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家父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漢》第49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加更求追讀)
  第49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加更求追讀)

  待得司馬懿拿著空的藥碗走出內屋,曹植就急不可耐的向前詢問:“軍司馬,父王的身體如何?”

  司馬懿看向曹植的眼神很平淡。

  眼前這個曹氏公子,雖然才華橫溢,卻是言行恣意,簡單來說就是沒腦子。

  許都的宮城有司馬門,司馬門內有馳道,那是專屬於天子的禦道。

  兩年前,曹植不知是有意生事還是受人慫恿,竟然在司馬門內的馳道醉酒飆車。

  曹操剛稱王一年,曹植就在天子禦道醉酒飆車,不知情的還以為曹操要殺劉協稱帝呢。

  這可將曹操給氣得不輕,曹操當場就殺了公車令,更是將曹植下獄。

  若不是眾公卿求情,劉協也下詔相勸,曹操就得揮淚斬曹植了。

  就這次事件後,曹操對曹植就越來越失望。

  雖說曹操有將劉協取而代之的想法,但即便是王莽廢漢立新那也是得走流程的。

  得先跟群臣分配好利益,許諾稱帝後會如何如何,然後再走個禪讓流程。

  曹植在禦道上醉酒飆車,往重了說跟司馬昭當街殺了曹髦沒什麽區別。

  而在這之後,劉協就下詔賜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又以五官中郎將丕為魏太子。

  司馬懿在事後琢磨,這事是必然跟曹丕有關的。

  當時的曹操,對立誰為魏太子一直都遲疑不決,而這個關鍵的時期,曹植卻去天子禦道醉酒飆車。

  若說曹植身邊沒人慫恿,司馬懿是不信的。

  也是那時起,司馬懿對平日裡看似不顯山不露水的曹丕有了新的認識。

  “論才華,曹丕表現出來的才華不如曹植;論武勇,曹丕表現出來的才華不如曹彰。”

  “可論心計,曹植和曹彰加一塊兒也不及曹丕半分。”

  “曹植繼承了魏王的才氣,曹彰繼承了魏王的武勇,唯有曹丕繼承了魏王的狡詐。”

  “身為魏太子,可以沒有才氣,也可以沒有武勇,但絕不能沒有狡詐。”

  “魏王要的是一個能禦下的繼承人,而不是一個只會舞文弄墨或舞槍弄棍的繼承人。”

  心中這般想,司馬懿下意識的就跟曹植保持了距離。

  伴君如伴虎,司馬懿裝瘋賣傻都沒能逃脫曹操的征辟,想要在曹操麾下活命就得比常人多幾個心眼兒。

  “魏王剛休憩,植公子還是不要去驚擾了。”司馬懿不卑不亢,進退有據。

  曹植眉頭緊蹙,看向司馬懿的眼神頓時多了不善:“你敢攔我?”

  司馬懿側身讓道:“植公子請便。”

  攔?
  我司馬懿會攔一個沒腦子的人?

  司馬懿暗暗冷笑,並未太在意曹植的態度。

  對司馬懿而言,這種無關緊要的衝突能避免就避免。

  司馬懿不攔,但身兼宿衛重任的許褚卻不慣著曹植:“植公子,魏王正在休憩,未經召見,不得入內。”

  “你!”曹植的右手剛放到劍柄,就見許褚的佩刀就出鞘了三寸。

  曹植的右手移開了劍柄。

  若司馬懿阻攔,曹植是敢拔劍砍司馬懿的;可許褚阻攔,曹植就得掂量下許褚的武力了。

  這要真拔劍了,曹植就算被許褚砍了,許褚依舊是許褚,是曹操最信任的宿衛。

  就在氣氛緊張的時候,曹操的聲音從屋內響起:“仲康,讓植兒進來吧。”

  聽到曹操的命令,許褚的刀這才徐徐回鞘,讓開了道路。

  曹植頓時松了一口氣,連忙入內見曹操:“孩兒擔心父王病情,故而失態,請父王責罰。”
    曹植這托辭很蹩腳,但曹操並未怪曹植。

  在長安的這段時間,曹植每日裡都親自替曹操煎藥,身上一直都有一股子藥味兒。

  這對向來就愛乾淨的曹植而言,是很難得的。

  司馬懿那句“植公子至孝”,倒也沒妄言。

  也正因如此,曹操才願意再給曹植一個立功的機會。

  “植兒最近可有讀兵書?”曹操依舊是閉著雙目。

  曹植不敢怠慢,連忙道:“孩兒有讀兵書,也向軍中諸將討教過行軍諸事。”

  曹操對曹植的回答,很是滿意:“植兒若有閑暇,可去尋主簿學習糧草的調配。”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負責調配糧草的,都只有最信任最器重的才能出任。

  曹植本就聰慧,一聽這話就明白了曹操的用意:“謝父王!”

  “退下吧,勿要再與人爭執。”曹操輕輕揮手。

  曹植心神一凜,不敢多言,向曹操行了禮後就退出了內屋。

  “植兒,這是最後一次了,你可切勿讓孤再失望啊。”曹操猛然睜開了雙眸,凌厲的目光令人不寒而栗。

  曹操起身,來到銅鏡前,看著銅鏡中蒼老的面容,目光中的煞氣更甚了。

  “劉備,伱還真是個令人又愛又恨的對手啊。”

  “起於微末的你,屢戰屢敗的你,竟也能在漢中令孤敗興而歸。”

  “只可惜啊,孤佔了天時,即便你贏了孤一場,也難以逆天而行。”

  “你也老了啊。”

  “否則以你的穩重,也不會贏了漢中後,急於再圖謀襄樊。”

  “昔日袁本初前車之鑒,如今也同時出現在你我身上了。”

  “你是在擔心你的假子,難堪重任嗎?”

  “急於求成的人,是很難成事的。”

  曹操想到了昔日的袁紹。

  若袁紹不死,曹操即便贏了官渡之戰,也改變不了大局。

  同樣。

  曹操尚在,劉備贏了漢中之戰,也改變不了大局。

  這是曹操認定的道理!
  天下大勢衍變到如今這個局勢,想達成心中所願,不論是曹操和劉備都需要一個合格的繼承人。

  曹操有曹丕,而劉備除了假子劉封就只有年少的阿鬥。

  在繼承人上,曹操佔了太多的優勢。

  這也是曹操在聽聞劉備搶奪了東三郡後不怒反笑的原因之一,因為曹操看到了劉備最核心的劣勢。

  劉備,老了!

  想到這裡,曹操的目光又看向東南方。

  “不希望你強盛的,可不止孤啊。”

  “再堅固的城牆,都擋不住城內人心的變化。”

  “你想好了,如何應對小兒孫仲謀了嗎?”

   加一更,求追讀求收藏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