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家父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漢》第191章 威震雍涼,曹丕狂怒(求追)
   第191章 威震雍涼,曹丕狂怒(求追)

  南安郡,豲道城。

  張飛部將范強請來隴西郡太守遊楚和隴西郡長史馬顒。

  “遊太守,馬長史,丞相在略陽大捷,生擒了偽魏西線都督孟達。”

  “丞相已下令班師回漢中,令輔漢將軍諸葛喬暫代涼州刺史,治冀縣,都督天水、廣魏、南安和隴西四郡。”

  “偏將軍張著暫代南安郡太守,不日將抵達豲道城。”

  “車騎將軍亦遣人召我返回漢中,這南安郡諸事我就交予兩位了。”

  范強言簡意賅。

  這短短數言,卻是聽得遊楚和馬顒驚駭不已。

  在奉令主持隴西郡和南安郡的時候,遊楚就知道自己被諸葛喬給詐了。

  孟達被擒、張郃敗逃、夏侯儒戰亡,七萬大軍折損過半。

  對遊楚而言,隴右戰事不論誰贏了,兩郡流民都是要安撫的。

  “諸郡去年的反叛才平息不久,亂民也尚未徹底安撫。”

  郝昭凜然:“使君放心,末將必不負所托!”

  張郃見蘇則兵馬齊全,也是松了一口氣。

  繼於禁襄樊戰敗後,曹魏再次慘敗。

  只是短短幾日,這隴右戰事就分了勝負,被曹丕寄予厚望的孟達更是被生擒!
  直到范強離開,遊楚和馬顒的內心都未平靜。

  “山陽公禪讓帝王,我本以為漢室天命已絕,天命歸魏。”

  遊楚神情凝重,最終又化一聲歎息:“先靜觀其變吧,我等得先明確洛陽方面的反應。”

  “倘若諸葛喬遣人策反,涼州就危險了!”

  若是一心助漢,萬一魏贏了,那等待馬顒等人的,就是魏的殘酷報復。

  “我雖然據守西平、金城和武威,但未必能擋得住諸葛喬。”

  而現在。

  “這未來的天下變局,難以預料了。”

  反叛的根源依舊是利益的分配不均,那是需要張既花三年五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有可能緩解的。

  然而。

  然而。

  見到張郃,蘇則暗暗松了一口氣:“幸得左將軍無恙,否則我都不知道該如何抵擋漢兵。”

  金城郡,榆中城。

  不過遊楚並未拒絕諸葛喬的軍令,依舊在盡職盡責的安撫兩郡流民。

  漢在隴右的大捷,卻足以讓魏的天命變得不穩。

  “你立即走安定郡去洛陽,向陛下求援;告訴陛下,涼州民心將亂,請陛下速速發兵,否則涼州諸郡,將盡入漢兵之手!”

  馬顒內心也是複雜,看不清天命、看不懂大勢,這是很危險的。

  安定郡,臨涇城。

  若是蛇鼠兩端,萬一漢贏了,那等待馬顒等人的,就是漢的冷落流放。

  未來的天命會如何變化,遊楚已經猜不透看不清了。

  漢奪隴右,並未搶得天命大勢;魏失隴右,也未失去天命大勢。

  “卻不曾想這新興的炎漢,竟隱隱有了破除天命在魏的跡象。”

  張既幾乎可以想到,西平、金城、武威、張掖等涼州諸郡縣,必然會有不服曹魏的官吏士民趁機再反!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張既強忍內心的驚慌,召來郝昭:“伯道,孟達兵敗被擒,涼州局勢危在旦夕。”

  張郃與蘇則相繼抵達。

  隴右四郡被奪,張既兵敗回金城,長安的孟達也兵敗被擒。

  在這期間,都需要張既用武力來震懾。

  “府君,我等應當如何抉擇?”馬顒已經沒了主見。

  反叛,不是鎮壓了就能解決問題的。

  在內心深處,遊楚依舊是希望孟達能贏的。

  遊楚不由輕歎。

  亂世求生,最怕的就是看不清天命,看不懂大勢。

  “我將誓死與涼州共存亡!”

