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家父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漢》第224章 老黃忠浴血長安,夏侯楙他又跑了(
  第224章 老黃忠浴血長安,夏侯楙他又跑了(求追)
  “磨蹭什麽?走快一點!”

  “耽誤了時辰,你十個頭都不夠砍的!”

  “還愣著幹什麽?信不信打斷你的腿!”

  “一群賤皮子,推個車都這麽慢,活著也是浪費糧食。”

  “爾等這群忘恩負義的廢物,忘記是誰在大疫時許爾等屯田,替爾等興修水利?”

  “陛下賜爾等田耕、賜爾等房住,爾等豈能不感恩?”

  “為大魏效死,是爾等的榮幸。”

  “.”

  長安至渭南。

  大量的錢糧裝載入車,由於缺少拉車的牛馬,大量的民夫被征用為役夫。

  除卻男子外,亦有老叟、婦人、少年、殘身。

  亂世人命不如狗。

  雖然在旱災、戰禍、大疫中活了下來,但這些民眾的命運並未因此有“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改變。

  那些因貧寒而入伍的魏兵,並未因為同為苦命人而對民夫心生憐憫,反而在享受鞭笞喝斥的快感。

  上行下效。

  強者欺凌弱者,弱者欺凌更弱者,強弱無窮盡,欺凌無窮盡。

  人性道德淪喪如此,令人不禁背脊發涼。

  然而。

  即便受到如此欺凌,也無人敢如陳勝吳廣一般奮起反抗,喊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最多是埋怨天道不公,然後再低聲罵幾句“狗官”。

  厄難讓人變得麻木,對未來也變得迷茫。

  得過且過。

  生與死又有什麽區別?
  人群中,又有一群僧袍行者,趁機宣傳“普世”之言。

  大意就是:今生吃得苦中苦,來世方為人上人。

  城頭。

  夏侯楙摟著美妾,時不時的揉捏美妾,驚得美妾又羞又喜又懼。

  羞的是大庭廣眾,喜的是手是夏侯楙的手,懼的是夏侯楙玩膩了會讓軍士排隊。

  “將軍利用那群僧袍行者穩定民心,妙計蓋世,末將佩服。”裨將魏苟偷眼看了看夏侯楙摟著的美妾,諂媚的奉承。

  讓那群偷吃民脂民膏卻鼓吹“吃苦等來世”的僧袍行者去“開導”民夫,夏侯楙這招雖然沒什麽節操卻出奇的有效。

  夏侯楙目光倨傲:“一群賤皮子,竟然也敢有怨言?”

  “那群行者自以為能誑騙我,卻不知我只是在利用他們罷了。”

  “若是今生吃的苦需要來世才能當人上人,為什麽不今生就當人上人來世再去吃苦?”

  夏侯楙是個很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論統兵,夏侯楙是弱雞中的弱雞;論愚民,夏侯楙深諳世家愚民之術。

  夏侯氏能在兩漢屹立四百余年,還能與曹氏創魏代漢,靠的可不是單純的武勇。

  夏侯楙對自己的能力定位是很精準的。

  萬事保命為先!

  只要不作死,以夏侯楙的家世以及跟曹丕的關系,誰也動不了夏侯楙。

  吃苦?

  傻了才吃苦!
  若不是家中母老虎太強勢,夏侯楙也不至於跑來長安。

  看了一陣城外的打著火把也要辛苦運糧的民夫,夏侯楙又覺得這“民生疾苦”頗為無趣。

  將美妾扔給魏苟,夏侯楙不顧美妾的求饒,不耐煩地道:“賞給你了。”

  “夜深了,我得去補個覺;伱替我督運這些賤皮子,無事不要來驚擾我。”

  “倘若左將軍問及,你就說我如廁去了。”

  魏苟大喜,一把抱住花容失色的美妾:“謝將軍賞賜!”

  城外山頭。

  諸葛喬引黃忠及五部飛軍連夜抵達。

  看著那舉著火把如長蛇般的運糧隊,諸葛喬不由冷笑:“司馬懿果然狡詐。”

  “如此多的火把,征用的民夫得幾萬人了。”

  “這是要將長安城徹底搬空啊!”

