

  “吾大趙三十萬大軍已經屯於邊境,龐煖老將軍也已經親赴,所有輜重糧草皆已準備,如今你告訴寡人的不可動兵。”

  “廉卿,你是不想看到我大趙昌盛嗎?”趙偃帶著幾分冷意的喝道。

  但廉頗根本不懼,坦然迎上了趙偃的目光,無畏道:“老臣一心為趙,絕無私心,之前大王暗中調兵,老臣根本不知,如若老臣早知,定然會勸阻大王。”

  “大王與秦國所立之盟,根本不可信,只要嬴政想,隨時可撕毀。”

  話音落。

  趙偃臉上怒意更深:“夠了,秦國如今內亂不穩,韓地亂象不斷,嬴政可沒有心思來攻我大趙,這一次立下盟約是嬴政費盡心思求的,他是求著寡人不攻他。”

  “以老臣來看,韓地亂象或許是秦國故意為之……”廉頗立刻說道。

  他行軍打仗多年,見識過的謀略計策無數,韓地的情況太過詭異了,實在是不像真正的亂。

  “夠了!”

  趙偃怒喝一聲。

  廉頗之言,處處否決自己,這讓趙偃很下不來台,動兵是趙偃為了開疆拓土所想,而答應與秦國簽訂盟約,這也是趙偃的意思。

  “廉頗。”

  “伱大膽。”

  “不要以為你是三朝老臣就自以資歷處處否決大王。”

  “如今我大軍兵馬已經調動,正是大王開疆拓土的最好時機,你怎敢如此忤逆大王?”

  郭開此刻立刻站了出來,對著廉頗一陣駁斥。

  這是一個最好表忠心的機會,郭開又怎會錯過。

  “老臣一切都是為了大趙。”廉頗坦然道。

  或許從這話語之中就可看得出廉頗的心思。

  他一心為了趙國,卻並不是為了趙偃。

  他忠於的是趙國,也並非趙偃。

  或許這也是他不被趙偃所喜的原因所在吧。

  “既是為了大趙,那就給寡人閉嘴。”

  “趙卿,速速拿虎符前去命龐煖上將軍進攻。”趙偃大聲喝道。

  “臣領詔。”

  趙蔥沒有任何猶豫,捧著虎符,轉身離開了大殿。

  看著趙蔥離開的背影,廉頗老臉上露出了一抹焦急之色。

  這時!

  “大王。”

  “廉頗老將軍或許話語有些刺耳,但所言有理,秦國不得不防,嬴政陰險狡詐不得不防。”

  曾經的趙國太子,如今的趙宗室之首趙佾站了出來,力挺廉頗的說道。

  “不勞大哥多慮了。”

  “寡人已經派人與魏國信陵君交談,如若秦國真的敢對我大趙動兵,那信陵君就將起兵直撲韓地。”

  “再而,既廉頗老將軍有心,寡人給你十萬大軍,替寡人防備秦國。”

  “如若秦國真的來攻,你怎能抵禦?”趙偃冷冷說道。

  “老臣願意領兵鎮守邊境。”

  事已至此,為了趙國的安危,廉頗自然是立刻領命。

  “好。”

  “既然老將軍有心,那寡人就成全你。”

  “如若秦國真的來犯,如若在老將軍的防守下被攻破邊境,那就是老將軍之罪了。”趙偃帶著一種深意的說道。

  顯然,這也是一種威脅。

  “老臣明白。”廉頗自然無懼。

  “好了。”

  “散朝。”趙偃一揮手,不再多說。

  原本他還意氣風發的要說些什麽的,但被廉頗打斷了,此刻他也是非常的不爽。

  待得歸於寢宮。

  “這個該死的老東西,事事以說教的態度對待寡人,自持所謂的三朝老臣,自以為是。”

  “寡人如今是王,他怎敢如此?”趙偃憤怒的在寢宮內摔著。

  而在他面前則是趙偃最信任的郭開。

  “大王息怒。”

  “那老東西已經老邁,活不了多久了。”

  “再而。”

  “這一次的確有鏟除廉頗的大好機會啊。”郭開一邊寬慰著趙偃,一邊冷笑著道。

  “怎麽除掉他?”趙偃立刻問道。

  廉頗在整個趙國的威望極高,如果只是單單的說直話被處置,那整個趙國必然會議論四起,對於趙偃而言影響也是極大的。

  “如果真的被廉頗料到了,秦國真的要發兵攻我大趙,如果廉頗守不住,這不就是上好的理由處置他?”郭開冷笑著。

  “這可很難發生,再而,寡人不相信嬴政敢動兵。”趙偃一臉自信的說道。

  為了這一次攻燕,趙偃籌劃了很久了,這種籌劃也讓他無比自信。

  “臣會替大王盯住廉頗這個老東西,如果他真的做出了什麽,臣一定會第一時間對付他。”郭開繼續表忠心。

  “還好寡人在朝中有你啊。”趙偃一臉欣慰。

  渭城!

