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家父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漢》第258章 破南鄉徐晃自刎,劫魏營關羽虎威(
  威逼利誘的手段,若是一開始用,必然是起不到什麽效果的。

  如今雙方苦戰五日,不論是城下的漢兵還是城頭的魏卒,皆是身心疲憊。

  正常的激勵已經起不到多少效果了。

  畢竟。

  不論是漢兵還是魏卒,都不屬於後世以信仰方式培養的戰士。

  大部分兵卒追求的,是能帶著賞賜活著回家。

  升官加爵,那跟普通兵卒是沒關系的。

  想激勵士氣,就得拿出看得見的利益。

  畫一次餅可以充饑;畫十次就沒用了。

  不論是哪個時代,都不可能一直靠畫餅來充饑。

  這忽然的變故,讓徐晃也有些措手不及。

  “拿不下南鄉城,就別怪大將軍不給賞賜。”

  如百川匯海,最巔峰的士氣都凝聚在這片刻間。

  劉封、廖化等將是覺得羞恥故而發狠,普通士卒則是不想錢帛被魏卒拿走而發狠。

  聽得耳邊的慘叫聲和石塊撞擊城牆聲,眾魏卒這才反應過來:漢兵攻城了!

  城下。

  “大漢零陵王劉封在此,誰敢上前死戰!”

  零陵王三個字,代表的就是罕見的戰功!
  若能斬王,必能封侯!
  劉封凜然不懼,奮力的跟魏將廝殺,以給身後的漢兵漢將登城爭取時間。

  本來還在想怎麽激勵士氣,讓眾魏卒不要受漢兵誘惑,結果漢兵就直接攻城了。

  大起大落下,不少魏卒心中都有了怨言。

  以劉封、廖化、沙摩柯為首的陷陣悍將引了千余死士,披甲登城。

  凶狠的面目,如虎豹般的吼聲,以及那比尋常環首刀還要厚實一倍的重刀,讓劉封在這一刻化身城頭殺神。

  上書“大將軍關羽”。

  諸葛喬深知,這種取巧的方式提升的士氣堅持不了太久,當即就給馬忠句扶傳令,讓投石車上石塊。

  本來可以得到糧米錢帛,如今只能得到能致命的石塊。

  “西面有缺口,快擋住!擋住!”

  漢兵士氣再次恢復到了巔峰。

  諸葛喬的軍令傳遍三軍,投石車向城頭拋射糧米錢幣金銀的事也同樣流傳。

  牙旗至陣前。

  “大家都砍殺五日,為什麽漢狗就不知疲倦啊!”

  有反應慢的魏卒以為又跟前兩次一樣,不是糧米就是錢幣金銀亦或者是帛布。

  我等血戰五日,賞賜就給投降的魏卒?
  天下豈有這般的道理!
  眼見眾士卒的情緒被調動,劉封、廖化、沙摩柯等陷陣悍將也明白了諸葛喬的用意,再次招募軍中死士披甲再戰。

  “若魏卒投降了,這些錢幣金銀帛布,可都跟你們無關了。”

  “大將軍惱怒,只能將原本要賞賜給爾等的錢幣金銀帛布都用來招降南鄉城的魏卒。”

  “爾等現在只有一個機會:天黑前拿下南鄉城,大將軍將會重賞爾等!”

  很快。

  牙旗下被眾軍簇擁的雖然是諸葛喬,但大部分將士都是認旗不認人。

  “然而,爾等攻城五日,卻依舊拿不下南鄉城。”

  “這群漢狗,都是吃了猛虎藥了嗎?怎麽會變得這般凶狠!”

  “將軍,有漢狗上城樓了!”

  想到本屬於自己的糧米錢幣卻給了魏卒,再想到帛布也要送給投降的魏卒,苦戰五日的漢兵紛紛不樂意了。

  身披三層甲的劉封第一個跳上了城頭,連日來攻城受阻的苦悶以及三年前的受辱,讓劉封忍不住仰天長嘯。

  一時之間。

  石塊凌空,迅猛的砸向城頭。

  諸葛喬對魏卒狠,對漢兵同樣狠。

  姚伷和柳隱策馬向眾軍卒大呼:
  “大將軍本來是給爾等帶來了錢幣金銀帛布,為攻下南鄉城的爾等慶功。”

  石塊無情,直接將這些魏卒給砸傷或砸死。

  在城頭的魏卒猶豫不決時,諸葛喬下達了第三條軍令。

  漢兵的這次攻勢,比起這五日裡最狠的一次攻城還要凶狠。

  不肯讓劉封囂狂的魏將,紛紛持刀上前,要將眼前這個自稱零陵王的漢將斬殺。

  “可惡,快擋不住了!”

