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家父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漢》第86章 這重任,還是給了假節鉞的於禁(925
  第86章 這重任,還是給了假節鉞的於禁(925)

  “孤既命你為督軍,自然會給你密令。若你見植兒行軍有誤又不聽勸時,可用密令約束。”曹操徐徐道出了心中的安排。

  司馬懿見曹操執意如此,無奈暗歎。

  曹操都將話說到這個份上了,若司馬懿還要當面婉拒,那就是不知好歹了。

  曹操最善征戰的兒子曹彰還在長安,曹操不用曹彰卻用曹植,擺明了是要培養曹植。

  回到府中的司馬懿,心情惆悵。

  跟著曹植去樊城,即便有曹操的密令,司馬懿自認為也難以保命。

  臨陣奪權?

  那也得看看曹植統的是什麽兵啊。

  曹操說的是“沿途聚兵去救樊城”,說難聽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就曹植的水平,能將烏合之眾短時間內整頓到能戰的程度?
  司馬懿壓根不信!
  哪怕是司馬懿真奪權了,也難以在倉促間整頓兵馬。

  奪不奪權,司馬懿都沒信心能贏。

  這種明知道送死的局還要去,那就是嫌命長了。

  可不去,司馬懿在曹操處又難以交代。

  “煩惱啊!”

  司馬懿緊蹙眉頭。

  良久。

  司馬懿的眼中閃過狠色。

  “我本不想主動支持誰,可現在似乎也沒得選了。”

  司馬懿雖然曾經升任太子中庶子,輔佐魏太子曹丕,但那是曹操的任命,並非司馬懿主動選擇曹丕。

  曹操是個很狡詐的人,讓司馬懿輔佐曹丕也是在試探司馬懿。

  由於司馬懿小心謹慎,隻做分內的事,對曹丕的拉攏一直不表態。

  故而很快又將司馬懿從曹丕身邊調走,又隨軍來到長安。

  而現在,曹操又讓司馬懿隨軍輔佐曹植,這讓司馬懿感受到了極大的危險。

  想到這裡。

  司馬懿又令親信死士暗中尋到了曹丕布置在曹植身邊的暗子,密授計策。

  雖然這事很冒險,可司馬懿不得不做,坐以待斃不是司馬懿的個性。

  翌日。

  曹操臨陣點將,欲令曹植統兵。

  卻久久不見曹植到來。

  這一問,差點沒將曹操的頭風病氣得發作。

  曹植昨夜,酩酊大醉,宿醉未醒。

  “廢物!”

  “本性難移!”

  “不堪大用!”

  曹操將能罵的話都罵了一遍。

  本以為曹植學乖了,結果剛有點兒得意就忘形了,又如何能服眾?如何能統帥三軍?

  司馬懿則是暗暗松了一口氣。

  曹植不統兵,那麽司馬懿也就不用隨軍了。

  曹彰見狀,當即請命道:“父王,孩兒願提精兵前往樊城!”

  作為曹操最能打的兒子,曹彰不僅勇武過人,治軍亦是頗有章法。

  在曹魏宗室年輕一輩中,也就曹真能跟曹彰相提並論了。
    司馬懿呼吸一緊。

  剛醉了個平原侯,鄢陵侯伱又來湊什麽熱鬧啊。

  就在司馬懿緊張不安的時候,曹操卻是搖頭:“彰兒雖勇,但不是關羽對手,要勝關羽,亦需宿將。”

  “可父王為何先前要讓植弟去樊城?”曹彰不忿,什麽宿將?難道曹植比我還能打?
  曹操默然。

  曹彰這話問得曹操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主簿蔣濟見狀,連忙拉住曹彰:“鄢陵侯,且聽魏王安排。”

  曹彰見曹操沉默不語,心中更是忿忿,當即甩開了蔣濟的手,抱拳而走:“父王,孩兒忽感身體有恙,欲去尋醫,請父王恕罪。”

  曹操見曹彰忿然離去,無奈暗歎,有些事,曹操無法跟曹彰明說。

  總不能告訴曹彰,讓曹植去樊城就是專門讓曹植立功的吧?
  曹操蹙眉沉思。

  要救樊城,長安的兵是不能動的。

  長安的兵一動,劉備在漢中的兵也會隨之而動。

  因此去救樊城的人,必須有資格調動司隸、潁川、南陽等各處的兵馬。

  本中意的曹植,卻在關鍵時刻醉酒誤事,這直接打亂了曹操原本的計劃。

  這計劃亂了,曹操心中對曹植更不滿了。

  “豎子小兒,壞孤大事。”曹操心中惱怒不已。

  反覆斟酌後,曹操下達了新的命令:“仲達,速遣人去河西。傳孤令:令左將軍於禁,督七軍入漢水,解樊城之危。”

  左將軍於禁,與張遼、樂進、張郃、徐晃俱為名將,曹操每次征伐,於禁不是當先鋒,就是斷後。

  而於禁與樂進,都是最早一批追隨曹操的。

  征討陶謙、征討呂布、征討黃巾劉辟黃邵、征討宛城張繡、征討袁術、征討眭固、征討袁紹、征討昌烯、天柱立功等等。

  於禁從最初一個小小的都伯,升任為如今的左將軍,是用大量的戰功一步步爭來的。

  最重要的是,於禁有假節鉞!
  如今樂進病逝,夏侯淵被斬,夏侯惇屯兵合肥,徐晃雖然在宛城假節但權柄不大。

  而有資格調動司隸、潁川、南陽等各處的兵馬的,且又有能力將這群烏合之眾整頓成軍的,只有在河西備羌且享有假節鉞權柄的宿將於禁了!

  聽到曹操只是讓自己傳令,而不是去督軍,司馬懿暗暗松了一口氣。

  相對於去救樊城,司馬懿更願意待在曹操身邊。

  待在曹操身邊,謹慎一些起碼能保命,可去救樊城,變數就太大了。

  贏了,受曹操猜忌忌憚;輸了,那也不用再回來了。

  在下達了讓於禁督軍救樊城的命令後,曹操的精氣神又暗了不少。

  頭風病越來越嚴重,只要思考太多,這病情就會加重。

  曹操很清楚,想要將養好身體,就得放下手中的權柄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安心養病。

  然而時局混亂,曹操根本不敢放下手中的權柄。

  走到了這個位置的人,放下了權柄就等於放下了刀盾,稍有不慎就會被人宰割。

  河西。

  得到曹操傳令的於禁,也覺察到了襄樊戰事的危險。

  曹操雖說讓於禁督七軍去救樊城,卻不給於禁一兵一卒,而是讓於禁用假節鉞的權柄自行調動兵馬;只要是於禁覺得可以調動的兵馬,哪怕是許都曹丕的親衛軍,於禁也可以去調動。

  看似給了於禁最大的自主權,隱藏的危險卻只有於禁最能體會。

  “魏王還真是瞧得起我。”

  “臨時調動的兵馬,又如何能與關羽爭鋒!”

  雖然很頭疼,但於禁無法拒絕。

  權力越大,職責越大,享有假節鉞的權柄,自然要執行最危險的軍務。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