  軍營內。

  隨著嚴寒退去。

  趙封麾下的銳士也開始了操練。

  相比於年前。

  此刻軍營內的銳士明顯多了。

  顯然是在年關過去之後,新兵已經入營了。

  “將軍。”

  “此番入營新兵總計一萬三千人,加上我軍原有銳士以及刑徒軍,我軍兵力總計八萬余。”

  “而這八萬余眾也重新整編為六個萬將營。”

  軍營點將台上。

  章邯恭敬的向著趙封稟告道。

  “恩。”趙封點了點頭,看向了校場之上訓練的銳士。

  “如今是哪一萬將營駐守邊境?”趙封開口問道。

  “回將軍,是陳濤將軍統領駐守巡視。”屠睢立刻回道。

  “傳本將令,將邊境駐守的大軍調回來。”趙封沉聲道。

  “趙將軍。”

  “如今輪值還不到十日,尚需二十日才輪值。”趙佗走上前,抱拳說道。

  “本將知道。”

  趙封看了一眼,隨後道:“張明,派人傳陳濤將軍率軍歸營。”

  “諾。”張明立刻領命。

  見此。

  一旁的屠睢立刻想到了什麽:“將軍,難道魏國要敢對我大秦動兵不成?”

  “誰知道呢?”趙封笑了一聲。

  “魏國對大秦動兵?”

  趙佗幾將相視一眼,都帶著幾分驚凝。

  “將軍。”

  “就憑魏國,他們敢對我大秦用兵?”趙佗有些不信的說道。

  趙封也懶得去解釋什麽。

  “從今日開始加固城防,修葺城牆,加固城門。”

  “此事交給你,屠睢將軍。”趙封看向了屠睢道。

  “末將領命。”屠睢立刻應道。

  “除此外。”

  “將所有朝廷調撥來的糧草都隱蔽好,至少要足夠我軍三個月之用。”

  “這一段時間會有箭矢調撥運來,此事交給章邯將軍去做。”趙封又說道。

  “末將領命。”章邯立刻應道。

  “其余幾位將軍繼續訓練銳士,做好隨時備戰的準備。”趙封沉聲道。

  “末將領命。”趙佗三將立刻回道。

  就在這時。

  “李將軍傳來軍報。”

  張明去而複返,手中拿著一封軍報。

  “直接念吧。”趙封一擺手。

  “趙國已經對燕國動兵,趙上將軍龐煖已經率軍攻破燕國邊城,大軍蓄勢猛進,燕軍難以抵擋,短短半個月已經連失近十城。”張明大聲念道。

  此話一落。

  眾將皆驚。

  隨後。

  所有人似乎都明白了趙封此番備戰之舉。

  “趙國對燕國動兵,我大秦必然會趁此機會對趙動兵,一旦我大秦動兵,與趙國結盟的魏國必不會坐視,而是會興兵攻我大秦,而第一個就是我渭城。”

  “將軍早就看明白了,所以讓我們積極備戰,加固城防。”章邯當即說道。

  “可是我大秦與趙國簽訂了互不侵犯盟約,大王會對趙國動兵嗎?”趙佗說道。

  趙封瞥了趙佗一眼:“你太小看大王了,一紙所謂的盟約如果有約束,那這天下早就不會有戰爭了。”

  趙佗心底一顫,立刻點了點頭。

  “好了,既然都明白本將為何備戰,就都去準備吧。”

  “隻待魏國來攻,最先面對的就是我軍。”

  “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機會來了。”趙封一擺手,沉聲說道。

  “諾。”