  除掉士兵、僮仆、官吏、役夫、商販、求學的儒生、少年、幼童以及駐兵外,長安城內的普通民眾加起來也就幾萬人。

  倒不是說長安城容納不了太多人,而是長安城歷經天災人禍,人口銳減大半。

  司馬懿會果斷的選擇放棄長安城救曹丕,也是基於此。

  人不多,強遷民眾不是難事!

  黃忠仔細的擦拭著寶雕弓,生怕這寶雕弓上沾了汗漬而影響準度。

  王平、馬忠、句扶、張嶷等將,亦是默默的擦拭環首刀。

  自章武二年四月出兵,到如今章武二年八月。

  關中戰事已經持續了近五個月了!

  雖說後續采購的軍糧也運到了五丈原且劉備又在五丈原墾荒屯田,但這戰事持續越久對民生的破壞就越大。

  若是入秋前無法結束戰事,到了寒冬天就會引發更多的意外和危機。

  “伯松,何時搶城?”

  黃忠擦拭完最後一根羽箭後,轉身看向諸葛喬,語氣中隱隱有激動和興奮。

  對黃忠而言,多活一天,都是在向閻王借命。

  黃忠不知道還能借命多少日!
  長安城近在眼前,比上回駐兵池陽的時候還近!
  老將雖老,氣勢猶在。

  年近七旬的時候,都能身先士卒陷陣先登,一步步殺敵掙功,最終斬殺了夏侯淵。

  七十三高齡的黃忠,若再拿下長安城,那這一生就可以用“傳奇”二字來書寫了!
  諸葛喬搖著鐵羽扇,不疾不徐:“老將軍,莫要急躁。”

  “飛軍疾行而來,需要時間來整軍。”

  “老將軍可閉目養神兩刻時辰,兩刻時辰後,驅兵搶城!”

  黃忠道了一聲“好”,靠樹坐下,閉目養神。

  諸葛喬召來王平、馬忠、句扶、張嶷、姚伷、柳隱、杜禎、柳伸和麋照九人。

  “姚伷、杜禎、柳伸,爾等三人不善廝殺,就留在我身邊。”

  “王平、馬忠、句扶、張嶷、柳隱、糜照,爾等六人跟著黃老將軍奪城。”

  “此戰凶險不亞於昔日街亭百米狹道,若是敗了,不僅命沒了,飛軍的榮耀也沒了!”

  諸葛喬面容冷峻。

  若是依據地勢固守,諸葛喬是會親臨陣前的。

  如今是衝鋒陷陣,諸葛喬再參與就不合適了。

  作為無當飛軍的靈魂核心,倘若諸葛喬不小心中個流矢,那就得如昔日龐統一般功敗垂成了。

  專業的事,就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有黃忠為主將引無當飛軍衝鋒陷陣,遠比諸葛喬為主將更能取得優勢。

  姚伷、杜禎和柳伸,平日裡負責的也多為無當飛軍的文事雜事,並不善廝殺。

  留三人在身邊,諸葛喬也是擔心三人會如龔祿一般死於意外。

  培養人才不容易。

  雖然姚伷、杜禎和柳伸不善廝殺,但三人對“行軍布陣安營扎寨”等軍務頗為熟練。

  統兵的主將不一定要上戰場廝殺,但一定要懂軍務。

  伴隨劉備的勢力越來越強盛,諸葛喬勢必會執掌更多的權勢。

  屆時。

  諸葛喬就無精力來執掌無當飛軍了,無當飛軍的新主將就會從九人中挑選一人來統率。

  剩下的八人會因公升遷,也會委以重任。

  就如同南郡都尉傅肜、宗預,荊南三郡和宜都的太守樊伷、習珍、輔匡、鄧芝,以及四郡都尉沙摩柯、杜路、劉寧、詹晏。

  這九人或是要治理地方,或是要獨掌一軍,以完成新老文武的接力。

  任用親信,更適合應對亂世之局。

  若是不用親信,誰又知道這大漢內部會不會也出現一個尾大不掉的司馬懿呢?

  在劉禪未能樹立威望之前,諸葛喬是不會將權力讓給一群不知根底的人。

  誰知道這些人會不會如季漢後期一樣,只會勸劉禪投降。

  這九人中。

  王平是最早追隨諸葛喬的,亦是視諸葛喬為師,行事皆以弟子之禮的。

  這九人中,只有王平是真正的底層出身。

  若無劉備賞識,王平入不了劉備麾下;若無諸葛喬賞識,王平既不能識字也無法讀書。

  諸葛喬若要讓王平去死,王平都不會眨眼。

  生我者父母,育我者恩師。

  “末將王平,死戰無悔!”