  牙旗在,關羽就在!

  “大將軍”親至陣前指揮,其威懾力遠比普通的督戰隊更強。

  看著城下前赴後繼悍不畏死的漢兵,再看向遠處的牙旗,徐晃的口中多了苦澀。

  雖然不想承認,但城頭的魏卒士氣正在潰散!
  這就如同拔河,原本是勢均力敵的雙方。

  忽然有一方在一瞬間氣力都凝聚到了一起,而另一方還是保持了原狀。

  這平衡必然會被打破!
  平衡一旦打破,想要再維持平衡就很難了。

  漢兵的士氣會因為劉封等人登城持續高昂,而城頭的魏卒卻會因為漢兵登城而逐漸恐慌。

  徐晃剛要下令,忽然感覺眼前一黑,幾近要暈厥。

  “將軍!”

  左右親衛連忙扶住徐晃。

  徐晃終究是老了。

  若是年輕的時候,就算連續熬夜也最多休憩一兩個時辰就能生龍活虎。

  而現在,只是熬了五日,徐晃的身體就快撐不住了!

  緩了好久,徐晃這才徐徐睜開雙眼。

  “南鄉城,保不住了。”

  “傳令軍司馬王基、護軍徐質,立即帶軍走北門突圍,繞道去南陽郡跟大將軍匯合!”

  徐晃艱難的下達軍令。

  親衛大驚:“將軍,你不走嗎?”

  徐晃面容冷峻:“我為南鄉城守將,豈能棄城而走!”

  讓王基和徐質引殘軍突圍,是為了不作無謂犧牲;親自留在南鄉城,是為了不汙了自己的名聲。

  得到軍令的王基和徐質,並不矯情,果斷的帶著幾千殘兵走北門突圍而走。

  隨著王基和徐質的退走,城頭很快就被漢兵佔據,只剩下徐晃跟百余親衛還在城頭頑抗。

  劉封見狀,勸降道:“徐晃,何不早降?”

  徐晃雖然被圍,但並未有一絲懼色和降意,反而沉聲問道:“關羽何在?”

  劉封不答。

  城下雖然有關羽的牙旗,但關羽並不在此處。

  徐晃頓時想明白了原因:“想必關羽不在此處,今日是誰在指揮攻城?”

  劉封依舊不答。

  軍令如山,劉封是不能輕易泄露軍機的。

  考慮到徐晃跟關羽的舊情,劉封又暗令軍卒去通知諸葛喬。

  不多時。

  諸葛喬也來到了城頭。

  見徐晃被兩個親衛攙扶,諸葛喬也看出了徐晃油盡燈枯之勢。

  “大漢大將軍關羽之婿、輔漢將軍諸葛喬,見過徐伯父。”諸葛喬拱手一禮。

  這聲“徐伯父”,直接將戰場肅殺的氛圍減輕了大半。

  包括徐晃親衛在內,皆是驚訝的看向徐晃。

  侄兒打伯父?
  這麽狠的?

  掃了一眼親衛的反應,徐晃不由苦笑:“雲長倒是找了個好女婿。”

  “我苦守了五日,卻被你一日破城;我的親衛本有死戰之心,卻因你一聲‘伯父’而有了動搖。”

  諸葛喬聲音宏亮而真誠:“因為我知道,徐伯父你並不想這些忠誠的親衛死在此地。”

  “於公,你是偽魏的大將,我不能放你;於私,你是嶽丈的大兄,我不能辱你。”

  “你死之後,你的親衛可以扶柩回洛陽。”

  徐晃的親衛本就因為死戰之心動搖而愧疚,此刻聽到諸葛喬的話更是大驚。

  “將軍,我等不懼死!”

  “將軍先走,我等為將軍斷後!”

  “我等受將軍大恩,本當為將軍效死,豈能反讓將軍來保我等性命!”