  眾將齊聲應道。

  “魏國進攻,這一次我必須憑軍功踏入主將之位,獲得主將的氣運官印。”趙封心底暗道。

  經過了這麽長時間。

  趙封的實力提升也很顯著。

  宿主:趙封

  年齡:17歲

  境界:先天五重天(境界越高,真氣越強,對自身實力發揮越強。)
  力量:3510(力量越強,可爆發出相應力量。)
  速度:2287(數字越高,速度越快。)
  體質:2181(體質越強,受傷恢復快,體力源源不絕,更快恢復真氣速度。)
  精神:2185(精神力可外放二十一丈,修煉可吸納二十一丈虛空天地靈氣。)
  壽命:155年

  功德:563點(可轉化為自由屬性點,可轉化為技能點)

  隨身空間:29立方
  修煉功法:龍象訣
  武技:降龍掌,爆裂拳……

  這些日子的修煉,趙封已經全屬性突破到了兩千點,並且又獲得了一個寶箱,開出了一些黃金來。
    “爭取這一戰後,全屬性突破三千點以上。”

  “魏國。”

  趙封凝視著魏國所在的北方,心底暗暗期待著。

  大秦,鹹陽!
  朝議大殿內。

  燕太子姬丹跪在了大殿,手捧國書,對著高位之上的嬴政一叩首:“趙國無道,行不義之兵攻我燕國,我燕國兒郎為護衛家國死傷慘重,但並非不義趙國之對手,今,燕國太子丹奉燕王詔諭,懇求大秦發兵援我燕國,救我燕國數百萬子民於水火。”

  燕丹的聲音在顫抖,話音也帶著一種淒苦感染。

  看著曾經一同在趙國為質的摯友,嬴政的心底並沒有太多的波瀾。

  自從登上這王位之後,一切都變了,物是人非。

  自己親生母親都可以背棄自己,又何況所謂的摯友。

  “吾大秦已與趙國簽訂互不侵犯盟約,燕太子請求,孤無法答應。”嬴政緩緩開口道。

  “秦王。”

  “難道你忘記了當初在趙國所遭受的屈辱了?”

  “當初你說過,一旦繼位稱王,一定要滅趙復仇,難道當初的承諾你忘記了不成?”

  聽到嬴政拒絕,燕丹急了,急忙大聲的說道。

  而看著燕丹如此,還如此大膽說話,大秦朝堂上的群臣不由得眉頭一皺。

  “放肆。”

  “在我大秦朝堂之上,你怎敢對大王無禮。”王綰一聲怒斥。

  “太子丹,你此舉未免過了。”李斯也出聲呵斥。

  “放肆。”

  “外臣來此,膽敢對大王如此無禮。”

  ……

  一個個大秦臣子紛紛對著燕丹怒目而視,怒斥不斷。

  在這聲聲的怒斥下,燕丹並沒有懼怕,而是一臉憤怒的看著王位上的嬴政,似乎嬴政違背了當初與他的承諾而恨。

  嬴政一抬手。

  朝堂上的怒斥之聲逐漸平息。

  “秦趙之盟,互不侵。”

  “燕太子請回吧。”嬴政仍是十分平靜的道。

  在話音落下。

  任囂帶著幾個禁衛軍來到了燕丹的身後。

  “燕太子,請吧。”任囂一抬手,指著殿外道。

  燕丹滿臉不甘還有憤怒的站了起來:“秦王政,我算是看明白了,當初的一切你都忘記了。”

  說完。

  燕丹憤然甩袖離開。

  “這麽多年了。”

  “竟還是太過天真啊。”

  嬴政看著燕丹的背影,眼中帶著一種失望之色。

  承諾?

  幼年時期承諾?

  這燕丹也真的是太過天真了。

  國與國之間,利益為先。

  豈會是一個幼年的承諾能夠兌現什麽。

  “大王。”

  “這燕國太子未免也太過天真了,空手而來,竟還想讓我大秦出兵解圍。”王綰帶著幾分嘲諷的說道。

  “的確是太過天真。”

  “如若我大秦動兵,損耗的國力以及糧草不計其數,他空手而來就想讓我大秦出兵,可笑至極。”

  “從這燕太子的表現來看,以後燕國若是他為王,只怕存國不長。”

  一眾大臣也不由得嘲笑了起來。

  “好了。”

  “畢竟是一國太子,無需太過了。”

  “諸卿,散朝吧。”嬴政一擺手,緩緩站起身來後,離開了朝議大殿。

  而在章台宮內。

  大秦三個上將軍罕見齊聚在了一起。

  王翦,蒙武,桓漪。

  “臣參見大王。”