  簡單的八個字,是王平的死戰決心,亦是對諸葛喬的信任和欽佩。

  馬忠、句扶、張嶷、柳隱、糜照五將,亦是紛紛表態宣誓。

  這幾人中。

  身份最高的當屬糜照了。

  國戚糜竺的長孫糜照,本可以在成都以恩寵升遷,當一個典禁衛軍的虎騎監亦是不難。

  然而糜照卻不願意靠著長輩的余蔭來升遷,而是要親歷戰場,用武勇來爭奪軍功!

  對糜照而言,最不願意聽到的就是“你只不過是投胎好,投胎成了某某的兒子,若無長輩余蔭,你啥也不是!”

  糜照不服。

  哪怕是糜竺,最初也只是東海一介墾殖小商。

  能升遷到如今的大漢國戚,糜竺靠的是自身人格魅力、獨到的眼光、以及敢舍棄全部家財的魄力。

  換個人,估計都隻敢在東海之濱苟且偷生,指不定哪天就被屠了。

  故而。

  糜照篤信,哪怕不依靠長輩余蔭,也能在戰場上博得功名!
  兩刻時辰很快過去。

  黃忠也在老卒的呼喚下徐徐睜開雙眸。

  “老將軍。”

  “請換甲!”

  諸葛喬取來鎖子內甲。

  這是昔日在荊州的時候,關羽贈給諸葛喬的防身用的。

  對將軍而言,戰馬、武器、甲胄,遠比美人更有吸引力。

  只是掃了一眼,黃忠就鑒別出這鎖子內甲的珍貴。

  這可是稀罕物!

  沒有能工巧匠多年的精心打造是打造不出來的!
  “伯松,這鎖子內甲給了我,你穿什麽?”黃忠婉拒了諸葛喬的好意。

  諸葛喬笑道:“老將軍,我不用去搶城,又何必穿這麽精良的鎖子內甲?”

  “此甲乃是昔日陛下所穿,後贈送給大將軍,大將軍又轉贈給我。”
    “如今陛下未至,我將此甲贈送給老將軍,老將軍就是在跟陛下並肩作戰。”

  “我以為,老將軍不應該拒絕!”

  諸葛喬提到劉備,黃忠的精神瞬間大振。

  對黃忠而言,劉備是真正的伯樂!
  若無劉備,豈有衛將軍黃忠之名!

  除了劉備,誰會器重一個名聲不顯又年邁的老將?

  黃忠不再婉拒。

  在老卒的幫襯下,黃忠卸了外面的甲胄,然後將鎖子內甲穿上,再將外甲套上。

  雖然多了些重量,但對黃忠而言輕若無物。

  “老將軍。”

  諸葛喬向黃忠拱手一禮。

  “昔日我曾對老將軍言:老將軍忠烈,不應當鬱鬱老死於床榻之間,而應當奮勇當先為了大漢而戰。”

  “哪怕卒於戰場馬革裹屍,亦能青史長存,此生無憾。”

  “我亦向老將軍承諾:必讓老將軍轟轟烈烈的戰一場,絕不會讓老將軍如昔日飛將軍李廣一般因為迷路而遺憾自刎。”

  “老將軍的人生終點,不在成都,而在長安!”

  “今夜,就是我向老將軍兌現諾言的時候!”

  “司馬懿大軍皆在槐裡大道,曹丕也遠在鐵籠山,長安城的大部分兵馬都在督運糧草入渭南。”

  “這是奪取長安城的最佳時機!”

  “也是老將軍最危險的一戰!”

  “不僅要奪取城門,還得守住城門!”

  “大漢的旗子,需要老將軍親手將旗插在城樓最高處!”

  諸葛喬的聲音鏗鏘有力,又抑揚頓挫,令人忍不住熱血沸騰。

  黃忠大笑:“老夫等這一戰,等了一年多了!伯松就在這山頭,靜看老夫如何奪城!”

  “老夫定會親手將大漢的旗幟,插在這城樓的最高處!”