  打探情報的斥候,也傳回了魏兵大敗、孟達被擒、諸葛喬都督四郡等消息。

  似遊楚馬顒這般想法的,在隴右四郡比比皆是。

  張既臉色多了幾分慘白:“孟達被擒,隴右四郡必不敢再反。”

  有蘇則這部兵馬,再加上安定郡的郡兵,張郃在安定郡就有了兩萬人。

  雖然搶不回隴右四郡,卻能阻止漢兵再搶安定郡。

  “隴右戰事,需詳細匯報給陛下,謹防孟達推脫責任。”張郃快速的下了決定,與蘇則、鄧賢和李輔聯名向曹丕送戰報。

  不論是張郃還是蘇則都還未得到孟達兵敗被擒的消息,隻擔心孟達會趁機將責任推脫。

  兩人仔細商議後,派兵在安定郡的重城駐扎,遣人前往洛陽報信。

  陳倉。

  陸陸續續有潰敗自街亭逃來。

  一開始費曜擔心是諸葛喬故技重施,當潰兵越來越多時,費曜也終於確認了孟達戰敗被擒的消息。

  這個消息太過於震撼,以至於費曜差點就要放棄陳倉逃往長安了。

  “得盡快將消息傳往長安。”

  “倘若諸葛喬再來,我就真得跟陳倉同存亡了!”

  鄧賢撤走的時候,給費曜留了部分戰馬,費曜立即將得到的情報整理,令親信快馬加鞭送往長安。

  一時之間。

  雍涼諸郡,因為漢兵的大捷而變得人心惶惶。

  長安。

  費曜的使者先一步抵達。

  當潘濬看到戰報的內容時,驚得直接從席位上站起來。

  “不可能!”

  “孟達有七萬大軍,還有左將軍等驍將在,怎麽會兵敗被擒?”

  “那可是七萬大軍!”

  潘濬的手有些顫抖。

  “孟達誤了陛下啊!”

  “消息若是傳到洛陽,陛下帝位不穩啊!”

  曹丕繼位不久,不僅丟了隴右四郡,西線都督孟達更是兵敗被擒!

  這必會讓曹魏的宗室及文武質疑曹丕的能力,畢竟這孟達是曹丕力排眾議部署在長安的!

  曹操的遺命,是讓曹彰坐鎮長安!

  潘濬不敢遲疑,連忙提筆寫信,具言隴右戰事的戰況以及相應的應對之策,遣親信快馬加鞭的送往洛陽。

  “楊秋在郿縣,卻讓馬超去了隴右,倘若不助楊秋脫罪,楊秋極有可能會反!”潘濬敏銳的覺察到了這其中的隱患。

  孟達在隴右戰敗,有部分因素是楊秋被馬超嚇得不敢出城;若是讓楊秋得到孟達戰敗被擒的消息,懼怕被問罪而投了劉備,那這長安就危險了!

  想到這裡。

  潘濬立即帶了二十余騎星夜來郿縣見楊秋。

  見潘濬連夜到來,楊秋頓感詫異:“潘中郎,何事如此急切?”

  潘濬卻是讓楊秋屏退左右,凝聲道:“特來救將軍性命。”

  楊秋見潘濬面色凝重,不由有些發笑:“潘中郎,你這喜歡嚇人的老毛病,得改改了?你當我楊秋,是被嚇大的嗎?”

  潘濬見楊秋不以為意,語氣更重了:“楊將軍可知馬超去了何處?”

  楊秋語氣多了不屑:“馬超自然在郿縣藏著,這有什麽可問的?”

  “那馬超故意讓馬岱引了五百兵在郿縣外轉悠,就想騙我出城,真以為我那麽容易上當嗎?”

  “只要我不出城,馬超就拿不下這郿縣城!”

  “我承認我打不過馬超,可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要守住了郿縣我就無過錯!”

  潘濬暗罵一聲廢物,抬高了語氣:“楊將軍,馬超去了陳倉!“

  “因為你的過失,害得孟將軍不得不分兵去救陳倉!”

  “諸葛亮趁著孟將軍分兵,不僅生擒了孟將軍,又徹底佔了隴右四郡!”

  “楊將軍,你還以為你守住了郿縣,就無過錯嗎?”

  楊秋駭然而道:“馬超去了陳倉?孟將軍兵敗被擒?這什麽時候的消息?”