  三個上將軍同時向著嬴政一拜。

  “趙對燕國動兵了,如今已經攻破了燕國邊境,並且攻勢迅猛,三位愛卿應該知道了。”嬴政看著三人道,同時一抬手示意三人免禮。

  “趙國屯兵於燕趙邊境,燕國雖然情報不行,但在大王暗中授意下透露,讓燕國也有了時間準備防守。”

  “燕王喜下詔,命上將軍卿秦率領大軍二十萬駐守燕邊境,以樂乘為副,防守趙軍。”

  “但龐煖是趙國統兵悍將,以騎戰一戰破燕軍,讓燕軍損失慘重,繼而後撤。”

  “如今燕國十余城池都落入趙國控制了。”王翦緩緩開口道。

  “燕國無能將啊。”

  “這樂乘,如若我所記不錯。”

  “昔日他曾為燕國上將軍,率軍攻趙,結果為趙國所俘,被趙國的先王趙丹封為武襄君,之後趙偃繼位,原本想要派遣樂乘去替廉頗掌軍,結果被廉頗的部下給率軍攻擊,差點身死。”

  “這樂乘也就趁機逃回了燕國。”

  “如今竟然又被燕王喜用來統兵了。”蒙武冷笑一聲,透出嘲諷。

  “燕國的確無將可用。”

  “而且後繼之君也並非能人,就憑燕丹今日朝堂上的表現,燕國交到燕丹之手必亡。”桓漪也說道。

  聽著三將的話,嬴政微微一笑:“孤,要動兵滅趙。”

  聞言。

  大秦的三個上將軍並沒有任何的驚訝之色,反而紛紛對著嬴政一拜:“臣請命!”

  顯然。

  他們都不想錯過這一次立戰功的機會。

  “王翦。”

  “上次滅韓就是由你統兵,如今攻趙,你竟然還想搶?”

  看著身旁的王翦也請命,蒙武頓時不爽的說道。

  “就是。”桓漪立刻附和了一句,然後對著嬴政道:“大王,此番選擇理當選擇北疆與函谷了。”

  “你們兩個家夥都聯合起來對付我了。”

  “趙國在諸國之中的國力最強,沒有我藍田大營,難道你們能夠滅趙?”

  “還有蒙武,你北疆的任務是防守那些該死的異族,如果你們動了,就不怕異族越過長城屠殺我大秦的子民?”王翦一瞪眼,立刻道。

  “雖說要防范匈奴,但我北疆有二十萬大軍,足可挪動十萬去滅趙。”

  “北疆銳士絕不輸藍田。”蒙武十分自傲的說道。

  “函谷也有二十萬銳士,可全軍出動,為大王滅趙。”桓漪也當即說道。

  “藍田大營三十萬銳士隨時可為大王而戰。”王翦自然也是當仁不讓。

  滅趙之功。

  這可比滅韓更大。

  哪一個大營爭取到了就擁有立下滔天戰功的大好機會。

  “如若我大秦三大營齊動,國庫錢糧可經不起如此消耗。”嬴政淡笑了一聲。

  聽到這話。

  三將也不再爭:“一切聽憑大王詔諭。”

  “此戰,藍田與北疆動,函谷隨時聽詔。”嬴政表情變得嚴肅,沉聲道。

  “敢問大王,哪一大營主攻?”王翦立刻問道。

  “藍田主攻,北疆則是給孤拖住李牧二十萬趙邊軍。”

  “蒙卿,以十萬兵力拖住李牧二十萬,你可能做到?”嬴政嚴肅的看著蒙武。

  “臣誓死完成大王所命。”蒙武當即一拜。

  見此。

  嬴政從王位上站起來,緩步向著後殿走去。

  王翦三人立刻跟了上去。

  後殿內。

  六國的旌旗插在了大殿的中心,還有著一個覆蓋了數丈之大的地圖,不過這地圖有山有水,國界分明。

  對於這後殿的地圖,對於大殿內的六國旌旗,王翦三人並沒有任何的詫異,顯然他們早就步入其中過。

  “可還記得此殿是何時有此布置?”嬴政轉過身,看著三個上將軍。

  “乃是大王當初平定嫪毐,加冠親政之後。”

