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家父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漢》第32章 打通漢水,巔峰劉備惹不得
  第32章 打通漢水,巔峰劉備惹不得

  西川。

  軍師將軍府邸。

  素衣常服的劉備和諸葛亮,對弈而坐,落子聲此起彼伏。

  棋局殺到終局,劉備略勝一籌。

  “軍師又在謙讓了。”劉備落下最後一子,棋局分出勝負。

  “是主公的棋藝愈發精湛,我自愧不如。”諸葛亮自然不會承認在謙讓,跟劉備弈棋圖的不是輸贏而是娛樂。

  劉備注視棋盤上的黑白子,思緒也飛向了荊州:“曹操在漢中失利,大軍屯於長安,軍無士氣,將無戰心。”

  “雲長又曾來信,去年弘農、南陽等縣士民不堪忍受徭役,紛紛興兵反曹。”

  “宛城侯音雖然被曹仁擊破,但不服曹操的士民依舊不少,而梁郟、陸渾等地的義民以孫狼為首,也遙受雲長印綬,聚眾為兵。”

  “這是出兵的天賜良機。”

  “故而,我令孟達走秭歸搶奪東三郡,密令雲長伺機搶奪襄樊。”

  “有東三郡和襄樊在手,我就可以北向宛洛,西出秦川,軍師的隆中對戰略也能達成了。”

  “只可惜,西川兵疲民乏,漢中士民又被曹操強遷,難以征募義兵。”

  “否則我再出兵長安牽製曹操,孟達和雲長在奪了東三郡和襄樊後,也可以直接北向宛洛。”

  “若如此,霸業可成!”

  劉備心中有些遺憾。

  荊州這一局,雖然能搶得不少的時機,但卻不夠完美。

  西川有兵少糧,想出兵牽製曹操,也是有心無力。

  自隆中問對後,劉備就將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視為了核心戰略,更是將其記錄在冊,一有閑暇就會琢磨研究。

  十年的時間,劉備將隆中對已經記得滾瓜爛熟。

  漢中之戰雖然是法正在具體獻策,但取漢中的大戰略卻是劉備親自制定的。

  這也是劉備戎馬半生最高光的一戰,也是唯一一次不依靠盟友就在正面對決中跟曹操打了個勢均力敵。

  打的還是處於巔峰時期的曹操!
  就連司馬懿都曾說“昔日武皇帝再入漢中,幾至大敗”。

  若不是曹操遷走了漢中士民讓劉備吃了大虧,單論軍事對決,劉備是勝了曹操的。

  畢竟這一戰,曹操不僅丟了漢中,還折損了征西將軍夏侯淵!

  而漢中大捷,也讓劉備對“橫跨荊益”的後續戰略有了極強的信心。

  故而在曹操退兵後,劉備就密令孟達和關羽分別執行奪取東三郡和襄樊的軍事行動。

  劉備更是將這一局命名為“奪天局”,意為搶奪天時!

  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本質就是在替劉備搶奪天時。

  水鏡先生曾言,臥龍得其主不得其時。

  就是認為諸葛亮雖然遇到了明主劉備,天下大勢曹操已經搶佔了天時,再怎麽拚搏也難以抵擋曹操。

  但諸葛亮能被稱為千古武侯,除了諸葛亮的忠義外,更有那堪比神算鬼謀般的隆中對大戰略。

  這是真正能助劉備成就霸業的戰略!
  比起江東橫跨荊揚的戰略,諸葛亮的隆中對有個最關鍵的核心“北向宛洛,西出秦川”。

  洛陽,天下之中,帝室之地。
    得了洛陽,才能稱得上真正得了天時。

  似孫權那般隻想搶得荊揚兩州,偏安一隅南面稱孤的想法,永遠得不了天時。

  見劉備提到荊州,諸葛亮也想到了前往江陵城的諸葛喬。

  “算算時間,阿喬入江陵城也有近十日了。”

  “也不知阿喬在江陵城,是否有所建樹。”

  雖然諸葛喬在諸葛亮面前表現出了卓越的才華,但終究只是個十五歲的少年,諸葛亮對諸葛喬寄予厚望的同時也對諸葛喬心存擔憂。

  “軍師在想什麽?”劉備見諸葛亮低吟不語,遂出聲問道。

  諸葛亮這才回過神來,拱手一禮口稱抱歉:“方才在想,若雲長出兵襄樊,江東的孫權會有什麽反應。”

  提到孫權,劉備的臉色頓時變得陰沉:“孫權小兒,身為漢臣卻不思匡扶漢室,是為不忠;身為盟友卻暗奪三郡,是為不義。”

  “不忠不義的醃臢鼠輩,我深恨之!”

  “若孫權敢在雲長出兵襄樊後暗中使壞,我即便舉益州全境之力,也要將這小兒生擒,親斬於祖宗廟前!”

  想到昔日孫權令呂蒙暗奪荊州三郡,被迫跟孫權簽訂湘水盟約,劉備這心底就是一肚子火氣。

  若不是孫權使壞,劉備自問這漢中之戰也不用打得這般艱難。

  湘水盟約前,劉備其實就有滅孫權的心了,西川五萬精兵都已經抵達公安,要跟孫權一決生死。

  只不過曹操忽然舉兵漢中讓劉備不得不跟孫權停戰盟約,劃分荊州。

  而如今,漢中已經在手,若孫權再敢使壞,劉備是絕無可能再跟孫權言和的。

  諸葛亮心下凜然。

  隆中對的戰略中,結好孫權是很關鍵的一環。

  曹操家大業大,即便漢中失利了,只要北方九州在手,依舊是個難以撼動的龐然大物。

  可若要東滅孫權,就必然會給曹操可乘之機。

  到時候孫權還沒擊敗,曹操又舉兵南下,劉備就得腹背受敵了。

  “主公,且暫息雷霆之怒。”諸葛亮婉言勸諫:“江東地勢複雜,短時間內難以覆滅孫權,若是給了曹操喘息的機會,必會再奪荊州。”

  “我以為,不能奪得宛洛,不能搶佔關隴,就不能輕易對孫權用兵。”

  劉備心中依舊有氣:“話雖如此,但孫權小兒鼠輩心思,也不得不防。軍師令阿喬入江陵城,如今可有回信?”

  諸葛亮搖頭:“阿喬入江陵城的時間不長,想要有所建樹也是很難的。”

  劉備對諸葛喬的印象顯然也不低,口中稱頌道:“阿喬外拙內秀,仿若士元再生。”

  “我料此子,將來必定會名震荊州,如士元一般可稱南州士之冠冕。”

  “軍師號為伏龍,士元號為鳳雛,阿喬為軍師嗣子,又似士元,可稱其為雛龍啊。”

  想到早逝的龐統,劉備心中又多了幾分遺憾。

  若不是龐統早逝,劉備也不用急調諸葛亮入西川。

  若有諸葛亮在荊州,又何懼孫權暗中使壞?

   昭烈帝出來啦,求追讀求收藏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