  “諸葛喬,若你肯放將軍離開,我等願束手就死。”

  “.”

  此起彼伏的聲音,皆是對徐晃的維護。

  徐晃哈哈大笑:“我本是白波一草賊,能遇先帝乃我人生之幸。”

  “如今又有眾義士願意為我而死,此生無憾了。”

  “諸葛喬,替我轉告雲長:我與他雖然各為其主,但兄弟情誼永存;今生不能同殿為臣,來生再與他並肩作戰!”

  眾親衛聽到徐晃的訣別之語,皆是大驚,紛紛跪地哭勸。

  徐晃閉目長歎:“我不能帶爾等立功,又豈能再讓爾等身死。”

  “扶我靈柩回洛陽,替我轉告陛下:徐晃,不負主!”

  說完。

  徐晃舉起手中的佩刀,揮刀自刎。

  魏之五子,一代豪傑徐公明,落幕。

  “將軍!”

  淒厲的聲音在城頭響起,徐晃的親衛紛紛跪地慟哭。

  驀然間,徐晃一親衛拔刀自刎:“將軍既死,我又豈能苟活!”

  受到感應,十余親衛亦是紛紛拔刀自刎。

  眼見眾親衛皆要效仿,諸葛喬的聲音再次響起:“爾等若都死了,誰為徐伯父扶柩?”

  “私情歸私情,國事歸國事。”

  “我不可能讓大漢的勇士替偽魏的大將扶柩去洛陽。”

  雖然言語冷漠,但諸葛喬的話也提醒了這群忠烈的親衛。

  刀甲落地,不過片刻間,城頭再無身著甲胄手持利刃的魏卒,有的只是一群追隨徐晃的義士。

  “收繳兵甲,不可為難他們。”諸葛喬下達了最後一個軍令,隨即走下城頭。

  諸葛喬跟徐晃是沒什麽交情的,如此做法也只是為了讓關羽的心頭能好受一些。

  戰場分生死,兄弟父子也得刀劍相向,這就是內戰的殘酷。

  讓姚伷和柳隱負責軍功賞賜,諸葛喬又召來眾將商議下一步戰術。

  “南鄉雖破,但徐晃亦有數千殘兵向北逃竄。”

  “我即將引兵去增援大將軍,誰願留守南鄉城?”

  諸葛喬掃視眾人,面容冷峻。

  破南鄉只是這次北伐的前奏,想要取得階段性的勝利就得先滅掉宛城的曹仁。

  故而。

  諸葛喬片刻都不能在南鄉城耽誤。

  劉封應聲而出:“昔日我守南鄉城,卻誤中孟達詭計,以至於丟城受辱。”

  “我願再守南鄉城,控丹水,連武關,為諸軍助威!”
    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

  昔日若不是孟達背叛,南鄉城早就被關羽掌控。

  諸葛喬見眾將無人爭搶,遂下令道:“既如此,就由零陵王劉封引本部五千人駐守南鄉城。”

  “其余將士,即刻出城前往新野。”

  蘇非進言道:“將軍,軍士苦戰多日多有疲憊,不如休憩一日。”

  諸葛喬搖頭:“大將軍只有萬余兵馬,面對的是曹仁八萬之眾。”

  “多耽誤一日,大將軍就危險一日。”

  “眾軍疲憊的,可在戰船上休憩,這次我們不走陸路,走水路。”

  “既可節省軍士體力,也能出其不意。”

  “已經搬出船艙的輜重糧草不用再裝船,都留給劉封守城。”