  “當初臣等親眼所見大王布置這天下之景,插上六國之旌旗,更是聽到了當年大王曾在此天下地圖前許下的重誓,一統天下,凝華夏唯一。”王翦恭敬的回道。

  遙想當年之景,王翦此刻也是十分震撼。

  當年。

  大王才剛剛親政,那等霸氣,那等王者姿態,深深感染到了王翦,也是自那以後,王翦全心全意的為秦盡忠,為大秦一統而努力。

  “上將軍記得很清楚。”

  嬴政笑了一聲,隨而轉過身來,站在了這巨大的地圖前,目光凝視著地圖上的諸國,掃視間,定睛在了原本韓國的疆域之上,原本的韓也成為了潁川郡。

  “天下諸國,韓已為我大秦吞並,但終究孤才滅其一最弱。”

  “天下尚存五國。”

  “趙,楚,燕,齊,魏。”

  “五國之中,以趙國力最強,擁兵六十萬,雄踞一方,想要滅趙,需傾吾大秦舉國之力。”

  “此戰之關鍵,諸卿應該明白。”

  “趙偃派遣了三十萬精銳攻燕,將被燕國死死拖住,代地則是李牧統領二十萬大軍鎮守,趙國內僅存十萬大軍,這是我大秦絕無僅有的機會。”

  “孤自去年布局,讓趙國掉以輕心,輕視我大秦,求趙簽訂盟約,為的就是如今的大好時機。”

  “此時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王卿,蒙卿,桓卿,你們可明白?”嬴政眼中帶著一種炙熱的目光,凝視著他的三個上將軍。

  “臣明白。”三將異口同聲道。

  “此戰之關鍵。”

  “三位上將軍可有何補充?”嬴政看著三將。

  “回稟大王。”

  “對於趙國,臣自歸來起就開始籌劃了。”

  “趙魏乃同盟之國,如若我大秦攻趙,魏國不會坐視,必會興兵。”王翦走到了地圖前,指著魏國之景說道。

  “所以上將軍就在魏國邊境布置了一軍。”嬴政微微一笑。

  “鎮守渭城的趙封就是王翦安排的。”

  “不得不說,你此舉安排的巧妙,如若不是有你安排,或許太后就要落入趙國之手了。”蒙武沉聲道。

  “趙封救下太后完全是偶然,我讓其鎮守渭城的目的就是為了防范魏國。”

  “三晉原本為一體,分為趙魏韓三國之後,多年來互有摩擦,但隨著魏國國力衰敗之後,轉而依附趙國形成同盟,魏國國力不如趙,但舉國可戰之兵仍有三十余萬。”

  “一旦我大秦攻趙,魏國必動兵,但不會動舉國之兵。”

  “魏國動,潁川郡渭城必被其攻伐,隱藏於潁川的韓貴族,不臣我大秦之人必會反。”

  “故而臣以渭城為主,讓趙封堅守,再以李騰為首鎮守潁川,一旦潁川有亂象,李騰立刻率軍鎮壓。”王翦指著地圖,將他的謀劃說了出來。

  “趙封雖然悍勇,但終究只是一個副將,麾下之兵不過五萬,他真的能夠擋住魏國至少十幾萬大軍的進攻?”

  “一旦渭城失守,整個潁川郡危矣。”桓漪則是有些懷疑的道。

  “錯。”王翦搖了搖頭:“趙封麾下有十萬大軍。”

  “哪裡來的十萬?”蒙武也是一臉驚訝。

  王翦也不多言,當即躬身向著嬴政一拜:“臣請命將潁川其他兩萬余降卒交給趙封調撥。”

  “降卒成軍,還是危難之時,你就不怕降卒臨陣倒戈?最終害得渭城失陷?”

  桓漪眉頭一皺,更是不解的看著王翦。

  此舉。

  稱得上一個昏招。

  哪怕是嬴政,聽到了王翦此刻的請命也是有些猶豫。

  三萬降卒,還在五萬銳士的掌控之下。

  如若再加兩萬,那兵力就與銳士相當,還是守城。

  “大王。”

  “對於刑徒軍,臣收到了趙封每隔十日一報,刑徒軍入軍後,皆可戰。”

  “此戰,或為艱辛,但臣相信趙封的能力。”

  “如若渭城失守,臣願領罪。”王翦一臉鄭重的道。

  此話一落。

  蒙武和桓漪兩人都被王翦這話給驚到了。

  ……

   PS:七千字章!謝謝訂閱!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