  黃忠翻身上馬,面向王平等無當飛軍,呼道:“老夫乃衛將軍黃忠,今年七十有三。”

  “皆說這人老了就要服老,然而老夫偏不信這歪理。”

  “老夫前六十年未逢明主,蹉跎歲月,庸庸碌碌。”

  “幸運的遇到了陛下,老夫才有今日威名。”

  “諸君征戰,一為功名,二為家人,與老夫年輕時何其相似!”

  “比起老夫,諸君更是幸運。”

  “因為諸君能在最壯年的時候遇到明主,廝殺疆場,不負此生。”

  “今夜,老夫與諸君同取長安城,同享大功!”

  黃忠的老年熱血,不僅聽得王平、馬忠等將熱血沸騰,亦是令五部飛軍熱血沸騰。

  這五部飛軍不是南中義從就是涼州義從,雖然讀書少但最敬武勇之人。

  王平又在征得諸葛喬的授意後,在五部飛軍中推行簡體字,又在軍中教眾軍士讀春秋。

  讀春秋而知義,知義而後勇。

  豐厚的獎賞以及安家費讓五部飛軍無後顧之憂,讀書知義讓五部飛軍多了共同的信仰。

  而在黃忠身後,追隨黃忠多年的十余老卒亦是再燃胸中豪氣。

  “願隨將軍!”

  眾將士齊刷刷的行軍禮。

  黃忠轉身向諸葛喬拱手:“伯松,長安城頭見!”

  諸葛喬亦是拱手回禮:“我在此,靜候老將軍佳音!”

  月色如銀,灑落大敵。

  看著前方的長安城,諸葛喬吩咐左右:“杜禎,速去渭水河畔尋杜宇。”

  “拉來百人助陣,即為百人將;拉來千人助陣,即為千人將;若拉來五千人助陣,我表他為將軍;若拉來萬人助陣,我帶他參加陛下的慶功宴!”

  杜宇等人自從協助諸葛喬除掉潘濬後,就一直在長安城北面的渭水河畔捕魚為生。

  又聚攏了大量的流民在渭水河畔。

  司馬懿也未去理會杜宇等人,強行召回長安城不僅浪費糧食還不容易排查細作,只是任由其自生自滅。

  諸葛喬卻沒忘記杜宇這群人,這些人曾經都是偽魏的軍士,留著就有用。

  在曹丕抵達長安城的這段時間,諸葛喬也暗中給杜宇等人運了不少的糧食。

  敢豪言要奪長安城,諸葛喬是有多方部署的。

  另一邊。

  黃忠引王平、馬忠、句扶、張嶷、柳隱、糜照六將以及五部飛軍,如猛虎下山,呼嘯著衝向長安城的北門。

  張郃為了加快運糧速度,除了西門的城門緊閉外,北門、東門和南門都是城門大開。

  驚見黃忠殺來,守城的魏兵大驚,連忙通知北門守將夏侯霸。

  夏侯霸連忙登上城頭,見來者的旗幟是“漢衛將軍黃忠”,夏侯霸的眼睛瞬間變得通紅。

  “黃忠老匹夫!”

  “今日必報殺父之仇!”

  夏侯淵死於黃忠之手,對夏侯霸而言是極大的羞辱。

  當時的黃忠,只是一介無名老將;斬殺了夏侯淵後就被劉備拜為征西將軍。

  要知道,當時的夏侯淵就是征西將軍!

  黃忠殺了夏侯淵,就拜黃忠為征西將軍,劉備這是殺人誅心啊!

  當即。

  夏侯霸直接驅散了運糧的民夫,引兵出城與黃忠廝殺。

  “黃忠老匹夫,可認得夏侯霸!”夏侯霸橫刀勒馬,厲聲高呼。

  黃忠卻是張弓搭箭,直接射向夏侯霸。

  夏侯霸隻來得及低頭,利箭射落夏侯霸頭盔上的紅瓔趨勢不減,竟然直接將夏侯霸身後的親衛射殺。

  夏侯霸嚇了一跳,不敢再高聲喝問,連忙組織軍士列陣反擊。

  然而。

  夏侯霸這支兵馬雖然驍勇,卻遠不是無當飛軍的對手。

  只是片刻間,夏侯霸就被殺退。

  “把守城門,將糧草都推入城內。”

  黃忠沒有因為殺退夏侯霸搶佔了北城門而高興。

  以多打少,贏了也不值得誇耀。

  北城門被奪,城內的其余魏兵定會聞訊而來!