  諸葛喬的路線,即是走南鄉城順流而下抵達襄陽,再由襄陽沿淯水背上入新野地界。

  倘若關羽在新野作戰不利,也必然會沿著淯水且戰且退。

  輜重糧草不帶,是因為要經過襄陽,諸葛喬來之前就在襄陽有準備。

  這便是有一支精銳水軍的好處了。

  蘇非見諸葛喬準備周密,遂不再多問。

  眾軍迅速前往江上登船,輪流休憩。

  南鄉到新野的水路六百余裡,順流而下快的一日就能抵達襄陽,慢的兩日就足夠。

  襄陽逆流而上去新野遂然慢了些,但距離只有百余裡。

  若不是考慮眾軍士征戰疲憊,諸葛喬三日就能抵達新野。

  為了保證軍士的戰鬥力且能及時增援關羽。

  諸葛喬將眾軍分成了前後兩部。

  體力充沛的為前軍,一日入襄陽,再兩日入新野;體力疲憊的為後軍,兩日入襄陽,再三日入新野。

  前後軍相隔兩日,以保證軍力不會因為連日作戰和行軍而太疲憊。

  諸葛喬又令騎兵斥候先行走陸路去新野,尋機會通知關羽,加強彼此間的通訊。

  在這期間。

  曹仁也完成了對新野的合圍。

  穰縣的徐商、呂建,安眾的常雕和諸葛虔,淯陽的夏侯獻,各引八千步騎三路抵達新野城外。

  從迷路中找到了自我的夏侯尚也率騎兵跟曹仁匯合。

  再加上曹仁的五千步騎。

  新野城外的魏兵,已多達三萬人!

  而新野的漢兵只有一萬出頭!
  接近三倍的兵力優勢,再加上新野是破敗小城無險可守。

  這一戰,曹仁有必勝的把握!

  “關羽匹夫,這次定要報樊城之仇!”曹仁狠狠低吼。

  本以為只能打關興,結果卻發現關羽也在新野,這讓曹仁倍加興奮。

  樊城輸給關羽,曹仁是不服的。

  由於部署失誤,被關羽控制了漢江,切斷了樊城跟襄陽的聯系。

  這導致曹仁只能用幾千兵去打關羽的三萬兵。

  雖然,分敵人兵勢、造成局部以多打少是用兵的基本;但是,這不影響曹仁對關羽的不服氣。

  曹仁憋了三年多了,如今逮著機會形成了局部以多打少的局面,曹仁又豈能放過!
  守城不是曹仁真的想守,而是很難抓到機會來堵關羽。

  曹仁有心困死關羽,在新野外部署了大量的鹿角,步步為營的向新野城推進。

  逐漸形成了十面合圍之勢!
  而在新野城內。

  看著逐漸合圍的曹仁眾軍,關羽並無半分的慌亂,有條不紊的下達軍令。

  “宗預!”

  “在!”

  “傅肜!”

  “在!”

  “輔匡!”

  “在!”

  “關興!”

  “在!”

  四將朗聲應命,臉上也無半分慌色。

  關羽都在新野了,還有什麽可慌的?

  “曹仁在南陽郡雖然有八萬之眾,但短時間內能聚集在新野的,最多三萬人。”

  “新野城雖然沒有城池地利,但勝在此處平坦,曹仁也得用鹿角才能阻止我等離開。”

  “曹仁想困死我等,我等又豈能讓其如願。”

  “今夜我引兵去劫營,爾等四將毀東門外的鹿角。”

  東門近水。

  顯然。

  關羽也料到了諸葛喬最可能的行軍路線。

  關興擔憂道:“不如我去劫營,將軍去毀東門的鹿角。”

  傅肜、宗預、輔匡也是紛紛請命。

  四將的想法,關羽了然於胸,不外乎是擔心關羽會有閃失。

  關羽輕喝道:“在我面前逞什麽能!我有五百騎兵在手,來去自如。”

  “即便劫營失敗,那也能從容退走。”

  “可——”關興剛開口就被關羽瞪了一眼,剩下的話全都咽回了肚子。

  關羽虎須輕顫:“昔日張文遠在逍遙津以八百步卒擊破孫權,登鋒陷陣,所向披靡。”

  “子龍在漢水數十騎闖曹軍大陣,長槍所至,如入無人之境。”

  “黃忠在定軍山善更是突襲斬將,陣斬夏侯淵於鹿角。”

  “徐晃在樊城時也曾長驅直入,破重重鹿角,斬傅方和胡修。”

  “就連江東的甘寧也曾百騎劫營。”

  “昔日我單槍匹馬,刺顏良於萬軍之中,如今我有五百精騎,反不如甘寧嗎?”

  “我來此地,只是偶然;守新野的依舊是爾等四人。”

  “讓我去毀壞鹿角,爾莫非是想讓我跟爾等四人搶功?”