  潘濬遂將費曜送來的情報,具言相告。

  楊秋聽完,隻感覺雙腿一軟,頹然的坐下。

  顯然。

  楊秋也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

  若馬超在郿縣城外,楊秋守城並無什麽過錯。

  可馬超離開了郿縣城,楊秋被城外馬岱的五百兵嚇得不敢出城,那就有很大的問題了。

  兩萬人被五百人堵在城內當烏龜,這要是傳出去,楊秋還能在曹魏立足?
  一瞬間,楊秋的眼神變得冷冽,右手也悄悄按住了劍柄。

  潘濬冷笑:“楊將軍,你莫不是想要投降劉備?”

  “我勸你收起這想法,就算伱投了劉備,劉備也最多給你個虛職。”

  “你難道還奢望能在劉備麾下擁自重嗎?”

  楊秋被識破想法,訕訕一笑:“潘中郎誤會了,我對陛下忠心耿耿,又豈會投劉備這老兵。”

  潘濬凝聲道:“楊將軍,你若要投劉備,我也不攔你;只是我有一策,不僅能讓你無罪,還能讓你有功。”

  楊秋心中一喜,哈哈笑道:“潘中郎,你我相識也不短了,你放心,我立了功勞,絕不會少了你!”

  潘濬心中鄙夷,獻策道:“楊將軍可遣人出城去見馬岱,就謊稱孟達已被生擒,你擔心被問罪,有意獻城。”

  “馬岱若信,就引他入城,將其斬殺;馬岱若不信,楊將軍就引五十人出城見馬岱,暗伏一軍,馬岱見兵少,必不起疑。”

  “楊將軍可趁機殺了馬岱。”
    “除掉馬岱後,楊將軍即刻引兵去取漢中!”

  “諸葛亮大軍在外,漢中必然空虛,得了漢中,諸葛亮就無歸路了!”

  “楊將軍立此大功,今後必會接替孟達成為這西線都督!”

  潘濬的聲音頗有誘惑力,聽得楊秋是心癢難耐。

  沉吟片刻,楊秋撫掌道:“就依潘中郎之計!”

  當即。

  楊秋就遣人給馬岱送信,具言獻城一事。

  馬岱並不知道隴右的戰況,將信將疑,不敢相信楊秋獻城。

  於是回信給楊秋,稱要遣人去隴右請示諸葛亮。

  楊秋見馬岱不信,於是又出城來見馬岱。

  見楊秋只有五十人到來,馬岱這心中的疑心也少大半。

  馬岱引親衛迎上:“楊將軍,我已遣人去隴右告知丞相,丞相很快就會遣人來郿縣,你何必親自來見我。”

  馬岱沒懷疑楊秋的用意,若楊秋有殺意,直接引兵掩殺就行了,壓根不需要冒險。

  楊秋歎氣:“長安城如今主事的是潘濬,潘濬讓我出兵漢中。”

  “你不肯去城內主持大事,我就只能出城來見你了。”

  馬岱大驚失色:“潘濬要你出兵漢中?丞相此時兵馬皆在隴右,如何能擋?”

  楊秋佯裝得意:“這也是我獻城的原因。我不獻城,必被問罪;我若獻城,丞相定會表我大功。”

  正交談間,異變陡生。

  只聽得周圍響起喊殺聲,馬岱臉色大變。

  “殺賊!”

  又見楊秋大喝一聲,抽刀向前,身後魏兵也衝向馬岱的親兵。

  “楊秋,你!”

  馬岱心中驚慌,戰力跌了大半,抵擋兩下,轉身就逃,卻被楊秋追上。

  “沒想到今日竟會死於此地。”

  馬岱見走不脫,遂回身與楊秋死戰。

  馬岱雖然有武勇,終究是中了算計。

  周圍的魏兵分批殺進,親衛也一個個的減少。

  不多時,馬岱就身中三箭,無力再戰,只是惡狠狠的盯著楊秋:“楊秋,我誤中你詭計,有死而已。兄長會為我報仇的!”