  要知道這城中,除了夏侯霸外,還有張郃、曹彰、朱靈、夏侯楙以及近萬的步騎!
  搶佔城門不算本事,守住城門才算厲害!
  聽聞黃忠搶佔了北城門,主事的張郃臉色大變:“諸葛喬這奸詐小鬼!”

  白日才在陣前跟司馬懿各種談條件,然而大半夜的就跑來搶長安城了!
  張郃都懷疑諸葛喬是不是有千裡眼順風耳或者什麽聽心聲之術,否則怎麽會猜到司馬懿的計劃?
  “持我將令,召曹彰、朱靈前往北城門迎敵!”

  “若曹彰敢不奉令,以叛國罪論處。”

  張郃行令果決。

  哪怕對方是曹彰亦是半點都不客氣。

  風水輪流轉。

  以前是曹彰勒令張郃,現在是張郃勒令曹彰。

  夏侯霸也忍不住心驚,連忙道:“左將軍不必如此。”

  “黃忠乃我殺父仇人,我跟鎮西將軍要好,我去請鎮西將軍,鎮西將軍定會應命。”

  夏侯霸擔心曹彰犯渾,於是親自來見曹彰。

  曹彰先是被奪權,後是被構陷問罪,不想理會北城門的戰事。

  見夏侯霸苦求,曹彰這才松了口,與夏侯霸引兵同往北城門。

  張郃又召來親信斥候,仔細叮囑:“你速往槐裡大道尋監軍,請監軍速作定奪。”

  時間倉促。

  張郃甚至將坐騎都借給了親信斥候,讓斥候走西門徑直去尋司馬懿。

  “黃忠搶佔城門又在城門口設防,必然是在等援軍到來。”

  “只是不知這援軍會從哪個方向來。”

  張郃深思一陣,又給朱靈傳令,讓朱靈引兵去南門外駐防,避免再有漢將來搶南門城門。

  同時。

  張郃又遣人給東門的夏侯楙傳令,令其提防東門有人聞訊鬧事。

  得到張郃的軍令,魏苟不由蹙眉。

  夏侯楙現在睡得正香,誰敢驚擾?

  礙於張郃的軍令,魏苟只能小心翼翼的去喚醒夏侯楙。

  “黃忠來打長安城了?”

  夏侯楙揉了揉眼睛和耳朵,首先排除是在做夢。

  下一刻。

  夏侯楙的眼神變得極其的凝重:“魏苟,我對你可好?”

  魏苟愣了愣:“將軍對末將恩重如山,末將願意效死!”

  夏侯楙搖頭:“生命可貴,何須求死?我不是迂腐之人,不會讓你死戰效忠的。”

  “只是眼下我不能分身,我得立即去渭南整頓防務,而這東門又需要有人督巡。”

  “你,可願助我?”

  “你若助我,我再送你一個美妾。”

  魏苟初時有些猶豫,很快就赤紅了雙眼:“將軍有命,末將豈能不從命!”

  夏侯楙拍了拍魏苟的肩膀:“很好!你姓魏,乃是大魏國姓,他日定能成為大魏國的棟梁!”

  這一通話術,直接讓魏苟感激涕零,就差點沒跪下喊一聲“義父”了。

  忽悠了魏苟後,夏侯楙從容的出城。

  逃了兩次,夏侯楙對逃跑輕車熟路,第三次跑路已經能做到面不改色臉不紅心不慌且從容的忽悠部將。

  “提防鬧事?”

  “我傻了我才留在長安城。”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我尚有大好的時光。”

  “雖然公主是蠻橫了些,起碼能讓我不會有性命之憂。”

  夏侯楙剛跑沒多久,這東門的民夫就開始鬧事了。

  沒人帶頭,這些民夫不會反抗。

  可如今有傳聞漢兵在攻城,這些民夫心思就變了。

  “聽聞大漢皇帝仁德,我等何必再為凶殘的大魏效力?”

  “我兒還在城中,若去了渭南肯定回不來了。”

  “不走了,不走了!”

   求月票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