  關羽一席話,說得關興四人羞愧不已。

  自關羽來後,關興四人想的就是聽關羽的號令。

  可關羽的想法卻不同,關羽隻想暢快淋漓的以將的身份戰一場。

  猛虎尚在,豈能讓人誤以為是病貓?
  當夜。

  關羽引騎兵裹甲銜枚出西門,潛行到魏兵營下,拔掉鹿角,衝入營中。

  西門的營寨中,是魏將徐商和呂建。

  都是老熟人了。

  三年前的襄樊之戰,徐商和呂建就曾輕敵冒進而被關羽擊敗。

  當時的關羽是想伏擊徐晃,卻不曾想用殺牛刀伏擊了兩隻狗(第一百一十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

  曹仁太謹慎,拿五百騎兵劫營太危險;打徐商和呂建相對而言就容易多了。

  夜色中。

  關羽引兵衝入魏軍營寨,五百騎兵在營中大呼大吼,一波衝刺就斬了數十人。

  魏軍將士受到驚動,誤以為是新野漢兵大軍來襲,紛紛起身備戰。

  關羽隻管引騎兵左衝右突,加大聲勢。

  在見到關羽後,徐商和呂建大驚失色不敢對戰,只是下令舉起火把、擂鼓呐喊。

  等營中的火把如繁星般密集時,南寨的曹仁和北寨的常雕紛紛覺察到了狀況,各引兵馬來救西寨。

  關羽見狀,也不戀戰。

  直接引兵往常雕在的北寨迂回而走,借助騎兵的機動性,關羽成功的避免了跟常雕的兵馬碰面。

  等曹仁和常雕趕到西寨時,卻發現西寨的漢兵早已撤走。

  “怎麽回事?”

  “漢兵來了多少人劫營?”

  曹仁勃然大怒,看向徐商和呂建的眼神十分不善。

  常雕也是面色不渝。

  滿營點火,曹仁和常雕都以為是漢兵集中兵力大軍來襲。

  結果。

  整個西寨的魏兵,加上受傷的都沒超過百人!
  這叫大軍來襲?

  徐商硬著頭皮:“我只看到了關羽的騎兵。”

  曹仁更是惱怒:“關羽能有多少騎兵?最多五百騎!”

  “五百騎兵,你滿營點火?你這八千人是八千頭豚犬嗎?”

  徐商和呂建紛紛低頭,不敢跟曹仁目光對視。

  常雕問道:“關羽的騎兵可曾回營?”

  徐商和呂建搖頭。

  這時,一小卒卻是喊道:“好像是往北面去了。”

  北面?

  常雕面色大變:“不好!關羽肯定去我的北寨了!我得立即回北寨!”

  曹仁的臉色也是難看,立即下令道:“常雕,你速速回北寨;我回南寨,避免關羽迂回。”

  常雕點頭,轉身即走。

  曹仁狠狠的喝罵徐商和呂建:“若不是看你二人往日功勞,今日必將你二人斬殺。”

  “好生守寨,再敢如今夜謊報軍情,定斬不饒!”

  徐商和呂建被罵了個狗血淋頭,心中對關羽更恨了。

  另一邊。

  關羽趁著常雕引兵出寨,故技重施的衝入常雕的營寨。

  營中兵少,難以抵擋關羽的虎威,紛紛四散而潰。

  等常雕引兵返回,營中早已是狼藉一片。

  “關羽匹夫,我誓殺汝!”常雕對著新野城的方向怒聲大吼,心中對徐商和呂建也是惱怒不已。

  若非徐商和呂建全營舉火,常雕又豈會帶兵去救;若不帶兵去救,又豈會被關羽偷營!
  同樣受災的還有東寨的夏侯獻。

  關興四將大軍來毀鹿角,嚇得夏侯獻連忙遣人去南寨和北寨求援。

  卻得知兩寨兵馬都去救西寨了。

  這直接讓夏侯獻懵了。

  懂不懂東西方向啊!

  新野漢兵幾乎都來東寨了,你們跑去救西寨?
  等曹仁聞訊來救時,關興已經摧毀了鹿角返回了新野城。

  得知關羽嚇破了徐商和呂建的膽子,引得南寨曹仁和北寨常雕大軍來回奔跑,又趁機燒了北寨。

  而這五百騎竟然一騎未損,眾將士士氣大振。

  紛紛高呼“虎威”!
  關羽亦是撫髯大笑:我雖暮年,驍勇尚在!(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