  楊秋冷哼一聲:“我會讓你兄弟團聚的。”

  擔心馬岱臨死反撲,楊秋隻讓弓箭手將馬岱射殺。

  “潘中郎妙計,若非我誘馬岱出現,必會讓馬岱走脫報信。”楊秋心中歡喜。

  被馬超誆騙,楊秋心中本就有惱意,如今殺了馬岱,也算是解了心中的幾分仇恨。

  潘濬凝聲道:“不可大意!倘若諸葛亮遣人來尋馬岱,見不到馬岱蹤影,必會返回報信。”

  “兵貴神速,楊將軍可立即引五千精兵先行,我引大軍押送輜重糧草隨後而來。”

  楊秋卻是有些遲疑:“潘中郎,我如今殺了馬岱,也算立了功了吧。”

  “我輕兵去漢中,若是不小心就會被諸葛亮堵在漢中,屆時進退無門,豈不是自尋死路?”

  潘濬冷笑:“楊將軍,漢中能守就守,不能守就搶了諸葛亮等人在漢中的家眷回撤郿縣。”

  “再以漢兵眾將士的家眷威脅諸葛亮退還隴右四郡。”

  “那諸葛亮若是不同意,必定丟了軍心;若是同意,楊將軍就能奪回隴右四郡立下奇功。”

  “又豈會是自尋死路?”

  楊秋恍然大悟,大笑道:“潘中郎,剛才我只是戲言,我這就引兵去漢中!”

  在楊秋準備奇襲漢中的期間,潘濬的書信也送到了洛陽。

  雖說早得到了諸葛亮奇襲隴右的情報,但曹丕並不擔心。

  長安有孟達,有雍涼十萬之眾,何懼諸葛亮?
  曹丕最近有些煩躁。

  因為懷疑甄宓跟曹植有不清不楚的關系,又時常聽到甄宓的怨言,曹丕下令賜死甄宓。

  又因為後悔遣人去追回詔書,結果去的人在路上馬失前蹄,以至於詔書晚了一步。

  雖說曹丕有些遺憾,但也沒太在意。

  畢竟身邊還有個大三歲的貴嬪郭照在每日伺候,又有劉協的兩個女兒讓曹丕有一種凌辱的快感,哪裡還會記得甄宓。

  當初娶甄宓,除了甄宓的貌美外,也是因為甄宓是袁熙的妻,曹丕隻想效仿曹操滿足那非正常人類惡趣味。

  令曹丕煩躁的是,長子曹叡帶兵闖入郭照的宮中,要殺了郭照替甄宓報仇。

  雖說曹丕及時阻止了曹叡殺郭照,但對曹叡也頗為惱怒。

  現在就敢帶兵入宮,今後難道要弑父?

  於是一怒之下,曹丕就將曹操最看中的嫡長孫曹叡廢為平原侯。

  曹叡被廢,這宗室就有人不樂意了。

  大將軍曹仁,驃騎將軍曹洪,鎮南將軍曹休,紛紛上書勸諫。

  甚至連曹彰和曹植都遣人來信,尤其是曹植,竟然直接上書斥責曹丕殺妻廢子,是讓宗室蒙羞。

  差點沒氣得曹丕直接派人將曹植給砍了!
  由於心情太煩悶,曹丕感覺這禦廚精心準備的飯菜都不香了。

  就在曹丕準備讓人撤下膳食的時候,右仆射司馬懿急步而來:“陛下,長安急報!”

  曹丕沒興趣看,直接揮手:“仲達,你直接看,看了告訴我。”

  司馬懿拆開急報,快速的掃了一眼,眼神瞬間變得驚愕:“陛下,孟將軍,敗了。”

  “勝敗乃兵家常事,孟達初次統大軍,偶有小敗,實屬正常。”曹丕依舊沒當回事。

  司馬懿頓了頓,再道:“孟將軍,兵敗,被擒。”

  “你說什麽?”曹丕猛然抬頭。

  司馬懿連忙近前,將急報遞到曹丕手中。

  曹丕快速的掃了一眼急報,隨即將急報狠狠的甩到地上,似乎覺得不出氣,曹丕又端起飯碗,狠狠的蓋在桌上,大叫道:
  “七萬大軍!孟達有七萬大軍!”

  “就算是七萬頭豚犬,衝也將諸葛亮給衝死了。”

  “孟達怎麽會被擒?他怎麽能被擒?”

  曹丕目眥欲裂。

  為什麽要力排眾議的重用孟達?
  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曹丕不想用太多的宗室!

  曹丕讀史書,知道漢有七王之亂。

  這宗室權勢太大,就會尾大不掉。

  故而曹丕要提拔孟達這樣的降將,借此來製衡宗室中如曹仁、曹洪、曹休等大將,以及提防善戰的曹彰趁勢再起!

  只是曹丕似乎有些過於自信了,這天下都尚未統一就已經在想著削弱宗室了。

  曹操為什麽用宗室當大將?
  就是因為曹操知道,只有宗室當大將,這權力才會集中在手中。

  在統一天下之前,宗室的利益是跟曹氏父子一致的,故而是最不容易背叛的!

  若是將權力分給外將,誰知道這外將會不會被收買?

  只可惜,曹操沒想到的是,稱帝後的曹丕竟然會優先對宗室下手。

  打壓曹植就算了,畢竟曹植本來也沒什麽能力。

  可將長安的曹彰給換掉,這就等於是自毀長城。

  若是曹操知道,估計都能一腳踢飛棺材板兒,將曹丕拖下皇位狠狠的揍一頓。

  而如今。

  曹丕也終於自食惡果。

  孟達戰敗被擒,不僅七萬大軍折損大半,隴右四郡被諸葛亮奪取,連孟達都被生擒了!
  曹丕才登基不久,就遇上這大事,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懷疑曹丕是否有執掌大魏的能力!
  “仲達,傳我令,召曹彰和曹植入宮!”曹丕的眼神中有凶光。

  司馬懿不由心中一咯噔。

  跟著曹丕的時間久了,司馬懿自然知道曹丕想做什麽!
  召曹彰和曹植入宮,這是想趁機除掉曹彰和曹植,避免二人趁機生事,威脅曹丕的帝位!

  “陛下,臣以為,當務之急,是遣良將扼守長安。”司馬懿連忙勸諫:“可下詔封鄢陵公為鎮西將軍,屯兵長安,都督雍涼軍政。”

  曹丕死死的盯著司馬懿,眼神仿佛要殺人:“司馬懿,你可知道你在說什麽?”

  司馬懿硬著頭皮勸諫:“陛下,鄢陵公就算軍功再大,他也是陛下的臣弟!”

  “只要鄢陵公肯支持陛下,即便有宵小趁機聲勢,也無人能撼動陛下的權威。”

  “若此時再與鄢陵公結仇,天下士人只會認為陛下器量狹隘,有識之士皆會聞風而走。”

  “倘若鄢陵公守備關中不力,陛下再論其罪也不遲。”

  “陛下,三思啊!”

  曹丕的怒氣漸漸熄滅,遲疑道:“可朕當初卸了曹彰的兵權,曹彰心中必有怨恨;如今再去請,曹彰如何肯去長安?”

  司馬懿道:“此事容易,可請皇太后出面。一母同胞,豈能無情?”

  曹丕躊躇半晌,道:“朕也可讓曹真出鎮長安,未必非得用曹彰。”

  司馬懿再勸:“陛下若讓上軍大將軍出鎮長安,荊州的關羽必會趁虛而入。若無上軍大將軍在,誰在洛陽都督中外諸軍事?”

  如今的曹真,已經是曹魏的上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假節鉞,相當於曹魏的最高軍事統帥。

  為了製衡宗室,曹丕是煞費苦心,要知道現在的曹仁官拜大將軍、大司馬,按曹操的本意是要讓曹仁坐鎮朝中的。

  然而曹丕卻只是讓曹仁總督諸軍據守烏江,還屯合肥。

  為了讓曹真有資格都督中外諸軍事,曹丕專門設置了個上軍大將軍,又賜假節鉞。

  仔細斟酌了司馬懿的意見,曹丕發現目前除了能讓曹彰出鎮長安外,竟然找不到第二個合適的人了。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曹丕強忍對曹彰的忌憚,道:“朕稍後就去尋皇太后,只是讓曹彰出鎮長安,朕心不安。”

  “仲達,不如你同去長安,出任監軍。”

  “朕會賜你聖旨,倘若曹彰在長安有二心,你就替朕拿下曹彰,接替督軍之權。”

  司馬懿本想推辭,又見曹丕臉色不愉,連忙領命:“臣謹遵聖命!”

  待司馬懿離去,曹丕的怒氣再也按捺不住,一腳踢翻了眼前的桌子,又拔劍將桌子砍成兩段。

  “孟達,你負了朕!你負了朕!啊!”

  憤怒的吼聲在宮中響起,無人敢上前。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